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吧消失了,青春再见了

2020-09-11 06:48:10 来源:网络

  网吧消失了,青春再见了

  1999年出生的张宇从没去过网吧。刚上大三的他,身边去网吧的男生也寥寥无几,即便去了也很少打游戏,而是为了拼网速选课、通宵赶作业。

  比张宇年长5岁以上的男生们听到这个,估计会做出“地铁-老头-手机.jpg”的表情——难以置信。毕竟,有那么一个年代,潮流男女的青春回忆就是由网吧承载的。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国新注册网吧数量为1557家,而吊销、注销的达6487家。从2015年开始,全国网吧类企业注册量已经连续4年下滑,2017年之后,网吧净数量呈减少趋势。疫情期间,全国网吧停业半年,据报道,广州越秀区的一家网吧甚至开始变卖店里曾经的重要配置——电竞椅,30元两把。

  虽然和兄弟们包个五连坐“开黑”是只有在网吧才能实现的体验,但这样的需求正在受到现实因素的挑战。如今,随处低头动动手指就能获得的手游体验,让人越来越难找到去网吧的理由。

  自1996年中国第一个网吧在上海开业,中国网吧已经步入了第25个年头。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业态,如今似乎正带着青春一起流逝。年轻人交流方式的变化、社会的变迁正在加速这个过程。

  80、90后的网吧记忆

  光线昏暗,烟雾缭绕,一排排大屁股的台式电脑嘶吼着散热,隐藏在电脑桌面边缘的QQ不时传来好友消息提醒的咳嗽声。一局《穿越火线》或《梦幻西游》作罢,点开QQ,切换到火星文输入法,闲聊几句,顺便欣赏一眼自己用红钻堆砌的浮夸QQ秀。一旁留着非主流发型的女孩,可能正在大力敲着空格键,带有蕾丝花边的美瞳上映着劲舞团的七彩画面。到了假期,狭小的空间里人气爆棚,一个人打游戏,后面五六个围观的。

  这可能是80、90后“中老年网民们”记忆中的网吧素描。那时候,网吧的主力客源是中小学生,上网要靠拨号,每小时网费只要一两块钱。打游戏卡顿是常事,电脑上可能时不时冒出病毒。一些“黑网吧”还准备了很多备用身份证号,供未成年人“合法”地溜进去。

  家住山东的90后孙鹏初中第一次与同学结伴去网吧时,还保有一丝敬畏,“仅存的学生良知使我关上电脑写起了作业。”等到高中、大学,孙鹏去网吧就成了家常便饭。

  早期的网吧作为“上网服务提供者”,需求多种多样。孙鹏记得,初中时自己带着父母去网吧,是为了与出国的表姐视频通话。而平时,网吧里还有打纸牌的、看《还珠格格》的,甚至看《新闻联播》的。

  “网吧既像一个图书馆,又像一个游戏厅,有时候又像一个宾馆。”有17年网吧消费经历的高荣国说。高荣国第一次去网吧是2002年,当时小县城的网吧里只有一款射击游戏,按一下打一枪,影音、聊天软件都还未兴起。备战高考时,他在网吧电脑上看学习英语的视频。

  高荣国上一次去网吧是七八年前了。“现在回忆以前去网吧的经历,就是回不去了,永远回不去了。不可能再过那种生活”。

  “电子海洛因”

  在网吧吸引了足量血气方刚的青少年之后,冲突开始上演。

  2002年6月,北京“蓝极速”网吧纵火事件,是中国网吧史上最惨痛的教训。两名中学生因与网吧工作人员发生纠纷而实施纵火,造成25人死亡、多人受伤。同年10月,国家出台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对网吧的审批、监管更加严格,并明令禁止未成年人出入网吧。2003年,全国不再新批一个单体网吧。

  《条例》实施后,正规网吧牌照一时间被炒到上百万元,“黑网吧”也在城乡毛细血管的各处滋生。类似“向网吧说‘不’”主题的宣传教育开始走进校园,媒体把网吧称作“电子海洛因”。90后王璐记得,自己所在的东北重点中学初中班级,坐后排的男生经常逃课去网吧打CS。刚开始是一两个,后来发展到整排。

  数年间,人们对网吧的评价多为负面。2013年,文化部宣布解禁单体网吧的审批,次年,网吧审批全面放开,政府鼓励网吧行业多元化发展。

  “吧”变成“咖”

  如今走在街头,“网吧”二字难觅,更多被“网咖”取代。2009年,全国第一家网咖在上海成立。与传统网吧相比,网咖的空间更宽敞整洁,游戏主机开始闪耀七彩光,前台除了辣条泡面,有的还出现了咖啡、奶茶、简餐。相应地,网费也开始上涨,每小时收费逐渐突破两位数。专业的电竞网咖、电竞主题酒店也开始出现。

  25岁的常八九曾经拥有一家电竞网咖。2015年在北京平谷开业时,550平方米的场地摆着84台配置上万元的“外星人”电脑,还设置了隔音房、电竞比赛舞台、直播大屏,“在当时太超前了。”网咖开业10个月,流水就超过了百万元。

  但这个新潮的电竞网咖,最终只维持了4年。2017年一款名为《绝地求生大逃杀》(俗称“吃鸡”)的游戏,对电脑配置要求高,很多传统网吧不得不更新设备。“那会儿给了我一个非常不好的感觉,今年是‘吃鸡’,明年可能出现另外的游戏。如果想维持我的定位,成本非常高。” 常八九主动选择退出了这个行业。

  再后来,手游的盛行对网吧的冲击更加明显。在常八九眼中,这个行业不是在“下滑”,而是“直接下落”。

  乐观的人认为,就打游戏的体验和社交功能来说,网咖仍有不可被替代的理由。24岁的桂子是网咖里为数不多的女顾客。桂子更认可在网吧打游戏的体验:一个人在家打游戏,赢了无非是发截图到好友群,大家回复“666”,“那可比不上去网吧抓着朋友显摆的感觉”。

  各种连锁店遍地开花后,一杯奶茶的钱,都可以在网咖待上半天。常八九记得,有个失恋的女孩曾经半夜在他的网咖坐了几个小时,因为周围只有网吧通宵开门,刷夜不过几十块钱。在日本,近年来出现了“网吧难民”群体。因为有单人隔间的设计,洗衣、淋浴设施一应俱全,日本网吧逐渐成为低收入临时工等半失业群体的寄居处,在这里住比租房便宜得多。

  1994年,世界上第一家网吧“Cyberia”在英国伦敦成立时,就是将上网服务和喝咖啡结合,供商务人士、背包客和一切有上网需求的人休闲娱乐。国内最早的网吧也不叫网吧,而是“网络咖啡屋”。

  最近几年,中国网吧开启了一个轮回,脱离了野蛮生长的灰色地带,又向最初那个“Internet Cafe”靠拢了。

  再高端的网吧也只是网吧

  “别的啥也不想了,先活下去再说”。在北京有4家连锁店的网咖经理陈先生说。他所在的门店位于北京东四环外某小区,每年仅租金就要100万元。疫情期间,他的店同所有网咖一样停业半年左右,再开张时生意寡淡。另一家有16年历史、在北京网咖排行榜上名次靠前的连锁网咖,8月复工后,生意最惨淡的门店每天只有十几个顾客。

  二手交易平台上,开始出现转卖网吧二手电脑的卖家,说辞大多是“网吧倒闭”“疫情关门”。人们已经开始为“网吧倒闭”这样的悲情叙事买账。

  “可能就像二三十年前那种补衣服、补鞋的小店,网吧最终会变成网上的一段文字。早晚有一天,小孩们会根本没听说过网吧这个词。”常八九说。

  “网吧再怎么高端,始终是网吧,不会超出人们的接受范围。”他觉得,赢利点单一、收费低,让网吧处于整个休闲娱乐行业的底端。

  北京朝阳区一家网咖的副经理王先生说,网咖行业房租、设备资金投入大,“如果生意不好,回本速度会很慢”。如今好电脑的成本不断提高,5000元在15年前可以买一台电脑,如今只够买个显卡。而他未来也准备探索新的增长点,学习行业中前卫的经营模式。

  B站上,十几年前的网吧影像被up主们当作素材,创造了数百万播放量,网友不厌其烦地在弹幕刷着“爷青回”(爷的青春回来了)。常八九还记得自己的网咖关门的那天,所有场景历历在目。卷帘门放下的那一刻,他抬头看了一眼,“确实不舍。但也有期待。”

  (应采访对象要求,张宇、桂子、王璐、常八九均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曲俊燕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王禹】 ,网吧消失安徽先锋 了,青春再见了

相关:

“小镇做题家”:跳出“自己”看自己,这特别棒  “小镇做题家”:跳出“自己”看自己,这特别棒   评价一个人,不应该以他现在的位置,而是看他从哪里走到了现在。   ---------------   孙滚滚的小学初中都在山东的一个县城,高中到了市里,大学到了北京,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他梳理自己的成长轨迹,觉得挺符合“小镇做题家”的概念,“我的确是靠一路刷题,或者说好好学习,才走到今天的”。   孙滚滚说:“有人听到‘小镇做题家’这个称呼会不乐意,好..

兴趣班“鄙视链”不过是另一种焦虑贩卖  兴趣班“鄙视链”不过是另一种焦虑贩卖   最近,一份“教育培训班鄙视链”的名单在网上热传。马术班、竖琴班、国际象棋班等相对冷门的课程,处于“鄙视链”的顶端,而常见的兴趣班,比如钢琴版、书法班则被认为是“俗气”“廉价”的低层次课程。   与此同时,有媒体在湖南、吉林等地调查后发现,不少家长为孩子挑选兴趣班时,并不是优先考虑孩子的意愿,而是专挑冷门、昂贵的课程。甚至有人毫不客气地说:“足球、篮球..

上海大学食堂“小鸟胃专属餐”火了 备受学生好评  “光盘行动”进校园  上海大学食堂“小鸟胃专属餐”火了   本报上海9月1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推进“光盘行动”,餐厅、食堂怎么做才既有效又合理?最近,上海大学食堂试点推出的“小鸟胃专属餐”冲上话题热搜榜,这种小份菜受到学生普遍欢迎。   上海大学后保处处长梁亮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学校从去年就开始推动“源头节约”。当时,在上海推进垃圾分类的社会氛围中,学校调研发现食堂餐厨垃圾..

年轻人为何动辄给自己贴上“社恐”标签  年轻人为何动辄给自己贴上“社恐”标签   近两年,“社恐”这个词频频走进公众视野,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认为自己“社恐”。前段时间,在光明日报“青年说”发起的网上调查中,参与投票的2532名网友给出一个惊人的结果——仅69人认为自己没有社交问题,97%的参与者存在回避甚至恐惧社交的现象。   在“社恐”没有流行之前,笔者对不擅长交际、恐惧社交的理解,还停留于“性格内向”的认知。然而,浏览了一些关于“社..

疫情让经历寒冬的付费自习室迎来“大回潮”  疫情让经历寒冬的付费自习室迎来“大回潮”   每月支付几百元,你就可以在一个洁净安静的空间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书桌。不需要每天起早占座位,也不需要将沉重的课本和习题搬来搬去,在你付完租金的这段时期里,它如同你的高中课桌般私有。   近年来,一种源于日韩、根据时间付费,从而获得自习室座位使用权的新共享经济形式——付费自习室开始在我国走红。据国内一家互联网公司近日发布的《暑期教育行业复苏大数据报告..

吕梁山里的“新煤矿”  吕梁山里的“新煤矿”   “去年3亩地总共收了4000斤黑木耳,3万多菌棒卖了10多万元。”近年来,山西中阳县任家湾村的任保平、张美莲夫妇在政府鼓励下,栽植了3.5亩黑木耳,没想到收益显著,“县里有支持政策,每亩地补贴3000元,算下来每根菌棒只需要投5角钱,剩下的全是利润,比‘受苦’种庄稼赚钱多了!”   任保平的致富故事是县里许多黑木耳栽植户的缩影。近年来,吕梁市中阳县将黑木耳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果、促进..

智能化服务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消费需求  智能化服务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市场漫步)   在推动智能化、信息化应用加快普及的同时,要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符合其特点、满足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这需要企业、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称,某市一位老人乘公交车时因没有智能手机无法扫健康码而被司机拒载,此事引起人们关注。   其实,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因缺少智能手机遇到不便的现象已不是个例。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支付等服务..

吃水“困中之困”之地如何谱出“吃水经”?  “云”解塬上渴   中国人均水资源量是世界人均的1/4,而西海固,又是全国人均的1/23。西海固苦旱,吃水最难。然而去年以来,已有10多个省份派人来西海固,到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学农村“吃水经”。   在脱贫“贫中之贫”、吃水“困中之困”的地方,能有什么“吃水经”?   彭阳从城到乡,织起一张“活”的水网——传感器遍布泵站阀门,流量水压等数据汇入物联网,管控靠云计算,调度实现自动化。   彭阳解答了..

让乡村新职业激发新动能  让乡村新职业激发新动能(话说新农村)   乡村新职业不断涌现,适应了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政策多些精准帮扶,教育培训多些精准服务,让农民成为更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业成为更有奔头的产业   近日,浙江杭州市余杭区农业农村局发布一则招聘信息,为所辖的8个村招聘农业经理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年薪18万元,另有绩效奖励……优厚的待遇引发不少大学毕业生的关注。农业经理人是干什么的?招聘信..

节前买来节后扔 月饼如何走出浪费怪圈  节前买来节后扔  月饼如何走出浪费怪圈(养生杂谈)   几乎每年中秋节,总要有这么几种新闻报道:节前,各种花样月饼上市,天价月饼惹争议,过度包装须警惕等;节后,则是月饼大甩卖,追问过剩的月饼去哪儿了,反思浪费现象等。   今年,在全社会都在声讨餐饮浪费的氛围中,中秋节又将翩然而至。提前一两个月,很多商家就按捺不住推出“新科月饼”抢占市场了。   事实上,人们对月饼的消费量,早就到了天花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