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90后95后挺进抗疫一线!网友:感动,泪崩……

2020-02-03 20:13:12 来源:网络

  高校90后95后挺进抗疫一线!网友:感动,泪崩……

  筑起防疫青春长城

  “逆行”抗疫第一线,90后95后高校青年在行动!

上海交通大学

  为国家和护理事业奉献,我很自豪

  除夕夜出征的傅佳顺,1992年出生,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重症监护室护士,他是院里为数不多的男护士之一,最早主动请缨的人员之一。他在日记里这样写着:

  天佑武汉!我们能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

  重症监护室护士傅佳顺

  2020年1月26日

6:00

  早早醒来的我微信给父母报了平安,妈妈说,家中独子赶赴前线,担心得睡不着,可还是理解并支持我的选择。

  9:00

  我们随各医护小组长前往医院了解情况,和科室对接。当地医疗卫生条件和设施设备与上海相比,存在差距,医务人员和医疗物资都存在短缺。战友们陆续接到通知,下午前往临床一线,心中难免些许忐忑。

12:00

  所有人匆匆吃了简餐。中午陆续接到各方关心讯息,院领导再次明确提出有困难,找组织,找领导。叮嘱不同医院的队友多协作,多关心,多照顾。这是我们强有力的护盾!加油!

  13:00

  今天起将接手北2层楼和北3层楼,都是基本规范的传染病建制病房,2层是普通病房,收治确诊患者;3层收治重症患者,简易监护室病房,配备无创呼吸机,防护措施基本到位,但后期供应可能会有困难,现场氛围再次凝重。

  13:30

  中午会议结束,各家医院主动统计物资,做好下一步的使用规划。我们把带来的设施统一管理,首先供应下午前往临床一线的战友。先用自己带来的,不够再想办法调剂。希望不用调剂。

15:00

  “还有5分钟,请今天上班的战友培训结束,穿脱防护服马上出发!”来不及和今天下午赶赴病区的战友告别,起身站立目送,致敬先行者们!平安归来就是胜利!

  15:30

  取出手机,重温病毒诊疗和防护培训内容。

  18:00

  匆匆晚餐,医疗和护理组长召开微信会议,紧急安排后续工作。

  “之前很难想象在和平年代,我们有机会以这样的方式为国家和护理事业奉献,我很自豪!困难是暂时的,相信我们的祖国,终能踏雪逢春!”

  同济大学

  95后剪短头发支援武汉

  1996年出生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赵清雅,是上海第二批支援武汉医疗队的一员。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从上海出发赴武汉的时候,她自己剪短了头发。

  1月31日是赵清雅援汉期间第一天第一组进入监护室的日子,当天她写下这样的日记:

  期待春暖花开,一起加油

  到时,谁都不准缺席

  早上6点的闹钟响起,我揉着惺忪睡眼,今天是第一天第一组进入监护室,我爬起来,匆忙洗漱,带上装备,7点再楼下集合,一同班车出发武汉三医院。

  从清洁区到半污染区再到污染区,我们穿好隔离衣、防护服,花了半个小时,最后还有感控的老师,帮我们把好走后一道关,真正的变成了白衣战士。

  我们走进11楼临时改建的简易监护室,我们一组班8个人,我被分配到两个房间,4张床,主要为病人做基础护理、输液、测血糖、血气,协助病人做检查,记录生命体征,观察病人病情,因为是湖北人,他们说起方言,我都能听得懂,可以更快速知道他们的需求。

  有位阿姨告诉我,她特别害怕,她拉着我的手叫我不要走。当时心里特别难受,她该有多痛苦,才会拉着我的手。我安慰着她,做心理护理。等她缓解后,我要她吃点饭,增强免疫力才能赶紧好起来。在我的帮助下,吃一口饭,带一会呼吸机,就这样子。

  看到剩下的一点饭菜,我很开心,尽管是多么微不足道,但却让我觉得很欣慰,她的努力,加油,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我们任何人都不会在湖北有困难的时候抛弃湖北!

每一个逆行者都要平安回来!

  你们有多想出去,我们就有多想回家。停止你们出行的脚步,我们离胜利更进一步!

西南医科大学

  25岁女生瞒着父母报名支援武汉

  继首批派出35名医护人员后,昨天,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附属中医医院组织14名医护人员,组成第二批援鄂抗疫医疗队!

  据了解,西南医科大学49名救援队员中,共产党员20人,90后15人。

  该校附属医院和附属中医医院于2月1日下午2:30收到省卫健委组派队伍的紧急通知,大约1个小时左右,援助队伍名单便已确定。

  记者获悉,这批医护人员中,最年轻的是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曹鑫护师,1995年出生。

为何要上“前线”?她这样说:

  作为共产党员,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集结号!

  面对疫情挺身而出、责无旁贷。我相信武汉一定能挺过去,让我们做美的逆袭者,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们依旧是最美的白衣天使!

  据西南医科大学官微介绍,从1月25日至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附属中医医院选派的首批35名医护人员,已在距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只有1.2公里的驻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奋战了多个日夜。

25岁的温远淇是泸州人,是西南医科大学第一批赴湖北援助医疗队成员。

  今年春节,在急诊医学部重症监护室工作的她正好轮休。她早就计划好了,这七天要好好陪着父母,走亲访友。平时,爸妈都在贵州工作,难得一聚。前几天,父母专程回到泸州陪她一起过春节。

  然而1月23日,下班后的她正和朋友聚会时,无意中看到援助通知,温远淇背着父母报了名,先斩后奏,她担心父母不理解。还好,父母当晚知道她将赴湖北照顾危重病人的事后,虽然担心,但还是理解,最后还鼓励她:这是一次历练的机会。

  父母的支持,是她最大的动力!“作为一名年轻的医务工作者,越困难越要有担当。”

  河南理工大学

  主动请缨支援武汉,很多都是90后

  2月2日中午,焦作市首批支援武汉应对疫情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庄严宣誓。随后,他们踏上了前往湖北的征程。

其中,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派出6人,多数都是90后。

  有人表示:瞬间泪崩↓↓↓

  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的教师对记者表示,我校附属医院派出的6名医护人员,全都是主动请缨,其中90后四人。

  援助医疗队里的郭亚茹是一位新婚妻子,90后的她舍小家顾大家,听从召唤,随队出征。

  据悉,为了方便穿防护服,减少疾病传播,参加援助医疗队的女队员集体剪掉长发。

集美大学

  团员青年积极发声,凝聚青春正能量

  近日,集美大学的原创歌曲《守望》在网络上传播,学子们用自己的方式为武汉加油!

  守望

  曲:居来提

  词:张竞璇 王征

  吉他:居来提

  演唱:居来提

  这没有硝烟飘扬

  滚烫热血铸就希望

  不分昼夜不敢遗忘

  这不是厮杀场

  你却冲锋在最前方

  新年灯火为你守望

  白衣 飘扬

  闪耀着万家光

  妙手仁心爱未央

  剪掉了你的发不忘亲人的牵挂

  悬壶安济万千怕

  心似莲花绽放只为救死与扶伤

  敬佑生命爱无疆

  想告诉你别怕力量汇聚成盛夏

  艰难过后是芳华

  集大八方学子也为你们歌唱

  风雨过后是阳光

  白衣英姿永不忘

  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所有集大青年的心。

  1月25日,在收到团中央和团省委的行动令后,学校当晚第一时间部署落实,动员集大青年开展接力送祝福的网络行动,积极发声,搭建起集大团员青年用赤子心表达爱国情的精神家园,凝聚起致敬一线工作人员、祝福武汉人民、祈愿祖国康泰的舆论正能量。

  据校方介绍,短短几小时,该校有数千名学生阅读和转发助力防控疫情网文,并在留言区接力,为武汉加油,向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致敬,为祖国祝福!

  此外,学校先后在“集大青年”微信公众号等团属新媒体阵地推出十六期疫情防控专题;开启集大青年“毅”起防疫——20 天家庭健康生活的打卡活动,鼓励学生坚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应对疫情防控。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95后主动请缨成为志愿者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在1月24日向全院发出出征倡议,王坤和唐鑫元同学主动请缨,自愿报名,从千余名医护人员脱颖而出,成为成都市公立医院第一批赴鄂的19名队员之二,而唐鑫元也成为了此次援鄂抗疫队伍中最小年龄的志愿者。

  唐鑫元,男,共青团员,1996年出生,汉族,2016年毕业于乐山市嘉州卫生职业学校,同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到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学习,担任医护分院学生会主席、班级班长。

  在校期间曾荣获“四川省优秀大学生毕业生”、“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四川省护理学会科普演讲比赛一等奖”、“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学院“一等奖学金”1次、“二等奖学金”1次、学院“十佳共青团员”、学院“青春榜样”、“成都市国防军事教育优秀学员”、学院“优秀毕业生”、学院“优秀学生干部”、学院“优秀志愿者”、学院“暑期三下乡优秀学生”等荣誉。

  同时,他在校期间以第一负责人申请学院学生自主科研项目3项,并自主研发出三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受理中)。

2017年11月,被党组织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

  2018年5月,被授予学院第四届“身边的青春榜样”荣誉称号。

  2019年7月,获201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

临出发前,他说:

致敬在疫情第一线的“逆行者”

  致敬这平凡又伟大的坚守

  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抗击疫情,我们在一起!

  这是每个青年的承诺,

  是每个中国人的承诺!

【编辑:郭泽华】 ,高校90后95智胜人生 后挺进抗疫一线!网友:感动,泪崩……

相关:

北京地铁:将对未戴口罩乘客进行劝离  中新网2月3日电 据北京地铁公司官方微博消息,日前,鉴于北京疫情由输入期转入扩散期,为进一步确保乘客的出行安全,营造安全的乘车环境,北京地铁将对未戴口罩乘客进行劝离。   北京地铁表示,为切实落实好“四方责任”,做好地铁疫情防控和消毒工作,北京地铁公司对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共交通工具消毒操作技术指南》在车站、车厢常态化消毒的基础上,做好全线网进站测温工作,遇体温异常乘客将进行隔离并拨打120..

吉林“90后”动保专家:疫情时期更加忙碌  中新网吉林2月3日电 (石洪宇)一只被困在烟道里的红隼又让吴剑锋加了晚班。他需要给受了惊吓的大鸟清理羽毛,为其戴上专有的“帽子”后,它很快恢复平静。 两只猴子是这里最活跃的 苍雁 摄   “看不见了就会很安静,这是大多数鸟类的特点。”1990年出生的吴剑锋作为吉林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熟悉野生动物的习性。而在旁边的是一只受伤的红隼,因翅膀被弹弓打穿,它恐怕再也不能飞了。“很遗憾。” 澳大利..

节后上班第一天  (抗击新型肺炎)节后上班第一天   中新社北京2月3日电 (记者 马海燕)2月3日,农历正月初十,中国大部分地方迎来春节后的上班第一天。受新型肺炎的影响,今年比往年的节后上班晚了三天。   上午10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关于疫情的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六个部委负责人介绍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保障情况。部门之多,足见疫情之重要。   下午3点,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举行。前往这个非常时期最受关注..

山东济南外卖小哥的战“疫”:推出“无接触配送”  (抗击新型肺炎)山东济南外卖小哥的战“疫”:推出“无接触配送”   中新网济南2月3日电 (孙婷婷)测量体温、领取口罩、消毒外卖箱……3日上午8时30分,山东济南44岁的外卖骑手牛福敬做好个人防护后,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牛福敬与全国各地的外卖骑手一样,没有遵守“不出门”。他们戴好口罩,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将蔬菜、米面油、药品等物资,及时送至市民手中。   自1月24日..

民政部印发殡葬服务疫情防控指引 不举办告别等聚集活动  中新网2月3日电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民政部办公厅2月3日印发《殡葬服务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遗体处置及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试行)》(下称《指引》),《指引》要求,新冠肺炎患者(含疑似)遗体运送到殡仪馆后,应当立即火化。火化遗体应当使用专门火化炉,火化前不得打开装殓遗体的卫生盒和密封包装袋,不可进行遗容瞻仰、告别等活动。   《指引》从管理和技术双重角度,对殡葬服务机构特别是承担患者遗体处置工作的..

河南一村干部瘫睡在地上 连续十几天奋战疫情没回过家  新京报讯(记者 李傲)近日,一张村干部瘫坐在地上睡着的图片,让不少人直呼敬业并表示心疼。照片中的主人公就是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槐店乡晏岗村党支部书记晏乃军,今年57岁的他,自疫情暴发后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每天睡眠不到5个小时,从大年初一开始就没有回过家。晏乃军表示,村里人口众多,又有从武汉返乡的人员,为了村民的健康,他一刻都不敢停歇。 晏乃军坐在地上睡着了。受访者供图   照片中,一位身穿蓝色..

宁波:一次聚餐、祈福活动确诊25人 警惕聚集性传播  (抗击新型肺炎)宁波:一次聚餐、祈福活动确诊25人 警惕聚集性传播   中新网宁波2月3日电(见习记者 李典)“一次聚餐、祈福活动造成目前25人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3日,在浙江省宁波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宁波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卫健委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黄加成呼吁警惕聚集性传播。   据黄加成介绍,宁波市1月26日确诊的患者胡某于17日参与了..

湖北襄阳首例成功治愈的确诊患者出院  (抗击新型肺炎)湖北襄阳首例成功治愈的确诊患者出院   中新网襄阳2月3日电 (江伟兵 姚敏)经过11天治疗,湖北襄阳一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达到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3日下午5时35分从该市中心医院东津院区发热病房治愈出院。这是襄阳首例成功治愈出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周先生,50岁。1月23日下午5时,他因咳嗽、发热一周,到中心医院就诊。随后,周先生经核酸检测,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

福建多地出台最严出行管控措施 要求居家防护14天  中新网福州2月3日电 (记者 龙敏)继湖北黄冈、浙江温州后,福建省松溪县、武夷山市、寿宁县等多地出台最严出行管控措施。   南平市松溪县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应急指挥部发布通告称,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全县居民从2月2日零时起至2月16日零时,居家自我防护14天。每户家庭(居家隔离家庭除外)每天可指派一名家庭成员上街采购生活物资,其他人员除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生病就医,在农贸市场、超市和药店上班外,不得外..

“声”入人心:脱口而出的话最动人  在这个特别的春节,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里,千千万万的人第一时间站了出来——驰援武汉的安徽医护人员,主动请缨护送物资的“逆行者”,坚守岗位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一线工作者,还有,无论如何也要尽自己一份力的你和我。   如果摘下口罩,他们都是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你和我,说出来的也都是普普通通的家常话。   可正是如此,这义无反顾的逆行,这奋不顾身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