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资金杀入“多肉”江湖 “萌”经济当道

2014-10-20 15:27:10 来源:网络

  多肉植物,这种原产于南非的多浆植物,已成为白领和年轻人的新宠。当阳台不再属于绿萝,当市场不再属于蝴蝶兰,多肉植物正在进击到每家的生活之中,而由它所产生的“萌”经济,也让花卉市场再掀波澜。

  今年的销售旺季来的更早一些。一位商家说,往年10月份才是畅销季,今年提早了一个月,夏季休眠的多肉还没来得及开花和上色就卖出去了。9月份一个月的收入抵得上去年一年的钱了。

  “每天都有小姑娘来问多肉植物,我今年就进了一点。”涂女士是远近闻名的兰花专业户,此前对多肉植物毫无了解,但多肉市场的火热刺激着她开始扩大自己的营业范围。“不卖不行啊,这一盆‘桃美人’的价格相当于五盆剑兰,销路又比兰花好。”

  北京晨报记者走访多家花卉市场发现,不同市场的多肉植物价格相差好几倍。“目前荷兰进口的石生花批发价要60元左右,韩国‘乌木’要80元左右,‘孙悟空’则要120元左右。”李猛是北京四环花木中心的一家多肉店铺老板,每天都会接到北京各花卉市场的订单。

  这只是多肉植物的批发价。从批发到装盆再到拼盘,多肉植物换装后江湖身价不断翻番。北京晨报记者在南锣鼓巷发现,多肉植物铺装上精致韩式盆的韩国乌木要价高达300元。

  其实,多肉植物在中国并非新鲜事物,北京植物园早在2003年就办过多肉植物展览,不过真正进入大众视野是在2013年。北京植物园高级工程师成雅京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多肉植物价格有些虚高,几年前北京植物园引进的多肉植物一株才卖几元钱。

  一些“大资金”已经开始进入。“建大棚的钱,是一个做其他生意的朋友给的,每个大棚15万元,他给我们投了20个大棚。”一位刚刚在多肉领域创业的年轻人坦言,他的这位土豪朋友原本只是喜欢多肉植物。不少卖家在国内建种植基地,使得普通品种价格开始回归。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年已经有上市公司进入多肉植物行业,主要做种苗培育等方面的生意。

  多肉是什么?

  多肉植物又称多浆植物,因为茎或叶或根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用以贮藏水分,外形肥厚多汁,显得十分可爱。仙人掌、芦荟等就属于多肉植物。多肉植物有一万多种,产地遍布除南极大陆以外的世界各地,非洲最集中。

  “前年,我是这里第一家卖多肉的人,但如今四环花木中心已经有5家专卖店,夹杂着卖多肉的更是数不过来。”多肉植物批发商李猛对北京晨报记者感叹,这一年多,来“抢”生意的商家越来越多了。从线下到线上,从多肉本身到它的周边产品,多肉的生意吸引了大量商家和不少资金。

  谁在做肉肉们的“大生意”

  李猛:你说这玩意儿有什么好?

  “这个秋天商家拿货价格涨了15%”

  经过夏季休眠期后,多肉植物离色泽最佳的观赏时间还有一段距离。但从9月份开始,多肉植物在市场上便开始持续升温。尽管不少商家因此赚得盆满钵满,但他们对多肉植物并不具有花农的“惜花”精神。

  “你说这些玩意儿有什么好?每次我看见女生对这些植物爱不释手,就特别不能理解。”李猛在北京四环花木中心有一个专门售卖多肉的店铺,在通州还有4个专门养多肉植物的大棚,他那只有几平方米的小店每天都要迎来四五十个顾客购买,每天两三箱的多肉植物根本不够卖。他说,为了保证供货,还需要从附近其他种植者那里进货。但李猛对多肉植物的火爆,却始终想不明白。

  李猛说,其实大部分人对多肉植物的分类、习性一无所知。“每天都有很多人询问我,觉得好看就拿走了,其他的根本不关心。”李猛说,由于不同顾客对多肉植物有着不同的审美和喜好,因此他店里面各个品种的走量差别并不大。

  随着多肉植物在白领和学生群体中的普及,来“抢”李猛生意的人也越来越多。李猛感慨,由于贩卖多肉的门槛较低,很多商家都会进一些多肉植物放在自己店铺中或干脆改为专卖。

  也不是所有销售多肉的商家都能够如愿赚到钱。李猛介绍,由于去年夏季高温导致多肉植物大面积死亡,今年多肉植物价格从秋季开始便疯涨,“目前商家拿货价格平均涨了15%左右,没有自己的种植货源根本没法赚钱。”

  郭锦芝:来不及进货就有买家催

  “别人是炒股炒成股东,我是玩多肉玩成店主。”

  郭锦芝接触多肉植物的时间并不长。短短一年时间,她从一个多肉植物的粉丝“进化”成了多肉植物淘宝店店主。郭锦芝说:“别人是炒股炒成股东,我是玩多肉玩成店主。”

  “最开始几个朋友在微博上晒多肉,我喜欢上后就加入了他们的‘晒肉大军’。”郭锦芝说,随着她养殖的“肉肉们”不断增加,她放在朋友圈和微博上的“萌照”也越来越火。朋友们开始向她询问购买地点和养殖方法,并拜托她代购多肉植物。

  “最多的一次,我一个人去九州花卉市场带回了40多盆多肉。”这次经历刺激了郭锦芝自己开店卖多肉的念头,同时郭锦芝的微博号和微信也越来越火,不愁客源的她终于在2013年底开起了多肉小铺。

  淘宝开店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顺利。前段时间熊童子这一品种十分风靡,她店里经常卖断货。由于熊童子繁殖比较缓慢,有时候根本来不及进货就有买家不断催出货。“有人向我投诉熊童子太小,甚至夸张地说简直要用放大镜才可以看到。”郭锦芝对此也很无奈。

  盆器商:盆器价格大都翻了个儿

  “打算叫打工的儿子回家一起卖多肉盆器。”

  在四环花木中心盆器商钟女士的店里,最畅销的恐怕要数日式、韩式的花盆了,几乎每天都有人来询问和订货。“因为这些花盆种多肉植物好看,所以就很畅销。”钟女士想都没想就给出了解释。

  钟女士告诉北京晨报记者,9月份差不多卖了4000多个盆器,差不多等于她前年近一个季度的销量。“去年多肉植物的销售旺季是在10月份,今年提前了1个月。”

  钟女士坦言,买家对多肉植物盆器的要求越来越高。“瓦莲属一般配陶盆,景天科配瓷盆,老桩的配这个仿石盆最好啦……”钟女士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着不同盆器的不同搭配。

  与此同时,和盆器一起售卖的多肉植物装饰品也不断升温。在钟女士店铺里的一张桌子上,放满了一个个木盒,猫咪老师、起司猫等当下火热的动漫形象被烧制成一个个瓷质小摆件充斥其间。这些摆件在去年时10元3个,今年已经涨到5元一个。

  多肉植物的摆件涨价还不算明显,那些适合多肉植物盆器的价格大部分都翻了个儿。

  “以前这种韩式盆大部分都是作为外贸货,价格也上不去。”钟女士拿着一个盆器向记者说道,此前养花种草的大部分都是老头、老太太,韩式盆在国内的消费群体并不多。但从去年开始,韩式盆销量一路攀升,价格也水涨船高,一个5元左右的中型韩式盆在一年内价格翻了3倍。

  最让她惊讶的盆器销量是红瓦盆。红瓦盆因为质地脆硬,表面粗糙而鲜人问津。但多肉植物由于对盆器的透气性透水性要求很高,红瓦盆恰恰成为多肉植物最适合的选择。因此,9月一个月,钟女士店里的红瓦盆就卖出了1000多个,价格也从原来的2元涨到了5元。

  盆器销路越来越好,钟女士打算进更多的适合多肉植物的盆器,同时,她还打算叫回自己远在广东打工的儿子回家和她一同经营这些多肉盆器。

  多肉植物究竟能火多久?

  多肉植物火了,带动了一整条产业链的火爆。不过,火热背后,多肉植物似乎也并非绝对的“摇钱树”,花农因生产、销售周期错配而出现的亏损,已经开始出现,而严重的走私问题也让政府部门高度关注。多肉植物究竟还能火多久?

  赚钱远没有想的那么容易

  进入十月,多肉市场从回暖达到热销高潮。市场的供不应求导致诸如李猛等生产者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同时更多的生产者也在不断加入。不过,拨开多肉植物火热的表面,问题接踵而至:赚钱远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

  跟着市场走?太晚了!

  网友对某一品种的热情就像风一样,刮一阵就过去了。

  北京晨报记者走访市场时发现,很多生产者在种植多肉植物前并没有任何养殖花木的经验,养殖种类也以市场为导向,哪种火就种哪种。但由于多肉植物较其他植物培育期长,跟着市场走,恐怕就太晚了。

  李猛就有这样的经历。“前一段时间流行熊童子,价格从30多元一直炒到百余元。可最近又转而流行石生花,熊童子的价格自然下去了。”对此李猛不无感慨,“网友对某一品种的热情就像风一样,刮一阵就过去了。”

  通常来讲,多肉植物的生长周期至少要几年。李猛介绍,像熊童子,从种植到出棚大概需要一年时间。“所以现在山东那边熊童子大量积压,价格根本就卖不上去。”李猛说,很多种植户在熊童子流行时赶着种植的植物还没来得及出棚,价格就已经跌回去了,之前抱着赚大钱的种植户们反而赔了不少。

  想买稀有品种?靠海淘!

  热播韩剧里的多肉催发对进口品种的热炒,海关倍感压力。

  “谁还玩儿普货呀,我现在都买进口的。”一位在微信上晒多肉拼盘的网友告诉北京晨报记者,这些稀有品种的价格都不菲,便宜的需要几十、几百元,贵的需要上千元。由于国内还没有这些品种,不少稀有货色都是靠海淘而来。

  热播韩剧里频频出现的多肉植物更催发着网友对进口品种的热炒,这也使得海关倍感压力。有报道称,自9月以来,仅郑州一地连续截获的来自韩国、意大利的多肉植物已多达3000余株。而消费者有所不知的是,很多进口的多肉植物含有毒素。如最近网友们竞相追逐的“猪耳朵”的汁液对心脏有较大伤害,而“天赐”的针叶刺入人体后会导致剧烈呕吐、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乃至死亡。同时,进口多肉植物里很可能含有缺乏天敌的活虫,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威胁也难以估量。

  对于毒素,北京植物园高级工程师成雅京表示,目前常见的多肉植物并没有毒,爱好者可以放心养殖。而一些大戟科的多肉植物就可能带有毒性。她提醒说,近年有游客对北京植物园里养殖的一些品种的多肉植物出现过敏现象。

  猜想

  投资多肉有风险吗?

  多肉植物能火多久?这是多肉商家和种植者最关心的问题。

  “我们投资建大棚,有很大的风险。”一位商家向北京晨报记者坦言,即便多肉植物算暴利,但三五年后才能见到收益的规律,也让他忧心忡忡,“万一到时候多肉不火了,这些钱也全都收不回来了。”

  商家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此前君子兰等植物价格也曾被炒得很高。而多肉植物早在上世纪70年代也流行过一段时间。成雅京介绍,那时候大多数人养的是仙人掌、仙人球一类,“但到1998年前后,这一类植物逐渐大众化,也卖不上价钱了,不少种植者都转了行,现在种植多肉植物的花农都是后来才进入的。”

  在成雅京看来,多肉植物的流行时间可能会比其他植物长一些,“毕竟多肉植物的种类繁多,而且看起来都很可爱,可以挖掘的关注点也很多。”

  知名博主二木则认为,中国的多肉植物发展路线现在看与韩国有些相似。“在韩国,多肉植物火爆了7年,最终价格也没有跌入冰点,反而是走了一条平民化路线,不少人家都种植多肉植物。”二木进一步解释,如今中国的爱好者普遍集中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和网络上,一些二三线城市对多肉植物完全不知,“多肉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多肉植物还会火爆很多年。”

  追问

  谁在推高多肉?

  在年轻人看来,这种长相可爱的植物,天生具备吸金能力,让人不自觉地掏钱购买。但又是谁将这种植物推向价格高潮的?

  “没有人特意去推动吧,大家看了就喜欢,于是就火了。”多肉植物资深博主二木这样认为。“我当时是在韩国看见了多肉,觉得很有意思,就这么养起来了。”

  不过,同为网络知名博主的“多肉君”则认为,网络或许是个很好的推手。“大家在网上的交流多了,就推开了。”“多肉君”说,这种植物本身长得就很“萌”,而博客、微信将这种“萌”传播到了每个人眼前,自然推动了多肉的发展。

  “我觉得多肉流行的另一个原因是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多肉君”补充说,多肉带动了不少产业的发展,也让多肉植物成为一种文化消费,“大家购买的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他举例说,有些“肉友”还曾因为希望养更多的多肉植物,在购房时挑选阳光好、大阳台的房子,“无形中多肉植物也改变着大家的生活。”

  “肉友”故事

  多肉的网络红人

  “二木和多肉君都是网络多肉植物达人,正是他们推动着爱好者群体的壮大。”

  在网络上,似乎只要跟“多肉植物”沾边的帖子,就能引来不少粉丝和目光。不少爱好者也都表示,就是因为看了很多网络红人的帖子,才开始喜欢上了多肉植物。二木、多肉君,都是网络多肉植物达人,也正是他们推动着爱好者群体的壮大。

  “因为多肉,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改变。”作为在多肉植物圈中的知名人物,“多肉君”十分乐意与人分享他的养殖经验,且为多肉植物的普及忙碌着,他所创办的微信公众号“进击的多肉”也因此受到了不少“肉友”的喜爱。

  这个90后男孩儿话并不多,但说起多肉却能够滔滔不绝。“我刚开始只是喜欢,觉得这种植物很神奇。”“多肉君”毕业于生物系,“我对植物有收集癖,只要看到一种很有趣的植物,我就想全都收集过来。”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次他一发不可收拾,原本毕业就偏离了专业的他,如今也因为多肉再次回归。“我觉得这种植物大家都能养,但好像普及还不够,就自己开了个公众号,给大家介绍多肉植物。”

  与多肉君不同,二木则想得更加系统。原本是做国际贸易的他,4年半前在韩国看到多肉植物后便无法自拔,随后他与朋友一起开设了专营多肉的园艺公司。他的任务就是介绍多肉植物,他的博客“二木的花园”的访问量数以千万计,还出版了多肉相关的书籍。

  “其实我们是零基础,也是从多肉火爆了之后,才开始投资建设大棚、做多肉园艺的。”二木介绍,公司已经投入了20个大棚,还有种苗等相关投入,今年公司开了淘宝店销售多肉植物,但依旧处于投入期。

  不过,二木坦言,他十分看好多肉植物。“此前我们给30个店主做培训,发现如果没有多肉元素,他们的花店一个月流水也就1万到3万元,但如果加了多肉植物,收入就能增加不少,翻番是很轻松的。”

  从国际贸易到养殖多肉,二木的转变有点大,用他的话说,以前国际贸易的时候过得很滋润,现在很累也没钱,“但就是喜欢,也觉得这会有很大的市场,所以乐在其中。”

(责任编辑:DF142)

,大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 资金杀入“多肉”江湖 “萌”经济当道

相关:

中国每年35%粮食被浪费 餐桌外浪费一年700亿斤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家粮食局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生产的粮食中有35%被浪费,其中餐桌外的浪费就高达700亿斤,接近我国粮食总产量的6%。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吴子丹日前表示,我国在粮食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等环节存在大量浪费现象,每年仅在粮食储存、运输和加工环节造成的损失浪费就高达700亿斤。消费环节的损失浪费更是触目惊心,据有关专家估算,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约合2000亿元,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

共享经济持续升温 凹凸共享租车获千万美金A轮融资  当Airbnb快速发展,并且获得了百亿美元的估值之后,共享经济的热度正在持续升温,市场规模也在不断膨胀。根据分析师研究显示,到2025年全球共享经济将会达到3350亿美元的规模。  在中国,领衔共享经济的凹凸共享租车日前获得了近千万美金A轮融资,经纬中国领投,策源创投跟投。中国的共享经济市场备受瞩目,所有人都因凹凸共享租车的飞速发展,关注着这个新兴市场辉煌的未来。   经纬中国,深具投资慧眼  嗅觉灵敏的..

呼啦贷:解密海航集团互联网金融战略  自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的热度持续升温,第三方支付企业、电商、集团型企业甚至是传统金融企业,都纷纷投身互联网金融的热潮。阿里在2013年陆续推出余额宝、娱乐宝后。各大电商也相继加入互联网金融大军,苏宁推出了苏宁零钱包,京东推出了京东小金库及京东白条。一时间,互联网金融产品超越银行理财产品,成为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理财选择。   2014年以来,随着陆金所、人人贷、有利网等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兴起,P2P理..

中国广告大片的时代已经来临  当平面媒体再也满足不了宣传的目的,很多人把手伸向了广告片,公益广告片、商业广告片漫天都是,投入成本小,收获利润大,更多的商家倾向于这种做法。时间总会考验出很多掺假的东西,比如广告片不再是新鲜事的时候,也有人打起了微电影的名义,用这种方式去植入自己的产品,赤裸裸的打广告,导致的结果就是广告植入成分太明显,最后也无非是要消费者去被动的接受这种理念,是硬塞给受众而非自愿。短短几分钟,虽然也有剧情,..

中俄合作宽体客机明年开工 传中国出钱俄出技术本报上海10月18日电(记者王烨捷周凯)备受关注的中俄合作宽体客机项目终于有了时间表。中国商飞公司董事长金壮龙今天在出席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第18届世界管理论坛时称,“中俄合作宽体客机将于明年开工”。 中国商飞公司目前主要从事ARJ21和C919两款主打机型的研发生产。ARJ21为双发动机支线客机,属小型客机;C919为168座国产大型窄体客机。金壮龙透露,ARJ21将在今年完成适航取证,C919也将在今年完成机身结构的对接工作..

安徽:退休教授“撞脸”莫言 常被人误认(图) 黄石卫 莫言 原标题:莫言改行在肥教心理学?神撞脸让人傻傻分不清合肥师范学院一退休教授常在路上被人误认 “天哪,莫言来给我们上心理学课了!”近日在合肥一教育机构上课的段同学大惊,因为给她上课的老师,不管是样貌还是身材都和诺奖获得者莫言特别像。其实,这位老师名叫黄石卫,是名心理学教授。 2008年,他从合肥师范学院退休,一直兼职在教培训课程。 小档案 姓名:黄石卫 职业:1968年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

中澳将联手查中国贪官在澳资产 《悉尼先锋晨报》网站截图 据澳大利亚《悉尼先锋晨报》消息,澳大利亚联邦警察局已经准备好与中国方面合作,查没中国外逃贪官在澳大利亚的资产。这项行动将在未来数周内进行。 消息人士透露,澳大利亚政府同意在引渡贪官与资产查没上协助中国。这些贪官此前逃亡澳大利亚,并从中国国内转移数百万美元的非法所得。 早前报道:外交部回应澳新签证政策:愿与澳洲加强追逃追赃合作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

代哥哥连胜文跑摊被夸帅 连胜武:我负责“外在” 图为连胜武。图自TVBS新闻网 图为连胜文。图自TVBS新闻网 原标题:代哥哥连胜文跑摊被夸帅 连胜武:我负责“外在” 中新网10月20日电 据台湾TVBS新闻网报道,连胜文行程满档派分身跑摊,弟弟连胜武日前替他到台北市文山区的登高活动致意,连胜武一出现,似乎比哥哥连胜文还高人气,许多婆婆妈妈夸他很帅,连胜武开玩笑说,跟哥哥有分工,自己负责“外在”,哥哥负责“内在“,连胜文听到弟弟这么说大笑一声,承认弟弟比..

澳门日报:日本要看美脸色 俄日天然气计划难落实原标题:澳门日报:日本要看美脸色 俄日天然气计划难落实 中新网10月20日电 媒体报道,俄罗斯提议建设一条海底天然气管道,以连接俄远东天然气田和日本北部地区。对于这一俄日天然气计划,《澳门日报》20日发表社论称,对日本政府而言,便宜的天然气有极大诱惑,但必须看美国脸色做人的安倍不大可能置美国于不顾。日本国家利益要求东京加强对俄外交,但同时日本必须保持与美国的盟友关系,这令日本对俄外交进入了死胡同。 欧..

瞻仰格尔木烈士陵园 缅怀筑路英雄 纪念碑 纪念碑 原标题:瞻仰格尔木烈士陵园 缅怀筑路英雄 10月14日,“2014网络媒体两路行”(青藏线)的记者来到格尔木烈士陵园。格尔木烈士陵园始建于1981年,位于格尔木市城西郊、格尔木河畔,占地75亩。现安葬于在青藏公路、青藏铁路一期工程、格拉输油管线等重点工程和高原新城格尔木的建设和发展中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因公牺牲人员330余人。他们忍受住风雪严寒和缺氧等恶劣环境的影响,修建了举世瞩目的青藏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