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医疗队护士:将专业、温馨的“三米阳光”洒向患者

2020-05-12 21:07:20 来源:网络

  (抗疫故事)援鄂医疗队护士:将专业、温馨的“三米阳光”洒向患者

  中新网北京5月12日电 (记者 杜燕)今天是国际护士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国家援鄂医疗队队员、急诊科护士长崔曼在一场发布会上讲起在驰援武汉期间,医疗队的护士们如何将关心、关爱、关注覆盖到周围三米范围内的所有人,而每一位康复患者的笑脸又如何也带给医务人员们无数次感动和鼓励。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自1月26日起,由院长乔杰带队,先后派出三批共137名医务人员赴武汉,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开展重症患者救治工作。从1月29日进入病房到4月4日关闭病房,累计收治189名患者;自2月8日独立接管病房以来,共收治患者102人,其中危重症21人,重症79人。

  崔曼介绍,在医疗队的137人当中有100名护士,号称百人护理团队,来自ICU、急诊和内外妇儿等多学科,都具有重症科室的工作或者轮转经历。年龄最大的39岁,最小的23岁。既有正忙碌在工作岗位上的护士,也有平时忙得难以休息、趁着春节与家人刚刚团聚的护士,还有打算春节期间结婚的新娘,爱人刚做完手术的患者家属……接到通知后,义无反顾奔赴武汉支援。

  这次疫情特殊,面对不同类型的患者、不一样的工作环境,对于护理团队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大的挑战。她说,为了提高工作效能、保障护理质量,护理团队构建了三级护理管理架构,设总护士长、护士长及组长管理体系。组建七个临床护理工作小组,将具有前期工作经验的第一批队员、危重症、呼吸重症、急诊科专业护士及具有危急重症规培轮转经验的护士均分到各个小组,优化各护理小组人员构成。

  针对合并不同学科疾病的患者,“一人一策”是患者护理的关键。她称,医疗队成立了重点患者护理管理小组,建立一对一工作群,针对所管理的危重患者随时进行病情沟通,充分掌握当前护理要点,及时针对病情变化调整护理计划,确保精准护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护士每天和医师一起查房,充分掌握医生的诊疗思路,更加有效地推动治疗进程。

  “因为隔离需要,所有患者都没有家属陪住和探视,我们承担着很多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崔曼表示,在隔离病房,穿着很厚的防护装备,每一项工作都需要调整好呼吸和脚步频率,才能一步一步地完成。后期武汉天气热了,防护服不透气,经常是穿完衣服还没有进到隔离病区就已经满身大汗。虽然这些只是非常简单的工作,但队员们用真心、真情温暖着每一位患者。

  这次疫情特殊,面对的不仅是医疗救治上的挑战,更是医护人员和患者心理上的挑战。崔曼表示,遵循三院“三米阳光”的护理理念,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促进疾病康复。

  所谓“三米阳光”,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从2017年开始在全院倡导的护理文化,提倡在护理工作中关注、关心、关爱出现在三米内的所有人,用护理人的行动,为患者、家属和同事营造温馨的氛围,也为治疗疾病起到积极正向的作用,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崔曼称,援鄂护理团队的名字就叫作“温暖武汉的三米阳光”。

  有一天一位患者说:“住院好几天了,太想吃热干面了。”队员非常有心,再次上班的时候特意从驻地为患者带了一份煮好的热干面,手写了“北京炸酱面祝武汉热干面早日康复”的卡片。

  队员们还自制了很多交流鼓励卡片,患者床头留下了“加油,我们与你同在”“无论何时,不抛弃不放弃”等温馨祝福。这些真诚的祝福饱含着队员们对患者的爱,也寄托着来自“三米阳光”的温暖。

  崔曼表示,如果说“三米阳光”护理理念是把关心、关爱、关注覆盖到周围三米范围内的所有人,那么每一位康复患者的笑脸,也如同一缕阳光照进了医护工作者的心房,带给医务人员无数次感动和鼓励。(完) 【编辑:黄钰涵】 ,援鄂医疗队护士浪里白条张顺 :将专业、温馨的“三米阳光”洒向患者

相关:

疫情下的口腔护士:每天工作12小时 日最高接待87位病人  中新网杭州5月12日电(应欣睿 徐翘楚)疫情期间,除了呼吸科护士奋战在抗疫一线外,来自不同科室的护士们也要在高强度与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下,守护民众健康。据了解,由于疫情防控,浙江省口腔专科门诊几乎全面停诊,这也使得浙江省的口腔急诊集中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下称“口腔医院”)。该院儿童口腔科护士长方津慧介绍,疫情期间,她最长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日最高要接待87位病人。   “假期取消,全体待命..

粤多家医院举行活动庆祝护士节:希望社会关注护理行业  中新网广州5月12日电 (蔡敏婕)今年5月12日是第109个国际护士节,广东多家医院以抗疫护士故事分享、抗疫医护情景剧演绎等多种形式庆祝“5.12”国际护士节,并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护理人员进行表彰。   当前,广东护士队伍规模增至2019年的35.7万人,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从1.5人提高到3.1人,覆盖急性期诊疗、慢性期康复、稳定期照护、终末期关怀的护理服务格局逐步建立,护理体系不断完善。全省护..

六部门:对自由探索和颠覆性创新活动建立免责机制  中国六部门:对自由探索和颠覆性创新活动建立免责机制   中新社北京5月12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官方六部门就加强基础研究最新推出十大举措,其中“改进基础研究评价”就特别明确提出,对自由探索和颠覆性创新活动建立免责机制,宽容失败。   中国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制定的《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近日印发并公布,共提出五类十项重点举措:   优化基础研..

武汉“清零”多日后突增6名确诊病例追踪  新华社武汉5月12日电 题:武汉“清零”多日后突增6名确诊病例追踪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王自宸、廖君   武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清零”一个多月后,近日突增6名确诊病例。   4月4日至5月8日,武汉一直保持确诊病例零新增。但武汉市近来接连通报,当地东西湖区长青街三民小区出现10例无症状感染者,其中6人转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此,东西湖区调整为中风险等级。因封控管理不力,长青街工委书记被免职。 ..

北京确诊病例何时能“清零”?  (抗击新冠肺炎)北京确诊病例何时能“清零”?   中新社北京5月12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市1月20日首次报告确诊新冠肺炎病例。截至5月11日24时,北京市共报告593例确诊病例,仍有13例在院治疗。北京确诊病例治疗持续时间较长,何时能“清零”?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12日举行的一场发布会上解惑释疑。   北京市报告的593例新冠肺炎病例中,输入性病例有377例,占总病例数的64%,其中中国其他省份输入到北京..

“512”女孩在浙江12年:被资助到大学 为报恩成教师  中新网杭州5月12日电 题:“512”女孩在浙江的12年:被资助到大学 为报恩成教师   作者:童笑雨   “我上辈子一定拯救了银河系。”5月12日,回忆起在浙江学习、生活、工作的12年,海亮教育管理集团小学教师张映霜笑着说。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张映霜所在的四川青川,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那年,她正上初一。一个多月后,张映霜辗转来到千里之外的浙江,在海亮集团的资助下完成学业。如今,..

赵立坚再和这家澳媒记者交锋【环球网综合报道】2020年5月12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记者:据中国海关消息,中方将四家澳大利亚牛肉出口商列入禁止进口名单,但没有告知原因。外交部能否告诉我们原因是什么?中国驻澳大使此前曾提到,中国民众对澳大利亚正推动对疫情源头的“独立国际审议”表达不满,可能不愿购买澳牛肉,外界认为这是中方对澳方的“经济胁迫”。请问这与限制澳牛肉进口是否相关?赵立坚:我们注意到有关报..

十九届中候补张福海,任广东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5月12日,据《南方日报》消息,近日,中央批准:张福海同志任广东省委委员、常委。省委决定:张福海同志任省委宣传部部长。此前,张福海任职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公开简历显示,张福海生于1964年12月,1986年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进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历任发行部副主任、社长助理兼生产调度室主任、副总编辑等职。2001年,新闻出版署更名为新闻出版总署,升格为正部级机构。次年,张福海调入新..

世界首个!中国建成全球最大新冠疫苗生产车间近日,中国电子旗下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简称中电四公司)承建的国内首家人用P3生物医药生产车间项目顺利完成交付。该项目的建成,标志着全球最大新冠疫苗生产车间诞生,量产后年产能达1亿剂,具备满足大规模紧急使用和常规接种的生产条件。尤其是在国内目前尚无针对人用疫苗的高级别生物安全生产车间的建设标准背景下,该项目的建成还填补了国内重大疫病防控在疫苗领域的生物安全空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药品和疫苗..

俄媒:普京新闻秘书感染新冠病毒【环球网快讯】据俄塔社刚刚消息,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证实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据央视客户端消息:据俄新社5月12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确诊新冠肺炎,目前在医院治疗。此前报道:普京称俄总理仍有“发烧症状”,但病情正在好转【环球网报道 记者 王博雅琪】“米舒斯京还是有些发烧症状……不过他已在恢复中。”据俄塔社报道,当地时间6日,普京在一场会议开始前谈及不久前感染新冠病毒的俄罗斯总理米舒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