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盐合作升级 欲分羹红利

2014-10-18 04:01:08 来源:网络

  与中盐合作升级欲分羹红利美盐巨头搅动盐改?

  在国内食用盐专营制度改革前夜,其中扮演主角的中国盐业总公司所带来的变革消息不绝于耳。先是中盐新任领导班组的成立,其后,10月15日,中盐上海市盐业公司与美国盐业巨头莫顿盐业公司(以下简称“莫顿盐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力发展双方在华的合资企业。

  “销售环节巨大利润面前,中盐把机会首先让给了外资企业来参与,而不是留给国内民营企业。”长期研究食用盐专营改革制度的业内人士认为,表面上看来,中国长久以来的食用盐专营制度至此又增添了新的一道催化剂,但在没有完全做到市场化的前提下,中盐联手外企建立合资公司的举动对国内盐类民营公司来讲则是一次权益的不平等。

  进口盐大举杀入

  其实,莫顿盐业与中盐上海的合作早在2001年已经开始,当时是由国家盐业主管部门批准的全国盐行业唯一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当时双方成立了中国首家盐业中外合资公司——上海中盐莫顿盐业有限公司。

  中盐上海总经理王学仕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时合资公司引进并销售一些美国进口的莫顿无碘盐等食用盐产品。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协议,此次签约扩大了双方的合作范围和层级,美国莫顿食用盐系列产品将可以在本土化生产。合资公司的中方和美方各占合资公司股份的55%和45%,现在合作升级之后持股结构依然保持不变。中方是控股股东,美国莫顿方面派驻总经理,负责公司日常的生产和销售管理。

  据悉,此次升级合作,不仅包括商标及技术许可,中盐和莫顿还将通过莫顿公司引进包括莫顿食盐、莫顿天然海盐等一系列产品。此外,合资公司还负责莫顿盐业产品中文包装生产、本土市场开拓和销售等工作。

  事实上,此前十多年来,莫顿盐业在中国市场一直表现平平。对此,莫顿盐业方面对媒体表示,“美国莫顿盐业公司十几年来,股东换了好几次,这个对我们发展是有影响的。”

  除此之外,一位来自上海的盐商透露,莫顿盐近几年只在上海地区销售,购买100g包装需要8元,明显高于国内食盐1-2元的价格。

  记者在查看中盐莫顿官网也发现,该官网的新网站更新是在今年的8月11日,显然,中盐莫顿已经做好大举进攻中国市场的准备了。只是,网站内的更多内容还基本都在资料整理中。

  “双方在华的唯一合资企业、上海中盐莫顿盐业有限公司目前正在上海加快建设全新的分装中心,以应对全面扩大的产品市场投放,这个新的中心预计将在2015年3月正式投入运营。”美国莫顿盐业首席执行官赫曼对双方合作充满信心。

  在近年来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呼声不断的背景之下,双方的此次扩大合作显得尤为引人关注。

  就在今年9月中下旬,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副司长王强指出,对盐业体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9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对中盐总公司进行了调研,双方就中盐未来三年的转型发展规划,以及发展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了意见。

  根据英国罗斯基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最新调查显示,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用盐消费市场,早在2012年中国用盐需求已经占全球1/4,随着经济增长,预计中国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盐进口国。

  王学仕表示:“中国食盐市场细分非常窄,中高端食盐在中国起步很晚。莫顿盐业提供的中高端进口盐,在中国市场可能有450万吨/年左右的市场空间。”

  民营盐企的无奈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只有烟草和食盐实行专营。2001年,随着经济市场化的推进,中国开始推行食盐体制改革。截至2008年,从最初的国家经贸委盐管办到发改委工业司提出的食盐流通体制改革方案,不同部委提出过5次盐业体制改革方案,但最终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形成最后的草案。就在上月底,国家发改委官员指出,盐业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认为,在经济市场化的趋势下,国内盐业改革是必然趋势。中盐上海食盐业公司与美国盐业巨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具有重要意义,无疑会推动或者加剧社会各界对中国盐业改革的预期。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合作并不是国内食用盐的首次进口,此前国内食用盐也有进口。2011年至2013年进口量分别为4995吨、3193吨、8623吨,除了2012年同比下降之外,其他年份都同比增长,尤其是2014年增速相当明显,1-8月份的进口量已经比2013年全年增长195.5%。

  “之前进口,不是以合资公司的形式,大多是中盐的孙公司等下属公司所操作的进口食盐,并没有形成规模。而且也不是像此次莫顿和中盐双方合作,经国家盐业部门批准的正式形式。”有“中国盐业反垄断第一律师”之称的律师邹佳莱说。

  同时,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此次中盐上海市盐业公司与美国盐业巨头合作势必会进一步打开食用盐进口的大门,在数量上会有较大提升。国内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盐消费市场,当然会引起其他国家盐业巨头的进入热情。国内改革决心较强,盐业改革也是势在必行,在两个因素作用下相信会有更多参与者进入。“如果放开国内食用盐,应该警惕潜在的进口盐对国产盐的冲击。”

  确实如此,一直以来,食用盐行业的利润都主要集中于销售环节,生产环节利润很薄。但由于食盐专营制度的限制,销售权都被中盐系统垄断,国内其他民营盐业公司只停留在生产环节,心中有苦却无从“伸张”。地方民营盐业公司急切盼望食盐专营制度的放开,以具备直接接触消费终端的销售权。

  邹佳莱在评价此次中盐莫顿合资公司的成立时表示:“当国内企业都没有享受到食盐经营收益的情况下,中盐就把机会优先让给了国外企业,这是对国内民营盐业公司利益的极大不平等对待。”

(责任编辑:DF143)

,与中盐合作升级 麦弗逊式独立悬挂 欲分羹红利

相关:

“重口味”打败“小清新”  《黄金时代》何以票房惨淡  电影市场究竟青睐什么作品?同期上映的《心花路放》和《黄金时代》似乎给出了某种答案。一样是明星阵容和大制作,前者已逼近10亿票房,而后者目前只有4000多万入账。带着些微痛苦感的文艺片在市场大潮中难以找到明确的出发点和实现路径,而被包裹了笑料和商业的创作才可能获得关注。两部影片的不同命运,或许隐喻着中国电影未来的两难。   表达“严肃”的不同路径  在观众的眼中,《黄金..

股转让中小企业“飞”起来  全国股转系统有限公司市场发展部总监孟浩:股转让中小企业“飞”起来  近两年,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主旋律就是创新,包括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比如,证监会一直全力探索和推动的注册制改革,也有业务和产品的创新,如沪港通、优先股、个股期权以及做市业务等等。其中,市场体系本身创新最为引人注目的毫无疑问是新三板 .   新三板在今年实现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市场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市场的规模也取得了扩大。..

场外资本市场: 股权定价和融资实效  我国资本市场起步于场外交易市场,但由于多种原因,场外市场几度兴衰,曲折发展。随着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逐步凸显,包括场外资本市场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得到重视和发展。2013年底,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 )正式挂牌,制度创新在新三板迅速提速。今年5月,新三板相继迎来利好政策,如放开200人股东人数限制,允许个人投资和拆分股份等。8月,引入“做市商”制度,形成竞价交易、做市商和协议转让多种交..

场外资本市场: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在国内已成普遍现象,除信息不对称、信用等级有限等客观原因外,我国金融体系尚在建设中恐怕是更深层次的原因。  贵州股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董事长彭波、山西证券副总裁孟有军、国信证券代办股权转让部总经理鲁先德、贵州省金融办博士后赵世磊、杭建投资运营总监林孙清和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副教授赵静等嘉宾就场外市场对中小微企业的重要性、场外市场尤其是区域性股交中心的定位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李克强:亚欧应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 15日,李克强在米兰同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举行会晤。 新华社记者张铎摄 原标题:李克强:亚欧应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17日上午在米兰出席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非正式会议并发言,就国际和地区问题与各国领导人交换意见。 李克强表示,亚欧大陆的和平稳定,关乎世界的和平安全。亚欧人民饱受两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创伤,教训惨痛,因而对和平格外珍视。我们应..

贵州资本市场“正金字塔”正在形成  贵州省政府金融办博士后赵世磊:贵州资本市场“正金字塔”正在形成  明年,国家的发展战略重点仍然是防止经济的下行,推动经济加快发展。既然政策基调仍然是促进经济发展,对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贵州来讲就是重大机遇。   贵州省政府金融办是2011年5月份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成立的,从全国的角度来讲金融办成立得比较晚,成立的时候底子很薄。2011年,贵州全省债券60亿元,而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的债券融资就有372..

贵州资本市场后发赶超  贵州省证券业协会会长蔡运兴:贵州资本市场后发赶超  贵州资本市场于1993年中天、凯迪两只股票同时发行并上市为发端,21年来经过不断努力取得了长足进步,截至去年底全省共有21家A股上市公司、1家证券公司、3家证券分公司、54家证券营业部和9家期货营业部,证券期货投资者62万余人。2013年,辖区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发行公司债预计募集资金50亿元,同比增长62%,辖区证券行业通过企业债、信托产品等方式帮助贵州企业融资217亿..

商业保理“盘活”中小企业资金  香港京华山一证券公司CEO陈其盛:商业保理“盘活”中小企业资金  商业保理对于中小企业来讲非常重要,而且是更直接地帮助中小企业。中国目前商业保理还在婴儿期,但能看到的是在快速成长,不管是经济的因素也好,政策的因素也好,每年的成长率非常高,市场规模目前是两亿元左右。而事实上,中国的市场至少有20万亿以上的规模,成长非常空间大。   中小企业融资里面有一个困难是什么?就是信用,中小企业资信如何非常重..

多层次资本市场打通中小企业融资“任督二脉”  10月13日,由共青团贵州省委、贵州省金融办和《华夏时报》联合主办的“2014场外资本市场贵州青年企业家创新论坛”在贵阳召开。贵州省金融办、共青团贵州省委、《华夏时报》、贵州省证券业协会和贵州省青年联合会等单位领导出席,全国股转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新三板)、贵州股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银行代表、券商代表、投资机构和东屹建设集团为代表的200多家贵州优秀中小企业汇聚一起,共同讨论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金融创新,..

多层次资本市场破解融资难题  贵州省金融办主任周道许 :多层次资本市场破解融资难题  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大力鼓励金融创新,不断加大金融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力度,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多措并举破解民企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助推企业发展。   一是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实现良性互动发展,金融与经济共生共荣。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金融业的快速发展,2011年贵州经济增速排名全国第三,2012年排第二,2013年排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