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高分读高职有何不可

2023-09-25 14:52:59 来源:网络

又是一年开学季。经过高考的洗礼,很大一部分学生步入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就读。其中,部分学生高考分数超过了本科线,但最终选择高职专科就读。“高分读高职”现象,也引发社会热议。有人认为这是对分数的“浪费”,也有人认为职业教育不该被轻视,掌握一门一技之长没什么不好。

为此,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门走入安徽、湖南、湖北、山东4省最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对话这些“高分读高职”的学生,了解他们“不走寻常路”背后的心路历程。(见本报9月11日报道)

通过采访不难发现,对很多学生来说,选择高职并非一时兴起的冲动之举,而是自主意识的充分表达。有的学生之所以选择去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园艺技术专业,是因为儿时就喜欢看园丁修剪花花草草,接触生物学科后,更是对植物杂交、嫁接、组织培养等产生了浓厚兴趣;有的学生之所以报考让很多人“敬而远之”的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是因为他内心深植生命关怀的“小情怀”,希望为殡葬业提供更多文化和伦理支持。

过去,很多人高考后,都会“按分数选专业”,仿佛考了高分不报热门专业就是某种“浪费”,更遑论“向下兼容”报考高职院校了。其实,这种看似稳妥的做法,反倒是一种自我设限的非理性选择。选择什么专业、确立何种志向,更多应该是看自己喜不喜欢、适不适合、前景如何,而不是盲目被各种热门专业排行榜推着走。现实中,因为专业不合适“越学越emo”,最后不得不退学重考或是费尽心力转专业的情况,并不少见。这不仅耗费了宝贵的青春时光,对于年轻人的上进之志也会形成磨损,这才是最大的浪费。

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打破这种思维惯性,敢于“高分读高职”。每个人的兴趣点和特长各不相同,有人更适合做学术,有人则是“技术派”,他们共同构成了人才图景的参差百态,不应该有什么高低之别。对于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来说,这些年轻人早早发现自身志趣的现象,也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事实上,除了既有偏见,很多学生之所以不将职业教育纳入备选项,还是因为不够了解。为此,不妨进一步探索普职融通模式,加强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教育合作,让普通高中学生有机会接触各类职业技术类课程,尽快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如此,也是在将试错过程尽量前置,助力学生形成清晰的自我认知,不至于临到选专业时还是“一脸懵”的状态。

“高分读高职”的选择背后,也有着相当理性务实的考量。要看到,所谓的“高分”,是相对而言的。湖北襄阳一位考生的情况就较为典型。他的高考成绩虽然超出本科批次线(物理类)45分,可是只够上一所民办本科学校。考虑到那里动辄数万元的学费,以及未必有优势的就业前景,他清醒意识到:在排名靠前的公办高职院校中,选一个自己感兴趣、同时相对好就业的专业,其实性价比更高。这种综合考量下的理性选择,更符合自身实际状况,也更具现实感。

在采访中,“就业”是学生提及最多的高频词汇之一。有盼头、有奔头的就业前景,构成了职业教育最核心的吸引力。这说明,要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目标,校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关键还是要让职教真正“香”起来。当职校走出来的学生有体面的社会地位和光明的就业前景,人们自然会“用脚投票”,所谓“高分读职校是浪费”“去职校没前途”等偏见也会逐渐失去市场。

以就业为导向、应用性强,是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职业教育要提升自身吸引力,还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走出差异化发展路径,特别是在加强产教融合方面,探索更为顺畅、深入的合作模式。当学生能在职校掌握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有机会到一线企业进行高质量实习,与“业界导师”展开深度交流,他们的职业素养也能有所保证,在就业市场上受到更多青睐。如此形成正向循环后,便会有更多优秀生源选择职业教育的路径,“高分读高职”的情况也就不再稀奇了。

任冠青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9月25日 07 版

,中青报:高分读高同居 职有何不可

相关:

华为倒了,真的随便就有国内公司代替吗?谁代替华为干这些活了,为国家排忧解难体现在哪里了?这几年美国人绞杀华为时候,你总看到一股稀奇古怪殖人声音,就是说华为没有啥,华为倒了还有其他公司;说通信设备有中兴大唐、手机有MOV,反正没有啥区别,倒了就倒了。这些人本质上就是美国人的同路人,在为美国人无耻绞杀洗地。真的华为没有,别人也可以代替吗?我举例几个:第一,Mate60Pro发布的卫星电话功能,中国电信天通一号业务部门曾经找各厂家合作,搞普通智能机兼..

打造中国自己的音乐剧IP(深观察)  “对作者来说,作品就像孩子。而今天,我有‘孙子’了。《风声》正慢慢离我远去,它将成为阿云嘎的《风声》。”9月1日,在音乐剧《风声》项目启动仪式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麦家说。  作为这部音乐剧的主创,北京歌剧舞剧院音乐剧团团长阿云嘎对改编信心十足。他希望,这部当代经典作品能创作成一部特别棒的流行音乐剧。  从成名已久的小说到舞台上的音乐剧,对于不少音乐剧行业的人来说,这部作品值得期待。而火热的音..

2024年《故宫日历》发布  本报电 (记者邹雅婷)2024年《故宫日历》近日在故宫博物院发布。  《故宫日历》是故宫博物院的一张文化名片,也是故宫出版社的代表产品,已连续出版15年,畅销500余万册。故宫出版社在2023年《故宫日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故宫博物院优秀专家资源,创新推出《故宫日历》家族系列,包括以生肖和节庆为主题的《故宫日历·2024年》、以书画作品为主题的《故宫日历:书画版·2024年》、以文物故事为特色的《故宫日历·2024年..

一些社区图书馆悄然关门搬家  近日多名市民向本报反映,一些社区图书馆悄然停业、搬家,却没有提示和通知,网络平台或导航软件也没有更新信息,读者来到现场才发现白跑一趟。  场地更换没有及时提醒  “导航显示地址在这儿,大门上也挂着图书馆的牌子,可门却是锁着的。”近日搬家到瑞祥北街附近的王女士发现,导航显示自家小区旁边就是朝阳区管庄地区办事处图书馆,她十分高兴:“距离非常近,以后借书、上自习就方便了。”可9月20日她跟着导航找到..

单身青年规模、特征及其影响  李婷 郑叶昕  我国单身青年人口规模上升  “单身社会”被西方学者用以描述“单身人口在大城市里越来越多并逐渐赶超核心家庭数量”的现象。相比西方,家庭制度在东亚地区历来在阐明一般社会关系和生活安排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单身青年规模的大幅增长已经引发了社会对其未来生活的关注,并激起了对更宏观的家庭婚姻制度的讨论。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我国男女两性的初婚年龄达到29.38岁和2..

出行旺季,别忘了线上预约  中秋国庆假期临近,不少人通过线上预约提前安排出游。随着中国线上旅游市场发展、景区运营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线上预约成为不少热门游玩场所的运营模式。游客在家即可便利地通过网络平台购置好参观门票。专家认为,当前国内旅游者消费升级意识明显,有关部门应积极完善线上预约模式,激发市场主体能动性,让景区、互联网平台携手,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预约旅游”体验。   网上操作行程可控  “上海天文馆上午9点半放票..

AI“上岗”,我的“饭碗”还稳吗?  阅读提示  AI技术能完成一些重复性、简单化、标准化的工作,帮助提高工作效率,也在替代部分工作任务与流程,使得部分工作和岗位受到冲击。这要求劳动者积极学习新技术,持续学习、提升技术技能。  不用到照相馆做“妆造”,花9.9元就能用AI技术生成一组精美的写真照;想写文章,在AI工具里输入诉求与关键词,即可生成文本;做题遇到困难,用AI模型工具就能找到答案……  AI即人工智能。“30秒搞定一张插画图、5分钟生..

马克龙:召回大使!撤军!当地时间9月2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召回驻尼日尔大使。法国驻尼日尔大使将在数小时内离开尼日尔首都尼亚美,并终止和尼日尔的军事合作。马克龙同时表示,法国驻尼日尔的1500名军人将在数周内开始撤离,并在年底前完成撤出。8月25日,由尼日尔政变军人任命的外交部长桑加雷致函法国外交部长科隆纳,要求法国驻尼日尔大使西尔万·伊泰在48小时内离开尼日尔。但法国方面拒绝执行这一要求。(总台记者 江华)

诺奖风向标:2023拉斯克奖揭晓  【今日视点】  ◎本报记者 张佳欣  当地时间9月21日,被喻为“诺奖风向标”的2023拉斯克奖正式揭晓。  拉斯克奖是美国医学界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此次,基础医学研究奖授予了谷歌“深度思维”公司的科学家戴密斯·哈萨比斯和约翰·乔普;临床医学研究奖则授予了麻省理工学院的詹姆斯·G·藤本、埃里克·A·斯旺森以及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凯西眼科研究所的黄大卫;医学科学特殊成就奖颁发给了荷兰癌症研究所的皮..

小学生遭极端欺辱 老师家长都不该“后知后觉”  ■ 观察家  校园欺凌尤其需要“早发现早治疗”,将其扼杀于萌芽状态。  据《法治日报》报道,山西省大同市大成双语学校一家长在网上发布帖子,称自己四年级的儿子在校一年半时间内一直遭到同班同宿舍的同学极端欺凌。对此,大同市教育局发布通报:高度重视,已成立工作组连夜调查情况。  另据新黄河客户端报道,9月17日,在校方安排下,三方家长在学校会面。涉事两位学生家长在遭欺凌学生父亲打印的事件经过材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