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夫妻扎根乡村教学数十载:守护农村孩子的求学梦

2019-12-31 20:16:07 来源:网络

  中新网太原12月31日电 题:山西夫妻扎根乡村教学数十载:守护农村孩子的求学梦

  作者 刘小红 王昕莹

  任教于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孔岩小学的吕长平,在这所乡村学校的讲台上已坚守35年,他不仅见证了学校从以前的土窑洞到现在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安装网络教学设备拥有高质量的教学资源等变化,更“忽悠”妻子成为该学校的幼儿教师。

  多年来,无论条件如何艰苦,吕长平和妻子一直坚守在辛安泉这个小小的山村,守护着自己的教师梦,守护着农村孩子的求学梦。

  为教师梦扎根乡村的年轻人

  走进孔岩小学的大门,绝佳的自然风景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构成了一幅美好的乡村风景画,打破了人们对于“乡村小学”的刻板印象。但在35年前,作为民办教师的吕长平刚走进孔岩小学时,这里任教环境冬冷夏热,学生的教室是土窑洞,厕所都只能去户外上,备课、讲课、孩子们的练习题、多个年级的教学任务,全靠吕长平一个人,但一个月的收入甚至难以维系生活。

  据了解,学生最多的时候,孔岩小学的窑洞教室里坐的满满当当,却只有吕长平一个人在讲课。谈及过往的艰辛,吕长平说自己曾想过放弃,他说“工资太低了,生活都快过不下去了,但是我从上学的时候便有一个做老师的梦想,现在有机会实现梦想,再难也要坚持;而且,那会家里人不用我照顾,爱人也特别支持我,就咬牙挺住了。”当下,吕长平的这份坚持已持续35年,现在的他已经从民办教师转为一名拥有正式编制的教师,收入也提高了许多。

  吕长平待遇变好的同时,孔岩小学的教学环境也在逐渐改善。2013年,中国实现了教学点资源全覆盖,孔岩小学也引入了网络教学设备。吕长平通过网络为孩子们找来了更高质量的教学资源,让孩子们可以在乡村教室中接受千里之外的名师教育。有了网络教学设备之后的吕长平也并没有懈怠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会把孩子们的练习题先手写在纸上,再复印出来分发给孩子们做,之后再认真批改,一年级的李祥瑞说:“吕老师有一双戴着老花镜的火眼金睛。”

任教于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孔岩小学的吕长平,在这所乡村学校的讲台上已坚守35年。 周珪喆 摄 任教于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孔岩小学的吕长平,在这所乡村学校的讲台上已坚守35年。 周珪喆 摄

  以校为家,教师夫妻为乡村学子筑梦

  吕长平不仅自己投身于乡村教育事业,还把孔岩小学变成了“夫妻学校”。据悉,在教育资源整合中,孔岩小学变成了单人校教学点,开设一二年级和学前班三级复式教学,日益繁重的教学任务让吕长平担心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会受到影响,于是他说服妻子张双英来管理幼儿班。自从妻子来到孔岩小学之后,吕长平夫妇“以校为家”,夫妻二人携手为一代又一代山区学子筑起了求学梦。

  讲台上的吕长平是严谨认真的吕老师,生活中的吕长平是体贴入微的“吕爸爸”。吕长平表示,学生在孔岩小学学到的只是基础,他更注重的是帮助孩子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据了解,无论春夏秋冬,吕长平夫妇都会提前半个小时到达学校,夏天为教室浇水降温,冬天为教室生起暖炉,学生在夫妻二人的悉心照料下,在寒冷的冬天很少生病。

吕长平说:“牛顿说,他的伟大成就都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得的;我不是巨人,但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够踩在我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周珪喆 摄 吕长平说:“牛顿说,他的伟大成就都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得的;我不是巨人,但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够踩在我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周珪喆 摄

  学生家长,曾是他的学生

  随着村里的年轻人逐渐走出山村、走进城市,孔岩小学的学生也越来越少,从曾经的二、三十人,逐渐到了如今的六、七人。学生少了,吕长平夫妇对学生的爱与要求一点都没有减少。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以及学习上的严格要求也是很多吕长平曾经的学生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回孔岩小学接受教育的原因。

  杨月英曾经是吕长平的学生,如今她将自己的儿子又交到了吕长平的手里。她说,吕老师的字非常漂亮,对孩子们的字也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都说“字如其人”,她希望孩子能像吕老师一样,工工整整写字,踏踏实实做人。吕长平也骄傲地告诉记者,在孔岩小学上过学的孩子,去其他学校继续学习的时候,那里的老师都会夸奖孩子书写规范,学习态度好,很多学生的成绩都在学校中名列前茅。

  如今,吕长平的很多学生都走入了社会,成为了各领域对社会有用的人,其中有7位走上了祖国各地教育事业的岗位,有的在太原,有的在邻省,有一位学生甚至走到了新疆。

  今年54岁的吕长平,依然和他的妻子坚守在这个小乡村里,用心守护着一代又一代山区孩子的求学梦。吕长平说:“牛顿说,他的伟大成就都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得的;我不是巨人,但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够踩在我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完)

【编辑:郭泽华】 ,山西夫妻扎根saks 乡村教学数十载:守护农村孩子的求学梦

相关:

致敬2019(下):奋斗的价值  毛同辉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奋斗者不舍昼夜,追梦人步伐坚定,转眼间,2019年已经接近尾声,2020年即将到来。站在新旧接替的节点上,我们满怀信心,感慨良多。   在这一年里,既有减税降费给企业增添的发展活力,也有基层减负给干部带来的轻装上阵;既有攻坚深度贫困的锲而不舍,也有改革大刀阔斧的坚定执着;既有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盛典激发的奋进豪情,也有瞄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冲刺的众志成城。在这一年里..

致敬2019(上):梦想的力量  李洁琼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又到年终岁尾,我们带着不舍、怀着期待,翻开时间的记录簿,看这一年梦想的种子如何拔节生长、梦想的花朵如何绚烂绽放,品味梦想的“魔力”。   梦想,是一种力量,它让我们出发。   这一年,有梦想指引,我们的追梦之路更清晰更宽广。无论是穿行于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还是凌晨挥动扫把的环卫工人;无论是在田野里的农民,还是埋头在实验室中的科研人员……很多人一边感叹“我太难..

西部首家破产法庭在重庆揭牌  中新网重庆12月31日电 (记者 刘贤)重庆破产法庭31日在当地揭牌,将帮助和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企业恢复生机,重返市场;积极引导“僵尸”企业依法有序退出市场,实现优胜劣汰。   目前,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温州、广州等地已挂牌成立破产法庭。重庆破产法庭是中国西部首家。 图为重庆破产法庭31日在当地揭牌。法院供图   据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孙海龙介绍,自12月31日起,重庆破产法庭将受理重庆..

新华网评:不忘来路 阔步向前——写给征途上的我们  安传香   岁序易,华章新。   2020年的钟声就要敲响,21世纪20年代的第一个清晨将如约而来。   一年过去,一年又至。世间事,知其所来,才能明其所往。岁序相替,使寻常的日子多出些意味,就在于这会成为我们思“前”想“后”、明“来”知“往”的一个节点,承载着“再见”与“你好”的万千思绪。   再见,是告别,也是成长。挥手2019,便是重温逝去的时光,审视内心的生长。   我们在无数个自我的奋斗中成..

江苏首创国家救助“微平台”:千里“速递”司法温暖  中新网南京12月31日电 (记者 申冉)失去“顶梁柱”的受害家庭,嗷嗷待哺的幼童……为了让国家司法救助尽快送到迫切需要的人群身边,“互联网+”令司法机关与需求救助人群之间即使远隔千里,也能“一键速递”温暖。31日,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向社会通报,该省检察机关在“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中,创新性地首创了智慧救助“微平台”,大幅减少了异地援助申请人来回奔波的辛苦和费用。   国家司法救助是中国保..

全球首个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与“墨子号”成功握手  新年大礼!全球首个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与“墨子号”成功握手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12月30日晚23点31分至23:39分,在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的楼顶,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发出了一道红色的光,寻找到天空中过境的一点绿光,最终,红、绿光“握手”,实现星地对接。   该“绿光”即2016年升空的“墨子号”量子卫星。如今,“墨子号”过境,与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对接的短短几分钟内,已经完成了海量的信息加密传输..

宁夏首发加载社保功能的第三代残疾人证  中新网银川2019年12月31日电(李佩珊 于晶)12月31日,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和宁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共同主办的宁夏第三代残疾人证(社会保障卡)首发仪式在银川启动。同时确定自2020年1月1日开始面向全区残疾人逐步换发新卡。   “太方便了,现在只要拿着社保卡就可以办理人社和残联两个领域的业务了。”家住银川的残疾人熊佳琦在现场领到了首张残疾人证加载社会保障卡。此卡可使残疾人共享社保卡各项应用,通过电..

韩庚官宣结婚,细数他以往的感情历程,江铠同也在其中韩庚的卢靖姗已经结婚了,谁也没有料到他们会在2019年的最后一天宣布结婚的官宣消息。是好事情,也在此祝福韩庚和卢靖姗结婚幸福。韩庚是一个比较低调的人,向来他都不喜欢在圈里公开自己私生活的事情,在2月中旬的时候,甜蜜来得太突然,他与韩庚同时用我的男孩女孩确定了双方恋情的公布。当时大家都很看好这一对,毕竟卢靖姗是欧洲名校毕业的高材生,而且二人也是很登对,所以大家给他们送上了祝福。时隔10个月,在这个年底的..

62岁赵雅芝看望同龄老人,不知的还以为是孙女,让人感慨62岁赵雅芝看望同龄老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孙女,真是让人感慨不已要说起赵雅芝,那可是从年轻时就是一路美到大的,和如今的网红整容脸的美不同,赵雅芝美出了自己的特点,在如今千篇一律的网红脸里,赵雅芝仍然是人群中最耀眼的一个。不过也有网友表示:“同样是60多岁,站在老人身边,丝毫不显老,老人拉着女神的手笑容满面,就像是奶奶拉着自己的孙女一样。真是让人感慨不已!在前一段时间,赵雅芝还去老人院看望老人,62岁的..

搭载北斗导航 世界首条智能高铁来了  科技日报记者 矫阳   12月30日,北京市西直门,北京北站一、二站台, 两列“龙凤呈祥”涂装、世界首列自动驾驶的复兴号G8811次和G2505次,整装待发,分别开往太子城和张家口。   当天,京张高铁开通运营。京张高铁起自北京北站,终至张家口站,正线全长174公里,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京张高铁实现了智能建造、智能装备和智能运营,开启了世界智能铁路的先河。”中铁设计教授级高工李红侠认为,继青藏铁路、京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