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森林“隐身人”的世界:守住心底的一抹绿

2023-05-15 18:47:39 来源:网络

  中新网内蒙古大兴安岭5月15日电 题:探访森林“隐身人”的世界:守住心底的一抹绿

  作者 张玮 隋海涛

  毛毛狗的苞牙随风飘动,解冻的河流蜿蜒淙淙。小满将至,内蒙古大兴安岭东南麓的甘河生态功能区充满盎然生机。

  甘河,鄂伦春语,意为大河,是嫩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境内的伊勒呼里山主峰大白山以西,坐拥内蒙古大兴安岭35.7万公顷绿水青山,不仅承担着嫩江及其下游松花江生态服务功能的安全,还调节着大兴安岭地区的气候。

图为甘源林场驻防护林员进行林间巡护。 隋海涛 摄 图为甘源林场驻防护林员进行林间巡护。 隋海涛 摄

  这里驻扎着数千护林人,他们进深山、钻密林、入草场,似森林中的“隐身人”,平日不见其踪,却牢牢守着根植于心底的一抹绿。

  “车轮+脚步”丈量山林

  甘源是甘河的源头,辖6.5万余公顷生态功能区,是甘河森工公司最远的林场。

  由于甘源生态功能区面积大、巡护线长、巡护道路崎岖难行,甘源林场的护林员们成立了机动摩托车巡山队。

  “巡山队共8人,分两个小组,于每天上午、下午两次在林间山道上巡逻。”甘源林场护林员王双鹏认真地说,进入春季防火期以来,巡山队的巡护工作更是谨慎得很。

图为甘源林场机动摩托车巡护队巡山。 隋海涛 摄 图为甘源林场机动摩托车巡护队巡山。 隋海涛 摄

  “甘源沟壑纵横,林深树茂,甘上湿地草场集中连片,步行巡护周期太长,我们就选择‘车轮+脚步’相结合的方式巡山。”王双鹏说,路好的地方就骑车巡护,不好走的地方就换成徒步。“这样,提高了巡护效率,最大限度地延伸护林管护的触角。”

  甘河众溪流如玉带陈列,植物种类繁多,完整的生物链让这里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也为穿梭在林间的巡山队员们提供了别样乐趣。

  “我们经常都能看到灰鹤、猫头鹰和狍子等野生动物,特别是在早晨,狍子会到小河边喝水,有时候还会和我们进行一阵眼神交流。”甘源林场机关调度员陈玉柱说起林间趣事滔滔不绝,“最有趣的是,功能区总能看见一对灰鹤出双入对,它们是‘恩爱夫妻’,多年生活在这里,不曾离开。”

  每天在人迹罕至的林地里巡护,偶遇野生动物总能让护林员的跋涉有温度。

  “每一棵树都是孩子”

  “每一棵树都是孩子,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森林。”同是57岁的瞭望员金立新和王佩峰,在甘源瞭望塔守望山林已有7年之久。从望远镜里远远望去,他们似乎能清晰地清点出辖区内的每一棵树。

  “我们对塔下的山林、道路、河流、雷击点再熟悉不过了。”两个人不仅可以迅速精准地判断出雷击点的位置,还能依靠观察到的位置、风向和烟火情况,预估出火情的大小,为扑火队员的调配提供参考意见。

  “我们就是要当好森林的‘眼睛’。”比起常与寂寞为伴,王佩峰更心疼他眼中的每一棵树、每一株草。

  “别看这几天下雨,一旦放晴,林地植被就干燥了,夏季多有干雷暴,火险等级高,可得盯紧点儿!”远山源江林场护林员任景彪和源江林场党支部书记马丰海巡护在幽长而宁静的林间小道上,言语间从未离开过防火。

图为源江林场护林员整理防灭火备品。 隋海涛 摄 图为源江林场护林员整理防灭火备品。 隋海涛 摄

  森林管护员王加祥和同事们迎着生冷的山风驻守在管护区一线,防止火源入山。“别看我们这些驻防队员平均年龄都50多岁了,可一旦上火场,一个都不含糊。”

  逆势现身的“隐形人”

  一场冷雨过后,内蒙古大兴安岭的清晨格外明亮且清新,护河柳的苞牙逆风生长,鸟儿婉转的鸣叫响彻山林。

图为实战演练中,森林消防队员奔赴‘火场'。 隋海涛 摄 图为实战演练中,森林消防队员奔赴‘火场'。 隋海涛 摄

  “各队员注意!源江林场生态功能区公益林西南端发生森林火灾,全体都有,立即出动,进行扑救!”远山源江林场的应急事务处驻防地响起森林防灭火应急演练的指令。

  扑火队员们迅速整装、集结、登车,奔赴火场。现场分析、制定作战计划、下达指令、打开火线突破口、寻找火源,攻打火头……向火而行的森林消防扑火队员,像极了电影里在危难关头突然现身的英雄。

  从接到“火情”报告,到组织集结队伍、出发、行进、扑救,直至“扑灭林火”返回营地,他们仅用35分钟完成这场演练,流程清晰,动作熟练。

  扑火中队中队长姜洪虎告诉记者,这样的实战演练在防火期期间会密集开展。“我们是最不想听到警报响起的人,我们也是最需要做足准备的人。”

  初夏,内蒙古大兴安岭的山风还是很冷、很硬,但积雪融化、万木吐绿,所有守护和付出都在悄悄地进行。(完)

【编辑:李岩】 ,探访森徐汇教育网 林“隐身人”的世界:守住心底的一抹绿

相关:

农民画家用黏土绘家乡:热爱藏在色彩中  中新网吉林5月15日电 (记者 石洪宇)初夏,黑土地上的耕种仍在继续,远处的山峦也呈现出葱郁景象。这些“素材”成为纪艳蕊近期创作的灵感。   几天前,在吉林省吉林市首届民艺展上,她的作品《舒兰白鹅》黏土羽画受到关注,还卖出5万余元的高价——“这件作品凝聚了我对家乡、美术的热爱,我高兴的是使用了家乡的白鹅羽毛。”她说。   34岁的纪艳蕊家住吉林省舒兰市,是黏土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她的家乡,有用..

湖南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公益行动 助力提升防治能力  中新网长沙5月15日电(向一鹏)湖南省第七届地质灾害防治宣传“红背包”公益行动15日在宁乡举行。本次活动以“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持续传播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助力提升防治能力。   地质灾害防治是“生命工程”。2016年,湖南在全国首创地质灾害防治全媒体融合传播公益IP项目“红背包”公益行动。七年来,该行动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防治技术、防治典型,送进山区、校区、社区和矿区,全面提高人民群众..

万家灯火 他为何被称为天山脚下”光明“守护者?  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15日电 (闫文陆 刘显刚)想连续地采访阿曼吐尔·依沙木丁是件困难事,期间不断有电话打给他,要么是咨询线路的事,要么是故障报修。断断续续中,回答记者问题时,他很平和,言语简单,认为很多事迹理所应当;电话里回应群众询问时,他很仔细,生怕对方听不懂,不断重复,直到听到”没问题了“才放下电话。   阿曼吐尔·依沙木丁49岁,目前是国网伊犁伊河供电公司昭苏县供电公司配电运检班班长,和曾经..

心无旁骛做医生 满腔赤诚护生命   “潘大夫,您知道为什么那么晚了患者还愿意等您看诊吗?”   “不知道。”   “因为您对第一个患者和最后一个患者是一样的认真负责。”   从医40年来,她是护士眼中对患者高度负责的好医生,是患者心里的“潘妈妈”“潘菩萨”,她以守护生命为己任,为无数女性带去了健康和温暖。她,就是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妇科肿瘤中心主任医师潘凌亚教授。   “我最大的幸运是得到了协和的真传”   在潘凌亚很..

女护士路边救人   近日,很多人在朋友圈看到了一则暖心的消息——江苏省江阴市一名女护士在路边救人。据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报道,这名救人的“白衣天使”名叫李丽,是江阴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的一名80后护士。   5月3日20时左右,李丽开车途经高巷路。她看到一群人围在路口,觉得有点不对劲,于是将车速放缓,靠近去看。结果发现有名红衣女子躺在地上,旁边还有一滩鲜血,远处停着一辆电动车。李丽马上将车靠在路边,让自己的两个孩子..

正确护腰有方法   数据显示,我国腰椎病患者人数众多,且近年来呈现低龄化的发病趋势。腰肌劳损如何防治?平时应怎样锻炼腰部肌肉?   “学习工作中的不良坐姿站姿、腰部长期过度负重,或运动中导致腰部急性扭伤后未愈等情况都可能引起腰痛,最常见的问题可能是腰肌劳损。”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伤综合科主任医师王尚全介绍,腰肌劳损主要表现为腰部肌肉的痉挛、疼痛、力量减弱,生活中要注意动静结合,加强腰部肌肉的锻炼。   ..

持续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   期待多方共同努力下,养老事业和产业人才供得上、留得住、干得好,托起老人们的幸福晚年      加强养老服务技能培训、引导中高职院校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评选“最美养老护理员”增强荣誉感……前不久,全国养老服务工作表彰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议在河南郑州举行,有关专家、业内人士围绕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等展开热议,积极建言献策。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

精细管理,让群众更方便   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在城市公园的绿树掩映中,一座座中式庭院风格设计的建筑,成为福建省宁德市市民“网红打卡点”。这些由老旧公厕改造而成的城市驿站,因其环境整洁、设施完善、功能多样,为群众带来便利。   虽是“小空间”,却能提供“大方便”。除男女卫生间、无障碍设施和母婴室等满足群众基本需求外,驿站还配备了沙发、饮水机、手机充电点、电视机和覆盖无线网..

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美满的晚年   天津市和平区文化村社区,楼道内加装了扶手和折叠椅便于老人上下楼。   新华社记者 李 然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

5·12国际护士节|白衣天使的六种“表情” 他们是自带光芒的白衣天使、他们是疗愈身心的传爱使者。他们满怀柔情、坚韧刚强。他们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传递着勇气和希望。 面对病人,他们 暖心 温柔 耐心 对待工作,他们 认真 专注 坚毅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却服务于人的生老病死的全过程。他们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身心的创伤,用火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他们的美好,将凝固在每一个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