观天下 | 美国抛“北溪”爆炸案新说 俄罗斯斥转移视线

2023-03-09 00:02:57 来源:网络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美国官员7日经由《纽约时报》披露所谓美国政府新近掌握的情报,称一个亲乌克兰团体是“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泄漏事件的元凶,但表示尚无证据显示该组织与乌克兰政府高层有关或受后者指使,同时否认有美国、英国公民牵涉其中。

对此,俄罗斯官方回应说,美德媒体最新报道是在“协同释放假消息”,美方官员向媒体的所谓“爆料”实为误导舆论,旨在转移视线。俄方再次呼吁联合国就案件展开透明调查。

这张丹麦国防部2022年9月27日发布的航拍照片显示的是一处“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点。新华社发(丹麦国防部供图)

这张丹麦国防部2022年9月27日发布的航拍照片显示的是一处“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点。新华社发(丹麦国防部供图)

情报无定论

这些美国政府官员不愿公开姓名,拒绝向《纽约时报》披露所谓最新情报的性质、获取手段,或者提供可以用于证实情报可信度的详细内容,只是说,知情官员就这一情报的“分量”存有分歧,暂时无法作出定论。

美方官员并未披露所谓亲乌克兰组织的具体成员、主要决策人及其背后金主,称对袭击者及关联人员知之甚少,但认为这一情报可能成为今后对“北溪”案展开调查的“突破口”。

按照上述官员的说法,该亲乌组织反对俄罗斯总统普京,成员最有可能是乌克兰或俄罗斯公民、或持有乌俄双重国籍,但不是美英公民。此外,没有证据显示俄罗斯政府牵涉“北溪”案;炸毁管道的爆炸物最有可能由几名“潜水老手”安装,他们没有军方或情报界背景,但不排除曾接受官方专业训练的可能性。

2022年2月24日,车辆从乌克兰基辅独立广场旁驶过。(新华社记者李东旭摄)

2022年2月24日,车辆从乌克兰基辅独立广场旁驶过。(新华社记者李东旭摄)

美方暂未掌握证据显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等政府高层与该亲乌组织存在关联,或者有任何乌方官员下令破坏“北溪”管道。

报道说,鉴于情报尚无定论,也存在一种可能性,即破坏行动由一支关联乌政府或乌军方的代理人武装“私下实施”。

去年9月26日,由俄罗斯经波罗的海向德国等欧洲国家输送天然气的“北溪”系列管道发生爆炸泄漏。各方普遍认为这一事件系“蓄意破坏”。数日后,丹麦、瑞典和德国分别开始独立调查。俄方曾多次呼吁共同调查,遭相关国家拒绝。

这张瑞典海岸警卫队2022年9月28日发布的航拍照片显示的是,“北溪-1”天然气管道泄漏大量气体。新华社发(瑞典海岸警卫队供图)

这张瑞典海岸警卫队2022年9月28日发布的航拍照片显示的是,“北溪-1”天然气管道泄漏大量气体。新华社发(瑞典海岸警卫队供图)

甩锅乌克兰?

瑞典方面牵头调查的检察官马茨·永奎斯特今年2月底说,调查仍在继续,但他从不认为系俄罗斯炸毁“北溪”,“这不符合逻辑”。

另据多家德国媒体7日报道,德方调查人员已经锁定一艘有重大嫌疑的游艇。

按照德媒所述,总部位于波兰的一家公司把这艘游艇租给五男一女。这六人均持假护照,国籍不明。这家公司的所有者为两名乌克兰人。德方调查人员在船上发现爆炸物痕迹。

《纽约时报》报道,一些美方官员认定,乌克兰方面有对“北溪”发动袭击“最符合逻辑的潜在动机”

这是1月2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白宫。(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这是1月2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白宫。(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美国政府和情报机构认为,乌方决策制定“能见度有限”。尽管乌克兰深度依赖美国军事、情报和外交支持,但是乌方官员就军事行动、特别是针对战场后方俄罗斯境内目标的行动“并不总向”美方公开。

例如,去年8月俄罗斯知名学者亚历山大·杜金的女儿达里娅·杜金娜在莫斯科附近遭汽车炸弹爆炸袭击身亡。乌官方否认介入,但美国情报机构逐步认定,暗杀由乌政府“某一部门”授权。

《纽约时报》报道指出,尽管美欧情报机构围绕“北溪”爆炸案仍存在巨大认知缺口,调查结论可能对支持乌方的西方联盟产生深远影响。任何暗示乌政府直接或间接介入的信息都可能扰乱乌克兰与德国之间微妙的关系,削弱德国公众对乌方的支持,同时在欧洲引发反弹,导致西方更难就支持乌克兰保持团结。

2022年3月24日,工作人员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整理美国国旗。(新华社记者张铖摄)

2022年3月24日,工作人员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整理美国国旗。(新华社记者张铖摄)

俄斥美误导

在美方抛出新说法前,美国知名调查记者西摩·赫什2月上旬发文爆料,称“北溪”管道系美国情报部门和美军秘密破坏。美军人员去年6月利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演习潜入海中安放炸弹,挪威海军9月投掷声呐浮标后引爆炸弹。

赫什说,美国情报部门2021年12月就开始策划破坏“北溪”管线。经过数月谋划,总统拜登最终拍板。美国政府否认赫什的说法。《纽约时报》7日报道重申美方立场,称拜登等美国政府高层没有授权袭击。

《纽约时报》报道也提及了赫什引作证据之一的拜登相关表态。拜登去年初在白宫与德国总理朔尔茨会晤后说,如果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北溪-2”将不复存在,“我们将终结它……我向你保证我们有能力实现”

这是1月6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拍摄的克里姆林宫。新华社发(亚历山大摄)

这是1月6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拍摄的克里姆林宫。新华社发(亚历山大摄)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8日回应说,美德媒体的最新报道是在“协同释放假消息”企图把公众视线从真正的袭击元凶身上转移。俄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7日说:“我很好奇谁允许这样泄密……答案是那些不想进行合法调查而千方百计转移受众对事实关注的人。”

佩斯科夫说:“我方仍未获准参与调查,仅在数天前从丹麦和瑞典方面获知相关信息。”他呼吁立即就爆炸案展开“透明调查”。

俄罗斯上月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决议草案,要求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授权就“北溪”爆炸案进行独立调查。俄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德米特里·波利扬斯基告诉路透社记者,决议草案本月底前定将表决。(海洋)

,观天下 | 美国抛一剑浣春秋 “北溪”爆炸案新说 俄罗斯斥转移视线

相关:

核查:泽连斯基呼吁美国派遣儿童前往乌克兰作战?明查员丨冯梦速览网传视频称“乌克兰总统呼吁美国派遣儿童前往乌克兰作战”具有误导性,该采访片段不完整且缺失重要背景信息。泽连斯基并没有宣称美国人要把他们的子女送到乌克兰的战场上,他的话完全被断章取义和歪曲了。事件背景2023年2月24日,俄乌冲突暴发一周年之际,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在首都基辅召开新闻发布会。在会上,泽连斯基总统回答了来自世界各地记者的提问,并对冲突的现状、..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外媒高度关注这一点直新闻: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后,引起海外媒体的高度关注,他们是怎么评说的?特约评论员 陈冰:国务院向全国人大提交的机构改革方案公布后,海外媒体予以高度关注,并且较为详细地报道了改革内容。“德国之声”说,为应对西方竞争,中国推出数十年来最大的机构改革,著眼于金融、科技和数据领域的调整。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建立一个规模庞大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此举标志着中国政府十年来推动金融监管机构合并的最新进展..

秦刚这一说法,对俄乌冲突各方是重要警示直新闻:外交部长秦刚在记者会上对乌克兰危机进行了回应并指出,乌克兰危机本来是一场可以避免的悲剧,您有什么观察?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不断鼓噪所谓“中国可能会援助俄罗斯”这样的说法,并且以此进行同盟的政治动员,在媒体进行舆论动员,以此来增加对华战略竞争的筹码。秦刚外长在记者会非常明确地驳斥了这样的说法,中国既不是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危机的当事方,也没有向冲突任何一方提供武器。可..

美国医保快要没钱了2023年伊始,美国医保率先亮起红灯。3月7日有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总统拜登提议对年收入超过40万美元的美国人增税,同时要降低医疗保险支付处方药的额度。3月1日,礼来胰岛素降价70%的消息震惊国内医药圈,其实这正是拜登的医保控费政策之一:胰岛素费用要控制到每月35美元以内,否则踢出医保。早在在2月7日,拜登就在美国众议院举行的会议上表态,接下来将会加大对处方药价格的控制力度,“并会抵制任何想要收回该举措的企图”。..

是阶梯,还是枷锁?聚焦学院视域下的文学书写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高凯)“学院视域下的文学书写——项静、朱婧、张怡微作品研讨会”日前举行,研讨会以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作家项静,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作家朱婧,复旦大学副教授、作家张怡微作为研讨对象,邀请多位学界专家,结合三位作者的作品,共同探讨高校视域下的写作为当下文学发展提供的新元素。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张莉,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

北京人艺经典接力 《天下第一楼》再品五味人生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高凯)今年北京人艺以经典开年,连续上演几部大戏之后,又一京味儿经典大戏《天下第一楼》于日前接力开门迎客。“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只三间老屋,时宜明月时宜风。”这充满智慧哲理,道尽人生况味的台词留给观众无穷回味。   烤鸭是北京饮食文化的代表,以烤鸭店为背景的《天下第一楼》用饮食辐射京味儿文化,用酸甜苦辣咸折射出五味人生。这部由何冀平编剧,夏淳、顾威导演的作品首..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送给女性的全方位健康秘籍 设计:吴佳秀

汇聚强国建设的巾帼力量(人民论坛·两会·迈步新征程)   女性的光辉是时代的光辉,巾帼的风采是进步的风采。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共中央,向参加全国“两会”的女代表、女委员、女工作人员,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女同胞、海外女侨胞,致以节日的祝贺和美好的祝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广大妇女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和努力,起到了‘半边天’的重..

国际妇女节 聊聊不同国家的女性文化与生活方式 编者按:每年的今天(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是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虽然这天女性们是主角,但对女性生活方式的关注和女性文化的探讨却绝不局限于这一天。   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两性关系的变化和女性地位的提升是现代社会的两大趋势,女性群体从未获得像今天这样的广泛关注,女性的价值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社会的肯定。   本期约请不..

食笋勿踟蹰 南风吹作竹 春天,正是吃笋的好时候。中国人吃笋历史很长,《诗经》中就有“其蔌维何,维笋及蒲”之句,说的是以嫩笋嫩蒲下酒的故事。   白居易、苏东坡爱吃春笋   唐朝诗人白居易爱吃春笋,至于怎么吃,他颇有心得:将笋放到蒸米的锅中与米饭一起蒸熟,让春笋的清香与米饭融为一体。吃过笋后,白居易还劝朋友:“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这么好的人间美味,吃的时候不要犹豫,晚了可就吃不上了啊。   《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