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家教禁不住 一线教师有话说

2017-03-06 07:11:48 来源:网络

许多孩子的暑假假期被各种训练班、补习班占得满满当当。图为河南省许昌市一舞蹈培训班上拍摄到的画面。视觉中国供图(资料图片)

原标题:有偿家教禁不住 一线教师有话说

目前教育的问题很多,有偿家教就是一个老问题。社会议论纷纷,业内也褒贬不一。据笔者所知,总体持批评态度者居多。主管部门都从职业道德角度,三令五申禁止;当事者有自己的利益盘算,所以我行我素,唯一的区别就是由大张旗鼓转为较隐蔽一点而已。在这方面,局外人反而有点按捺不住,有的义愤填膺,疾呼整治,甚至有人呼吁专门立法,加以严惩。

笔者一直工作在基础教育第一线,对有关家教方面的情况相对熟稔。笔者认为,任何简单、粗暴甚至过激的处置办法,都是不妥的;应该深入调查研究、分析现状,找到源头。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以导为主,对症下药,最好在“禁”“放”之间作好抉择。

真正要求家教的多半是家长

据笔者所知,目前涉及有偿家教的均是高考科目,外语和数学应该排在最前,其次是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至于笔者的主科——语文,因为各种原因,在有偿家教市场上却不受追捧。

笔者的教书生涯从没搞过什么有偿家教。不过,说笔者与有偿家教一点没沾边,那也是假话,至少在其中做过几次“掮客”——一些亲戚朋友托笔者在同事中物色“名师”,给孩子“补课”,而且都财大气粗地说:“别跟人家说钱的事,要多少给多少,最好就包我孩子一个!”还有一位亲戚,儿子刚刚参加完中考,就要笔者为其弄高中课本:“我要请老师为他提前上课,怕他上高中赶不上趟!”

不难看到,真正要求家教的,多半是家长,很少有孩子主动要求。这也很容易理解,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大都还没有独立,而父母又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望子成龙心切,习惯为孩子包办一切,包括设计未来。

就有偿家教来说,也确实存在不同的缘由。笔者在此分类列举。

补短式家教。很多学生在学习中都存在某些学科薄弱的问题。家长们都知道“短板效应”,就想方设法给孩子“补短”。形式主要是给钱让孩子到老师家补课。当然也有花重金直接请老师在自家单独辅导。老师主要是按授课时间收费,不过也有按年月收费的,甚至按目标收费的,比如考上大学多少钱。每到寒暑假,各地中小学必然出现这样一道风景:学校冷冷清清,而学生却“闲不住”,背着书包,成群结队从老师家或补习班进进出出。

攀比式家教。也有的学生根本无须家教,而是受虚荣心驱使,盲目跟风,随性攀比,稀里糊涂加入补课大军。笔者上晚辅导课,常见两个座位空荡荡的,一问是补课去了。让笔者惊讶的是,其中一名同学成绩很优秀,为什么还要找家教?这名同学告诉笔者:“同桌去补课,我怕落后,就跟着去了。”也有家长自身攀比心理很严重,见到邻居或熟人为子女请家教,也逼着孩子去补课。

自由式家教。这是部分家长的心态和追求:重视子女教育,但由于自身种种因素,担心不能胜任,干脆将孩子送给老师监管。笔者有个亲戚,父母是双职工,儿子上幼儿园就放在老师家里教育,一直到上中学。至于孩子学习好坏,他们从来不管,认为那是老师的责任。当然,这里也有另一种情况:孩子不服从父母管教,但爱听老师的话,于是有些家长将孩子交给老师,花点钱不算啥,最后皆大欢喜。

由此看来,家教市场空前巨大广阔,这必然就把家教的另一重要角色——教师推到风口浪尖上了。

剪不断理还乱的教师卖教

毋庸置疑,当前教师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待遇并不相符。

笔者以为针对有偿家教,一定要结合实际解决问题;要理性处置,切不可感情用事。老实说,笔者的态度也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才形成的。很多年前,笔者到省城参加一个教研会;当时私家车还远没现在这么普及,而一位在省城教英语的老师竟然开着宝马车来参会。当参会老师都透着艳羡的目光盯着他的车时,他却甩出一句话:“看什么看,去补课呀!”然后绝尘而去。

现在笔者彻底改变态度:人家毕竟是名师,而且付出肯定不少,赚一些外快也能理解。更何况家教者并不都是坏人,为什么要谈虎色变?笔者的朋友老范干家教很多年了,不过严格限定时间和人数;每到周日,就与笔者相约野钓。其间,不断有人电话“求补”,他总是严词拒绝——除了挣钱,他还要享受阳光、原野和清流。

如果说老范只是家教众生相之一的话,其他家教者又是什么样的状态呢?

李某某,女,47岁,小学特级教师

我现在带不少学生在家里管教,但这不是我的初衷,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孩子。起初,妹妹和弟弟工作忙,看我是老师,就托我教育孩子。没想到这几个孩子都被我管教得有模有样。从此,不相干的人也找关系将孩子送给我。特别是我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上特级之后,给我送孩子的就更多。开始时,他们都客气地送些礼品,后来我干脆象征性地收些费用。但这样一来,压力就大多了,节假日几乎全身心扑在这些孩子身上,既要承担教育责任,还要承担安全责任。更要命的是,这事还不好跟外人说,因为家教现在还是个不光彩的行为。

孙某某,男,36岁,中学一级教师

我是教数学的。你知道,数学是高考主科。而我们学校的学生,数学成绩普遍低下,每年都没有几个能考上大学的,更别谈什么升学率了。当然,这种状况也不能怪我们学校和老师。我们学校连市示范高中都算不上,无法享受到政府的许多优惠,特别是招生方面的倾斜。每年高中招生都是省市示范高中先招,剩下的才是普通中学要招的学生。可想而知,这些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最终能有几个考上大学?面对家长、学生期盼的眼神,我不得已给几个学生“开小灶”。想不到他们数学成绩竟然普遍大大提高,最后都金榜题名。结果求补的人越来越多。我只好顺势而为,偷偷开班补习。现在我彻底甩掉清贫的帽子,买了车又买了房。

翟某某,男,51岁,中学高级教师

教书几十年,别的没有什么自豪的,唯有赢得不少荣誉还值得骄傲:“优秀工作者”“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等。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也正是这些荣誉让我受苦不浅!荣誉多了,名声也就响了;名声响了,求你补课的也就多了。没想到这一补,让我麻烦不断:先是有“红眼病”的同事举报,使我在领导面前挨了批评;后来有家长举报,上级又给了我处分——这位家长之所以举报,是因为我没能保证他孩子考上大学。可谁敢下这样的保证?一段时间里,我就好比过街老鼠,战战兢兢。经此打击,我彻底与家教告别。可至今我不明白的是:家教是两厢情愿的事,既没触犯国家法律,又在自己职业范围,何错之有?

当然,也有教师的有偿家教确实做得过火过激,完全超出了职业道德底线,甚至国家法律底线。比如,直接宣传、拉拢或诱惑学生,进行家教;有的变相强迫学生进行家教。比如,课堂上不讲或少讲,有意留作家教课上讲,想以此吸引更多的人上门求教。笔者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位老师开学就给学生一个下马威,出一张很难的试卷,结果很少有人及格,唯独在他家补习的几个学生考了满分——因为他们事先都做过。这位老师无疑是在用欺骗的手段夸大家教的作用。这样的所作所为,当然令人不齿,主管部门加强有效监管和打击也未尝不可。

有偿家教的禁令难敌市场规律

作为旁观者,笔者对有偿家教还是有话想说。从教育主管部门看,目前仍然视有偿家教为师德行风建设之大敌,这与社会发展极不合拍——社会早已进入“有偿”时代了,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为什么偏偏不让家教“有偿”呢?更何况家教实质就是一种知识或技能的私下传授,有什么不对?再说,它是双方自然选择的结果,符合市场规律,各得其所。难道非要老师再回到“君子固穷”的年代不可?

笔者认为,由于指导思想的失准,导致基层教育行政机构对待有偿家教既简单又粗暴:无论是非,不管轻重,一律打压。笔者在写此文时,手机还收到这样一条短信:各位老师,接上级通知要求,新学期继续对有偿家教者明察暗访,发现一起将查处一起,严惩不贷。通报说,上学期我县共查处有偿家教老师24人,11人通报批评,7人行政警告,3人记行政大过,2人调离原职岗位,1人停职反省。凡受处分的老师,3年内不得晋级,不得评优,也不得评职称。希望老师们以此为鉴,坚守师德,端正行风,无私奉献。同时欢迎举报。

真正需要监管和打击的是极少数有偿家教者,他们不择手段,哄吓诈骗,确实丧失一个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甚至触犯党纪国法。但据笔者了解,多数家教者并非这样。如此一道“禁令”,是不是以偏概全,简单粗暴了点?更为重要的是,有偿家教是双方的事,由市场因素决定,求教者往往是主动方,卖教者往往是被动方。有关部门如果仅在被动方舞枪弄棒,对主动方却无能为力,没有任何约束,岂不是本末倒置?因此笔者认为:无偿家教是美德,有偿家教也非缺德;一切有偿家教的禁令,都难敌市场规律;改革考试制度才是治本之大策。

一面是市场强烈需求,一面是政府严令禁止,这不能不说是当下一大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依笔者之见,还是要尊重客观规律,以导为主,不能死堵。这就意味着,对有偿家教要适度放开,不要一味禁止。不过,这方面应该有一个规范。从长远来看,这种规范不应该仅靠师德,而应成立一个政府部门协调、指导,由民间组织参与执行的家教协会来规范家教市场,从制度上予以管理和监督。可以在一些地方先行先试,等到积累诸多成功经验之后,然后推广开来。

笔者欣喜地得知,南京市已着手在部分区县学校进行有偿家教试点。试点规定:从事有偿家教的在职教师必须征得所在学校的同意,向所在学校提交书面报告;从事有偿家教的在职教师不得影响本职工作,不得违反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从事有偿家教的在职教师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自己任聘学校的学生应恪尽职责;有偿家教的时间仅限于双休日或节假日,同时相关老师要对学生家教期间的环境、条件及安全提供必要的保证。此外,从教育公正的要求出发,规定从事有偿家教的在职教师,不得参加国家、省、市、区(县)各级学科性考试、竞赛命题及担任评委。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一律不得从事有偿家教。对一味以挣钱为目的的有偿家教活动要作出相应的处理,情节严重的应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应该说,这为我们解决有偿家教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作者为安徽省无为县襄安中学教师) 

,有偿家教禁不住 一线教师crs-058 有话说

相关:

未来四年精准扶贫更需瞄准“靶向”摘要 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6年农村贫困人口4335万人,比2015年减少1240万人。这是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公布的数据。照此速度,自2017年至2020年四年间,中国将如期完成既定目标,即“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第一财经1℃记者经过近百天的调查发现,继续选好用..

蝶彩资管“精准押宝”西藏旅游 上交所要求自查西藏旅游3月4日公告称,公司收到上交所下发的问询函,交易所要求公司针对媒体报道的事项进行自查,并针对是否存在信息泄露情况等一系列问题进行问询,并要求公司在2017年3月7日前,就核实的情况和结果予以披露,并以书面形式回复。每经记者杨建每经编辑张海妮《每日经济新闻》3月3日以《年报季揭私募持仓动向:蝶彩资管“入驻”西藏旅游再次精准“押宝”重组》报道了上市公司年报透漏的私募持仓动向,其中蝶彩资管“入驻”西藏旅..

“疯狂的纸箱”苦了包装业:中午报的价下午就得调整“半个月前后报价差了1倍,原本不到3元一个的纸箱,现在要6元,而且中午报的价,下午就得调整。”有下游企业向记者表示,上游纸板原料厂家提价造成纸箱成本上升。每经记者李婷每经编辑陈俊杰随着“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临近,各大电商、物流公司又迎来了业务小高峰,但在其中充当重要配角的“纸箱”却出现了新年来又一轮的涨价潮。近日,有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以来,已有至少15家造纸厂发出了涨价函,提涨..

特朗普指控奥巴马“窃听” 曾非议多位前总统摘要 到目前为止,特朗普并没有给出关于他指控奥巴马的具体证据,但这却是自上任以来,他对奥巴马做出的最严重的政治攻击。   到目前为止,特朗普并没有给出关于他指控奥巴马的具体证据,但这却是自上任以来,他对奥巴马做出的最严重的政治攻击。  就在特朗普亲信不断陷入“通俄门”时,其在上周六清晨6点半就早早起床利用社交媒体推特投出了一枚“重弹..

大S自曝恋爱时汪小菲曾飙脏话 还担心会被他打 大S 据台湾媒体报道,艺人大S(徐熙媛)5日出席化妆品开幕活动,聊到了日前昏倒一事,重现了老公汪小菲马景涛式的关心,被问到第一次见识到对方这么夸张的表达是在什么情况,“有一次在北京开车突然有车插过来,他飙出了一串戏剧里才有的骂人话!” 大S和汪小菲交往时,以为对方在国外留过学,会比较像理性派的外国人,“有一次在北京开车时,遇上堵车突然一台车插过来,他就非常激动按喇叭,飙出了一串戏剧里才有的骂人话!..

军报:提高政治能力才能具备领导能力原标题:党员领导干部应自觉把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第一责任提高政治能力才能具备领导能力吴晓源提高政治能力是习主席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党员领导干部应自觉把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第一责任,自觉在实践中加强党性修养和政治历练,只有不断提高政治能力,才能具备领导能力。因此,必须把提高政治能力作为重要任务..

印度农民现金匮乏 2017年白银进口量或锐减彭博社3月2日报道称,印度是全球白银进口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但2017年,其白银进口量可能会缩减到自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因为印度政府此前的打击黑钱行动,农民缺乏现金,且印度白银库存依然充足。  孟买一家独立的贵金属研究公司Metals Focus分析师齐拉格•谢思(Chirag Sheth)表示,2016年,印度白银进口量猛降60%,跌至3000公吨,2017年进口量还会继续萎缩。  谢思说,为了打击黑市,建立透明的金融体系,印度总理..

士兵看网文后对改革缺乏信心 军报:涉军信息应有界原标题:网络虽无界,涉军信息应有界两会前夕,记者一行来到陆军第26集团军某旅采访,两会代表、该旅宣传科科长王海龙刚刚完成“基层官兵的网络关切”调研。在调研中他发现,如今网络已成为基层官兵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但网上的涉军信息良莠不齐,不乏片面、偏激,甚至是虚假之辞,如果不及时进行教育疏导,很容易对官兵思想造成干扰。前段时间,该旅通信器材修理所的一名技术干部受网文影响,听信了文中透露的虚假信息,一度对..

全方位解读政府工作报告6.5%增长预期目标合理可行解读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代表采访人:本报记者王伟健侯云晨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GDP预期增长目标设定为6.5%左右,有何深意?“这一目标既符合新常态的大逻辑,也符合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这个速度既是可行的,也是可期的。”蔡昉代表说。蔡昉分析,新常态的一个特征就是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我国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发展阶段到了一定时期,适龄劳动力供给下降、劳动生产率增速减慢、投资回报率下降..

中国经济稳中求进 寻找中速增长均衡点摘要 2017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6.5%左右、实现进城落户1300万人以上、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3月5日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思路与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脉相承,是领导层的集体智慧。   2017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6.5%左右、实现进城落户1300万人以上、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