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之后,美国儿童博物馆如何展示穆斯林文化

2020-09-11 12:01:48 来源:网络

2010年,曼哈顿儿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提请理事会,建议文化类系列展览的下一个展陈方向应该是穆斯林文化。在世贸大厦遗址所在地,纽约人仍然清 晰地记得9·11恐怖袭击和紧随而来的反 穆斯林情绪。于是,这项建议得到了热情的回应,但也夹杂着谨慎的质疑:这个展览该怎么做?公众的反响会如何?鉴于博物馆认为当前需要迫切关注的议题正是困扰穆斯林民众的平等和社会正义问题,很快任何与此建议有关的保留 意见均被搁置了。理事会从计划资金中拿出75000美元作为启动基金,用以申请并获得朵丽丝·杜克伊斯兰文化基金会和国家人文科学基金会的拨款。

此次展览的远大目标是向孩子们展现这些宗教信仰相同却拥有不同文化 (表现形式)的16亿人的生活。时光倒回到2007年,那时我们根本就没有预料 到世界的变化会如此巨大,也没有预料到针对穆斯林民众、针对社会文化多样性及针对移民问题日益增长的敌视态度。经过七年的精心准备,这个和以往任何展陈都不同的展览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从美国到桑给巴尔:远在天 涯又近在咫尺的穆斯林文化”。无论在文化诠释上,还是在美学 鉴赏上,这一展览都确立了一个很高的标准。这个展览也是我们博物馆在社会正义等关键时代议题上表明立场的发声之作。

一、文化类展览的价值所在

不同于那些虽然不可或缺,但只为少数人服务且形式固定、墨守成规的活动安排、兴趣工坊或表演,参观展览是一项每天都可成行的、甚至是全天候、无需引导的休闲方式。其 中,文化类展览以其形式安全、内容广泛、结构自由的优势为观众提供了接触众多社会问题、了解不同文化和各种新观点的 机会。这些被精心设计的体验项目期待着孩子和家长们反复参观,让他们体会到在其他地方了解的文化差异,并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他们的行为准则。

孩子的头脑中还未形成对社会正义和公平的正确认识。儿童博物馆举办的文化类展览为孩子们打开了一个观察不同生活状态的窗口,也提供了让他们感知世人共有的需求、关切与志向的机会。展览的主题通常会集中在一些日常话题上,比如,有些人跟我们吃的食物不一样,但我们都会吃东西。但是,我们这期展览的目标是通过探究人们以不同文化形式和行为对同一信仰的解读,让观众有更深层次的体验。我们还希望观众以欣赏和赞美的眼光去看待其他人的信仰,为了解他人打下良好的基础。像“为多样性喝彩”“从美国到桑给巴尔的普世构想”等主题中最大的设计挑战是如何准确地诠释和展现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穆斯林的相同点和多样性。当前,由于穆斯林被更多的与特定身份和负面特征联系起来,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要彰显不同个体和文化,并宣扬充满正能量的观点和看法。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2年的一份报告,教授幼儿从不同角度出发看待事物“有可能减少由偏见和歧视所造成的问题。这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贯致力于对文化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现。在以往的展 览中,我们曾用奥德赛展示希腊文化、用美猴王体现中华文化。在筹备本次展陈的过程中,我们也集思广益,寻找能真实表达穆斯林民众声音的载体。

观众往往抱着先入为主的想法来参观展览,尤其对敏感话题更是如此。你不能改变他们的想法,而必须尊重他们的信条、兴趣、认知方式与知识储备等。与其引导观众去“为穆斯林文化的多样性喝彩”,还不如带领他们亲自感受“从美国到桑给巴尔”那些植根于阿拉伯文化的美好的、积极正面的东西。 我们希望每一位观众都能在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中,在参观展览和参与活动中找到看待问题的新视角,并从展览内容中有所收获。通过在筹备阶段与展览顾问和社区领袖的交流,我们意识到,对穆斯林文化多样性的展示可以让所有家庭受益,这其中既包括非穆斯林家庭,也包括穆斯林家庭,因为不是所有的穆斯林家庭都会意识到穆斯林文化的多样性。

让孩子们无拘无束、轻松自在地参与主办方设计的互动活动是我们诠释穆斯林文化多样性所遵循的准则。在面积为3000平方英尺的展厅里,孩子们可以玩角色装扮、过家家喝下午茶、钓鱼、开大卡车、划船等游戏,也可以听音乐或进行家园探秘。这些互动项目分布在五个区域,通过“建筑”“庭院”“旅行与商机”“全球市场”“美国家园”五大版块呈现不同伊斯兰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讲述穆斯林与众不同的故事。

二、充满挑战性的主题、术语和标题

虽然贯穿此次展览的主题是统一的,但其中仍有很多亟待 解决的问题。而且,几乎每一个专有名词解释起来都具有挑战性。我们如何向孩子和家长们介绍伊斯兰教,我们是要突出表现伊斯兰文化还是穆斯林文化,这两种文化之间有什么区别?

我们成立了一个由当地不同宗教团体领袖和伊斯兰文化研究学者组成的顾问团为展览出谋划策。顾问团成员一致认为, 博物馆方面不应该试图为“穆斯林”下定义,但可以彰显那些自我认同是穆斯林的个体。一位埃及同事在跟我们解释这个问题时,举例说,她的国家里有很多人首先认同自己是埃及人, 其次才认同自己是穆斯林。

根据以上建议,此次展览被定调为“穆斯林是信奉伊斯兰教的人。伊斯兰教的唯一主宰是真主安拉。伊斯兰教的神圣经典是《古兰经》。据说,它是记录真主向先知穆罕默德口授启示的一本书。穆罕默德大约于公元570年出生在现今沙特阿拉伯境内的麦加。今天(注:根据文章前面的内容“今天”大概指2014/2015年),全世界大约有16亿穆斯林 ”。与其他宗教信仰一样,伊斯兰教也有很多不同宗教活动和教派。本次展览的目的并不是解释这些庞杂的细节,而是展现“穆斯林”这个大家庭中五花八门的观点、看法和文化形式。

本次展览在传达穆斯林文化与其他文化并存这一信息的同时,展览标题“从美国到桑给巴尔:远在天涯又近在咫尺的穆斯林文化”则在设计上有意识地突出了美国本地的穆斯林群体,此次展览的叙事结构采用了传统儿童读物从“A”到“Z” 依字母顺序展开话题的方式。展览以美国(America)开篇,依序涉及了世界各地的许多地方,最后以岛上绝大多数人口是穆斯林的桑给巴尔(Zanzibar)结束。虽然标题的后半部分引起了很多争议,有人提出:在如此紧张的世界局势下,我们需要去宣传一个有关穆斯林文化的展览吗?还有人质疑,这个题目会不会引起那些我们不想打交道的人的注意?但是最终,我们选择了一个能够阐明我们立场的题目,给予了我们对世界各地穆斯林文化的声援。

三、文化特殊性,观点表达与真实存在

为了找到真实的人物、可信的地点和有特色的文化来充实展览的五个主题,我们不但遍访了纽约皇后区的小店、布鲁克林的街道和哈莱姆的集市, 还搜索了雅虎旗下的照片分享库。我们的合作对象有来自坦桑尼亚桑给巴尔,阿曼,英国伦敦,美国新泽西、宾夕法尼亚和南卡罗莱纳的教授和历史学家;也有大使馆工作人员及驻联合国代表。 我们从当地家庭中获得信息,也与我们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交流。同各界人士广泛深入地切磋增加了我们对穆斯林邻里的兴趣,也让我们对这一群体更加尊重。我们的这些感受就是我们想通过展览传达给孩子和家长的。

穆斯林文化创造了世界上许多富有魅力的建筑、精美的物件和漂亮的手工 艺品。即便是日常用品也设计精巧、风格独特。为了把这种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审美文化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观众, 我们把展品分布在以下几个主题展区:

·旅行与商机

本展区的设计目的是让家长和孩子们通过游戏去亲身体验在水路、陆路和沙漠地带进行思想传播、文化交流和物品买卖的过程;同时,游戏的设置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重新认 识自己所熟悉的交通工具(如:动物、船舶和车辆)的全新角度。展区摆放的互动游戏中还包括了很多独具文化特色的运输工具,比如北非的独峰驼、印度洋地区手工缝制的单桅杆独木舟、巴基斯坦手绘的无盖货车等。这些还原精准、细心搭建的展品专供孩子们爬上去嬉戏玩耍。

·摩洛哥地毯

摩洛哥的地毯上有很多含义不同的纹饰。我们对这些纹饰的了解源于与阿特拉斯山脉地区的摩洛哥妇女纺织合作社进行 的一次名为“公平贸易”的商业合作。为筹备这次展览,我们集中了这些纹饰,并委托合作社特地制作了几条手工编织的地毯用于展示。我们希望给孩子和家长们提供一个观看、抚摸、 卷折和模拟售卖地毯的机会。

·清真寺建筑

我们运用常见于天文馆的穹顶投影设备来360度环绕、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世界各地风格多样、令人流连忘返的清真寺 建筑,为观众带来一种互动沉浸式的体验。孩子和家长们转动 (触摸屏上的)地球,并点击他们想要参观的清真寺之后,清真寺内部的景象会以360度全方位的方式出现在他们周围的屏幕 上,使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置身其中。他们可以抬头仰望清真寺屋顶上各式各样的水晶吊灯、低头俯瞰地面上色彩绚丽的 地毯,也可以环视四周图案精美的墙壁。

图1:多样性一直是美国社会的特征。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我们的展览力图帮助穆斯林儿童认同其身份,并向世人宣扬包容性。

·文物珍品

展览中四块13到17世纪的伊朗瓦砖是通过我们的合作伙伴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伊斯兰艺术部策展人纳维娜·海 达尔博士借到的馆藏珍品。我们还通过与纽约西班牙裔图书资料馆和博物馆的竭诚合作,在展览中重点介绍了他们馆藏的西班牙裔穆斯林风格的文物珍品。

四、身份、心声和表达

多样性一直是美国社会的独有特征。展厅中的“家园”展区,通过对一个个真实存在的穆斯林个体的展示折射出当地穆斯林民众的心声。这里陈列了他们的私人用品、图书和音乐收藏,介绍了每个人使用的语言,讲述了他们独一无二的过往历史和富有个性的故事。不过,这个区域的展陈却曾经引起过争议。展览开始前,我们来到纽约霍夫斯特拉私立大学向穆斯林学生征求意见。由于信息传递中出现的错误,学生们以为展览只会表现一个美国穆斯林家庭。因此,很多人表示了不满。一名学生说“美国当然不是只有一个穆斯林家庭 ”。此外,学生们还坚持认为美国的穆斯林家庭不应该被特殊化,因为他们和其他的美国家庭并没有什么不同。

这一经历让我们更加明确了减少策展团队的人为干预、加强表现美国穆斯林多样性的目标。在和身边的朋友、博物馆的顾问和观众的接触中,我们发现,其实我们周围的穆斯林邻居很愿意分享他们的故事和个人物品。最终,展厅的“家园”展区通过14个展柜的展品来讲述美国穆斯林的故事。这些属于私人的物品分别来自一位非洲裔美国历史学家、一位土耳其裔美国博物馆社教员、一位美国裔孟加拉母亲、一位东印度群岛裔美国市长和一 位波多黎各裔纽约嘻哈歌手。他们每个人都精心准备了自己的故事,并细心挑选了玩具、书籍、衣物、歌曲、念珠、 醒木小槌、高尔夫球杆、拖鞋、唇膏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物品来讲述美国穆斯林家庭不同的故事。

孩子们正在欣赏展品。

展柜里还摆放了6位美国穆斯林当代艺术家的系列作品。为了介绍生活在纽约的美国穆斯林使用的多种语言,我们专门开发了一款平板电脑APP教孩子们学习新语言的拼写和对话。这款APP可以教授使用者用21种语言向新朋友介绍自己的名字。

纽约有着世界上最多元化的穆斯林群体,因此突出介绍当地的穆斯林家庭显然很重要。我们希望利用展览再次强调:我们的穆斯林邻居是我们每天生活的一部分,是美国人的一分子。我们不应该称其为“他们”而是“我们”。

五、如何应对争议:员工培训

2015年底展览开幕前,世界范围内日益增长的激进和负面情绪让我们犹豫了:我们是否应该冒险开展?展览会不会给博物馆、工作人员及家属带来危险?尽管我们有多年组织穆斯林文化专题讨论小组和相关活动的经验,但筹备这个展览所需要大量准备工作却是前所未有的。

为了防止有人蓄意捣乱,博物馆雇佣了博根公关公司为展览运行保驾护航。同时,我们也确定了展览的信息策略,那就是:世界各地文化的介绍不是重点;对纽约本地及美国的关注才是展览的核心。我们意识到,当展览受到挑战时,能为我们提供最强有力支持的是当地民众。于是,我们联络了纽约市内不同教派的首领,确保在需要时他们能对我们进行声援。博物馆的领导层还接受了模拟采访培训,训练他们如何面对摄像机回答媒体提问时做到准确传达展览信息,而不被问题牵着鼻子走。这样的训练有助于让我们在对外宣传时保持口径一致。

为了打消员工的顾虑,让展览运行顺利,我们安排了一系列培训和非正式短期辅导。我们还举办了有关伊斯兰教的小范围讲座和讨论来帮助员工了解这一宗教信仰,消除对它的陌生感并纠正一些错误概念;我们还谈到了这个展览不是关于宗教,而是关于各种各样认为自己是穆斯林的人。经过这些培训和讨论,员工们对伊斯兰教和穆斯林之间的一些基本不同点开始有了认识,也知道了每个穆斯林都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信仰(一个员工曾惊呼道“就跟基督徒一 样!”)。员工们觉得自己和穆斯林邻居之间的距离更近了,可以轻松自如地向观众讲解展览内容。每个员工都开始 使用“邻居”“朋友”这样的字眼提醒自己:这次展览不单是穆斯林文化的展示,更是讲述我们身边朋友的故事。

员工们将这次展览看作是博物馆对包括穆斯林民众在内的社会文化的多样性的颂扬。面对压力,员工们团结一心,捍卫我们认为正确的东西。未参与策展的同事们也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在开展前打扫展厅、安装布展、宣传和维护展品。为了展览的成功举办,所有员工一起努力工作的时刻是完美体现博物馆大家庭多样性的重要时刻。通过这次展览,我们不仅向观众,也向全体员工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不论外界环境如何、不论存在何种争议,我们的博物馆始终致力于颂扬各个层面的社 会文化的多样性。

展览如期顺利地开幕了。开幕后,我们收到了三位博物馆会员的抗议信。因此,常务馆长安迪·艾克曼以私人方式邀请他们三位前来参观展览。遗憾的是,其中的一人退会了。但让人欣慰的是,自开展以来,我们收到的负面反馈很少,而且博物馆的观众人数和会员申请人数还有所上升。我们更是在展厅中看到了比以往更多的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真正践行了社会文化的多样性。

六、成绩斐然、影响深远

由于相当受欢迎,原定只有一年的展期延长为两年。喜爱这个展览的观众中不仅有常来我们博物馆参观的家长和孩子 们,也有一些新增加的观众群体,其中包括联合国代表及家 属、大中学生和跨宗教团体的成员等。展览的庭院空间中搭建了舞台,通过文艺演出的方式,让观众近距离地感受穆斯林文化。我们将很快到美国的其他城市和地区去巡展。

孩子们和他们的家庭应该可以有机会经历和探寻当今世界的复杂性。馆内研究报告显示,这次展览的贡献在于:让社会公平正义在儿童和家长心中生根发芽。我们在一项调查问卷中询问来参观的家庭“这个展览是否能培养他们对其他文化的认知和尊重?”,在设置的五个回答选项等级中,回答“非常能”和“特别能”的人数很多。

孩子在展厅的“集市”区玩装扮游戏时,自然而然地把穆斯林文化的不同元素结合到了一起。比如,他们会披着出自纽约哈莱姆区塞内加尔裔裁缝之手的塞内加尔风格的外套,坐在摩洛哥手织小地毯上佯装出席塔吉克斯坦的餐会,托着土耳其风格的盘子假装品尝用埃及的香料烹制的桑给巴尔产的鱼;而家长则会挤坐在一旁的儿童座椅上帮孩子们包装他们“挑选”的塞内加尔布料,还会假装呷一口热茶并品尝鲜美的鱼肉。展厅每天都会为孩子们提供这种开放式、自助型的装扮游戏机会。这种游戏方式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把穆斯林多彩的文化和积极有趣的事情联系在一起,而且也许还会矫正他们头脑中原有的那些消极的东西。

就像非营利组织卡布姆的社区项目负责人丹妮拉·马歇尔在她的阿尔塔鲁姆研究所博客中写道的那样:“儿童玩耍嬉戏的权利是一个关乎社会正义的问题。”“我一直觉得十分美好的是, 小孩子们游戏的时候根本就不会注意到其他玩伴的种族、信仰或者他们能力的大小。他们就是在一起玩儿。他们不在乎你家住在哪里,只会用谁跳得最高或者谁攒的虫子最多来定输赢。孩子们是从成年人那里学会评判别人的。”

孩子们整天耳濡目染接触到的信息有好有坏。他们能感受到那些尖酸刻薄的评论、刺耳的语言、严厉的表情、萎靡的肢体语言以及更多类似的东西,也会受到社会不公的影响。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头脑中处理他们接触到的各种信息,其速度比家长想象的要快 得多。有些家长甚至都不清楚他们的孩子每天都经历了什么情况,更别说帮他们识别过滤负面信息了。此外,相关研究表明,孩童在3岁时,其大脑的85%已经发育成熟了,5岁的时候对事物的偏见已经形成。由于年幼的孩子还没有一定的词汇储备和理解复杂概念的能力(比如,“社会正义”对一个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跟他们清晰准确地解释一些事情时会比较困难。

文化类展览在培养孩子社会正义意识方面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给他们提供一个鉴别和处理亲身所遇的社会不公的良机。在展览设计上,孩子们可以在装扮游戏环节通过角色扮演和场景模拟接触一些复杂难懂的概念。文化类展览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空间,让他们在积极向上、不带任何主观偏见的环境中接受正面教育,及时矫正在今后的社交中可能会产生的消极态度和不良的行为方式。文化类展览也给家长一个在充满正能量的环境中重新了解自身知识储备,审视头脑中固有偏见的机会。

图3:观众通过环绕式穹顶投影了解清真寺。

七、结论

“从美国到桑给巴尔”是我馆文化类系列联展中的第四期。 前三期的展览分别探讨了古希腊、中国和日本文化。这个系列联展最初的策划理念并不是为了探讨有关社会正义的话题,但它会成为贯穿以后每个展览的主线。经过展览团队的深化设计,展厅中特有的氛围让观众全身心感受到了笃信同一信仰的穆斯林民众为我们讲述的精彩纷呈的故事。这次展览收到的前所未有的好评再次向世人证明了儿童博物馆可以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中利用自身优势发挥特殊的作用。“知彼知己”是曼哈顿儿童博物馆的座右铭。它指引着我们始终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带来丰富多彩的展览及体验。一个13岁的小姑娘在参观完“从美国到桑给巴尔”后说:“我发现我对其他文化感兴趣。”

我们在展览中微妙地传达了我们坚持的社会正义的理念, 这也让我们理直气壮地表达对公众及自己的尊重。

,9·11之安德森 后,美国儿童博物馆如何展示穆斯林文化

相关:

西安通报3起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案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为进一步严明纪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强化警示震慑,西安通报查处的3起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案例。   1.市水务局、长安区在全市黑臭水体整治中敷衍应对、工作不严不实问题。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市水务局副局长王俊、贺乐军在全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中,弄虚作假,工作不严不实,在未实地排查识别黑臭水体,仅对各单位上报情况简单汇总的情况下,虚假上报排查情况,致使皂..

广东珠海一酒店附近爆炸致3伤,目击者:电瓶车店先着火爆炸现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图9月11日,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白藤头一酒店附近发生爆炸。据斗门区委宣传部消息称,截至10时,现场明火已扑灭,初步掌握,有3人在事件中受伤。11日10时许,该酒店附近一家商户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今天早上8点多发生爆炸,现在现场全都封锁了。发生爆炸建筑一共6层,1层有多个商铺。最开始是一楼卖电瓶车的先着火爆炸,导致隔壁餐饮店和修车铺的煤气也被引爆。事故现场视频显示,挂有..

娱乐圈关系户:风雨一家人,同圈不同命最近最狗血的新闻,莫过于张家三姐弟为钱翻脸了。看恒述法师在线吐槽:“小哥没大红时我帮过他很大的忙,还有菲哥,我也帮过他,怎么他们帮我那点忙就记得那么大,我帮过的他们都不算了呢?呵呵”。还段子手上身:他们给了我两个亿,一个失忆,一个回忆!惊现谐音梗不过,这里的重点是,很多年轻朋友,都不知道恒述法师、费玉清、张菲是亲姐弟?张家三姐弟:曾经相亲相爱,如今一地狗血张家三姐弟,属于名字改到阿爸都不认识系列..

《信条》主演:想当职业橄榄球球员的“星二代”  诺兰新剧太烧脑 约翰·大卫称看懂剧本很难 动作片体能要求高 运动员经历帮助大  《信条》主演:想当职业橄榄球球员的“星二代”  诺兰导演新作《信条》正在上映,一向不走寻常路的诺兰这次甚至没给男主角起名字,对此他解释称:“这是采取了悬疑电影的一种传统,因为展现的是现在时,而非已经发生的事情,能够让观众更好地沉浸于电影的故事里。”  说来有趣,片中扮演男主角的约翰·大卫·华盛顿在生活中也曾试图隐..

“云”端叙乡情话发展 台台两地同胞在线交流  中新网台州9月11日电(记者 范宇斌)“科技发展如此迅猛,实现了千里之外就能够面对面聊天,以前连想都不敢想啊。”近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台胞台属联谊会副会长陈昌岳和在台湾的叔叔在“云端”共同回忆起小时候的趣事,并感叹道,“云交流活动便捷灵活,十分有利于两地交流合作。”   今年以来,因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两岸亲属和同乡会之间的人员往来受到影响。对此,台州市黄岩区台胞台属联谊会积极改变思路,与..

新疆昭苏“天马”赠福建救人马主起运  中新网新疆伊犁9月11日电(加孜拉 李文武)9月10日,新疆昭苏两匹检疫合格的伊犁马装车启程,运往福建泉州,赠送给骑马下海救人的福建泉州马主蔡良兴。   7月26日,福建人蔡良兴和施国庆、施鸿雁3人在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的海滩边野骑时策马下海,抢救落水少年,男孩获救了,两匹马却因肺部感染不幸死亡。远在万里之外的新疆昭苏县养马人巴哈木拉提对3人失去爱马的悲痛感同身受,辗转联系到蔡良兴后,毫不犹豫地要拿..

快递员有了健康打卡和天气预警平台  快递员有了健康打卡和天气预警平台  本报讯(记者甘皙)一张全网通实名认证的身份二维码、一个快递员健康打卡和培训的平台、一套实时推送异常天气预警的系统……9月8日,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安全中心发布了系列快递大数据服务产品,主要包括安易递全网通寄递身份二维码、隐私面单安全虚拟号服务、全网从业人员服务、气象预警服务等。从此,快递员有了健康打卡和天气预警平台。  据了解,快递员打卡平台可以实时监测快递员健康..

练武写字画钟馗 青年农民田园间演绎豁达人生  中新网福建华安9月11日电 (杨永峰 黄建和)刀枪棍棒双截棍……戏台的角落摆着各式各样的兵器,戏台墙上挂着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钟馗画和一张张笔精墨妙的行草字。这就是邹盛飘平时练武写字的地方。   邹盛飘今年38岁,是华安高安平东村的农民,以种稻田为业。带着对艺术的热爱,村里荒废的戏台成了他的主要去处,他在农闲之余或舞刀耍棍或舞文弄墨。 邹盛飘正在画钟馗。 杨永峰 摄   他能文能武的故事在乡里邻居早..

主播“徐小鹅”:“鹅”扶贫 我快乐  中新网保定9月11日电 (吕子豪 冯英华)今年3月初,“80后”小伙徐坡尝试走进直播间,现场煎鹅蛋、煮鹅蛋,销售鹅产品,隔着屏幕的“香味”吸引了天南海北的网友,日销售额一度超过2000单。因此,网红“徐小鹅”流传开来。   其实,大学毕业后的徐坡在父亲创办的“易县凌云鹅业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凌云鹅业”)任销售经理,长期驻北京的办事处工作。“此前,公司主要的销售方向是一级批发市场。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

苏有朋47岁生日秀肌肉,工作室评论暗示“苏导回归”9月11日,苏有朋在社交媒体晒出一张自己健身照为自己庆生:“祝我生日快乐,迎接下一个工作挑战!”照片中的苏有朋戴棒球帽,露出的双臂肌肉紧实,完全不像要过47岁生日的人。苏有朋工作室在评论区暗示苏有朋所指“下一个工作挑战”的内容,直言:“你们的导演苏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