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新方案出台后:有官员称车补这么低不出差了

2014-07-29 09:42:04 来源:网络

现有公车估计最多保留10%,即20万辆公车;可以节约1/3的公车费用,即1000亿元以上,可能会达到1500亿元。
p45

公车改革的经济账。编辑制图:《中国经济周刊》采制中心

  7月16日,《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下发,备受全民关注的公车改革在酝酿20年后全面启动。

  按照新方案,我国将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司局级每月补贴1300元、处级800元、科级及以下500元。地方补贴标准不得高于上述标准的130%,边疆民族地区和其他边远地区标准不得高于150%。

  新的车改方案出炉后将带来哪些新变化?补贴多少合适?各地一把手是否保留用车?如何规避既拿补贴又坐公车现象的出现?

  官员估计:裁去90%公车,每年省下1500亿

  数据显示,201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执行数为71.54亿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42.53亿元,占到“三公”经费的近六成。

  巨大的公车开支从侧面反映出车轮上的浪费和腐败。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曾连续多年向全国两会上书,建议“公车改革”。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据初步分析,我国目前大约有公车200万辆,我国全年的公车开支在3000亿元以上。“还有人估计我国公车费用为每年4000亿~5000亿元,这有一定道理,因为我说的3000亿是10年前的数据。近几年光油价上涨就决定了这个数据会突破3000亿。”叶青说。

  贵州省一位县级官员的司机赵飞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自己每天忙得很,领导上下班、领导家人朋友出行都得用车。因为工资不高,他偷空出去会跑些私活。据赵飞介绍,自己所在单位的一二把手的专车都是价值60多万元的奥迪Q5混合动力车。

  新华网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公务车主要用于三个方面:办公事用、司机私用和干部私用。三块“业务”各占约1/3。

  叶青表示,公车改革方案实施后,可较为明显地减少我国财政支出中的相关开支,减少公车私用等浪费和腐败现象。“现有公车估计最多保留10%,即20万辆公车;可以节约1/3的公车费用,即1000亿元以上,可能会达到1500亿元”。

  当然,车改要想达到减少开支、杜绝腐败等目标,还需要积极推进、严格落实。此前,部分地区在车改方面的经验教训,值得总结。

  2008年前后,常州市尝试车改。该市一名公车司机宋小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一个大一点的乡镇,车改前有八九辆车,加上司机工资,全年开销是60万到90万元之间,但车改后200万都不够。因为,车改以前的费用主要包括驾驶员的工资、维修费用、汽油费、养路费等。车改后虽然车少了,但每个人都有补贴,补贴很高,公务员很多,加上其他的一般办事员,补贴费用就更多了。退居二线的干部也要发补贴,比如55岁退下来的也一直要发到60岁以后。这笔费用是相当大的。”据他介绍,当时科级官员买车每人还给补贴16000元,后来处级干部也想参加车改领取补贴,但报到省里没批下来。

  宋小林说:“对上,他们说因为驾驶员解聘或转岗节约了工资支出,所以公务用车开支节约了很多,实际上,驾驶员都是正式工,他们的工资也是要安排的。总之,开销不但没有减,反而增加了很多。”他说,在常州,很多人领了补贴还想方设法让单位派公车,车改相当于没有改。

  温州、杭州等地现行车补“偏高”

  从1997年至今,全国多个省份的地市、县区都曾高调车改,南京、杭州、温州、常州等地被认为是车改动静比较大的城市。

  宋小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前几年改革的时候,浙江的补贴最高能到3000元一个月,常州要稍微低一点,补贴从最下面到科级官员400到2500不等。”

  据了解,浙江温州现行标准分7个档次,从科员、办事员到正县实职,补贴标准自300元到3100元不等。由于最高标准达3100元,远高于城市最低工资保障标准,温州模式一度受到质疑,被称为“三高车改”。

  与温州类似,杭州现行补贴标准分9档,其中正局级2990元/月,正处级1600元/月,科员、办事员及其他人员350元/月。

  叶青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杭州正局级补贴2990元,就是偏高了,我很久之前就估计中央的方案不可能这么高。”。

  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尝试联系浙江一名处级干部采访,他表示,他们的补贴过高,现在领导压力很大,不方便多说。

  宋小林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车改的关键是国家要节约开支,对领导干部有制约作用,但是现在有些领导干部不受制约,“之前的补贴标准都是他们自己定的”。

  近日公布的改革方案明确规定,地方补贴标准不得高于上述标准的130%,边疆民族地区和其他边远地区标准不得高于150%。这意味着,即使按130%计算,现行温州补贴标准也有相当大的下调空间。

  叶青认为,补贴发放的总原则就是方案里的那句话,“‘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首先是‘适度’的原则,其次是‘公务交通’的原则,既然是‘公务交通’,这个补贴不可能、也不应该很高。”

  车补不是差旅费、上下班交通费

  新方案出台后,有的官员说:车补这么低,以后不出差了。

  叶青认为,公务交通不等同于出差,车补也不能等同于出差报销,因为改革方案明确表示,“公务交通补贴保障范围要与差旅费保障范围搞好衔接,对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地区,要做好远距离公务出行的差旅费保障”。

  宋小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常州,车改的补贴就是指上下班用车的费用。如果出了区县,就算是出差。出差使用车的费用全部都要报销,而且还要多报销一些,经常会翻几倍报销。”

  叶青也表示,“这部分补贴,大部分官员都是用于上下班。开会不是每天都有,也不是每个人开会都需要花钱。”

  对于一些公务员所提及的“送文件盖章”等事务,叶青认为,这部分费用不会算在车补里,因为单位一般会留有机要通信用车。

  公车改革补贴多少够用?有杭州、温州等地基层公务员表示,“每月500元,明显不够用。”但是甘肃省庆阳市的公务员王磊却表示欣然接受,她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没车改就没补贴,车改后,每月如果可以多拿500块钱补贴,这真心不错。”她说自己平时上下班都是步行,也没有什么“公务交通”。

  一把手车改,“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

  此次车改, 一把手专车会不会“下岗”?

  改革方案中的表述是:鼓励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厅(局)正职主要负责人和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及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改革,确因环境所限和工作需要不便取消公务用车的,允许以适当集中形式提供工作用车实物保障。

  叶青认为,改革后将会保留三类用车,即执法车、机要通信车和一些一把手的车,第三类就是所谓的“实物保障”。他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一把手专车可以暂时不改,也可以改。不改了就不要拿补贴。“可以说,这个方案充满智慧,它采用了一种赎买的政策,来‘收买’一把手。因为车改反对声音最大的就是市长、县长、乡镇长。用这种赎买的方式,让他们有一个双向选择。只要这部分人不说话,反对的声音就会小很多。”

  在叶青看来,能把一般公务用车砍掉,就已经是很大的进步,至于一把手用车,“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

  事实上,在此前各地的车改中,温州、嘉兴等地已将一把手用车纳入改革范围。有媒体报道称,温州市的多个机关单位已经取消了局长用车。

  但取消了一把手用车,也会遇到其他问题。宋小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领导车改后会领取较高的补贴,但一些领导并不经常到基层考察工作,一般都是普通公务员到下面调查。而一个普通办事员的补贴是400元,只够上下班不方便的时候打车的开销。“这样一弄,下面工作的人不乐意、上面的领导又不肯去,对农村工作影响是相当大的。所以说,该补的没有补,不该补的都补了。”宋小林说。(文中宋小林、赵飞、王磊均为化名)

  公车改革20年

  ●1994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中央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

  ●1997年

  广东省开始公车改革试点。

  ●1998年

  国家启动部分中央机关的车改试点,并同时在浙江、江苏、北京、湖南、重庆等地试点。

  ●2003年

  全国政协委员关于公车改革的提案引发热议,由此出现了2004年前后的全国性公车改革高峰,北京、广东等地试点公车货币化改革。

  ●2004年

  我国印发《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编制和配备标准的规定》的通知。

  ●2009年

  浙江杭州正式启动市级机关公车改革,市局(副厅)级以下干部一律取消专车,并向公务员发放公车改革补贴,补贴根据级别分9档。

  ●2010年

  针对公车改革遭遇的难题,民革中央提交了《如何破解公车改革之困局》的提案,建议厅级以下官员全部取消专车。

  ●2011年

  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发文,进一步降低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的采购价格,明确要求排气量不超过1.8升,价格不超过18万元,这比此前的标准降了2万元。

  ●2012年

  财政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中央金融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暂行办法》,内容包括禁止超标准购买公务车辆等。

  ●2014年

  我国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

(责任编辑:DF010)

,公车改革新方风尚购物 案出台后:有官员称车补这么低不出差了

相关:

韩寒郭敬明频“被PK” 评论:若有来生可做朋友相近的年龄,相似的出道经历,相同的作家身份,从文坛到影坛……韩寒和郭敬明这对80后作家的领军人物一直被外界拿来对比。两位当事人也没有因为那些共同点而惺惺相惜,而是“相逢”十多年,针锋相对,打过数次嘴仗,羁绊甚深。这对风格迥异但势均力敌的对手近来又都爱上了电影,从文坛厮杀到影坛。《小时代》和《后会无期》上映后,票房、口碑、营销方式等各方面都难逃PK的命运,再加上《后会无期》首周末票房新鲜出炉,接棒《小..

谢霆锋减肥秀人鱼线 与高圆圆拍亲热戏尴尬(图)中新网7月29日电 据香港“明报”消息,谢霆锋与高圆圆在电影《一生一世》中有场亲密戏,为了这场戏,霆锋在短短20天内努力减肥练肌肉,成功减去15磅,练出一身人鱼线,还特别将皮肤晒黑。霆锋表示:“开拍第二个星期便要拍这场在学校的亲热戏,所以减得很急,对身体不太健康。当时剧组上下都还不算很熟,大家都有点尴尬。”高圆圆则准备了一支红酒,觉得自己紧张到难以投入便喝一点,最后一口也没喝。

传立威廉升级当爹 与圈外女友相恋9年(图)中新网7月29日电 据台湾“东森新闻”消息,男星立威廉和圈外女友Joyce交往9年,早已认定女方就是爱妻,38岁的他近日被传升格当爸。立威廉近年来积极在内地发展,收入不菲。在出身地新加坡买了4栋房子,平常因为工作和女友Joyce聚少离多,6月带女友赴马尔代夫度假,预支蜜月6天,他在沙滩上勤做男佣为穿比基尼的女友抹防晒油,在躺椅上互拥做日光浴,大方承认积极造人。最近传出女方去医院做产检,小宝宝已经3个月,但他透过经纪..

38岁梁咏琪造人成功 欲教孩子学三国语言(图)梁咏琪(资料图片)中新网7月29日电 据台湾“东森新闻”消息,香港女星梁咏琪在2011年嫁给西班牙籍的Sergio,却迟迟还没传出喜讯,一度还因为忙出骨盆歪斜,被医生禁止过夫妻生活,陪诊的老公还因为太心疼在大街上落泪。如今,为宝宝努力快3年的两人,终于造人成功。38岁的梁咏琪早已是“高龄产妇”阶段,据报导,5月底夫妻俩去美国度假,心情放轻松,一回来她本来还不知道已经怀孕,还是近日出席演唱会嘉宾,腹部不舒服,在老公..

《暴雨将至》夏嘉顺单挑黄志忠 演绎腹黑小子夏嘉顺据悉,由著名导演齐星自编自导的年代爱情战争悬疑大剧《暴雨将至》目前正在上海热拍。该剧秉承了了齐星导演一贯的高水准,精要求,气势宏大,群星汇聚。除了硬汉视帝黄志忠与痞子英雄陈小春的双雄谍战之外,新生代演员的亮相也是惊艳四座。新晋小生夏嘉顺紧紧抓住橄榄枝,在剧中演绎了一把腹黑小子,心机大爆发,精彩不在话下。小跟班大抱负 要上位学朱坤抗战题材电视剧我们早已屡见不鲜,但是抗战时期的爱情悬疑剧那可就..

顾又铭、麻辣女生录节目 与10万大奖失之交臂日前,“亚洲第一男神”、内地新生代男艺人顾又铭和师妹“麻辣女生”组合在台湾为其全新音乐专辑《神来了》强势宣传。二度造访台湾的顾又铭不仅再度以“阿基里斯”旋风横扫台湾娱乐圈,更携手“麻辣女生”在多城签唱会、通告满档之时受邀做客台湾知名综艺节目《真的了不起》。在节目中,顾又铭因开玩笑说要离队,导致三个女生的意见不一样而遗憾错失10万元大奖。在节目中,身穿黑色背心和休闲短裤的顾又铭不仅运动味儿十足,身材..

“女神”终嫁“东方” 数度易主引发“水果大战”日前,一条关于“《女神的新衣》选择东方卫视”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门话题榜,再次引起网友们对这档节目幕后故事的好奇。作为国内首档时尚真人秀,《女神的新衣》早在筹备阶段就已经受到各方关注,各家卫视纷纷抛出橄榄枝。如今节目第一期已经开始录制,播出平台却刚刚确定为东方卫视,让人不禁猜测幕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导致这样一档大型季播节目播出平台的一再更换。有网友调侃道:“《女神的新衣》这几天简直要被传成“女神..

涂松岩时尚封面大片曝光 风趣大叔彰显绅士风范近日,一组涂松岩的时尚封面大片曝光。写真中,涂松岩再度穿起西装、打起领带,走起了成熟商务风。简约大气的造型突显了“优品男”涂松岩沉稳、深邃的气质,而私下一向风趣幽默的他,即便穿着正装也“不安分”。拍摄期间,涂松岩一直配合地保持着深沉,但没过一会儿,他就又开始对着镜头卖起萌来,“风趣绅士”的本质即刻暴露无遗。

《爱情回来了》热播 陈赫对决90后小鲜肉(图)由辛迪加影视出品的电视剧《爱情回来了》正在安徽、黑龙江、陕西、广东四大卫视黄金档火热播出。该剧集结了戚薇、陈赫、王传君、乔任梁、毛晓彤、姜妍等当红偶像明星,深度聚焦于“恐婚”、“恐恋”、“未婚先孕”等社会敏感话题,讲述了三对年轻男女的情感波折。随着剧情的不断深入,三对情侣的关系纷纷开始出现不和谐的插曲。戚薇遭遇闺蜜横刀夺爱,陈赫对决90后小鲜肉,毛晓彤未婚先孕,姜妍开始复数交往,乔任梁沦为备胎,剧..

《球爱酒吧》首播反响热 播放量与板砖齐飞(图)由优酷土豆集团、上海观达影视联合出品的青春励志爆笑喜剧《球爱酒吧》在网络火热播出中。《球爱酒吧》以温暖时尚的“骚客”酒吧为主要场景,一开始就有各种剧情台词爆笑乱入,葛优、疯狂英语等纷纷躺枪,而萌妹子波波受90后好评不断,祁丹也被不少宅男夸好看。该剧刚刚播出两集,播放量就已经突破两千万。然而,伴随着高播放量,该剧也引发不少争议,尤其是借《爱情公寓》热炒一事,更是引来不少网友吐槽。借《爱情公寓》热炒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