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灭诱惑青少年的生果烟 1.6万种口胃惹人入“坑”

2022-04-12 06:38:50 来源:网络

  掐灭诱惑青少年的水果烟
  1.6万种口味电子烟引人入“坑”

  “没有了就不抽了,国家帮我强制戒烟了。”北京女孩娜娜是薄荷味电子烟的狂热爱好者,烟龄4年,平均两天一个烟弹。听到调味电子烟从5月起禁售的消息,她有种解脱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近日在北京某电子烟专卖店暗访时看到,货架上近一半都空着,售货人员透露说,“不少顾客十几盒、几十盒地囤,有些口味都断货了,整体库存也不多了。”

  今年3月1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的《电子烟管理办法》明确提出:从5月1日起,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以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这意味着,电子烟迎来史上最强监管,水果等口味电子烟将退出市场。

  调味电子烟为何备受年轻人追捧?电子烟能否作为戒烟的替代品?“上头”电子烟又有哪些危害?电子烟不“甜”了,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成为当务之急,最强监管要管住卖向青少年的“第一支烟”。

  1.6万种口味电子烟吸引年轻人入“坑”

  “西瓜、可乐、葡萄、百香果……都试过,最喜欢的还是绿豆味,甜甜的,一点也不像在吸烟。”00后大学生冯野说,自己最初接触电子烟是因为好奇,“身边同学不少人手一个,挂在脖子上很方便。”

  随着调味电子烟在我国悄然兴起,胸前挂支电子烟,不时吞云吐雾,成为不少年轻人眼中的潮流和时尚。烟草产业研究机构卷卷智库联合创始人赵童表示,从国际国内市场发展历程来看,电子烟的主力消费人群是年轻群体,在电子烟野蛮生长初期,各品牌大都挖空心思、极尽所能地吸引和拓展年轻用户。

  赵童分析,各大电子烟品牌方用水果等口味吸引年轻人,究其原因是,在技术层面,电子烟行业现有技术水平很难将烟草味较好地还原,传统烟民难以转化。而从营销角度出发,市面上多数新消费品都是从年轻人入手,形成时尚潮流后,逐渐向更广谱的人群扩散。特别是水果味还原度高,烟雾量大,雾化效果好,能较好满足年轻消费群体需求。

  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8月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的电子烟产品有约1.6万种口味,包括水果味、糖果味、各种甜品味等。这些调味电子烟尤其吸引一些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误入其中。据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2020年10月发布的《电子烟营销及对青少年健康影响研究报告》显示,被调查的青少年中,接近半数在13岁至15岁开始吸用电子烟,过去30天有吸用电子烟的青少年用过最多的口味是水果味。

  今年3月以来,湖北咸宁市烟草专卖局、河南驻马店市烟草专卖局市区直属分局、贵州贵阳观山湖区烟草专卖局、河南安阳内黄县烟草专卖局等多省市烟草专卖局开出当地首张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罚单,斩断伸向未成年人的“黑手”。

  “上头”电子烟是毒不是烟

  电子烟真的能够帮助戒烟吗?“电子烟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对戒烟没有太多帮助。”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佟训靓指出,电子烟并非“戒烟神器”,添加调味剂的电子烟只是在尼古丁的基础上加了一些味道的修饰,其成瘾性与普通香烟基本一致。她解释,烟草“上瘾”一般同时伴有躯体依赖和心理依赖,两者无法割裂。

  佟训靓提醒,电子烟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和成长有诸多不良影响,经常吸用含尼古丁的制品,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如睡眠障碍、学习障碍、注意力下降、情绪波动、自我控制能力减弱等。

  值得注意的是,电子烟里的尼古丁含量没有明确标准规范,一些无良商家为了让其“上头”,还会在烟油里违规添加超量尼古丁,甚至合成大麻素。《电子烟管理办法》中明令禁止销售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对此加以阻断。

  3月23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贩卖合成大麻素的电子烟油(俗称“上头”电子烟)的毒品案件。警方从一涉案人员身上及住处起获一次性电子烟129个及罐装烟油141瓶,其中含有合成大麻素类毒品净重共计896.77克。东城区人民法院以贩卖毒品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六万元”。

  3月31日,安徽芜湖鸠江区人民法院对一起“上头”电子烟案件宣判,以贩卖毒品罪、洗钱罪、容留他人吸毒罪、非法经营罪判处12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十七年至拘役五个月不等的刑期,并处六万元至五千元不等的罚金”。

  东城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白宇说,“上头”电子烟属毒品,其制作、贩卖、吸食的行为都涉及违法犯罪,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更是为毒品犯罪埋下隐患,其危害程度不言而喻。

  电子烟禁“甜”

  “电子烟行业的发展曾一度游离在灰色地带。”赵童告诉记者,随着国内电子烟市场的异军突起,对电子烟的监管被提上日程。

  2018年8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发布《关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的通告》,强调各类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2019年10月,两部门再次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禁止电子烟在网上销售和进行广告宣传。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日,我国共有关键词为“电子烟”的现存企业11.02万家。强监管之下,电子烟仍呈增长态势。2021年上半年共注册电子烟相关企业4.83万家,同比增长912%。

  电子烟市场规模急剧扩张带来了鱼龙混杂的乱象,如产品质量不过关、销售不规范等。为此,2021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将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卷烟有关规定执行,这意味着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的监管将有法可依。

  控烟不仅关系到青少年身体健康,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社会各界一直呼吁“禁售调味电子烟”。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副所长何琳曾提出建议,加快出台行业规范让青少年远离电子烟。今年全国两会上,有全国政协委员提交提案,建议从立法高度禁售添加口味电子烟,从源头上减少电子烟对青少年的吸引力。

  3月11日,《电子烟管理办法》出台,全文共六章四十五条,自5月1日起施行。赵童表示,《电子烟管理办法》最强监管出台,无疑给电子烟行业带来较大震荡,一些中小电子烟玩家将黯然退场,让电子烟合法合规,为行业走向规范化、法治化发展夯实基础。

  白宇表示,全面杜绝电子烟流向青少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合力管控,“家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父母要以身作则,远离烟草。学校要加大对电子烟危害的知识教育、普法宣传,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监管部门要对电子烟产品可经营范围、经营密度进行进一步明确,从法律法规上让电子烟商铺远离青少年聚集的场所,落实售烟网点排查登记,严查电子烟线上交易,从而管住卖向青少年的‘第一支烟’”。

  (文中受访青少年均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韩飏 先藕洁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王禹】 ,掐灭诱惑青少年天龙八部单机 的生果烟 1.6万种口胃惹人入“坑”

相关:

深圳法院党建引领“硬核”抗疫  深圳法院党建引领“硬核”抗疫   □ 本报记者   唐 荣   □ 本报见习记者 李文茜   □ 本报通讯员  严 俊   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响应市委支援社区疫情防控号召,先后下派多批次、近600余名干警下沉基层抗疫。其中,有一支10人的抗疫团队,由于其“硬核”的战斗力,成为深圳一线抗疫突击队的典型示范,获得所在防疫指挥部和上级党组织的认可。这支队伍,就是深圳中院..

拉回峭壁边的失路少年  拉回悬崖边的迷途少年  海南乐东探索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四访五帮”工作机制   □ 本报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今年刚满13岁的高某,曾因盗窃被列为帮教对象。经过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帮教人员走访帮教,高某变化很大,上学不再迟到,帮父母做家务,学习成绩明显提升。   这得益于乐东县探索推行的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四访五帮”工作机制。一年来,全县政法干警已走访帮教对象1454人次,开展法治教育6501..

幼儿网课:有需要,仍是凑热闹?  幼儿网课:有必要,还是凑热闹?   接到幼儿园老师打来的电话,武汉家长王倩倩“有点诧异”。电话内容是,“由于疫情反复,幼儿园停课,转向线上教学”。   王倩倩脑子里,一串问题冒了出来:孩子这么小,能上好网课吗?网课上什么?在家上网课,幼儿园是否收费?   2020年2月,武汉发生疫情之初,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严禁幼儿园开展网上教学活动。但目前,幼儿园转向线上教学的现象随处可见。   3月以..

果蔬质量参差不齐,互联网买菜若何让人安心?  只看页面信息,互联网买菜如何让人放心?   果蔬质量参差不齐 缺斤短两屡见不鲜 售后敷衍维权困难 开栏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以食为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关系我国13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抓得紧而又紧。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统一性和专业性,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   ..

把选择权交还给用户  把选择权交还给用户   □ 本报记者  蒲晓磊   近日,微信就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的行业现象发布了整改结果。结果显示,经过长时间探索整改,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已经下降95%,并新增了扫码点餐的强制关注的专门投诉入口,如果消费者吃饭的时候遇到违规行为,可以点击投诉。   伴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浪潮,“数字生活”逐渐成为主流生活方式。近年来,扫码点餐的做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用户关注商家公众号方便..

诱导用户“氪金” 云祭拜行业若何留真情、去乱象  云祭拜行业如何留真情、去乱象   近年来,文明低碳祭扫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在今年清明节前夕,为避免现场祭扫引发聚集性疫情,全国多地发出通知倡导民众采用网络祭扫、错峰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植树踏青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   随着网上祭扫、云祭拜逐渐成为新习俗,在不少平台,代扫墓、代献花、代哭等祭拜方式纷纷上线,成了一门另类的生意。   网络祭扫同比增长192%   今年清明节期间,为满足人们的祭..

太空授课,中国科普教育的新契机  太空授课,中国科普教育的新契机   从2013年神舟十号航天员乘组第一次太空授课,到2021年12月的第一次“天宫课堂”,再到2022年3月23日的第二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追逐“航天梦想”。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课堂设置在飞行器、中国空间站,科普专家组成员通过媒体为受众答疑解惑。这样高配版的太空授课是如何设计的,它有怎样的定位,它将会为中国科普教育带来怎样的启示?   专家:..

线上教学有酒店推出“托娃套餐” 有家长担忧防疫平安  线上教学首日 有酒店推出“托娃套餐”   有家长表示“非常心动”,也有家长担心防疫安全   佛山市中小学阶段学校昨起暂停线下教学、采取线上教学,一时间,带娃问题成为不少佛山家长的头号难题。昨日,佛山某酒店推出“托娃娃套餐”的消息在网上热传,该套餐涵盖日托、夜托、周托,称可提供一孩一房、督导学习、营养餐饮等服务。   记者采访得知,该酒店的确已推出“托娃”服务,据称目前已有三四十人咨询该项服务..

捕捉最“弱”的光  捕捉最“弱”的光   这里是垂直岩石覆盖厚度达2400米的“极深地下”!   这里是世界上最“黑”的房子!   在这个深藏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锦屏山交通隧道中部地下的“黑”房子里,伴随着原子核信号放大后的微微闪光,科研人员在不间断运行的仪器旁凝神寻找、捕捉。   这里,就是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   科研人员每时每刻的工作就是“找东西”。他们在找什么?   找宇宙中最“弱”的光——暗物质,一种..

考研热度攀升,折射就业市场新转变  考研热度攀升,折射就业市场新变化   近日,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陆续展开,围绕它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分数线再次提高,令不少考生大呼考研越来越“卷”,甚至被人称为“小高考”。考研为什么越来越难?在竞争激烈和分数升高的表象下,研究生考试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变化,又呈现出哪些新的趋势和特点?   1.“不就业也要考研”,执着背后的深层考量   东北某高校本科应届毕业生小刘报考一所名校软件学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