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昕然作别安陵容,也作别过去的伤痛

2023-06-29 06:07:56 来源:网络

作者 | 南风窗记者 黄茗婷

瘦削的脸亮着油光,雀斑点缀在蜡黄的皮肤上,黏糊的头发搭在额边,操着一口夹杂粤语、湖南等地口音的普通话,蹬着厚底人字拖……这是“李青草”,一个在城中村中随处可见的女性形象。

这也是演员陶昕然,在电影新作《夹缝之间》中所饰演的形象。

在今年6月初回归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下称“上影节”)中,陶昕然以主演、总制片人、总出品人的身份,带着新作以及剧组成员亮相红毯。

在这部混杂着异地上学、留守儿童、青少年犯罪等复杂主题的影片中,陶昕然扮演一位单亲母亲。她在影片中的戏份让人眼前一亮,一瞬间竟差点想不起来,她曾经在电视剧《甄嬛传》中塑造过令人难忘的“安陵容”一角。

陶昕然在《甄嬛传》中饰演安陵容

陶昕然在《甄嬛传》中饰演安陵容

《甄嬛传》播出已有13年,但围绕剧中角色的命运跌宕,讨论从未停息。安陵容的自卑、怯弱、挣扎、黑化和终局,都让这个角色文本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回响——“我们99%的人拿到的都是安陵容的剧本。”陶昕然说。

但作为一个有野心的演员,她不甘于止步于此。

“安陵容”之后,陶昕然做出了许多尝试,《胭脂》中的“冯曼娜”、《找到你》中的 “朱韵”、 《女士的法则》中的 “蒋琼”……

《胭脂》《找到你》《女士的法则》中,陶昕然出演的不同类型的角色

《胭脂》《找到你》《女士的法则》中,陶昕然出演的不同类型的角色

那几年,陶昕然的人生也步入了新阶段,恋爱、结婚、生女……在事业巅峰期激流勇退。有人不理解她,有人反对她。

在与奶粉与纸尿裤为伴的5年全职妈妈生活里,女儿的出生以及给自己无条件的信任与依赖,给予了陶昕然一次重生的机会,让她学会慢下来、停下来、放松下来,学着与生活、与自我、与过去做和解。

今年5月底,陶昕然在微博发布了一则“寻人”,邀请5年前飞机邻座的陌生人,来看自己的新作《夹缝之间》。他当年曾向陶昕然施予援手,并鼓励陶昕然“一定不要做一个全职妈妈,要继续拍好戏给大家看”。

陶昕然微博“寻人”

陶昕然微博“寻人”

这条微博的讨论度很高,有关于那位男士身份的,有期待电影新作的,有重提陶昕然和“安陵容”的,也有争论“做全职妈妈到底是好是坏”的。

在上影节期间,陶昕然和南风窗记者在一个天朗气清的上午自在地聊了起来。

聊到演艺事业时,我看到了一个电影从业者的敬业与野心,而聊到家庭和成长时,陶昕然三度落泪,她似乎卸下了坚硬的盔甲,露出了柔软内心。

一双厚底人字拖

演员李宗翰记得,2年前,他在咖啡厅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急急忙忙、走来走去,还穿着一双厚底人字拖。当时的他有点恍然,不敢相信这就是陶昕然。

陶昕然告诉他,自己在拍一部电影,这可能不是一部票房电影,但她还是想拍下来。

《夹缝之间》海报

《夹缝之间》海报

拍摄电影的想法,源于8年前陶昕然和母亲的一次通话。

作为中学教师的母亲,讲述了一个关于老家湖南安化的留守儿童犯罪的故事。听完这个真实案例之后,陶昕然已是思绪万千。作为一名女性和一位演员,她很想做点什么,讲述一个故事,“让不常能被看见的人被看见”。

就这样,拍一部电影的想法,像一颗种子那样出现在了陶昕然的生活里。

在那之后,陶昕然的职业以及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她没有忘记这个故事。偶尔与朋友或是工作伙伴讲到这个故事时,她都会忍不住鼻子一酸。

“我应该是这个故事的最佳讲述(者)。”陶昕然说。当她意识到了这个必要性之后,这个种子开始慢慢破土而出。

《夹缝之间》剧照

《夹缝之间》剧照

影片中,李青草是一个从留守儿童成长起来的女性角色。在时代洪流中长大,李青草成为了一位带着女儿在大城市里漂泊的单亲妈妈。正如名字所隐含的“春风吹又生”的寓意,这是一个在城市化建设轰轰烈烈的大地上,随处可见的女性形象。

如何塑造这一种对于观众来说“熟悉又陌生”的角色?陶昕然用的是“最笨”的办法,去体验,去观察。

2021年上半年,陶昕然跟着《女士的法则》剧组在深圳拍摄。拍摄任务不重时,陶昕然会跑到深圳布吉的城中村里,坐在马路牙子上,看着人来人往,听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方言和夹杂不同口音的普通话,到小摊上喝啤酒,吃凉皮还有臭豆腐。

《女士的法则》剧照

《女士的法则》剧照

为了把角色形象塑造得更贴近真实情况,她带着另一名主演赵炳锐一起在太阳底下把皮肤晒黑,晒出斑来。开机之后,泛着油光的脸和带着黏腻质感的皮肤出境,一个在潮湿亚热带地区谋生存的小摊贩形象就出现了。

片场收工之后,陶昕然就穿着剧中纯色的T恤、牛仔热裤和厚底人字拖,坐车回酒店。在那段时间里,陶昕然就是李青草,这些衣服、晒斑,“都要长在我(陶昕然)身上”。

一个硬盘

要讲好一个故事,陶昕然觉得,只有演员的身份是不够的。于是,她成立了影视公司,摸索着做项目。

2019年,关于这个故事的想法,被陶昕然做成了一个PPT。

她带着这个PPT去找投资、拉团队。一个女演员,要如何让别人相信自己能拍出一部电影?陶昕然觉得,自己没有其他答案,只有“真诚”二字。

陶昕然

陶昕然

“作为影片第一出品公司的老板,我既不懂管理,也不懂经营,我怎样去运作好这样的一个项目?”眼前这位素颜且打扮随意的演员,开始剖析自己的想法。

“商业的最高境界是真诚,我只能捧出一颗赤诚的心去打动,然后让对方去感受,如果他感受到了就感受到了,如果对方没有感受到或不喜欢,我不可以去勉强了。”陶昕然告诉我。

这份真诚,为陶昕然拉来了一位只负责给钱,从不过问什么时候开机、什么时候杀青的出品人闫竹影。

当拍摄进度因为疫情不得不推迟一年,在饭桌上,陶昕然鼓起勇气向投资方表示歉意时,闫竹影告诉她:“现在什么都不要说,你以为我投你的项目吗?我投你这个人。”

陶昕然

陶昕然

被陶昕然真诚所打动的人不止一个,还有声音指导李丹枫、剪辑指导孔劲蕾。

陶昕然说,团队每个成员都把电影当作孩子一样在保护、培育。作为制片人的她,放心把摄制工作交给摄制组,而在片场的她,只需要安心做一个演员。

资深制片人黄霁记得,今年年初,一个冷峭初春,她在国家电影局门口遇到了陶昕然。黄霁说,这是她第一次见到“一个女演员亲自带着(硬)盘,在电影局门口完全找不到门”。

那一天,是电影《夹缝之间》申请“龙标”的日子,而此时的陶昕然,已经不再只是一位演员,她有了新的身份:电影制片人。在映后交流环节上,黄霁对陶昕然说:“我对你刮目相看。”

“演了个茄子,紫色的东西都找上门”

在上影节开幕的当天,一袭黑色礼服的陶昕然带着剧组成员走红毯,在红毯上舒展、定格。一颦一笑间,气场十足,网友为她制造了一个热搜——“陶昕然好像安陵容翻身了”。

陶昕然在上海电影节红毯亮相

陶昕然在上海电影节红毯亮相

在点赞有3.7万的微博的评论区里,很多人提到了陶昕然的自信气质与实力底气,甚至说她是“钮祜禄·陵容”。她自己也跟着玩起梗来,发了一条微博:“以后是钮祜禄·陶昕然。”

这种轻松诙谐的心态,对于从前的陶昕然来说,很是难得。

对于“安陵容”的出色演绎,以及这个角色争议给陶昕然本人带来的影响,是绕不开的话题。

微微驼背的姿态、半垂半张的眼帘、永远照着别人做的卑微,不少观众从陶昕然的演绎中,对这个庶出的、出身相对一般、在宫斗中被利用、最后被打入冷宫的角色产生了共鸣——“人人都想做甄嬛,其实人人都是安陵容”。

《甄嬛传》安陵容

《甄嬛传》安陵容

安陵容在四方宫墙之中的终局,似乎在当下不确定性充斥着的世界中,成为一个范例:一个普通人,如何在命运交错之际,踏错一步就跌落深渊的?

这或许就是一个经典角色的魅力。穿越时间长河,角色承载的时代意义愈加厚重。

“安陵容”,也让陶昕然被大部分观众记住。在《甄嬛传》开播的此后十余年间,陶昕然走在路上,还是会被一些观众认出,直接叫她“安小主(《甄嬛传》中安陵容的称呼之一)”。

一位名叫“麻辣菊花小团子”的网友,为“安陵容”重新写了一版共67章的《甄嬛传之安陵容重生》。2021年,陶昕然在舞台上再次演绎“安陵容”的角色,并为网友创造的“人生副本”哽咽落泪。

《甄嬛传》安陵容

《甄嬛传》安陵容

但这些都是后话了,“硬币的另一面”,是“这个强大的标签也曾给我带来过困扰,她(他)们说不知道是安陵容成就了陶昕然,还是安陵容限制了陶昕然”,在《甄嬛传》开播十周年时,陶昕然在微博“写信”给“安陵容”时说。

这些困扰,一开始就来得很猛烈。

因为这次反派的出演,陶昕然在网络上遭到攻击,被咒骂“活该没有自己的孩子”,甚至牵扯到了家人。暴力也从网络世界蔓延到现实生活中,有上了年纪的女性当面指责她坏,她的车也遭到了人为损害。

那时她才25岁,难以释然:为什么自己的出色演绎会换来攻击?

《甄嬛传》安陵容

《甄嬛传》安陵容

而职业道路也遇到了困扰,在“安陵容”火了之后,陶昕然接到了不少相似的剧本。这种重复单调让她不理解:“演了一个茄子,然后所有紫色的东西都来找上门,我想问:‘为什么?’”

为什么这些观众只看到了一个悲剧角色的“反派色彩”?某种程度上,安陵容和冯曼娜都是受害者,都是再丰富、再完整、再立体不过的角色。

为什么个别观众会对角色及演员抱有如此大的恶意?陶昕然本人的性格离安陵容很遥远,但偏偏,“坏女人”的标签,就“啪”一声贴在了陶昕然的脑袋上。

2021年,在连续忍受网暴的第10个年头,她忍不了了,将一条条讽刺、咒骂她的留言和用户ID一一截图发在微博上,写道:“每个人都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任”,不再为“莫须有”的罪名隐忍内耗。

微博寻人

在《夹缝之间》首映之前,陶昕然的一条寻人微博上了热搜。

5年前,当她独自带娃坐飞机时,她得到了一位陌生男士的帮助。临走时对方回头对她说:他看过她的戏,让她一定不要做一个全职妈妈,要继续拍好戏给大家看。

陶昕然在“寻人”微博中贴出的朋友圈截图,讲述独自带娃乘机时,偶遇看过她戏的观众对她的帮助和鼓励

陶昕然在“寻人”微博中贴出的朋友圈截图,讲述独自带娃乘机时,偶遇看过她戏的观众对她的帮助和鼓励

“不要做全职妈妈”,是陶昕然前几年在微博收到的最多的留言之一。陶昕然理解的是,并非因为全职妈妈的选择不好,而是当下的环境和观念,并未为全职妈妈提供足够帮助和保护。陶昕然自己,也并没有要求自己成为一个最好的妈妈、成功的妈妈,只是凭着一种“我已经做好准备”的心态,迎接新生命。

曾经,陶昕然在咖啡厅遇到了深度合作过的一位女制片人,当得知她要暂时息影生孩子时,可能是当时的情绪传递使然,对方一下子就在楼梯上哭了出来,多少为陶昕然的事业发展感到惋惜。

虽然外界任何人的态度都动摇不了她的决定,但全职妈妈的生活确实让这个曾经骄傲的女演员,陷入不自信的状态中。

陶昕然

陶昕然

一个对事业怀着野心、在片场里奔波、获得同行认可的演员,一下子被扔到全职妈妈的世界里时,“心理落差是需要慢慢修复的”。

刚生完孩子还没满月时,就有戏约找上陶昕然,片酬开得很高,但她还是拒绝了,她想陪伴孩子。

全职妈妈的生活,天天围绕着孩子的吃喝拉撒转,每天晚上喂奶五六次,乳头有可能被抓破,也没办法睡到一个整觉。但这些琐碎、不耐烦、困扰,陶昕然都憋在心里。

这似乎是全职妈妈们的困境,在外界看来,这些似乎必须是一名母亲理所当然经历的、付出的,但真是这样吗?她见过太多妈妈没个整觉睡,晚上孩子哭闹只有月嫂帮忙的例子,凭什么爸爸可以置身事外,在旁边房间安稳睡觉?

《夹缝之间》剧照

《夹缝之间》剧照

“我说不要,凭什么他去睡整觉,让月嫂来跟我面对这一切?”

陶昕然不想把自己扔在一个被绑架了的身份中,她会向丈夫要求,带孩子不应该只是母亲和月嫂的职责。晚上孩子哭闹需要喂奶,爸爸也应该在场。爸爸喂不了奶,可以换尿布。“孩子怎么长大的、怎么辛苦带大的,男性都需要知道。”

所以,当她曾经灰头土脸地带着孩子出行时,那位陌生男子施以的援手——把他自己的包从行李架上拿下来,垫在陶昕然支撑着抱着孩子一个半小时几近酸麻的肢体下,这份帮助、对在事业和家庭夹缝之间女性的理解,才会让陶昕然一直记着。

三度落泪

但全职妈妈的生活,并不是只有一地鸡毛。

在成为母亲、经过30岁之前一切生活的锤炼之后,陶昕然在30+的年龄阶段,换来了一种自我觉醒式的成长。她说不要内耗、要自洽。

在这个过程中,与女儿“何陶”的一同成长,滋养着陶昕然,让她获得了更多接纳自己不完美的力量。

在聊到女儿时,陶昕然的语调放缓了,笑意跃上眉头,状态明显松弛下来。

陶昕然在微博记录与女儿的日常

陶昕然在微博记录与女儿的日常

女儿是她当下生活中的甜味剂。每一天,何陶都会跟她说“妈妈好漂亮”“妈妈我好爱你”“妈妈亲亲”,出门上学之前,会跟妈妈抱抱,给出三个飞吻。这是属于母女间亲昵的仪式感,但从前的陶昕然与母亲之间并没有这种亲昵。

她跟我分享了一个故事。有一天,她问女儿说:“如果给妈妈打分,满分是10分,你要给我多少分呀?”

“我给妈妈打100分!”

女儿脱口而出的瞬间,当时的陶昕然已经鼻子一酸了。而在讲述这个故事的当下,豆大的泪珠滴落在了我们交谈的咖啡桌上,我们的采访也中止片刻。

昨天还在舞台上披着战袍的制片人、演员,在聊到女儿时会突然落泪。因为这种无条件的信任和爱,是陶昕然从小很少能感觉得到的。

陶昕然和女儿

陶昕然和女儿

从小,陶昕然是在父母的严格要求下长大的。母亲是语文老师,管教严厉。陶昕然考了98分会被打一顿,考到第四名,也会被打一顿。她不理解,为什么家教会如此严格?为什么自己的童年会如此压抑?

陶昕然曾经问过母亲:“那个时候你对我那么严格,真的是望女成凤吗?还是说,多多少少因为你跟爸爸的虚荣心,因为你们是老师,如果教师子女学习不好的话,你们脸上挂不住?”

母亲没有回答,只是淡淡地看着自己。

直到陶昕然30岁后,自己也成为了母亲,她才理解,当初24岁就早早生女的母亲太年轻了,可能自我还没成熟,就被推着进入下一个角色,已经尽力做到自己最好的职责了。作为女儿,又凭什么去苛责母亲呢?说到这里,陶昕然的眼睛又不禁悄悄涌出泪来。

如今,被女儿日常的赞美和爱意包围着的陶昕然,在慢慢理解母亲。

陶昕然

陶昕然

今年母亲节前夕,何陶需要完成一份作业,用彩色纸做出一朵康乃馨,一边做手工一边重复着“母亲节快乐”“妈妈我爱你”。但还差一些材料,陶昕然到楼下文具店买。

出门前,女儿依然很有仪式感地一边抱着陶昕然亲亲,一边说“妈妈我爱你”。

这时候,被女儿的爱意引导着的陶昕然,顺势抱了抱在一旁的自己的母亲,跟她说了一句:“妈妈我爱你。”

陶昕然清楚地记得,当母亲听到这句话时,眼睛一下子湿润了,但又忍着。这是成年人之间的克制,没有孩童的天真简单,却又意味深长得多。

陶昕然告诉我,这是她人生第一次跟母亲说“我爱你”,情到浓时,采访中,她第三次落泪。

陶昕然在微博晒出女儿送的母亲节礼物并和她说“我爱你”

陶昕然在微博晒出女儿送的母亲节礼物并和她说“我爱你”

这似乎很难说是母女俩之间年岁积久后的和解,但却让陶昕然感受到了成年人也需要解开亲子关系的结。

在《夹缝之间》的映后环节里,有一名观众问陶昕然下一次的电影创作题材会是什么,陶昕然回答:我们这代人的亲子关系。

像陶昕然渴望用“李青草”的演绎来告别从前的“安陵容”与“冯曼娜”一样,一个女演员也渴望在不断创作的路上,作别过去沉默着的伤痕。

,陶昕然作别安陵容,也作别过去的伤谢忻 痛

相关:

“一正两副”!刚刚设立的新机构,主任是他撰文 | 余晖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的决定。会议经表决,任命郭振华为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免去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职务。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深化全国人大机构改革作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重点是组建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一正两副政知君注意到,6月28日,全国人大官网发布..

看到他,我就不想死了作者:荠麦青青\n 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临刑时,悄声对儿子说:“记住,花生米与豆腐干同嚼,有火腿味道。”后,慨然赴死。在离世前还贪恋人间美味,显然是“饕餮”之徒。我们的民族饱经忧患、战乱与饥馑之苦,对丰衣足食的需求格外强烈,因此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饕餮”队伍尤壮。但擅吃者即便蔚为大观,然而能将百般滋味写出满纸芬芳、令人齿颊生香者,并不多见。汪曾祺是个例外。● 汪曾祺中国最“会吃”的作家汪曾祺以文扬名..

一个代号“木匠”的特工父亲大家好,我是霞姐。2019年5月,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际间谍博物馆新馆开馆,这是一家全球间谍藏品最多的私家博物馆。博物馆5楼是秘密电讯展区,展区首位的玻璃罩后面,有一张中国面孔。文字介绍中,把他发明的“无形电台”, 称为“一个小聪明家的天才发明。”这个小天才发明家,叫涂作潮,一名代号“木匠”的红色特工。涂作潮出生在湖南,年少家贫,早早辍学做过一段时间木匠。1920年11月,木匠涂作潮成了湖南劳工会的首批会员。..

总觉得睡不够?可能和缺这种营养素有关有人说,「睡眠质量」决定了对人生的态度:睡不好时情绪暴躁,睡饱了对世界充满热爱。一觉醒来,有时候精神抖擞,有时候却依然十分疲惫;明明睡了很久,却总是觉得睡不醒、没精神……你的睡眠是哪里出了问题?《生命时报》结合研究及专家观点,帮你补足好睡眠。受访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科主任 郭兮恒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高 伟睡不够,可能因为缺维D近日,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

救命…怎么连黑道大哥都爱她?编辑:丝吉Q萧敬腾昨天向他的经纪人林有慧求婚了!犹记得21年,算命的在萧敬腾的微博评论区说他适合晚婚,而他虔诚地反问↓当时还有好多网友觉得他搞笑

“雨神”官宣!她到底有什么魅力,连黑道大哥都爱她?萧敬腾昨天向他的经纪人林有慧求婚了!犹记得21年,算命的在萧敬腾的微博评论区说他适合晚婚,而他虔诚地反问↓当时还有好多网友觉得他搞笑

谁在复制张雪峰?开菠萝财经(kaiboluocaijing)原创作者 | 纪校玲编辑 | 金玙璠高考出分了,指导报考的张雪峰“累倒了”,但短视频平台上各式各样的“张雪峰们”没停下狂奔的脚步。最近热度居高不下的话题,莫过于各地纷纷出炉的高考分数线,以及高考成绩,有人满心欢喜710,有人不禁落泪没过线。而在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命运转折点”上,被关注的主角除了学子,还有从事报考指导的老师。6月24日,网红报考指导老师张雪峰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表..

短视频大战本地生活:抖音“狼性” 快手“佛系”“千团大战”结束之后,本地生活市场很久没见过那么浓的火药味了。这一边,一直十分“佛系”的快手加大了宣传力度,试图撬动更多商家资源。6月26日,快手公布了端午节成绩单,6月18-24日本地生活支付订单金额环比上一周增长45%,休闲娱乐、住宿类商家GMV增幅更是增长超一倍。另一边,进击的抖音对到店、到家业务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先是在月初宣布和苏宁易购达成深化合作协议,接入1000家苏宁门店;后又调整抖音外卖目标,将下半..

周鸿祎回应清华读博:重新去学习做一个工程师快科技6月28日讯,周鸿祎今日再度谈及自己去清华读博一事,他表示,“我最近不也是又报名上了清华,电子信息专业,重新去学习做一个工程师。人工智能的发展还是要以人为本。”按照周鸿祎的说法,企业不要觉得有了GPT就能裁员了。大模型不是万能的,只能打辅助,做一部分工作。所以大模型不会淘汰人,当然程序员也不会被淘汰,要有信心。周鸿祎指出,他和微软的观点一致,信息化、数字化实际上增大了我们的工作负担,比如有了电脑..

台积电霸道!1.4nm 2026年建厂、2nm晶圆涨价要18万元据媒体报道,台积电将于2026年开始建设第一座1.4nm工艺晶圆厂,投产时间预计在2027年或者2028年。新工厂位于新竹市的龙潭科技园,未来的1nm工厂也将设在这里,台积电也已经拿下了超过158公顷(158万平方米)的土地,用于后续工厂扩建。台积电计划今年下半年开始小批量投产3nm工艺,第一家客户是苹果,而且是全包。台积电的2nm工艺技术研发已经基本完成,将首次上马GAA全环绕栅极技术,工厂还在建设中,预计2024年试产、2025年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