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Biotech的尴尬:药在中国卖,钱在美国硅谷银行

2023-03-14 00:23:58 来源:网络

3月13日一大早,卡在生死“48小时”的边界,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发布联合声明:将提供贷款解决硅谷银行(SVB)问题,自美国时间3月13日开始,储户可以从硅谷银行中支取资金,银行破产导致的任何损失“都不会由纳税人承担”。

3月10日,美国最大科技创业银行硅谷银行倒闭案引起轩然大波,成为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第二大商业银行破产案。

据称,美国近半数的科技互联网企业和Biotech公司都与硅谷银行有业务联系。因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投资决策问题,硅谷银行资不抵债,终致系统性影响。

据尽调机构CastleHall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备案文件中摘录的名单,不少专业投资医药的VC、中国背景美元基金,百济神州、康龙化成等国内头部创新药企或CXO企业都与硅谷银行存在业务往来。康龙化成称近50家客户都在使用硅谷银行,公司自身在该行存款少于10%。

市场担忧,破产案会引发风投机构进一步缩减投资。兴业证券研报认为,硅谷银行目前虽有托底,但科技医药公司的资金流动性会受到限制,大量初创企业可能因此“发不出工资”。

这一影响不仅局限在美国,而会是全球性的。

众多国内生物科技企业与之有关

据健识局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13日,百济神州、再鼎医药、云顶新耀等3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已发布有关硅谷银行事件的声明。大多数企业表示自己在硅谷银行没有存款,或者存款不多,银行倒闭对公司的影响有限。

硅谷银行在Biotech中名气很大,以至于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国内创新药企也不得不出面澄清,如康方生物、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等纷纷表示双方也没有任何业务往来。

生物科技企业着急撇清关系,是因为硅谷银行一直是这些初创企业发家路上的虔诚伙伴。

据硅谷银行官方网站披露,2022年受风投企业支持上市的科技和医疗公司中,有44%是自己的客户;银行提供的信贷服务中,科技、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类公司占比达23.3%,仅次于PE/VC机构。

图源:兴业证券

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间,受益于美国的低利率环境,科创企业和一级股权融资情绪高涨,硅谷银行借此从新贵们手中拿到了大量低息的活期存款,存款规模一度飙升到疫情前的3倍左右。年报显示,及至2022年年底,硅谷银行的资产和储蓄规模已分别达到了2090亿美元和1754亿美元。

拿到钱的硅谷银行开始疯狂买起了美债和抵押支持债券,持有量一度高达新增存款的70%,手中的现金不再充裕。这对于一家主打贷款业务的银行来说,是很可怕的事情。

结局毫不意外:为了应付来取钱的客户,硅谷银行只能选择折价出售资产,市场由此开始质疑其偿付能力、挤兑加剧。仅仅是在3月9日,各投资者和储户就试图从硅谷银行中提取420亿美元,大厦将倾。

据兴业证券研报,截至2022年12月,硅谷银行97%以上的存款未设存款保护。

但是,大部分企业只是把自己一部分资金存在了硅谷银行,有的是只是与美方的经营往来款项。目前已披露存款金额的中国生物科技企业中,百济神州、再鼎医药、云顶新耀、九安医疗等多数企业的存款不足公司现金的5%。部分企业表示,这些钱大部分能收回来,对业务影响“非常有限”。

或影响行业未来融资

硅谷银行的问题可能会随着美国政府的出面干预而平息,但对于生物科技企业来说,影响可能刚刚开始。

生物医药初创型公司搞科研要烧钱,十年十亿美金的“双十定律“已经是老生常谈,如今的研发成本要更高。就算研发成功,新药商业化也存在风险,不少已经上市、市值上千亿元的生物医药企业,目前依然处于亏损状态,何时盈利遥遥无期,更何况那些刚从实验室起步的初创公司。

因此,市场需要承担风险的机构,不光是PE、VC,还得有硅谷银行这样的中间方。这正是硅谷银行能够在美国完美运转20多年、支持一轮又一轮硅谷科技和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的秘诀。

“优等生”暴雷更让人害怕。市场担心,硅谷银行被接管之后,被托管的资金流动性会受阻,影响到风投和私募正常开展业务。此外,一些没能及时取款的初创企业还可能无法兑付工资,经营难以为继。

3月12日,美国创业孵化公司Y Combinator联合了600多家企业向美国国会请愿,希望能挽救硅谷银行,并在声明中称,如不及时解决,这次危机会“影响1万多家初创企业,导致10万人以上的裁员”。

一些企业已经受到影响。美国一家从事精神类疾病创新药物研发的企业Axsome Therapeutics就表示,其在硅谷银行中存有“存在实质性影响的现金”。

此前有数据显示,仅在2022年,全球就有120多家生物科技期间裁员;另有数据称,在一项针对1000多家生物科技企业的调查中,约1/3企业的现金只够维持自身1年到1年办的运营。

如果不能及时融到资金,后果十分严重。

3月13日一早,有消息称汇丰控股有意愿竞购硅谷银行英国分行。硅谷银行事件后续走向如何,尚未可知。

,中国Biotech阳关三叠 的尴尬:药在中国卖,钱在美国硅谷银行

相关:

61岁的杨紫琼,杀疯了作者:荠麦青青 北京时间3月13日,第9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领奖台上,“诞生”了奥斯卡历史上首位华裔“影后”——杨紫琼!杨紫琼在本届奥斯卡的激烈角逐中,一骑绝尘,实至名归。今年1月24日,第95届奥斯卡奖提名名单出炉,由杨紫琼主演的奇幻电影《瞬息全宇宙》以11项提名横扫“全场”,风头无两。作为该片女主角的她,也成为奥斯卡奖自1929年创办以来第一位获得“影后”提名的华裔女演员。去年,因为接连囊括了多项重量级大..

山西泽州二三孩中考将加10分,官方回应近日,山西泽州二三孩中考将加10分引发关注。《泽州县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九项措施》规定,在泽州县落户、就业的二(三)孩家庭子女,中考报考县内公办高中时可加10分。该县卫体局发布的实施细则指出,该措施优惠对象为2023年1月30日之后出生且首次户口登记在泽州县的二(三)孩,父母至少一方为泽州县户口、且在本县就业至少缴纳社保满一年。对此,泽州县卫体局工作人员表示,中考加分政策针对的是2023年1月30日之后出生的二(三)..

杨紫琼、范冰冰、汤唯,与她们开启的多重宇宙见证历史!《瞬息全宇宙》横扫了今年的奥斯卡奖,拿到了所有能拿的重要奖项,包括杨紫琼的最佳女主角。奥斯卡诞生了历史上第一个亚裔影后、第一个华人影后、第一次由华人阵容和华人题材拿到最佳剧情片奖。社交媒体一片沸腾。和两年前那次获奖华裔导演成为敏感词的尴尬不同,这次大家终于可以敞开说了。杨紫琼在线的时间太长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香港一直到现在的好莱坞,不同年龄段的几乎所有人都认识她。从去年年初《瞬息全宇..

拿下奥斯卡影后的她,今年61岁

刘强东“激进”治京东刘强东回归,“纠偏”京东。49岁的他,似乎已经走出“明尼苏达事件”的人生低谷,拼完三胎后,精力重新聚焦京东。从2022年年底到2023年年初,他参与了京东各个层级大大小小的数场会议,“不满”似乎是其表露出来的最明显情绪。会上,刘强东对京东过去几年的发展进行“纠偏”,指出了现阶段京东组织效率低、业务战略失焦、形势判断不足等等问题,痛斥那些用PPT、新词“欺骗”自己的中高层,从台前到幕后进行了一系列人事调整,还..

张一鸣:10年面试2000人 我发现混得好的人 全都有同一个特质张一鸣,男,1983年出生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200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字节跳动创始人、原CEO,今日头条创始人、原CEO。2021年4月,以356亿美元财富位列《2021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39名。5月20日,张一鸣宣布卸任字节跳动CEO。2022年11月,张一鸣以495亿美元财富位列《2022年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第2位。张一鸣演讲整理:为何毕业多年后原本水平差不多的同学都拉开了差距?大家好!各位都非常年轻,我今天来的时候..

数字孪生“独木难支”产业元宇宙ChatGPT的耀眼光环下,还有多少人记得大明湖畔的“元宇宙”呢?科技圈凉薄如斯啊!元宇宙概念大火之后,很快出现了各种“XX元宇宙”的产业级解决方案。工业元宇宙,构建智能数字孪生体,实现生产运行可视化、数据追溯、故障点精确定位、远程操控、诊断恢复等功能。农业元宇宙,主要应用是数字孪生农业,在种植基地部署传感器,根据物理系统传回的信息来推演作物生产状况,为打顶、通风、补光等措施提供了最优决策方案。城市元宇..

美团做的 拼多多和京东也要做出品 | 电商头条 作者 | 李松月01拼多多闯进本地生活市场留给巨头们的“新业务”,不多了。近日,有多个本地生活服务商透露,他们收到了来自快团团的招商资料。作为拼多多旗下的社群团购平台,快团团正在邀请餐饮、娱乐、丽人和住宿四大品类本地商家入驻。据了解,快团团选择从服务商切入本地生活,大幅降低了招商难度和成本。在宣传资料中,快团团声称80%的入驻服务商GMV增长两倍以上,50%的线下商家到店率增长35%以上。凭..

抖音快手做商城 只是一个开始出品 | 电商行业 作者 | 李响01货架电商,成为大势所趋一场变革正在电商行业悄然进行中。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淘宝、京东、拼多多等传统货架电商平台将整个市场几乎瓜分殆尽。但最近几年,随着抖音、快手迅速崛起,直播电商走到台前,行业进入了全民带货时代。在这种背景下,势头正猛的直播电商给货架电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不过从去年开始,各个电商平台的直播带货热度逐渐下滑,消费者对直播带货也渐渐失去了新鲜感,再加..

网信办:把整治“自媒体”乱象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据网信中国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3月10日下午,中央网信办组织召开全国网信系统视频会议,部署开展“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会议指出,近年来,网信系统针对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网上突出问题,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着力解决影响网络空间清朗生态的顽症痼疾,取得积极成效。但是,网上乱象仍时有发生,“自媒体”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一些“自媒体”造谣传谣、恶意炒作、假冒仿冒、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