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照进现实?马斯克想让大脑连电脑,但被FDA拒绝了

2023-03-08 00:04:50 来源:网络

技术从来不是一蹴而就,涉及人体健康“稳”比“快”更合理

编译/ 乔佳慧

图/Pixabay

图/Pixabay

埃隆·马斯克的脑机接口计划,又受阻了。

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2022 年初拒绝了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的人体试验申请,一年后,2023年3月3日,据7位该公司现员工及前员工向媒体透露,FDA再次给出书面拒绝,理由是“安全风险大”。

自2019年以来,马斯克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将开展脑机接口人体试验,目标是在2020年底前开始人体试验,为瘫痪、失明等患者提供交流或操作设备的努力;2020年,其公开表示Neuralink脑机接口芯片已无损植入猪脑,将在截瘫患者开展试验。

然而,成立于2016年的Neuralink,到2022年初才向FDA申请许可,进展落后于竞争对手以及马斯克雄心勃勃的时间表。在2022年11月的一次演示中,马斯克表示,技术进展甚微,公司距离人体试验还有大约六个月的时间。

马斯克的脑机互连美梦,要碎了?

“大脑非常脆弱”

即使马斯克声称Neuralink 的植入物足够安全,可以植入他和孩子的大脑。美国FDA两次拒绝的理由主要还是,“该公司设备的数十种担忧”“安全风险大”。

不过,美国FDA拒绝列出 Neuralink 在其设备转移到人脑之前需要解决的数十个“缺陷”。

与众多科幻作品描述的场景相仿:脑机接口技术是将芯片植入大脑,插入脑后一根电缆,通过无线传输脑电波数据,使得大脑和电脑之间获得传输数据的能力。

2019年马斯克发布的首款产品,原理是用激光在头骨上钻孔,然后再避开大脑血管、将一条线路植入脑中。

于是问题来了。脑机设备携带的电极细线如果迁移到大脑的其他区域,会不会引起炎症,甚至损害大脑关键区域功能;是否可以在不损坏脑组织的情况下移除脑机接口设备;设备过热怎么办等,如何解决?

这样一项要侵入人脑的技术,自然是大事,安全性是第一位的。

一位美国FDA前官员强调电极细线的隐患,“因为大脑非常非常柔软,非常脆弱”。

美国FDA也特别关注Neuralink 为其设备提议的可充电锂电池的安全性。该监管机构表示,该公司需要进行动物测试,以证明电池不太可能发生故障,这可能会损害脑组织。

Neuralink表示,“所有新的医疗设备都必须先在动物身上进行测试,然后再在人体上进行测试。这是Neuralink无法逃避的规则,所有的实验均符合适用的联邦法律。”

事实上,早在2022年2月,Neuralink就收到了来自美国医师医药责任协会的“红牌”:指控Neuralink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对23只猴子进行侵入性和致命的大脑实验。

据媒体报道,最终15只死亡,其余几只猴子被转移至Neuralink的动物房而幸存下来。Neuralink详细说明了猴子的死亡原因,并称其中有多只猴子在进行试验之前健康状况就已经不佳,即将被实施安乐死。

不过,据被公开的一些记录显示,实验过程中,有的实验猴子在生命周期里接受了多次接口植入/取出手术,造成了大脑组织和功能性损伤;实验人员在动物的头骨上钻孔并安装了高度侵入性的植入式设备。这些设备和相关操作在动物身上产生了反复的感染等情况。

秉承着一贯的行事大胆,马斯克2022年底对外宣称,对这些脑机设备的安全性已经非常有信心,Neuralink将使瘫痪的病人行动自如。

不过,Neuralink工程副总裁Seo在一次会议则说:“短期目标更加温和,主要是帮助瘫痪病人通过电脑进行交流。”

十多位FDA设备审批程序的专家则表示,FDA的拒绝,表明了实质性的担忧。

兵荒马乱的Neuralink

马斯克有很多宏伟计划,包括殖民火星和拯救人类。并且以一己之力开创了脑机接口的风潮。在创立Neuralink 初期拿出一亿美元投资,着手修建自己的动物培育基地,同时为了不影响研究进度,先和第三方动物培育研究机构展开合作。

尽管马斯克雄心勃勃,但Neuralink松散且杂乱无章。这也是拖慢其研发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初在2016年,包括马斯克在内,一共由八人共同创立了Neuralink。时至今日,其余几位创始人都已经离职。

最近一位离职的联合创始人,叫保尔·梅罗拉(Paul Merolla),强项是脑机最核心的关键——类脑芯片。他曾以首席设计师的身份,参与IBM类脑芯片TrueNorth的研发,该成果还登上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的封面。

公司前任总裁Max Hodak在加入时还不到30岁。他曾在美国杜克大学的神经工程实验室工作,后来创办了一家云计算初创公司。2021年3月,马斯克解雇了公司总裁兼事实上的领导人Hodak,至今公司仍然没有总裁。而Hodak出走后,投资了另一家专攻脑机接口的公司——Synchron。

马斯克希望 Neuralink 能够像特斯拉那样运作,后者将几款突破性的电动汽车相对较快地推向市场。“他无法理解这不是一辆车,这是人的大脑。这不是玩具。”一位消息人士对媒体说。

对机械制造,马斯克无疑是行家里手,但对医疗或许还是太陌生。医疗领域本就是一个需要相对保守、不能激进的领域,因为它的一切都是针对人体的行为。

高管出走的另一边是基层员工年轻化,公司里应届大学毕业生和实习生很多。有工作人员表示,缺乏医疗监管经验导致 Neuralink 内部对开发速度感到紧张。

内部还没搞定,外部的麻烦接踵而至。因涉嫌侵犯动物福利的违规行为,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正面临美国联邦部门的调查。2022年12月初两位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美国农业部监察长应一名联邦检察官的要求,启动了这项此前未被报道的联邦调查程序。此次调查的重点是该公司违反《动物福利法》(Animal Welfare Act) 的行为,该法案规定了研究人员应如何对待和测试动物。

脑机接口可行吗?

虽然Neuralink的临床试验申请因为风险被拒,但脑机接口(BCI)技术已经存在了几十年。

一篇来自于《梅奥诊所学报》(Mayo Clinic Proceedings)的研究综述指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有了对人类脑机接口的研究。尽管这一切听起来很超前,但在1988年,就有两位研究者展示了如何使用相关设备让普通志愿者在计算机屏幕上拼写单词。

从那时起,各种研究发现,在接受BCI植入后,患有瘫痪的人类只需想着移动连接设备,就可以对其进行操纵,从而完成一些网络操作或控制瘫痪的肢体。

到2006年,一名完全四肢瘫痪的年轻男子脑内被植入了一个微电极阵列,通过使用从该电极阵列获得的信号,BCI系统使患者能够打开模拟电子邮件、操作电视、打开和关闭假手以及使用机械臂执行基本动作。

2014年巴西世界杯开幕式上,在全球超10亿观众的见证下,一名身穿钢铁侠式紧身衣的截瘫青年借助一副“机械战甲”外骨骼装置,用脑电波控制自己的“脚”踢出了第一球。

全球范围内脑机接口领域也有将技术推向临床的例子,已有企业凭借安全性的优势,完成小规模的人体试验,并取得了优异成果。

Max Hodak被马斯克解雇后,很快投资的Synchron就是其中之一。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都押注了Synchron。

Synchron和Neuralink一样,旨在帮助重度瘫痪患者。相较于Neuralink,Synchron采用了一种巧妙的方式,借助血管介入的方法,将神经假体装置由颈静脉微创植入,历经两个小时抵达颅内目标位置。

相较于传统的侵入式BCI,Synchron借助血管通道避免了炎症反应,也无需对患者进行开颅。相比激进的技术创新,这种更为成熟安全的临床试验方案,显然更受美国FDA的青睐。

在向美国FDA申请五年后,Synchron于2021年7月获得美国人体试验批准。该公司首先在澳大利亚的四名患者身上测试了其设备。这项研究发表在《神经病学纪要》(JAMA Neurology)上。该试验成果显示,在植入Synchron 第一代神经假体装置Stentrode于大脑血管12个月后,四位患者没有出现血管阻塞,也没有出现与该装置相关的不良事件。2021年12月,其中一名患者用意识成功发布了一条推文,成为世界上首个使用意识直接发布社交消息的人。

截至2023年2月下旬,Synchron 已在其首次美国试验计划的六名患者中植入了该设备的两名患者。

竞争者还有医疗器械巨头美敦力。美国FDA 早在1997年就批准美敦力的植入物治疗帕金森病。从那时起,已有超过175000名患者植入了该装置。该设备可减轻帕金森氏症的震颤并减轻其他运动控制症状,例如僵硬和缓慢。

总之,马斯克让这一领域热度爆棚,但技术终归还得一个脚印一个脚印踏实地踩下去。

,科幻照进现实?马一叶兰 斯克想让大脑连电脑,但被FDA拒绝了

相关:

乌媒:俄军枪杀一名乌克兰战俘 泽连斯基发声乌克兰独立新闻社3月6日报道,社交网络上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一名手无寸铁的乌克兰士兵在喊出“荣耀属于乌克兰”后被枪杀。而在男子倒地后,视频中还传来了一句用俄语骂出的脏话。乌克兰记者尤里·布图索夫称,这名乌克兰士兵名叫马尔齐耶夫斯基·亚历山大·伊戈雷维奇,隶属于119旅。3月6日晚,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向乌克兰人发表讲话称,“我们会找到凶手的。我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对他的话做出一致的回应,‘荣耀属于英雄!荣..

八个小国抱团取暖,乱成了一锅粥!提起美洲,大家会想到什么?一般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总是美国、加拿大这样的北方强国。如果目光向南,倒也不乏名声赫赫的大国,巴西、阿根廷等都涌现出许多被球迷熟知的名字。可是,南北之间的中美洲为什么一直没有出现受人瞩目的大国呢?中美洲七国在地图上的位置(黄色高亮部分) ▼其实,半个多世纪以来,中美洲各国一直在不断尝试着走向一体化,近两年还想更上一层楼。2022年8月,伯利兹、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

漩涡里的泽连斯基:前线陷僵局 后方忙内斗当地时间3月6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他计划守住巴赫穆特防线,并已下令增援乌军在该地区的阵地。泽连斯基表示,这一决定“得到了乌军方高级指挥官的一致支持”,疑为破除其与乌军方存在分歧的传闻。此前,有德媒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乌总统与武装部队总司令之间就该问题意见相左,但乌方3月6日否认了这一说法。在前线战局陷入困境之际,后方的乌克兰政府内部似乎也不太平。3月6日当天,泽连斯基解除了多名乌国家安全局..

人体器官走私黑幕作者:逍遥侯来源:蓝钻故事ID:lanzuangushi世界肾谷2019年10月,印度新德里一家简陋的诊所内,34岁的德比昏睡在一张满是血迹和污秽物的手术台上。“醒醒,你可以走了。”随着医生不耐烦地催促声,德比慢慢从麻醉中苏醒了过来。他立即查看了下自己的腰部,那里裹着厚厚的纱布,显示出他的一个肾脏已经被自己卖了。● 设施简陋的印度诊所内景而整个肾脏摘除手术时间其实还不到一个小时。由于包扎的比较粗糙,伤口渗出的血迹逐渐..

【国际漫评】偷,根本停不下来叙利亚刚遭遇超强地震,面临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就在这个时候,据多家媒体报道,美国又双叒叕被抓现行,再盗叙利亚石油。据叙利亚官方统计,2011年以来,美军的非法盗采行为已经给叙利亚造成上千亿美元的损失。监制|段爽制片人|蒋丽丽主编|梁生文策划|白杨出品|国际在线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可悲里程碑!美国今年已发生逾百起大规模枪击案中新网3月7日电 据美媒报道,根据美国“枪支暴力档案”最新数据,今年以来,美国已发生100多起大规模枪击事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里程碑,突显了华盛顿和全美各州立法机构不作为的严重代价。当地时间1月27日,民众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半月湾市举行的守夜活动中悼念枪击事件遇难者。1月23日下午,半月湾市发生枪击事件,造成7人死亡、1人受伤。 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枪支暴力档案”当地时间6日..

外专谈两会 | 埃及学者:从2023年两会看中国政府治理成就国际在线专稿: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的换届之年,国际社会对今年两会高度关注。中国问题专家、埃及贝尼苏韦夫大学政治学教授纳迪娅·希勒米(Nadia Helmy)在为国际在线撰写的一篇文章中称,今年两会将向世界提供一个重要机会,了解中国领导人在治国理政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对国际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埃及学者纳迪娅·希勒米纳迪娅·希勒米在文章中写道,中国的治国理政体系以..

苏丹驻华大使萨迪格: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苗昱 王晓萌 童昊)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苏丹驻华大使奥马尔·萨迪格接受了新华网专访。他表示,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为国际社会应对安全挑战提供了新视角,为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愿景和未来规划,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苏丹驻华大使奥马尔·萨迪格。(苏丹驻华大使馆供图)萨迪格说,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

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经济增长:向全球发出积极信号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题: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经济增长:向全球发出积极信号中新社记者3月5日,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提请全国人代会审议。外媒及国际人士高度关注报告中提出的中国经济增长目标,表示中国将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定为5%左右意义深远,彰显了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同时向全球发出了积极信号。彰显经济发展信心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在报道中指出,5%左右的增长目标体现了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寻求“重振..

家庭储蓄快要见底 美国经济前景堪忧参考消息网3月6日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3月2日报道,在美国,个人消费前景堪忧。美国人的家庭剩余储蓄不断减少,预计今年内将转向负增长。通胀和加息也导致债务余额激增。一旦支撑经济的个人消费明显失速,势必成为妨碍经济持续复苏的沉重负担。受惠于新冠疫情期间丰厚财政援助的美国家庭剩余储蓄将在2023年见底。通胀和加息导致家庭债务规模膨胀,拖欠贷款的情况开始增多。这可能导致用于个人消费的资金减少。美联储的数据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