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钟南山携手“抗疫天团”讲述战“疫”故事

2020-09-02 10:57:00 来源:网络

  少年强 中国强!《开学第一课》钟南山携手“抗疫天团”讲述战“疫”故事

  少年强 中国强

  9月1日晚,《开学第一课》如约与全国中小学生见面,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少年强,中国强”。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张文宏等作为主讲嘉宾,分享了疫情期间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以及他们的所见所闻。

  钟南山: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权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出生于战火之中,在父母的影响下学医从医、在“非典”时挺身而出,在新冠疫情发生时奔赴武汉一线。他的故事激励着年轻一代热爱生命、敢于担当。

  钟南山介绍,武汉关闭离汉通道的76天,换来的是让中国至少减少感染70万人。这就是我们的国家,首先抓住人的生命是第一宝贵的。

  钟南山:什么东西是最大的人权?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权!我们保住了这么多人的命,这是我们最大人权的表现!

  来自湖北的王睿同学,通过云课堂连线向钟南山表达了致敬,并立志要成为一名像他一样有担当的医生。钟南山向他以及所有励志要成为医生的同学表达了鼓舞和期许。

  钟南山:敢医疗,敢实践,敢说话!

  节目现场,钟南山现场书写“一个人也不能少”,寄语年轻一辈医务工作者。

  钟南山:在抗疫这么一个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在未来需要的时刻,老一辈的医务工作者和年轻一辈的医务工作者,全员报到,一个都不能少。

  张定宇:生命就是要珍惜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

  张定宇,是“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也是一个渐冻症患者。

  从武汉疫情阻击战打响的那一刻起,张定宇就拖着蹒跚的脚步,日夜奋战在一线。也正因如此,他被人们称为“铁人院长”。他的妻子同为医务人员,因感染新冠病毒,那时正在另一家医院接受隔离治疗。除夕之夜,当张定宇准备跟妻子视频时,突然收到了紧急通知:“解放军3支医疗队,陆海空450人组成的医疗队已经集结完毕,将搭乘军用飞机,3小时后抵达武汉!”那一刻,张定宇用四个字形容自己的心情:“神兵天降!”

  张定宇: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我们每个人团结起来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可以汇聚成巨大的能量和信心。当时我就下决心,我一定要为我们的病人,为我们的城市,为我们的国家,筑起一道生命的长城。

  谈到生命的意义时,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也有着坚强乐观、不屈不挠的态度。

  张定宇:生命就是我们要珍惜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

  毛青:当时的武汉就是战场 我们不是逆行是冲锋

  节目现场,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专家毛青的出现,让张定宇的脸上绽放了笑容。两个人没有拥抱,也没有握手,而是笑着伸出了胳膊互相击肘——他们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最常用的问候方式,表达着重逢的喜悦。

  在谈到如何看待这次抗疫行动时,毛青说:“这不是逆行,而是冲锋!”“武汉就是我们应当奔赴的‘战场’!”

  从进驻金银潭医院、转战火神山医院到任务完成后撤离,在武汉的整整84天,中国人民解放军援鄂医疗队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的预定目标。

  张伯礼:我们一定能战胜传染病 保证全国人民的健康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在《开学第一课》上对同学们讲述,中华民族有文字记载的疫病就有300多次,中华民族不断地跟疫病斗争,总结了很多经验。1961年天花绝迹,比全球消灭天花时间早了18年;1994年我国就没再发生新的脊髓灰质炎,这比世界卫生组织所规定的时间提早了16年。

  张伯礼:再过十年二十年,你们就是我们共和国的脊梁,你们就是国家的建设者,这个历史的重任就交给你们身上了,我们一定能战胜传染病,保证全国人民的健康。

  陈薇:除了胜利 别无选择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陈薇和她的团队在抵达武汉的第二天就启动了帐篷式的负压实验室,开始核酸检测后,很快达到每天一千多份的检测量。

  2月22日,第一批疫苗在生产线上下线,那天正好是她的生日,她用八个字回复了上级领导、院长和政委的生日祝福:“除了胜利,别无选择!”

  张文宏: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用生动可感的语言,结合简洁直观的动画,为全国中小学生送上了既科学又实用的十大“少年儿童卫生健康宝典”,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向孩子们强调公共卫生意识的重要性。

  张文宏: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吴尊友:大数据为我们及时防控疫情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技术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着重讲述了北京的疫情防控。

  吴尊友介绍,“西城大爷”在这次北京的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病人通过回忆14天内去过的23个地方,为疾控人员提供了有效数据。疾控人员通过采集环境标本,在24小时内就锁定了病毒源头所在地为新发地市场。同时,吴尊友还告诉同学们,健康宝、大数据应用为我们及时防控疫情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技术,为安全生产、复工复学提供了科技的保障。

  少强强则中国强,一场疫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赤诚和顽强,看到了中国少年的勇敢和担当,更看到了中华民族蓬勃向前的希望。

  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在伤痛中孕育的重生让我们更加懂得生命的可贵。

  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梦想实现的步伐,任它风急雨骤,我们始终拥有强大的信心。

  希望同学们刻苦学习知识,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当时代召唤时能挺身而出,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编辑:白嘉懿】 ,《开学第一课》钟北京军区司令员 南山携手“抗疫天团”讲述战“疫”故事

相关:

心脏出问题  祸首竟是口腔细菌 不注意口腔卫生,后果会有多严重?口气?蛀牙?牙周炎……如果你只想到这些,那么你太低估其危害了!它还可以引起很多你意想不到的问题! 心脏瓣膜损毁,竟因口腔细菌入侵血液 林先生一个月前开始稍微活动下就气不足,需要赶紧坐下来喘大气,没过两天,脚也开始肿胀起来。林先生隐约觉得不对劲,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仅靠吃点中药就应付了事。但数天后,病情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快速加重了,连躺下都需要大口喘气。 经过..

腹型肥胖人群患糖尿病风险特别高 最新发布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国18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12.8%,比2017年公布的统计数据10.9%,足足上升了1.9%!据此推算,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为1.298亿!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延兵教授介绍,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年轻化,30-40岁人群已渐成“主力军”,她提醒,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一定要早筛早诊早治,特别是腹型肥胖人群。 很多人都知道,“三多一少”——..

雷雨天谨慎出街! 说起“被雷劈”,人们往往以为“可能性低过中彩票”,这是真的吗? 8月22日,在一个小时之内,先后有两名年约30岁的小伙子被紧急送往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他们同为被雷电击伤的患者!每年八九月,正值东南季风为岭南地区带来雷电暴风雨的季节,急诊科专家为您支招如何防雷。 急诊室一小时收治了2例雷电伤患者 8月22日傍晚时分,广州的天空突然阴沉起来,大雨倏忽倾盆而下,天边传来巨大的轰隆雷声。晚上9时左右,..

孩子腹泻要不要立刻止泻? 再过几天就是白露节气了,季节转换,气温忽高忽低,宝宝容易出现肚子不适。秋季是小儿腹泻病的高发季节,专家表示,如果宝宝出现腹泻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病情加重。 天气过热易诱发消化功能紊乱 什么是小儿腹泻病?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儿科王杰医生介绍,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或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高。怎样判断大便..

在北京看病如何预约挂号?   目前北京多家大中型医院主要可使用七种挂号方式:   1.京医通。随时随地微信挂号、缴费,开放知名专家团队门诊、专病专症门诊挂号快速通道,且可实现全市22家公立医院预约挂号。挂号方式:京医通公众号或院内京医通自助机。   2.114平台预约。方便老人挂号,且平台共提供149家公立医院号源。挂号方式:登录平台官网http://www.bjguahao.gov.cn或拨打010-114人工坐席。   3.医院官网。各科室、医师信息全面。网..

不让女童因疫情掉队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停课和教育中断,在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有超过15亿学生受到影响,其中7.67亿是女学生。 在世界各地努力制定学校复课计划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全球教育联盟性别平等旗舰项目成员日前发起新的“停课不停学” 宣传活动,其关注重点在于“不让女童掉队”。 发起“停课不停学” 宣传活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披露,新冠疫情下,将有超过1100万名女学生(包括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可能..

糖友护足无小事,预防糖尿病足有三步  家住广东清远市的吴先生患有糖尿病多年,血糖控制得一直不好。由于经常宅在家里,饮食、运动、用药、复诊不规律,足部起了一个小泡没有重视,竟逐步发展到足部溃烂变黑,很快出现小趾坏死,血管及肌腱外露……到当地医院就诊被告知无法保住小腿,需要截肢! 吴先生后来辗转打听来到了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就诊,这时已经下肢缺血严重,足部坏疽、疼痛。仔细询问病史后,该科徐楚江主任医师团队采用局部清创结合..

关于喝水的讲究,这些都讲错了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没有水,食物中的营养不能被吸收,废物不能排出体外,药物不能到达起作用的部位。水与人类的关系如此密切,饮水对于人类健康和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然而有许多说法让人们对饮水安全产生了忧虑和担心:放置超过6小时的水不能喝,瓶装水放后备箱暴晒会致癌,热水兑凉水,不能给孩子喝……这些说法是真的吗?让我们一起来揭开真相。 ..

八月谣言榜出炉 健康领域仍是“重灾区” 8月,伴随着暑热与暴雨,一波传言趁机来袭。 一些地方蚊子嚣张肆虐,多地纷纷拉响登革热防疫警报。与此同时,登革热相关传言在网上流传;作为诱发胃癌的危险因素,幽门螺旋杆菌成为不少人防范的重点对象,近日,不少口腔护理产品厂家推出了添加“乳铁蛋白LF”的网红牙膏,号称可以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网传文章称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时,服下一片硝酸甘油就能缓解,煤气中毒后喝糖水可以缓解症状甚至救命;更有自媒体文章宣称“葡..

“禁塑”的关键是方便替代 “明年1月1日起,将禁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塑料餐具及一次性塑料吸管等。”距离全面“禁塑令”施行仅剩3个多月,相关领域准备得如何?从媒体调查来看,可谓喜忧参半,塑料吸管率先退场,但塑料袋、塑料饭盒却不见收敛。 从“限塑令”到“禁塑令”,随着环保理念渐入人心,我们向“白色污染”宣战的态度愈发坚决。但着眼现实,总体上依然没有跳出“抓一抓就见效,松一松就反弹”的怪圈。究其原因,往往就绊在了“方便”二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