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刘晓庆,还在演少女

2023-08-01 03:54:19 来源:网络

71岁刘晓庆,还在演少女

作者 | 邢初

71岁的刘晓庆又演少女了。

18岁的刘海和高原红,中气十足的台词,穿上红装,梳起羊角辫,“50后”刘晓庆在网络大电影《冰雪狙击2》里饰演的18岁双枪女匪首,干练和霸气依旧,少女的娇羞和稚嫩却看得观众捏把汗。

哭笑不得的是,剧中饰演其父亲的演员,实际年龄比刘晓庆还要小18岁。

刘晓庆和小她18岁演其父亲的对手演员

刘晓庆和小她18岁演其父亲的对手演员

在国内演艺界,角色和演员本人的年龄混乱已不再新鲜,尤其是女性角色的“扮嫩式选角”,刘晓庆也不是个例。

55岁的刘嘉玲梳着双马尾在《半生缘》里演18岁少女,41岁的章子怡在《上阳赋》里饰演15岁少女,41岁的张鲁一在《大秦赋》演14岁的嬴政……高清镜头下无处可藏的皱纹,眼神沉淀的阅历和岁月,纷纷出卖了他们,同时戏剧说服力也打了折。

《半生缘》刘嘉玲、章子怡《上阳赋》、张鲁一《大秦赋》

《半生缘》刘嘉玲、章子怡《上阳赋》、张鲁一《大秦赋》

一片不解与嘲笑声中,真正令人困惑的不是年龄本身,而是追求“低龄”的角色扮演及其所折射的审美,与整个影视工业体系之间的某种错位:难道上了年龄的女演员,真的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角色?

还是说,真的有那么多中年演员,就是如此心悦诚服地追求“少女感”,迎合主流对女性的“丫头”式审美?

年龄与性别焦虑问题几乎困扰所有女性群体,但这次风口浪尖上的刘晓庆本人,反而从来姿态泰然。毕竟,她刘晓庆从来就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女人,可以说,在她身上,似乎发生任何事都不出奇。

71岁刘晓庆,还在演少女

刘晓庆:“我为什么要满足大家的要求,优雅地老去?”

只不过,刘晓庆身上所承载的丰富岁月,与大众眼中“少女”这类角色天然所象征的单一和纯粹相冲突,甚至冲突已然到了肉眼不可忽略的地步。

要知道,今天在少女角色里“老当益壮”的刘晓庆,曾经可是演一代女王的人。戏里戏外,她前半生的烈辣程度,一百个“少女”来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七十岁的“少女感”

刘晓庆自己当然有过浓郁的少女时代,并且,相对于大部分同龄女性乃至女星而言,所谓“少女感”在她身上留存的时间,客观上都要更长一些。

从早年的《火烧圆明园》到《芙蓉镇》,从七八十年代开始演艺生涯起,刘晓庆的银幕角色就始终是与一种厚重的历史感相结合的,她没有纤瘦的身躯,没有幼态白嫩的外表,只有一副天然洋溢的热烈、真挚和旺盛生命力。开朗爽利的个性,使得“真性情”成为彼时刘晓庆的鲜明特色。

《火烧圆明园》剧照

《火烧圆明园》剧照

在还不以瘦为美的年代,所谓的少女感、少年感,从来都指代一种生命力,一种介于孩童与成人之间的复杂朝气,而绝不是什么弱不禁风的幼态与纤瘦四肢,不是无辜的清纯小兔眼和蹦蹦跳跳的学生感。

刘晓庆本身也大多演具有年代感的美人,十五六岁已臻成熟,“少女”就是初具女性之美的生命状态,几乎不存在对“幼”的中间审美。

司马相如在《美人赋》里说的“云发丰艳”,又或是《洛神赋》里的“明眸善睐”“樱唇贝齿”,每一种描述,大多是围绕饱满而不失沉稳的生命力来展开的。

年轻时的刘晓庆

年轻时的刘晓庆

这股生命力在刘晓庆身上的存在感和延续性都非常强烈。她也热衷于反复在这层底色上去为角色增亮,不论现实经历多少腥风血雨,不论真实年龄多少岁,戏里的刘晓庆,又是一位饱满年轻、对生命充满能量的“少女”。

1992年的《风华绝代》里,这份力量和沉稳感帮她塑造了一个革命思想浓烈的落难小姐,既有聪慧沉稳的大气,也有富家千金的贵气。

1995年,43岁的刘晓庆在《武则天》里饰演14岁的少年武则天,却让人不觉违和,妩媚娇憨兼有,灵动与机敏不遮不掩,另有一份成熟年龄包含的稳重与精明感,恰好契合武则天身上的勃勃野心与强韧不屈。

刘晓庆43岁时饰演14岁的武则天

刘晓庆43岁时饰演14岁的武则天

这个时候,刘晓庆身上的少女感还在。那股浑然天成的自信、聪敏,以及对世界的索求欲望,帮助她完成了一个年龄足以做自己女儿的角色。

不过,时代对年龄厚度和审美广度的接受,其实是在慢慢变窄的。到21世纪以后,在《逃之恋》《永乐英雄儿女》《隋唐英雄》等影视剧中,还在演少女的刘晓庆,就开始被观众诟病“扮嫩”了。

《逃之恋》剧照

《逃之恋》剧照

“怕老”与“不服老”是两码事,刘晓庆应该属于后者。

二者的区别在于,刘晓庆并不为外界嘲讽自己老去的声音而恼羞成怒。面对网友叫“刘姥姥”,刘晓庆和平而亲昵地喊:“小孙子啊”。被网友说P图痕迹重,她嬉笑道:“错啦,你眼神有问题”。

七十岁还穿格子衬衫和短裙,坚持浓妆艳抹。没戏拍的时候,她就直播卖书法。总之,不会让自己闲着。“年轻”的定义,似乎仅由她自己来书写。

刘晓庆展示书法

刘晓庆展示书法

她那股野蛮生长的生命力一口气持续到七十岁,让人觉得似乎不是为角色而强硬凹出来的,而是她本就如此,在角色之外,依然会遭到对她而言无关痛痒的诟病。

前几年复出重回影坛,第一部电视剧就与二十几岁年轻男演员搭档,彼时,她就被媒体记者问及关于年龄和“装嫩”的话题,刘晓庆是这么说的:“有些人不允许30岁以后的女人依然年轻。”

在众人嘲笑“没有活人”的娱乐圈,刘晓庆的“活”,有一种只为自己而活的果敢,这里不是侧重于“我行我素”或“敢想敢做”的价值评判,而是作为一种网络世界的景观,给人们带去意外和警觉的一种存在。

东亚“恐老症”

对老去的“警觉”,大概是任何女性群体都可能存在的通病。不管是在五元理发店里偷偷染黑发的老奶奶,还是舞台上光鲜亮丽的女明星。

原名《乘风破浪的姐姐》的节目《乘风》里,30-50岁的女明星金光闪闪地登台,弹幕上唰唰滑过的惊叹,一半以上是“姐姐好美”。而镜头特写下的“姐姐的美”,是建立在她们几乎没有皱纹的光滑的脸,比20岁还苗条婀娜的身材之上。这档节目最初面世时,甚至使用过不少直白的口号,比如“逆龄女团”。

《乘风2023》现场

《乘风2023》现场

评论区尖叫一片的“姐姐我可以”,即便是发自女生,也暗含着一种对“老龄少态”的审美崇拜。年轻女孩们为舞台上外形仍然像少女的女明星而赞叹,为某种天生丽质和极度自律投去歆羡。

这份审美双标是很苛刻的——你必须在六十岁看起来像三十岁,但你必须毫不费力地做到它。正如最近电影《芭比》里那句台词:“你必须要瘦,又不能太瘦,还不能说想变瘦,要说是为了健康。”

于是,往脸上堆满护肤品和化妆品、随时随地保持微笑的赵雅芝会被人们说“可怕”,凭着一张天生娃娃脸,三十岁还能出演高中生的谭松韵却会被夸“可爱”。

谭松韵30岁时饰演高中生

谭松韵30岁时饰演高中生

这是我们流行文化里一个很明显的矛盾之处。一边叫嚷影视剧里“十八岁不是八十岁”,一边羡慕现实中八十岁长得像十八岁的女性。

前者,是对那些渴望显年轻的成熟女性的嘲讽,后者,则恰好体现了无论何种年龄段的女性对“显年轻”的渴慕。

绝非要挑起对立——但想想,几乎没有五六十岁男明星不能主演的电影。53岁的陈建斌还在与32岁的李一桐“老少恋”,60岁的范伟还能撑起一部文艺悬疑剧。除了关于老太太的主题,哪有一部戏是靠“老太太”撑起的呢?

53岁陈建斌和32岁李一桐“老少恋”

53岁陈建斌和32岁李一桐“老少恋”

不论从社会文化还是审美文化上,“岁月感”在男人身上都从不是毒素。不少男明星在外形气质上的魅力,反而是上了一定年龄后才呈现出来的。

皱纹是岁月的赐予,象征着一个人走过的路,积淀的阅历、智慧与财富。可为什么到了女人身上,它们成了坏东西?

这里面有工业和市场的原因。打开影视软件,看看目前市面上火热的影视剧,依然满屏年轻皮囊,即便搭档的男一号已经满脸皱纹和横肉,身边的女演员依然娇嫩白瘦。“老夫少妻”仍是一种自然而然且可以被装进浪漫话语的搭配,且不断挑战我们的审美。

演员陶虹一语点破:“女演员到了一定年龄,能找来的比较有得演的角色会少之又少。”

母亲这一角色,是大多数中年女演员为数不多的选择

母亲这一角色,是大多数中年女演员为数不多的选择

演员赵立新也曾在微博吐槽:“于佩尔在我国没戏拍,包括梅姨、比诺什,今年奥斯卡影后弗兰西斯更没戏。混好了,在彩色电视剧中串串恶婆婆什么的,也就这样了。”

这不仅是亚洲审美文化倾向于少女的缘故,另有一层症结出现在编剧等行业水平上——要写一部以“中老年女性”为主角,而又不婆妈、不狗血的戏,国内影视界数得出来几部?就算是以中年女性为主角的电影,又有哪部真诚保留过女演员的皱纹和白发?

活得像男人一样强韧,同时保持光鲜靓丽,最后还不忘生育“本职”,是年龄在这些女性角色身上留下的“战绩”与枷锁。

岁月留下的最重要

对年龄的重视一直是中国文化里的惯性之一,孔子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数千年后仍在为今天的人提供生活指导,如果三十仍未立、四十仍惑,就天然带有一份愧怍和失败。

农业社会,年龄焦虑尚有一份生产规律上的秩序可循。因时而制的生产时间观念包裹着个体和社会的行为准则,“不违农时”才能获得丰收,日常活动也理应按照节令而动,继而影响了中国人的年龄观,即“什么年龄做什么事”。

人类社会经过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自我修正,目前已来到信息技术主导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生产力与技术的发展,却没同步满足个人发展的需求。

人与时代流量、人与流行符号,以一种搅缠黏结的方式深度绑定,个人被工具与系统异化的程度反而加深了。

不仅在重视外形容貌的行业,似乎所有领域都开始不知不觉地调整对“年龄”的要求,比如现代企业越来越严苛的年龄要求。近年来盛行于国内的“35岁危机”,与曾经主流语境内的“中年危机”相比,某个特定年龄带来的焦虑更具体、更“数字化”。

《今生是第一次》剧照

《今生是第一次》剧照

而在这些当中,女性的焦虑又是尤为突出和具体的。除了横行东亚社会的“少女崇拜”,另一方面,传统观念下与女性价值绑定的“最佳生育年龄”,也如一把无形枷锁,润物无声地浸透着审美范式。

就像学者戴锦华曾表示的那样,对女性而言,衰老是与“残疾”“贫困”“少数族裔”等弱势标签一样,作为一种天然的压力和剥削条件加诸于身的。

即便不断有新思潮推动着个体的解放,年龄仍然是个相对敏感的话题。

事实上,我们关心的不是年龄本身,而是年龄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岁月能为我们留下什么。

衰老并不可耻,年龄增长有其独特的意义

衰老并不可耻,年龄增长有其独特的意义

《泰坦尼克号》的女主角凯特·温丝莱特就是一个身体力行反年龄焦虑的使者。

2019年拍摄电视剧《东城梦魇》时,有一场戏需要脱衣服,导演克雷格·卓贝告诉她:“我可以给你修掉隆起的肚腩镜头。”温斯莱特却狠狠怼了回去:“你敢!这才是一个中年妇女的真实形象。”

《东城梦魇》剧照

《东城梦魇》剧照

她还因为照片修得太过两度退回剧组的宣传海报,“我知道我的眼周有多少皱纹,请把它们放回去。我希望自己的脸庞与身形,能反映出角色的年龄、生活与经历。我宁愿人们看到这张照片时说,她看起来变老了。”

中国也有类似的“尊重岁月”践行者,比如同样拒绝被修掉皱纹的咏梅如是道:“小姑娘在担心变老的时候,我已经和我的皱纹和解了。现在我不仅不会因为皱纹而紧张,反而觉得有些骄傲,年龄不是我的敌人,我的故事写在脸上。”

咏梅

咏梅

审美之外,与年龄挂钩的现实也偶尔能给予我们安慰或鼓舞。82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女作家安妮·埃尔诺、84岁仍在获得影后桂冠的中国女演员吴彦姝、60岁才开始提笔写作、80岁才开始出版作品的作家杨本芬。

只不过,这些都太微弱、太隔靴挠痒了。可以作为榜样和鼓舞,在更主流的版图上,人们不是在与时间赛跑,而是在追赶年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可能一面“慕嫩”,一面自诩“接受年龄”,这是一个别扭的文化语境,真和美,都很难在其中生长。

六十岁演十八岁不合理,是外形盖不住的皱纹与内心“逆龄”的渴望相悖,是外界需求、内在底色,以及纠结拉锯于这二者的某种欲望,三方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电视剧《我有一个梦》

电视剧《我有一个梦》

人首先是自洽的,然后才会有感染力,因而“老扮嫩”让人观感不适,当然,也不好生硬地吹捧。

本质上,还是对真实的背弃。

而一切迷人的,不论老幼、男女、人类或非人、有无生命实体、在乎国家民族内外,都一定首先是真实的。

这是艺术感染力的首要要求,也是社会层面个性解放可能发挥更大效用的要素。

编辑 | 吴擎

排版 | 茜雯

,71岁刘晓庆我要的坚强 ,还在演少女

相关:

eBay上架带有旧Twitter图标的iPhone 11 Pro Max 售2.5万美元IT之家 7 月 31 日消息,Twitter 在上周更名为 X,想要变为新 Logo 就必须更新应用,而有些未更新、仍为小鸟 Logo 的 iPhone 机型正被作为收藏品“变现”。IT之家在 eBay 发现,有用户上架了带有 Twitter 旧版 Logo 的 iPhone 11 Pro Max,售价高达 2.5 万美元(当前约 17.9 万元人民币),卖家对物品的描述为:最新 iOS 上的原始 Twitter 图标。其它带有 Twitter 小鸟 Logo 的机型售价 800..

唐驳虎:暴雨红色预警下的华北,两天下了一年的雨核心提要:1. 杜苏芮在华北造成的暴雨进程基本过半,本次暴雨让河北、山东多地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但预报的暴雨中心出现一定偏差,甚至还出现了“应对过度”的质疑。2. 天气预报产生偏差的原因很复杂。一方面,大气是一个混沌的系统,任何误差经过指数增长都会造成极大的偏差;另一方面,数值预报受限于分辨率和算力规模。区域模型分辨率高但覆盖小;超算可以满足算力,但费效比不合理。3. 各国气象中心都运行着不同天气模型..

刺绣非遗传承人:用针线记录生活之美  中新网银川7月31日电 题:刺绣非遗传承人:用针线记录生活之美   中新网记者 杨迪   刺绣,是用绣针引彩线,将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近日,中新网记者走进国家级非遗项目刺绣自治区级传承人赵桂琴的刺绣工作室,各式各样的刺绣作品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不已。   赵桂琴接触刺绣已有48个年头。在她的印象里,小时候家乡一切“美的东西”都离不开刺绣。“我们过去用的被单、..

山西忻州:挖掘展示长城资源 保护利用促文旅融合  中新网忻州7月31日电 (杨静)“忻州因长城与大家同行,希望大家共同传承长城文化、弘扬长城精神,让长城文化在保护与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山西省忻州市委书记朱晓东31日说。 第五届中国长城论坛暨山西·忻州长城文化旅游季31日在忻州开幕。   当日,第五届中国长城论坛暨山西·忻州长城文化旅游季在忻州开幕。活动期间,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将围绕弘扬长城文化、传承长城精神开展学术交流,探索长城文旅大融合,同..

大理新增省级重要湿地 洱海流域水源涵养能力有效提升  中新网昆明7月31日电 (黄兴鸿)记者7月31日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林业和草原局获悉,洱海最大的水源补给地罗时江湿地恢复保护取得进展,日前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省级重要湿地,这也意味着洱海流域水源涵养能力、水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大理市地处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南端,辖区内的洱海流域位于澜沧江、金沙江和元江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肩负着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设任务。 图为罗时江湿地。赵一舟 摄..

(成都大运纪事)成都FISU世界学术大会闭幕  中新网成都7月31日电 (记者 贺劭清)31日下午,成都FISU世界学术大会在成都闭幕。本届学术大会以“大学体育:相拥多彩世界”为主题,围绕“运动、健康、科技、文化”等话题展开研讨,旨在推动大学体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德国、阿根廷、芬兰、瑞士、新加坡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53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成都FISU世界学术大会闭幕。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大会由主报告、学术对话、专题报告、墙报交流、体..

推特更名“X”后总部架发光标志 夜晚狂闪引居民不满当地时间7月28日起,一座巨大的“X”形金属灯架出现在美国旧金山原推特(现名“X”)总部楼顶,开始不分昼夜发光,甚至在夜晚狂闪,“亮瞎”周围居民。但马斯克本人深爱这刺破夜空的“X”光,并将相关视频设为置顶。综合路透社和《纽约时报》报道,旧金山建筑检查部门工作人员正在调查该灯架是否违规搭建,但X公司代表两度拒绝他们上楼顶勘察,并称那只是“一个活动的临时亮灯标志”。马斯克于7月23日宣布将社交媒体推特改名为“..

All in AI之后 美图为什么没能做出妙鸭妙鸭AI相机的出圈仿佛是在一夕之间。只要花费9.9元,再提供一张脸,不用摆造型,不用出外景,就能得到一组高清精修照,同时还能按照用户喜好一键生成“大唐公主”、“西装精英”、“古风侠客”等多种风格的写真。这性价比,谁看了不说一句“真香”。更不要说,这些照片精致到几乎天衣无缝,连脖子上的颈纹都能1比1重现,让不少用户赞叹称“连妈都挑不出毛病”。上线短短一周,妙鸭相机迅速成为爆款。大量用户蜂拥而至,这也使得..

台风“卡努”逼近,海事部门多措并举保障船舶人员安全受“杜苏芮”和今年第六号台风“卡努”影响,天津和浙江海事部门多措并举应对海域船舶、人员安全。","type":"text"},{"data":{"duration":67,"bigPoster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31/3EFC6822E1F3CFDBCF6DF4C2F5D0ABA69D4D280D_size80_w1920_h1080.jpg","attachmentType":"video","fileSize":"10390","guid":"7091739534211190784","attachmentId":"7091739534211190784","mobileUrl":"https://video19.ifeng.com..

商户少秤被罚挂“短斤缺两”警告牌,这个措施值得推广极目新闻记者 邓波7月30日,海南省三亚市荔枝沟菜市场,有商户门面被市场监管部门贴上醒目的“短斤缺两黄牌警告”的大牌子。对此,市场监督管理所回应,警告牌必须挂满三十天,如果改正了就会撤下警告牌,不改正则会继续悬挂。(据新京报7月31日报道)对缺斤短两行为的鲜明反对态度,用挂警告牌的方式展现出来,给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一个大大的点赞。缺斤少两一直是市场监管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不良商贩们通过隐蔽的方式短斤缺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