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应康的“后华西”生活:不再管理医院 看好智慧医疗

2014-09-16 03:00:22 来源:网络

石应康的“后华西”生活:不再管理医院 看好智慧医疗
特约记者

  “我比较喜欢去创新,当院长对我来说没有新鲜感了。”当被问到关于未来时,石应康毫不犹豫地回答,而且已经有了庞大的规划。

  石应康执掌华西医院20年,成为中国公立医院任期最长的院长。他将深居西部的华西建设成为中国科研学术能力最强、单点规模世界最大的医院。就是这样的石应康,他说自己下一步要做医院管理的咨询服务、做智慧医疗,甚至做医药产业。

  作为业内知名的医院管理革新者,石应康同样是医改的亲身经历者。在他看来,进入深水区的医改要想有实质性的推进,需要从经济基础进行着手突破,并以系统性的改革作为配套措施。唯有如此,才有望改善医疗资源配置不公平的现状。

  目前医疗行业迎来了从未有过的社会资本投资热潮,而且包括基因测序、细胞免疫在内的众多医疗新技术,也使得医疗效果不断得到提高、医疗服务市场形势不断变好。对于已经65岁的石应康而言,已然有了可堪告慰的光辉岁月,而前路仍然令他心潮澎湃。

  我在华西医院20年

  石应康将在华西改革的成功因素归结为:创新、勇气和倾听。

  《21世纪》:在华西医院20年,您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石应康:西部的先天劣势是资源贫乏、医疗保障水平落后,在如此现状下,应该说20年来华西的最大成就,就是为包括云贵川在内的西部地区两亿多人民,提供了短距离内可享受到的全国一流的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技术。

  我做了20年的华西院长,一路下来有三点感受。第一点也是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国的医务人员是全世界最好的,他们一直在努力以最少的资源将效用最大化。

  第二是不能将内外环境所造成的各种问题与困难,都推给医务人员群体,否则他们一定会很压抑,无法发挥出自我力量与创造性。做医院管理不等于单纯命令式的行政管理,要尽可能了解员工感受,如果医务人员工作时心情不舒畅、劳动价值得不到认可,就不可能为病人服务好。

  第三个体会是,当你真正地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实事求是地做好团队的管理工作与方向引领,你一定会得到他们的支持,团队会产生无穷的创造力。华西的学科水平能从20年前60余位上升到今天科研学术能力居全国第一位,就是员工所创造出的无穷价值。

  《21世纪》:为什么您的很多超前的改革举措能够在华西取得成功?

  石应康:有几点因素:一是创新意识,既然要改革就不能想着大家怎么做我也怎么做,或者只想着对自己的位置和官帽负责,一定要有创新。二是创新和改革一定会有风险,因此还要有勇气有担当。三是要学会倾听,既要为病人服务,也要为员工服务。只有了解医务人员是怎么想的,才会知道如何将他们的正能量发挥出来。

  《21世纪》:华西医院内部管理方式的改变能类比长庚吗?

  石应康:其实我们有很多是跟长庚学到,比如经营运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我是2004年把长庚的有关人士请到华西待了一年,花了300万,培养了30个专科经营助理。其实更重要的是学理念,也学了很多方法和工具。

  《21世纪》:您在华西医院时,有没有考虑过建立一个类似美国 PHS联盟的公立医院集团?

  石应康:要建立这种公立医院集团关键涉及支付政策问题。比如规定怎样的病在基层医院就诊,全额报销;怎样的病在二级医院就诊,全额报销。如果应该在二级医院就诊,病人非要去三级医院看,那么就自费。所以想做这种尝试,除了医疗机构的努力之外,还需要政府承担责任,在支付方式等制度改革方面做好功课。

  什么是医改的治本之策?

  从全国范围看,医疗资源的配置仍然是不公平的。

  《21世纪》:作为任期最长的公立医院院长,您如何看待医改?

  石应康:医改从2009至今,已经五年有余,我认为其最大成功在于医保体系的建设。但是在实现了全民参保之后,怎么进一步做好服务,实际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所以大家说公立医院改革是深水区。其实客观讲,公立医院改革的深水区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社会工程。之所以难以推进,我个人认为可能关键不是在于改医院、改医务人员,而是在于改政府。

  具体就是说政府应该出台一个好的政策去引导医改。而这个政策的制定,首先要找到目前在政策导向上的不足,承认存在的问题然后去改变它。而政策的制定需要多部门合作,涉及发改委 、财政部 、教育部 、人保部 、民政部、卫计委等等,因此这个改变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改革。

  《21世纪》:可是2009年出台的新医改方案,从内容上看可以说已经涉及方方面面,您对这个方案怎么看?

  石应康: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这些改革都做得不错,但是都是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没有涉及经济基础。

  首先要正视现实。现实就是从全国范围看,医疗资源的配置仍然是不公平的。通过五年医改,这种不公平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仍旧差距巨大。在贫困地区,收入不高的普通百姓得了重病,而本地医疗资源不足、治疗水平低下,他就必须千里迢迢来京求医。许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也是资源分配不均造成的。

  所以我认为中央财政应该多做医疗方面的投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做软件方面的投入建设。我们现在并不缺房子和设备,这些硬件建设通过引入民营资本都可以做到,国家层面的资源投入主要应该要用于人才培养等软件方面。

  《21世纪》:现在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医疗行业,尤其是社会资本办医的巨大症结。

  石应康:对,社会资本可以解决土地、建筑、设备等硬件问题,但是无法解决人才问题。要办一个医院需要四个要素:技术团队、管理团队、资本投入以及政府关系。但是却难以找到足够的合格的医务人员。

  原因何在?因为医学不同于其它专业,一名医学毕业生不一定是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合格医务人员的培养除了学校教育之外,还需要好的住院医师培养体系。而这个环节正是为整个社会做健康储备的重要环节,政府一定要重视投入,否则只有好的医院有能力为自己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整个行业依然是人才匮乏。

  《21世纪》:目前从医改的角度,政策也在限制公立医院的扩展。这个您怎么看?

  石应康:的确,有的地方确实有很多公立医院了,但是服务不均衡。大家只信任公立医院,就都涌向同一个医院,造成大医院看病难的现象比较突出。这个是医院管理的问题。应该把医院分层次,简单的病在社区,复杂的病到大医院。

  《21世纪》:在您看来,中国医改的治本之策应该是什么?

  石应康:最大的治本是整个医疗服务经济运行的基础和规则应该重建。我们现在医疗卫生服务的经济运行规则是1950年代建立的。那时候人不值钱,所以制定出来的所有物化成本,如药品、设备、检查这些成本都很高,但是没有考虑人的成本。在这种不好的经济运行制度下,根源不改,你去贴膏药、涂红药水都没有很大作用。

  比如如何降低药品检查费用,体现医务人员的价值,我举个例子。我觉得应该把质量最好的医院的费用作为标准,如果治疗质量能达到这个标准,但同时费用能够节约,那么节约的费用奖励给医院,能够变成医务人员劳动的报酬,药品、检查费用一下子就下来了。这是我说的改革在于要从经济基础改起。

  智慧医疗前景广阔

  “我更想做的是医药产业,把医生、研究者、企业、政府、资本联系起来。”

  《21世纪》:您将来的打算是什么?有举办医院或者收购医院的计划?

  石应康:我比较喜欢去创新,当院长对我来说没有新鲜感了。我愿意去做咨询指导,而不愿意去具体管一家医院。另外我更想做的是医药产业,把医生、研究者、企业、政府、资本联系起来,比如说为创新药做第三方服务机构,还有就是医院管理的咨询服务机构、智慧医疗。而且我已经开始起步了。

  中国现在很多医疗费都花在外国药、外国设备上,帮外国人打工,中国一定要有本土的创新药。我们已经开始了研发,也找到投资,是能够卖到美国去,赚美国人的钱的。

  另外管理咨询方面,2006年,华西医学院和商学院合作做了一个医院管理研究所,这也是中国最早的。研究所培养MBA,也做中层干部和骨干培训,还做一些岗位的培训班,比如专科经营助理培训班、财务人员培训班、后勤人员培训班。将来有可能变成医院管理公司。

  《21世纪》:智慧医疗您关注的是哪个方面?

  石应康:我觉得未来在医改中,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从工具和技术来讲,肯定会带来很大的变化。我做的不是可穿戴设备这样的纯技术类的,而是怎样把资源整合起来,放在互联网平台上。现在做的是O2O,线上线下结合起来。

  我觉得更需要的是对应老百姓的,包括健康人、亚健康的人和病人,尤其是慢性病的病人。现在的治疗方式都是以医生为主的,能不能改变?我觉得可以。另外专科医生是一部分,被忽略的群体是全科大夫,收入也不高,职称也提不上。还有中国很多企业,只做产品,只去和人家比较尖端的技术,没办法把产品变成服务。智慧医疗里面有很多很多可以做的事情。

(责任编辑:DF127)

,石应康的“后华拓扑排序 西”生活:不再管理医院 看好智慧医疗

相关:

聚焦版权 创新与发展  9月17日~1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国家版权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将在成都举行。作为博览会的一项重要配套活动,为期3天的“国际版权论坛”于昨日(9月15日)开幕,成都迎来一场版权业界的盛宴。   版权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紧密,如何让“版权创造财富”,是业界共同关注的话题。然而,我国版权产业成果转化尚在路上,同时面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版权纷争、版权政策有待完善等..

多公司“痛饮”鸡尾酒   一个稍显陌生的酒类开始进入资本市场视野。近日,百润股份(002568.SZ)、黑牛食品(002387.SZ)等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宣布进军鸡尾酒。而在这背后,是鸡尾酒行业爆发式的增长。  “我们的鸡尾酒产品12月份就会出来,相信会受到市场的认可。”黑牛食品证券事务代表朱少芬对《第一财经日报》称。据悉,黑牛鸡尾酒的产品宣传定位是“新示爱神器”,产品的瓶型设计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产品有三个系列:经典版、插画版、重金属..

六部委重启“医药分开” 连锁药店对红利“没反应”  [ “对现在的药店来说,最实际的问题还是医保支付环节,如果药店拿不到医保支付资格,消费者不能在药店实现医保结算和报销,这项政策最终还是没法落地。” ]  4年之后,作为新医改核心原则之一的“医药分开”被正式重启。   9月9日,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卫计委、食药监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落实2014年度医改重点任务提升药品流通服务水平和效率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正式提出“采取多种方..

禁读令铲除官商勾结的土壤  日前,中组部发文严禁领导干部参加高收费的培训项目,EMBA、后EMBA、总裁班等被明确列为高收费社会化培训项目,“领导干部一律不得参加”。这项规定被坊间称为“禁读令”,这在最近引发领导干部退学EMBA风潮。  领导干部积极参加培训项目本是好事,为何就读这些项目反而遭遇禁令?有报道称,主要是这些天价学费容易滋生腐败,比如官员就读EMBA很少自掏腰包,有的源自单位的教育经费,有的商学院为官员减免学费,甚至有企业..

港人治港需要成熟的管治人才  [ 英治时“把中国的官员都变成技术官员,只负责策略的执行”,若将香港比作一艘航行中的船,“这个船长长期都不是由本地的华人去担当,有一天船长要走了但也不教给手下该怎么做,接手的人需要一个摸索学习的过程”,陈勇说 ]  1997年,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在港推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政策方针。回归至今,董建华、曾荫权及梁振英三人先后出任香港特首。   新特首梁振英上台后的这两年,各种社会..

欧洲航企罢工蔓延  法航飞行员于9月15日起举行为期一周的罢工,以抗议公司削减开支、发展廉价航空的计划。法航在官网说大约有48%的航班可以在15日起飞,不过不排除还有最后变动的可能。在此之前的9月10日,据外媒报道,德国汉莎航空称,因为受到飞行员罢工的影响,德国慕尼黑机场有约120班次航班被取消。 (责任编辑:DF127)

浦发控股上海信托月底见分晓 收购与托管两手准备  [ 先将上海信托的资产一分为二,金融牌照类的资产留下,非金融牌照类资产如一些股权经营类的,则剥离至一家预备新成立的公司 ]  浦发银行(600000.SH)将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下称“上海信托”)收入囊中进入倒计时阶段。   《第一财经日报》近日独家获悉,9月30日或将是浦发银行受让上海信托控股权的关键时间节点。消息人士称,上海有关决策层的方案是:如果国务院在9月30日之前批准浦发银行收购上海信托旗下相关资产..

工商总局落实新《消法》处罚办法下月出炉工商总局落实新《消法》处罚办法下月出炉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正式实施半年来,国家工商总局正在逐步落实“七日无理由退货”政策。   昨日(9月15日),国家工商总局召开新《消法》半年工作情况通报会,对新《消法》实施半年以来的工作进行总结。   国家工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杨红灿在通报会上表示,在7月份对10家电商约谈之后,目前来看,阿里巴巴集团、京东商城 、1号店等电商平台能..

统计局调研河南家庭农场:经营面积并非越大越好统计局调研河南家庭农场:经营面积并非越大越好   家庭农场实践一年半来,随着地租、人力成本的频升,其经营压力日渐增大。   近日,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发布 《河南家庭农场经营状况典型调查分析》显示,在其调研的50家家庭农场里,雇工日均工资增幅超7.5%,土地亩均租金较上年增长9.9个百分点。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为单位,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的农业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

国土部:严防土地矿产审批环节腐败  今年,国土部对土地和矿产领域政府部门的违规操作敲响“警钟”,强调再三。   昨日 (9月1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国土部网站获悉,国土部部长、党组书记姜大明在近日召开的部机关、直属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上强调,要紧扣土地和矿产资源管理职责,聚焦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审批出让、重大项目立项和大额资金分配使用等重点环节,创新完善制度设计,强化权力监督制约,切实防控廉政风险。   “近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