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市供求关系或驶入转折点

2014-10-09 01:54:06 来源:网络

  近日,美国汽油下跌触底2014年价格最低,并有持续下跌的趋势。与此同时,上周四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原油期价亦创17月新低,天然气价格仍持续走低。多个愈演愈烈的供给风险并未阻止油价跌势,自今年6月中旬以来,WTI油价累计下挫17%,上周四跌至每桶88.18美元。布伦特原油自今年6月来已下跌逾20%。

  专家称:原油激增、全球经济增长疲软所导致的需求不旺或将结束全球油市供给短缺局面而进入产能过剩这一转折点。

  产能过剩需求不旺

  2008年之前,“石油顶峰”(Peak Oil)逐渐成形的趋势助长了油价的升扬,而石油输出组织(OPEC)的产量供应不足,导致油市一直呈现供应短缺局面。随后的金融危机促使油价急坠,迫使OPEC两度大幅减产。而美国页岩油的突破性进展逐渐推进油市走向供应充裕的时代。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夏义善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美国油价下跌的主要因素还是取决于供求关系,由于美国在水力压裂技术及水平钻井技术方面取得的进展导致美国的页岩油改变了其石油产业,使美国能够开采原本长期被认为没有商业开采价值的油田,尤其是位于德克萨斯州和北达科他州的油田,成为其油产量增加的关键。但在美国原油产量增加的同时,美国本国的油品消费并没有明显增加,从而造成油品的产能过剩。美国能源情报署(EIA)今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美国页岩油的日产量从不足50万桶增至接近400万桶,仅北达科他一个州产量就超过了利比亚。美国的整体产油量已增至每日850万桶,达到1986年以来最高水平,几乎持平沙特。

  此外,夏义善表示,从国际上的情况来看,俄罗斯与美国、欧盟关系的紧张一般会同步引起供应的紧张从而导致油价的上涨,但目前的状况却恰好相反,这种现象值得被注意。综合来看,主导因素应该还是供需问题。而美国油价下跌,有可能也起源于美国想利用油价对俄罗斯进行施压。政治上的因素取其次,不能作为主要原因。

  抛开美国油市的供应激增,俄罗斯的产油量也在不断增加,据彭博社报道援引俄罗斯能源部初步数据称,上月俄罗斯日产油已达1061万桶。

  一位资深原油交易员表示:“北海原油供给肯定过剩,不过,美国方面问题不大。”

  如何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是否需要OPEC减产来达到全球油市的平衡?前美国总统布什的白宫顾问,现能源顾问公司Rapidan Group总裁鲍勃·迈克耐利(Bob McNally)日前结束访问沙特阿拉伯后表示,OPEC产油国可能会等待美国降低产量,也不愿自己减产。虽然部分OPEC人士开始呼吁减产,但波斯湾核心成员国目前押注冬季需求将会提振油市。

  未来油价或持续低迷

  《华盛顿邮报》报道指出,去年中国石油消耗量增长约2%,今年增速将不如预期。而美国政府2009年出台的节能要求正在实施,国内燃料消耗量料将大体持平往年。

  与此同时,欧洲国家经济问题不断、增长乏力导致欧洲国家经济增长持续疲弱,欧元几乎触抵历史最低水平,因此欧洲能源消费有限,美元走强以及油价的下跌仅仅利好美国经济,其他国家及地区很难从中获得好处。

  一位波斯湾国家的OPEC官员则认为油价不会持续下跌,虽然当前市场对美国的产油增长过于乐观。美国的石油进口量的确大减,可美国至今还是石油净进口国。由于油价下跌、国内经济复苏,美国消费者需求在回升。去年美国的石油消耗量增长2.3%,增幅创2004年以来新高。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持不同意见,他认为未来一段时间的油价有可能还会持续低迷。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全球目前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而经济增长与油价的波动又息息相关,这已成为能源消费乏力的不利前提。第二个因素取决于美元的升值趋势明显,即美元的走强,董秀成预期美元还会继续升值,这可能会成为油价继续下跌的原因之一。

  董秀成提醒,油价是联动的,成品油的价格与原油价格是紧密相关的。原油价格的下降也将带动成品油市场的波动。

  与此同时,夏义善也提出,美国油价的下跌与全球经济疲软存在因果关系。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西方国家,甚至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都是徐缓的,因此它们对石油的需求量不是太大,所以这个事件与全球的经济形势紧密相关。而欧美与俄罗斯关系的日益紧张,其对俄的能源制裁,令俄罗斯的石油供应面临危险,与伊朗核协议谈判若破裂,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制裁加强。这也会降低油价反弹的几率。他预测,综合多方原因,未来的油价有可能继续呈下跌趋势。

  对于未来油价的预测,资深石油分析员汤姆·科鲁兹(Tom Kloza)称:“如果你现在没有看到2014年燃料的成本跌到最低,别着急,你很快将会看到。”

  美国纽约迈德利环球顾问公司(Medley Global Advisors)分析师丹尼·斯坦尼福(Daniel Sternoff)指出,若油价长期偏低,可能会抑制长期投资。他说:“虽然价格并没有像大家预期那样崩溃,但美国原油市场以世界其他市场为代价,实现了自己的平衡。”

  能源(Energy)分析师在周一报告中指出,如果油价持续低于80美元,不但从委内瑞拉到俄罗斯等各个产油国的政府预算受创,美国的产油商应该也会缩减活动。

(责任编辑:DF145)

,全球油市供求关系或驶普朗克时间 入转折点

相关:

“军迷”网购气枪被批捕 警方在其家中发现“军火库”原标题:网上买气枪涉嫌犯非法持有枪支罪 本报吉林讯(记者李洪洲通讯员成月)31岁的刘某是个地道的军事迷,各种步枪、手枪、刺刀他都了如指掌,可他为了自己的兴趣却做出了违法的事,因而付出惨重的代价。近日,他因涉嫌犯非法持有枪支罪被吉林市船营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犯罪嫌疑人刘某是个军事迷,从小就喜欢武器。去年11月,他结识了一个在网上卖仿真枪的外地网友,对方给他发了许多仿真枪图片,他先后选择了一把黑色的..

吉林:警察在居民楼顶层抱住轻生女(图) 民警从背后抱住打算跳楼的女子消防供图 原标题:民警楼顶抱住轻生女 本报讯(记者李威) 2日下午,长春市公安消防支队德惠大队接到调度中心命令,位于德惠市一道街与中央街交会处附近一居民楼顶层有一名女子要跳楼。德惠大队接到命令后立即赶赴现场。 到达现场后,大队官兵立即疏散围观群众,并与民警协商后,共同登上顶层劝救跳楼女子。民警慢慢接近该女子,趁女子不注意,从后方将她抱下。大队官兵与民警共同将女子转移..

油气管道监管亟须建立综合保护体系  近期油气管道安全引起中央高度关注,各地相继开展对油气管道隐患的排查,一些处理难度较小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一些涉及到多方利益的问题进展缓慢。9月1日,国务院安全监管委员会下发《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治攻坚战的通知》,要求在三年内解决油气管道的隐患问题。如何完善相关政策法律,进一步明确相关各方责任和义务,通过顶层设计建立起长效机制?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

对中国经济平稳增长还需增强信心  9月份发布的数据中,一些重要经济指标出现回落。9月1日发布的8月份制造业PMI指数较7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在连续5个月回升以后出现回落;9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8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其中工业增长率较7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回落幅度之大为近两年所仅见;投资增长率持续下降,在房地产、制造业投资持续下降的同时,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也出现回落,而且幅度大于前两项投资。这些情况使各方面对未来经济增长态势,产生了普遍担..

中国经济四季度恐难大幅反弹  世界银行近日发布了《东亚经济半年报》,该报告将中国经济今年的增速预期由之前的7.6%调低至7.4%,世行同时还将中国明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从7.5%下调至7.2%和7.1%。  报告认为,调低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的原因是由于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控制地方政府债务、抑制影子银行、应对产能过剩、治理污染等,将导致投资及制造业产出增速下降,但这些针对金融脆弱性和结构性限制的政策会使经济走上更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

正确认识税收政策的作用空间与效力  财政学在分析税收政策作用空间与范围时,通常笼统地将税收政策混同在财政政策之中,将其作用范围定位于市场失灵领域,并没有明确地指出税收政策的作用空间。至今为止,理论界对税收政策作用空间与效力的研究也较少。而在社会实践中,社会公众多数都认为税收政策是万能的,这对税务部门、税收政策制定都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基于此,有必要正确认识税收政策作用的空间与效力,厘清税收政策作用的空间和效力大小,引导社会各界科..

2014年三季报披露启动  沃华医药率先打响了2014年三季报披露战。  10月8日晚间,沃华医药披露三季报,公司2014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2.27亿元,同比增长21.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1.42万元,同比增长147.90%;基本每股收益0.09元。   值得一提的是,单三季度而言,公司7-9月实现营业收入7731.61万元,同比增长21.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5.91万元,同比增幅高达243.25%;基本每股收益0.06元。  同时,公司预计2014年..

荧光显微技术成就突出 美德科学家分享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8日宣布,将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名美国科学家埃里克·贝齐格,威廉姆·莫纳,以及德国科学家斯特凡·黑尔,以表彰他们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打破传统显微镜限制   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高度肯定了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以及上述三位科学家的成就,强调“这项技术能够让科学家们绕开传统显微镜的限制更好地研究活细胞内的单个分子”。  评选委员会在颁奖词中表示,正是由于..

意大利家居企业抱团入华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家具生产国和出口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家具消费市场。中方重视与意大利家居行业的合作,愿意推进双方合作向更深层次迈进。对于中国巨大的家具市场,意大利企业也希望拓展中国市场。”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日前在“意大利制造之家”项目北京推介会上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据本报记者了解,“意大利制造之家”项目正是致力于协助意大利的木业和家居行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中意合作被..

中国与拉美地区经贸合作成果显著  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持续增加,特别是与拉美及加勒比地区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更加引起世界的广泛注目。中国与拉美及加勒比地区国家具有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双方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成果显著。  中国与拉美地区贸易合作获得均衡发展   随着中国和拉美及加勒比地区的经济发展,双方的贸易合作不断扩大,2005年中拉贸易额仅为505亿美元,到2013年双方贸易额大幅增长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