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纺织业:续增势 缓扩张

2013-12-04 00:57:48 来源:网络

  “今后几年中国纺织工业将主要依靠更新改造来提升,而不再是规模的扩大,棉花、PX等原料问题将越来越制约行业的发展;产能、产量、订单甚至利润进一步向大企业集中,结构调整要向产业用纺织品倾斜。”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日前在淄博谈及当前纺织业形势时表示。

  出口增长支撑行业提速

  据悉,今年前10个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整体呈现较快增长态势,累计出口2335.6亿美元,同比增长11%,超过全国外贸增长总水平。其中纺织品出口877.6亿美元,增长约11%;服装出口1458亿美元,增长约12%。预计全年出口将突破3000亿美元。

  “整个纺织业的形势比预期要好,今年本以为增速不会超过8%,但下半年开始,纺织业月增长保持在11%以上。”高勇告诉经济导报记者,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情况超出预想,向东南亚国家(地区)的转移更为突出,而目前,整个纺织行业的增长也主要依靠东南亚出口支撑。

  高勇透露,从去年开始,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放缓。主要是当地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优势不再,以及受到政府服务水平的影响。与此同时,向南亚、东南亚转移加速,特别是出口订单向东南亚转移增长较快,从前10个月的数据看,纺织服装出口单月增幅最高达46%。

  “目前,在发达国家超市中的纺织品,多来自孟加拉、越南等南亚、东南亚国家,中国制造纺织品已摆脱价低、质差的名声,开始进入百货商场、奢侈品商店。”高勇说,当前中国纺织服装价值的增长主要靠出口商品提价,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每年涨价幅度在6%以上。

  棉农直补破解收储之困

  对于当前纺织业越来越恶劣的环境,高勇无奈地表示,棉花问题仍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据了解,自2011年年底开始,棉价开始猛跌,跌至26000元/吨左右时,包括纺织企业在内的许多企业,都希望国家能出台政策托市,收储政策应运而生。当时的棉花价格基本稳定在20000元/吨左右,国内棉花价格因此得到稳定,但国际棉价继续下挫,一度跌至13000元/吨以下,去年大半年时间,国内外差价维持在6000元/吨左右。但随着政策的继续实行,且收储力度广度不断加大,导致市场棉花供应紧缺,既没有达成惠及棉农的目标,又伤害了纺织企业的经营诉求。

  “中国的棉纺企业,为已不再适应市场形势的棉花政策付出了惨痛代价。随着产能、产量、订单甚至利润进一步向大企业集中,尽管生产集中度得到提高,但中小纺织企业却举步维艰。从调研的情况看,山东部分棉纺企业经营困难,鲁西北地区中小棉纺厂多数已关停。”高勇分析说,以骨干企业为纽带,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为依托的产业集群将是中小纺织企业的出路。

  高勇表示,只有实行针对棉农的直补政策,才能打破现有的棉花产业困境。目前主管部门正在研究政策细节,下一步可能会进行试点,一年以后可能推广,新疆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推荐的试点地区之一。

  向产业用纺织品倾斜

  “明年初,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将延续今年下半年以来的增长势头,但行业规模扩张将放缓。”高勇认为,今后几年中国纺织工业将主要依靠更新改造来提升,而不再是规模的扩大,棉花、PX等原料问题将越来越制约行业的发展。

  对此,高勇解释说,目前世界纤维的消耗量为8300万吨,预计到2020年还有2000万吨的增长。而从中国当前纺织产业的产能看,如果产能得以释放,5-7年内中国需要增长的产能都已存在,不需要新建。

  据了解,在纺织行业市场竞争中的细分市场,目前已有15%的产能过剩。因此,中国纺织产业今年的扩张主要是依靠更新改造,产业用纺织品成为纺织企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产业用纺织品的占比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纺织业水平。如德国产业用纺织品占比达到50%,日美则占到40%-60%。”高勇说,2011年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已经占到纤维消耗量的21%,原来预计到2015年占到整个纤维消耗的25%,现在看今年就可以完成。但是,产业用纺织品如果真正想成为支配整个纺织工业的最重要的力量,不超过1/3的纤维消耗量,现在还达不到这样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预计到2020年左右,产业用纺织品会成为超过服装、家用纺织品的纺织工业的主导力量。

(责任编辑:DF107)

,2014年纺织业:续增势 缓猪的寿命 扩张

相关:

第十一届农交会达成贸易交易额806亿元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十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3日落下帷幕,展会期间达成贸易成交额806亿元,较上届增加101亿元,创历届之最。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合成说,本届农交会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通过成就展示、产品推介、贸易洽谈、专业论坛等多种形式的展示交流活动,宣传了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指引下,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搭建了农产品贸易和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平台,树立了我国农业对外..

央视财经评论:“三乱”顽疾 谁该服药  近日,河南永城市一名货车女车主因不堪忍受公路罚款,负气服农药的报道成为舆论的焦点。所幸的是,这名女车主经医院抢救已出院,有关部门正在展开调查。这件事情重新又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公路三乱问题上,更有网友呼吁相关部门对当前公路管理体制进行反思、改革。那么,极端的事件为什么会发生?目前事情的进展怎样?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著名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刘戈共同评论。  不堪忍受公路罚款,河南永城一货车车主..

中国将美反倾销措施“打包”诉至WTO影响几何?  3日,中国正式通过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起诉美国商务部过去数年间对中国产品发起的13起反倾销措施。此次案件涉及面广,包括油井管、太阳能电池(板)、暖水虾等产品,涉案金额84亿美元,为近年来少见。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中美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贸易规模不断增加,贸易摩擦也随之增多,出现诉讼是合情合理、非常正常的。此案对中美经贸关系的负面影响不大,应冷静、理性看待。   “把这么多案子‘打包’一起..

沈丹阳:美国严重夸大中国产品倾销幅度  商务部网站消息,12月3日,中国就美国对华油井管等产品采取的13起反倾销措施中的错误做法,提出与美国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进行磋商,正式启动世贸争端解决程序。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就此发表谈话指出,美国在有关反倾销调查和复审中,存在不当适用目标倾销方法、拒绝给予企业单独税率、不当适用不利事实推定等一系列与世贸规则不符的做法,错误认定中国产品存在倾销,严重夸大中国产品倾销幅度。   沈丹阳..

两千家优质企业有望获扶植走向海外  记者3日从“2013中国国际品牌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联合美国亚洲贸易促进协会等机构将推出“中国优质产品品牌扶植计划”,协助至少2000家优质企业走向海外。   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秘书长赫然说,协会将在“2013中国国际品牌发展论坛”上正式发布“中国优质产品品牌扶植计划”。该计划历经3年准备,旨在扶植更多产品质量过硬、信誉良好的中小企业直接进入海外市场,提升中国品牌国际..

我国将于2020年前完成资源枯竭城市棚户区改造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3日表示,根据国务院日前公布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我国将在2020年前完成资源枯竭城市的棚户区改造,实现“居者有其屋”。   杜鹰在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上介绍,规划确定了262个资源型城市,明确了民生改善等方面的目标。   他说,其中资源枯竭城市历史遗留问题严重,转型发展内生动力不强。目前,尚有近7000万平方米棚户区需要改造,约14万公顷沉陷区需..

玉米深加工陷全行业亏损 政策扶持与企业转型迫在眉睫  玉米深加工陷全行业亏损政策扶持与企业转型迫在眉睫   农业部信息显示,尽管部分地区出现罕见自然灾害,但今年我国全年粮食产量还是喜获丰收。全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粮食生产更是实现了“十连增”。不过,几家欢喜几家愁,作为主粮之一的全国玉米产量虽然同比上涨,但受多重因素影响,玉米深加工企业正正陷入全行业亏损的窘境。  四大原因导致亏损加剧  “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正在遭受非常惨痛的一个现状,我们处于水..

中国资源衰退型城市达67个  3日公布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显示,我国67个城市由于自然资源趋于枯竭,经济发展滞后,民生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大,被列为衰退型城市,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和难点地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介绍,67个衰退型城市涉及24个地级行政区,22个县级市,5个县(自治县),16个市辖区(开发区、管理区).   杜鹰指出,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资源..

今年1至10月中国服务外包合同金额同比增长超四成  商务部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至10月中国共签订服务外包合同123347份,合同金额648.1亿美元,同比增长41.6%;执行金额456.6亿美元,同比增长34.1%。其中,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金额452.5亿美元,同比增长42.5%;执行金额323.4亿美元,同比增长36.3%。   统计显示,2013年1至10月,中国服务外包新增从业人员73.8万人。截至2013年10月底,中国共有服务外包企业23787家,从业人员503.4万人,其中大学(含大专)以上学历339..

中方将美13起反倾销措施“打包”诉至WTO  3日,中国就美国对华油井管等产品采取的13起反倾销措施中的错误做法,提出与美国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进行磋商,正式启动世贸争端解决程序。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就此发表谈话指出,中方坚决反对滥用贸易救济规则,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并将坚定行使世贸组织成员权利,维护国内产业合法权益。   据沈丹阳介绍,本次争端涉案金额巨大,以13起措施中各项产品反倾销调查终裁前一年的出口美国金额计算,涉及中国企业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