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战376日,巴赫姆特乌军完成部队轮换,血战不退

2023-03-07 00:03:08 来源:网络

截止3月6日,乌克兰方面统计的俄军损失数字

巴赫姆特乌军完成部队轮换,并未撤退

近几日传出乌军部队开始撤出巴赫姆特的信息,前日一个乌军无人机排撤出了巴赫姆特,无人机排通常是最先撤出的,所以很多人得出乌军可能会放弃巴赫姆特,我个人一度也是这么认为,但现在综合各方面信息却不是。

截止3月5日的巴赫姆特战场形态图

乌军会进行城市内的部分战术撤退,但不会整个撤离城市

我昨日看到一则分析说泽连斯基总统与乌军总司令扎路日内对巴赫姆特的问题存在分歧,泽连斯基总统主张继续坚守,扎路日内主张撤出,这种分歧是很可能出现的,双方各有理由,泽连斯基总统考虑的是全局,巴赫姆特是普京总统下死命令必须夺取的城市,只要拿不下就会一直被打脸,况且北约新装备虽然陆续到来但尚未形成整体战力,俄军精力集中在巴赫姆特就会为乌军春季反攻争取时间,扎路日内主要是从军事层面考虑问题,巴赫姆特北部M03号线已经被断,T0504号线也危在旦夕(上图下方绿圈),只有中间的区间公路00506号线(上图上方绿圈)还在充分掌握,局势存在紧迫性,巴赫姆特坚守九个月杀伤俄军几万人,目的已经达到,更何况顿涅斯克尚有广阔纵深,后方三个更大防御体系经营了多年,没有必要一直坚守巴赫姆特。

乌军最高指挥部做出坚守巴赫姆特的决定!

双方存在一定妥协,结果是,第一,乌军抽掉一部分本来用于反攻的精锐部队进入巴赫姆特北线,顶住俄军进攻,巴赫姆特北线是俄军进攻最犀利的地方,一旦突破yahidne,就会威胁到artemiwske这个小镇,就是图中的第二个绿圈,这是非常危险的,这就意味着乌军退路全断。所以乌军使用本来用于反攻的精锐部队进入北线。第二,巴赫姆特东线乌军撤到bakhmutka河以西,就是让出上图灰色区域,以防止撤退的时候距离太远撤不出来。

守卫巴赫姆特是把双刃剑,乌军需谨慎应对

乌军目的是通过守卫巴赫姆特来大量杀伤俄军,巴赫姆特无论是从战略地位还是城市地位都远没有南线反攻重要,乌军当然有实力充分守住该地,但如果把反攻力量尽数投入进去就中了俄军计策,即俄军由于供给问题,在无力扩大南线纵深的情况下,是通过在次要位置发动进攻来吸引乌军过去弥补,希望乌军把战争焦点集中在顿巴斯而忽略更加重要的南线,如果双方在巴赫姆特形成対耗,将对俄军有利。

乌军在常规实力尤其是人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必须利用其优势---广阔的战略纵深分散敌人,在通过防御战大量消灭敌人后不能対耗,需要灵活应对。这是我个人对乌战的理解。简单的说,乌战的结束,需要在俄耗尽战争资源,尤其是严重威胁到俄西部欧洲区域的百姓生活,在俄内部出现大的动荡后才可能出现。

俄罗斯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的全面枯竭,对外是各国的制裁,目前看是很有效的,而其内部就是乌战的消耗。在俄罗斯战争资源未穷尽的情况下,普京总统不会结束战争。

巴赫姆特的看点在于,其目前态势虽然面临被包围的危险,但局面远比当时的马里乌波尔要好,如果坚持到乌军新装备形成战力,并开始反攻,那么巴赫姆特的防御战将光芒万丈,彻底粉碎俄军最后的攻势,成为马里乌波尔之后又一座英雄城市。

今天的视频,俄罗斯士兵俘虏了一名乌军士兵,但在乌克兰人说荣耀归于乌克兰后,俄军枪杀了他。

他是乌克兰的英雄,以后有详细资料我会写写她。

乌战逐渐转变为以人力对抗机械力

根据英国国防部的情报,目前种种迹象表明,俄军各种资源均开始出现枯竭的情况,这就包括炮弹,装甲载具和坦克,导弹包括无人机设备,俄军给新动员兵发放工兵铲准备肉搏战,精锐部队俄坦克第一军在前期遭受重创后,现在开始补充的坦克是加装了观瞄设备的T62,BTR50装甲车也开始补充进俄军。这些都是有60年历史的老东西了。

而另一方的乌军已经开始全面的北约化,各类坦克多达七百辆最次也是T72,目前正在陆续到达,布拉德利步兵战车和BTR50根本不是一个层级的战斗。乌军精准火力包括无人机均是优势,乌军在各个方向新成立多达14个旅级单位,包括利沃夫方面的第21,22,23,33,88五个机械化旅,第82空降旅,基辅方向第13gamekeeper旅,扎波罗热第117机械旅,第聂伯第34海军陆战旅,文尼察第一个空降旅,波尔塔瓦第116机械旅,等等,这些旅将在四五月份形成战力,第118机械旅被提前投入进了巴赫姆特战场。

被俘获的俄军,穿的鞋子已经五花八门

近期被击毙的俄军士兵身上已经发现了乌军使用的鞋子和防弹背心,这很可能是从乌军被俘或牺牲士兵身上取下的,

说纯粹的人力对抗机械力当然是夸张,但这种不对称战争已经越来越明显,俄军就是以人力的优势继续进行这场战争。而这种不对称战争将越来越让俄罗斯人清醒,即便多数俄罗斯人依然抱有大国沙文主义思维,但死人是真实存在的,最保守的估计俄军也是20万人死伤,超1800军官阵亡,这些都是青壮年的劳动力,俄有上百万不愿参战的年轻人离开了俄罗斯去往其他国家,甚至有大量俄罗斯人跑去阿根廷滞留生孩子,青年人口的失去对本来就人口萎缩,已经老龄化的俄罗斯来说是致命的,曾经相对不错的幸福生活逐步失去,民众对现实的不满将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针对普京总统。

,乌战376日医品宗师 ,巴赫姆特乌军完成部队轮换,血战不退

相关:

土消息人士:土耳其外交部召见美国驻土耳其大使当地时间3月6日,土耳其外交消息人士称,土外交部当天召见了美国驻土耳其大使,要求后者就近期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4日对叙利亚的访问行为作出解释。土外交消息人士称,马克·米利所访问的区域是叙利亚库尔德武装“人民保护部队”所在地。土耳其认为,“人民保护部队”是库尔德工人党在叙的分支,一直予以高压打击。库尔德工人党成立于1979年,一直寻求通过武力在土耳其与伊拉克、伊朗和叙利亚交界处的库尔德人聚居..

德国军火巨头计划在乌建厂,生产“豹2”坦克德国媒体近日报道称,该国军火巨头莱茵金属公司计划在乌克兰建立一家坦克工厂。据美国媒体《商业内幕》3月5日报道,莱茵金属公司首席执行官阿明·帕佩格在接受德国《莱茵邮报》采访时称,“与乌克兰政府的谈判很有希望,期待在未来两个月内做出决定。”莱茵金属公司生产一系列武器及弹药,最有名的产品就是德国近期向乌克兰承诺提供的“豹2”坦克。帕佩格称,在乌克兰建造一座工厂的成本约为2亿欧元,每年最多可生产400辆“豹2”..

泰国第一名媛,挺孕肚竞选总理作者:顾景言 泰国政坛,即将迎来一场巨变。一位穿着香奈儿、拎着爱马仕,身怀六甲的女政客,获得了34%的民众支持率,远远超过现任总理巴育。她叫佩通坦,年仅36岁,为何能拥有这么多民众的拥护?● 佩通坦只因为她的姓氏在泰国如雷贯耳——西那瓦。佩通坦的父亲他信、姑姑英拉,都曾担任泰国总理,在政坛根深叶茂、树大根深。除了政界资源丰富之外,西那瓦家族还是泰国数一数二的巨富,足以支持家族成员在各行各业风生水起。..

越南最年轻国家主席登台,“没卷入腐败”最被看重十年时间内,越南更换了四位国家主席。2023年3月2日,越南迎来新一任国家主席武文赏。当天,越南国会举行特别会议,488名与会代表中,487人投下赞成票,选举武文赏担任该职位。这意味着,1970年出生的武文赏成为越南历史上最年轻的国家主席。◆越南国家主席武文赏就职后发表讲话。他在就职时发表演说称,“我幸运在党和人民的怀抱中成长,受全国三地人民的双手、大脑两件宝以及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所鼓舞。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加倍努..

我是万万没想到,连大熊猫都被利用来挑拨中美关系大熊猫是中国独有的国宝,所以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都是外国单方面哭着求着咱们要引进。是,大熊猫人见人爱,的确有很多国家和动物园想租借,但是我们应该明白,中国也有很强的动力要把大熊猫作为和平使者送出去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怀抱大熊猫大熊猫,是代表中国友好国际形象的最知名、最受欢迎,也是负面评价最少的一个标签。把大熊猫送出去,就是把中国友好国际形象的鲜活广告送出去,这种广告的效果比100个新华社..

搭乘“千年古庙会” 首届河南周口伏羲书展开幕  中新网周口3月6日电 (王宇 李瑞才)3月6日上午,由河南省周口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教育体育局、淮阳区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河南周口伏羲书展开幕。作为“太昊陵朝祖会”活动之一,本届书展主题为“千年古庙会 文化新气象”。 图为学生们在开幕式上诵读经典。 梁照曾 摄   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王跃文,著名主持人张泽群,韬奋基金会副秘书长刘国辉,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李红强..

三百余幅山水风景画力作集中亮相和·艺术馆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应妮)“江山多娇——首届中国当代山水画·风景画百位名家作品邀请展”6日在京开展,333幅精品力作聚焦中国当代山水画、风景画创作。   展览邀请了龙瑞、陈和西等中国当代山水画、风景画领域代表性的115位当代艺术名家参展。其中,国画画家70位,油画画家45位,共展出333幅精品,国画作品207幅,油画作品126幅。作为和·艺术馆年度大展,展览聚焦中国当代山水画、风景画创作,通过百位艺术名家..

“东北工业题材美术作品国内巡展”北京启帷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高凯)甄选东北地区工业题材优秀美术作品,以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形式回顾东北老工业发展历史,“东北工业题材美术作品国内巡展”日前在人美美术馆开幕。   此次展览由沈阳大学主办,系辽宁、吉林两省文联鼎力支持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东北地区是新中国的工业摇篮,至今仍是国家的重工业基地,这为工业题材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孕育好作品的一方沃土,形成..

独居老人外出走失,民警驱车送回家中   “急死我们了!他家里大门开着,电视机也没关,人就跑出去了……”上海市闵行区兴银花园的居委会干部见到走失了一整天的潘老伯后,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日前,有脑梗病史的独居老人潘老伯独自外出配药,结果乘错地铁迷了路,出站后还错把工厂当成医院,好在被人及时发现,由静安区的民警薛东升送回家中。当天,民警还与居委会干部进行沟通,商量解决办法,以避免老人走失的情况再度发生。(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视频..

“首届中国近代史前沿论坛”在浙江嘉兴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3月4日至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杂志社主办、嘉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红船精神研究中心承办的“首届中国近代史前沿论坛”在嘉兴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近代中国的人与自然”。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研究院所、出版社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参加论坛。 “首届中国近代史前沿论坛”在浙江嘉兴学院举行。 张猛 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