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救命车”一年空跑3万多次 有人痛经感冒也打120

2016-07-31 17:24:10 来源:网络

原标题:痛经感冒也打120 沪“救命车”一年空跑3万多次

【新民晚报·新民网】7月,申城持续高温。上海中心城区院前急救业务量环比增长12-15%,市医疗急救中心出车次数已连续多日超1100车次,直逼去年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1234车次。

一辆车,3个人,穿梭在大街小巷,组成一个标准的急救单元。本周二(26日),最高气温达39.5℃,记者跟随市医疗急救中心的救护车出车。令人颇感意外的是,一天的任务中,转院、腹痛等小伤病竟占了大多数,车辆还不时扑空。“不急”的急救挤占资源,真正需要急救服务的患者,却苦等不到“救命车”。

腹痛感冒都打120

陈潇屹、芦菁和范怀江是救护车上的司机、担架员和急救医生。上午8时不到,他们就已在普陀区中心医院内待命。很快,调度派单了:曹杨三村一名女性腹痛。早高峰,医院门口车流滚滚,短短1公里开了近20分钟。陈潇屹拿出喇叭喊了三次,恳请挡道的、插队的车主“让一让”。曹杨三村是老式小区,本来路就窄,不仅要避让进出车辆,还要寻找门牌。“如果家里人够,安排一个到小区门口接应,能为我们节省不少时间。”司机陈潇屹说。

3人一口气奔上5楼病人家中,已是汗流浃背。女子20多岁,未育,痛经,父母急坏了,打了120。“这属于明确的症状及原因,病人离医院近,家里人多,其实可以自行送医。”

范怀江3人的一天,跑了9车。这个数字在他近日的工作中不算高,最多的时候10小时要出车14次。当天,他们开具一例死亡证明耽误了些时间。一名46岁的父亲收到儿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一时激动,下楼打了两副牌,不料乐极生悲,心脏呼吸骤停。经过30分钟的标准CPR急救,人还是没救回来。

除去这例,当天的另外几单都和“急”不太沾边:年轻男子突发肾结石,救护车到了,他已能自己走下楼;73岁的老伯因骨折手术后需复诊,需找人将他从没有电梯的7楼家中搬下,再送到16公里以外的指定医院。

“骨折病人转院,说急不急,但的确需要专业救护,我们把他的身体用‘康能’固定,这个普通车辆做不到。但生活中,还有很多次我们赶到现场,要做的只是搬运工的角色。”担架员芦菁说,他们拉的病人近70%是60岁以上老年人。老龄化严重的社会,这是无法避免的现状。

急救资源被浪费

市医疗急救中心主任朱勤忠介绍,上海市区目前有43个急救站点,日常急救当班车保持在一百多辆,从全国范围看,人均救护车配比不低。但是,为什么急救资源还会紧张呢?

朱主任展示了一张出车数据表:

把病人真正送进医院急诊室的,约占50%;

把病人送回家及转院的,约占38%。

其中,送医院急诊室的情况里

八成多患者病情稳定或普通,如感冒发烧腹泻手划破等小伤病;

仅一成多是危重急救,如心脏病、脑梗、骨折、车祸等。

换言之,绝大多数拨打120的并非紧急情况。

此外,最让人头疼的,还有另外12%的出车为“空跑”。

2015年,全市120出车64.3万车次,其中市医疗急救中心出车31.6万车次,按照这个比例算,市区内超过3万趟是空跑。

接了电话,救护车是无法拒绝的。有时车到了,病人打车先走了;有时病人病情改善不需要用车了;有时救护车到达现场后,对方电话打不通了……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急救资源。

当天,记者就曾亲历了一次“扑空”。一名好心人打120,看到有人在清峪路619号门口摔倒,救护车赶到时,发现一个人都没有。“热心市民在打电话前,不妨再了解下实际情况,确定要不要急救。”范怀江说,他曾接到单子称,一名年轻人躺在路边不省人事。到现场后发现,只是一名心情不好的年轻人,看到120后即起身离开了。

范怀江说,“每到夏天还有逢年过节,醉酒者特别多。他们浑身酒气,手舞足蹈,吐得满车都是,帮他检查治疗还有挨打风险。”上周,嘉定就发生一起醉汉追打120医生的事件。

市医疗急救中心通信调度部部长李警雷说,在120调度室里,每天都能看到五花八门的用车需求。“有人只是打不到车,就谎称自己头晕不舒服,让救护车把他送到自家附近的医院。这种现象对于个人来说,可能方便了,但是他占用了急救资源,会让真正需要的人丧失最佳急救时机,甚至失去生命。”

押床致轮转率降低

记者采访当天,范怀江3人曾将一名患者送入普陀区中心医院,高温天的急诊室早已人满为患,一时间找不到床位。为了避免“押床”,急诊室护士四处奔波,总算腾出一个空床,火速把担架还给救护车,避免“押床”。

“不是每次都那么幸运。”范怀江说,知名三甲医院医疗资源紧张,“押床”现象也多。

押床

是指救护车将患者送到医院后,因暂时没有多余床位或担架收治入院,导致患者滞留在救护车内配备的担架车上。

“救护车上没担架,就像士兵端着枪却没子弹,怎么去打仗?”朱勤忠说,碰到担架车被病人借用,救护车上的医生、司机只能拼命去找床位,实在找不到,只好开着空车回中心再拿备用的担架。出现押担架的情况,一辆救护车至少要有一两个小时无法正常执行急救任务。为此,市医疗急救中心120调度中心专门组织了一支队伍,每天负责回收被押的担架,让救护车可以及时回中心补备用担架车。

很多患者家属只信赖三甲医院。即使病情并不严重,普通医院完全可以治疗,家属仍执意要求去大医院。朱勤忠说,急救的工作原则是“就近、就急、就能力”,也要“就家属意愿”,在病人生命体征不是很危重的情况下,会考虑家属意愿。“但是,医疗资源的增长空间是有限的,要避免‘押床’,就要引导市民根据病情合理选择医院。”

让生命通道更顺畅

如何让有限的急救资源得到最大的释放?市医疗急救中心党委书记顾阿荣说,上海等地的急救面临公共资源利用不合理、急救人才短缺等问题。

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2015年本市深入开展“加强本市院前急救体系建设”专题调研,形成了“1+5”配套政策文件。今年就是要全力以赴推进落实“1+5”政策。

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急救网络布点。现在,还有部分地区没条件建急救分站,派车不方便。市医疗急救中心透露,全市9个区县将新建11个急救分站,其中市区2个,已列入今年市政府重点工作与实事项目。其次要推进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车内救治实时监控与病历电子(移动终端)化。

其次,今年还将加强执业队伍建设,首批定向培养的院前急救医师已入职,正在进行岗前培训,有望年内充实一线急救队伍。此外,将进一步完善院前急救分类救护模式,市急救中心增设转运部专门负责非急救业务运转,在充分保障急救需求的基础上做好送回家等非急救业务。

“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医疗急救资源发挥最大化效率,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朱勤忠主任说,希望市民珍惜、慎用公共资源,不要把急救通道当成便民通道。

TIPS:哪些情况下要打120?

在炎炎夏日,救护车的用车高峰时段,如何正确合理地呼叫救护车呢?急救医生范怀江介绍了一些必须叫救护车的情况。

当患者体温大于40℃或者小于35℃,呼吸频率小于12次或者大于20次,心率小于60次或者大于100次,意识昏迷或者神志不清时,可呼叫救护车。另外当患者患有疑似危重病的某些症状或者需要专门医疗救护时也可呼叫救护车,如:

1.头痛剧烈,呕吐,血压明显升高,大于180/120毫米汞柱。

2.突然不能说话,口角歪斜,伸舌偏斜,一侧肢体麻木无力时。

3.突然昏倒,呼之不应超过5分钟。

4.哮喘突然发作,只能坐着呼吸,不能平卧,嘴唇发紫。

5.呼吸困难,四肢水肿,不断咳出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

6.胸痛持续30分钟以上,服用硝酸甘油不缓解,并伴有后背放射痛、大汗淋漓等症状。

7.大量呕血或者深咖啡色样物质,或者咳血不止出血量较大。

8.心悸气短,脉搏每分钟跳动120次以上,或者每分钟50次以下。

9.突然发生抽搐并且长时间不停止或间歇性反复发生抽搐。

10.突然剧烈腹痛,女性同时阴道流血或怀孕破水等情况。

11.进餐后短时间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

12.怀疑发生烈性传染病。

13.发生车祸,有颅脑外伤或脊柱肢体外伤。

14.摔伤所致,肢体活动障碍怀疑有骨折。

TIPS:如何正确拨打急救电话?

家属或者路人在呼叫120时,要说说清楚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其所处的地点(具体到门牌号)和现场附近显著的地标(什么路靠近什么路),并描述意外事件类型、患者发病情况,得到120电话台调度提示后再挂断电话,并保持电话畅通。拨打完电话后,有条件的家属可在小区门口或者马路交叉口接应救护车。

相关阅读

上海出台意见破解救护车困局

今年,市政府印发《关于深化本市院前急救体系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多方面改革措施着力解决120发展困局,力争到2020年:

急救站点平均服务半径3.5公里;

救护车辆数量达到每3万人1辆;

急救平均反应时间12分钟;

120急救将按病情轻重缓解分级调度,非急救业务逐步剥离,也就是说转院病人不能再调用救护车辆。

相关阅读

首批“订单式”培养急救人才上岗

今年,陈汉杰和他的65位同学作为上海健康医学院首届“订单式”培养的急救人才顺利毕业,分赴市区两级各急救中心,“这股新鲜血液”输入了本市院前急救人才紧缺的队伍。

在校的3年时间里,他们熟练掌握基本急救技能,课程中理论与实践占比达1:2。

“我们来培养也是一个权宜之计。”上海健康临床医学院副院长秦啸龙指出,待遇和社会认同没有改善时,让长学制的医学教育高成本培养出的医生去从事这样一个个人发展受限的工作,流失是必然的,“我们应学习美国模式,通过2-3年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把病人稍作处理再送到医院里去。”(新民晚报左妍 易蓉 新媒体蔡黄浩报道 无水印图片来源网络)

,上海“救命车”一年胜者为王 空跑3万多次 有人痛经感冒也打120

相关:

韩春雨诺奖级技术争议升级 方舟子指其博士论文造假原标题:韩春雨“诺奖级技术”争议升级 方舟子指其博士论文造假一直默默无闻的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恐怕不会想到,自己成了2016年生物学界的焦点人物之一。从被部分媒体捧为“中国下一个诺奖获得者”,到陷入国际性的学术造假争议,虽然韩春雨本人基本保持低调,但围绕他及其新基因编辑技术NgAgo的风暴却越演越烈。较早将这一学术争议引入大众视线的方舟子,则在今天31日上午,直指韩春雨博士学位论文造假。韩春雨新一轮..

范冰冰出席霍心婚礼 头戴草帽绑麻花辫清纯动人(图)范冰冰凤凰娱乐讯 今日霍建华和林心如在巴厘岛宝格丽度假酒店举行了大婚,范冰冰,胡歌,刘诗诗,周迅等圈内众多好友齐聚现场为二位带来祝福。范冰冰一身白洋装出席婚礼仪式,头戴草帽、头发绑麻花辫,非常清纯动人,网友纷纷称赞“冰冰好美”,“萌翻啦”。  范冰冰和胡歌抢捧花在随后的抢捧花环节,范爷叉着腰气势十足,不过捧花最后被林心如的表妹抢到。

哈林和女主播结婚只请家宴 老友祝福“早生贵子”庾澄庆张嘉欣据台湾媒体报道,55岁庾澄庆(哈林)昨天发声明宣布再婚,他和交往10个月的民视主播张嘉欣日前已悄悄公证,只简单吃顿家宴,声明内容提到:“对我来说这是很重要的事!本来想把这幸福感觉留给我们自己不需惊动大家!不过还是谢谢大家关心!”据悉,这对新人公证后,跟双方家人简单吃顿饭,在场的人约10来位,包括介绍人范姜明正与柯震东爸爸柯耀宗,好友盛赞哈林是条汉子,从不拿女人的事说嘴,虽然张嘉欣尚还没有怀..

美国男子不带降落伞从7600米高空跳下(组图)原标题:美国男子不带降落伞从7600米高空跳下当地时间2016年7月31日,世界迎来了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而它也可以称得上是最危险的挑战。美国跳伞员卢克·艾金尼斯在不携带降落伞的情况下,从7600米的高空跳下,并成功落到一个1/3足球场大小的安全网上。

阿桑奇:希拉里给IS提供武器原标题:阿桑奇:希拉里给“伊斯兰国”提供武器就在希拉里·克林顿正式成为美国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前夕,“维基解密”公布一系列电邮,曝光希拉里团队大搞选举舞弊。此外,“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近日接受DemocracyNow.org采访时,更是直指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IS)屡禁不止的元凶就是希拉里。观察者网择出采访重点,编译如下:主持人:今年3月,针对希拉里利用私人邮件系统收发的3万封电邮,你创建了一个可查询档案库。时间..

军改神秘智囊团,有三位关键将军原标题:军改神秘智囊团,有三位关键将军中央政治局近日就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一个神秘的军中智囊机构随之亮相。新闻报道提及: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专家咨询组副组长蔡红硕就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进行讲解。这一表述透露了两个关键信息,一是军改领导小组下设有专家咨询组,二是专家咨询组首次正式与公众见面。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获悉,专家咨询组由杨志琦任组长,蔡红硕和刘..

美国德克萨斯州发生枪击案 已致多人伤亡@新华国际:【新华社快讯】据外电报道,美国得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市中心31日凌晨发生枪击事件,造成多人伤亡。

广西:女子卖掉女儿后当面数钱 举百元大钞验真假(图)女子当着孩子面数钱@人民网:【女子卖掉女儿还忙着数钱举百元大钞验真假】广西横县女子龙某以1.9万卖掉小女儿,又以1.3万卖掉大女儿。卖大女儿时,龙某甚至当着女儿的面数钱。法院认为龙某犯拐卖儿童罪,罪名成立,处于哺乳期的龙某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警方追回两个孩子,交由孩子父亲抚养。

张柏芝新欢是嫩版谢霆锋?出面辟谣:被朋友出卖资料图:张柏芝。 中新社发李晨韵摄原标题:张柏芝新欢是嫩版谢霆锋?出面辟谣:被朋友出卖中新网7月31日电 据台湾“东森新闻”报道,36岁香港女星张柏芝跟前夫谢霆锋离婚后,独立扶养2个儿子Lucas和Quintus。近日被拍到和一群友人出游,身边跟了一名中年胡须男,被疑似新欢。后又被曝出与嫩版谢霆逢kurt出游,经纪人透露她仍单身,但最不开心的是身边有朋友出卖她。据报道,张柏芝除了中年胡须男,又被曝出近一年身边出现一位..

中国女游客在美掌掴机场免税店店员被捕(图)图:中国女游客因掌掴洛杉矶机场免税店店员被捕原标题:中国女游客因掌掴洛杉矶机场免税店店员被捕民航资源网2016年7月31日消息:微博网友“USA美国那些事儿”发文称,一名中国女游客在洛杉矶机场掌掴机场免税店店员,被警察逮捕。“中国大陆女游客太low太嚣张,在洛杉矶国际机场国际航厦免税店发飙,这名44岁的女游客梁琦(Liang, Qi,译音)掌掴华人女店员两次被当场制伏,机场警察局以攻击罪逮捕关押。这起事件导致当晚由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