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

2014-10-08 14:14:05 来源:网络

  从十几年前被断言“技术性破产”,到如今资产和利润大幅增长,中国银行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年来,国内商业银行通过改革发展和全面战略转型,公司治理实现重大转变,经营效益不断提升,风险管控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和服务小微企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综合实力提升

  抵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2001年,中国刚刚加入WTO, 中国银行业的公司治理薄弱,经营管理相对粗放,违法违规案件频发,积聚了大额的不良资产, 西方一些媒体甚至在头版用“中国的银行业已经技术性破产”的标题来吸引眼球。

  如果将2001年至2014年这13年做一个切分,2008年之前应该算第一个阶段,彼时,背负2万亿元不良资产,严重资不抵债的国有商业银行,掀起了背水一战的股份制改革,随后,国内大部分商业银行纷纷摆脱历史包袱,改制上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刚刚通过股份制改革重塑体魄的中国银行业成为中国对抗金融危机的先锋。

  第二个阶段,也就是2008年之后,中国银行业逐渐意识到,不能再“以规模论英雄”,于是开启了后危机时代的全面战略转型。国内商业银行不再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而是积极优化资产结构和业务结构,降低风险资产比重,大力发展低资本消耗型业务。零售业务、中间业务获得长足发展,中间业务收入对营业收入的贡献度显著提高,盈利模式日趋多元化。

  在全面战略转型的推进下,国内商业银行基本确立了市场化的商业银行体制,资本实力明显增强,盈利能力迅速提升,竞争实力不断提高。

  根据中国银监会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162.95万亿元,同比增长15.3%,总负债规模为151.97万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总资产为67.25万亿元,同比增长9.8%,总负债为62.61万亿元,同比增长9.7%;股份制银行总资产为30.18万亿元,同比增17%,总负债为28.42万亿元,同比增16.8%。

  2014年7月,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了最新的“世界1000家银行排名”。按一级资本计算,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摩根大通荣登2014年度全球银行前三名。其中,工商银行的一级资本比上年增长了近三成,是排名前十的银行中一级资本增速最快的银行。

  回顾《银行家》榜单的十年变化,2004年十强行列中还没有中国银行业的身影,直到2007年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才首次进入十强。十年间,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平均排名由2004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14年的第5位,充分展示了国内银行资本实力不断提升、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的成长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在资本实力提升的同时,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持续改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底,我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余额为2440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8%。但到2014年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6944亿元,不良率为1.08%,不良率已处于全球银行最低行列。

  服务实体经济

  信贷资源向小微企业倾斜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银行信贷作为配置资金资源的主要手段,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在兼顾实体经济需求和宏观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2014年上半年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成效明显,各项贷款比年初增加6.2万亿元,同比增长13.7%,主要投向国家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企稳回升。

  据统计,截至6月末,主要商业银行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超过2万亿元,文化产业贷款超过5000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突破1万亿元。

  “十二五”规划指出,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增加中小企业贷款的规模和比例。中小企业以其在消费品生产领域的贡献,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商业银行主动调整信贷结构,将有限的信贷资源向中小微企业倾斜。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外资银行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17万亿元,同比增长15.7%。上半年小微企业新增贷款1.0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6亿元,新增贷款占同期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32.5%。

  “一方面,产业结构决定信贷结构,界定了银行信贷的投放分布;另一方面,信贷资金在不同产业间的布局也会引致产业结构的变动。为此,我国银行业要逐步探索市场化的信贷管理模式,配合信贷业务的行业结构,优化信贷业务的资本配置,调整信贷业务的产品结构,满足实体经济的多元化需求,发挥信贷杠杆作用,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渤海银行行长赵世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加大创新力度

  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创新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突出体现。近年来,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需求的多元化,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在营销、服务、产品、渠道、管理等各业务领域的创新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在服务实体经济、填补金融服务空白、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经营空间,加快了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了服务效率和水平提高。

  经过多年努力,最早提出“做中国最好的零售银行”的招商银行在行业内建立了领先地位,品牌吸引力强劲,客户高度认同。近年来,招商银行又瞄准中外资银行竞争的核心领域高端业务和高端客户,大力加强产品创新,提升财富管理专业能力,实现了高端客户群、管理客户总资产的稳定增长。

  理财业务是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最快的新兴业务。其中,光大银行以业界领先的创新能力、良好的风险控制、稳定的收益水平,成功地树立起了理财银行的形象。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理财产品余额达到5783.04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60.04 亿元。

  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商业银行创新多种担保模式,推出小企业融资特色产品,有效增加了企业融资渠道,满足了各类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多样化融资需求。平安银行服务小企业的“供应链金融”,面向小微企业、工商个体户、私营业主;民生银行推出的“商贷通”、华夏银行推出的“商圈贷”,均在国内市场上初步建立了自己的服务品牌和市场影响力,获得了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DF142)

,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骑脖子社区 著增强

相关:

世行:若房价依赖信贷扩张 中国经济或面临剧烈下滑世行:若房价依赖信贷扩张 中国经济或面临剧烈下滑   世界银行10月6日在新加坡发布《东亚经济半年报》,半年报将中国2014年经济增长预期由7.6%调低至7.4%。与此同时,半年报称,中国如果有相对稳定的基本面因素驱动,房地产价格或将仍然坚挺;但如果住房价格的增长依赖于信贷的快速扩张,则经济将面临剧烈下滑风险。  世界银行认为,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控制地方政府债务、抑制影子银行、应对产能过剩、治理污染..

三季度量化基金逆袭成最大赢家 包揽股基前三甲  在三季度排名前十的基金(主动偏股型)中,主题类占据了半壁江山,而量化类基金则成功逆袭成为三季度最大赢家。截至9月29日的数据显示,三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涨幅“前三甲”分别是长信量化、华商大盘量化精选和大摩多因子策略,不仅全部为量化类基金,而且它们今年前两个季度的排名均在三十名开外,其中的华商大盘量化精选前两季的排名只在第80位。记者还注意到,排行榜前十名的基金增幅都在25%以上,其中有5只属于主题类基金..

定期开放债基发行回暖  一度遭遇投资者嫌弃,发行降温的定期开放债基,近日却开启了一波发行小高潮,8月以来先后成立了6只定期开放债基,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数据显示,9月最新成立的5只定期开放债基募集效果均不错,如国投岁增利一年定期开放债基募集了8.27亿份,易方达恒久添利一年定期开放债基首募规模为5.82亿份,融通月月添利定期开放债基也募集了8.01亿份。中银产业债定期开放债基和大摩稳定添利定期开放债基的成立规模更是超过了20亿份,..

炒股开户费今起降超五成  10月8日起,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将为持有证券账户的投资者配发一码通账户,这意味着证券统一账户将于“十一”后正式对外服务。根据测算这一政策实施后,开立沪深A股账户的个人和机构单笔费用将降低56%左右,而投资者也期待尽快取消“一人一户”限制。   据介绍,证券账户整合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三个“一套”:一套账户、一套规则、一套系统。“一套账户”是通过配发一码通账户,关联沪深A、B股等各类证券账户,建立一套..

本周两市解禁额56亿  “十一”假期之后首个交易周仅有3个交易日,沪深两市限售股解禁市值也大幅下降,仅有56亿元。   根据沪深交易所公开数据统计,10月8日至10日,两市有5家上市公司涉及限售股份解禁。其中涉及首发原始股份解禁的有1家公司,涉及非公开增发股份解禁的有2家公司,涉及股权激励股份解禁的有2家公司。   根据西南证券的统计,2014年10月两市合计限售股解禁市值不到700亿元,较9月份减少近七成,目前计算为今年年内第二低..

传统封基9月整体涨近6% 投资者可关注2015年到期产品  在投资回报率持续高企的同时,传统封闭式基金也得到了投资者的积极关注。据统计,9月份以来9只传统封闭式基金的价格整体上涨了5.95%。业内表示,由于传统封闭式基金到期时基本上都采用“到期封转开”,这意味着随着到期日的临近,传统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将逐渐收窄到0%附近。而截至本周二,剩下的9只传统封闭式基金的整体折价率仍高达11.55%,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在2015年到期的传统封闭式基金。在实际投资过程中,投资者需要密..

QFII席位9月三度出手  9月份以来,沪深两市大宗交易平台成交活跃,成交金额环比呈三倍增长,这与瑞银上海花园石桥路营业部、国泰君安总部、海通证券国际部、东方证券东方资财等“QFII大本营”营业部的频频倒腾蓝筹股难脱干系。瑞银上海花园石桥路营业部作为最大的买方,与其他机构席位,以及上述提到的其他QFII云集的席位达成交易,三次出手,合计成交金额近7亿元。从交易信息上看,它们的交易共涉及54只A股股票,基本限于大盘蓝筹股,且以金融股..

低价股ST股批量制造牛股  经过8月的充分振荡后,9月A股再攀新高。而个股更是呈普涨格局,不仅重组股、小市值股继续大放异彩,低价股、ST股也竞显风流。据证券时报数据部统计,剔除当月上市新股以及期间停牌股,在可统计的2411只股票中,截至9月29日收盘,9月上涨股票2227只,占比高达92.37%,跑赢上证综指同期6.34%涨幅的个股达1792只,占比74.33%。  月度涨幅翻番的股票有5只,分别是东源电器、江泉实业、明家科技、福成五丰、百润股份,都是清一..

绿地集团655亿借壳金丰史上最大  绿地集团655亿借壳金丰史上最大,单挑老大万科。  此次绿地借壳金丰投资 ,将成为A股“史上最大借壳案”,待绿地集团集体上市后,资产规模将逼近万科。  2014年8月21日,绿地集团上市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  来自金丰投资的公告显示,金丰投资于2014年8月20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中国证监会依法对其提交的《上海金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核准》行政许可申请材料进..

中视传媒10.2亿并购半路腰斩  中视传媒10.2亿并购半路腰斩,金英马火速搭上新船。  2013年,中视传媒豪掷10亿收购金英马的案例,堪称当年影视传媒行业的十大并购案之一,然而,这桩看似“强强联姻”的并购最终还是意外流产。  如果不是2013年中视传媒收购金英马的半路折戟,就不会有如今禾盛新材与金英马的意外联姻。  2013年,中视传媒豪掷10亿收购金英马的案例,堪称当年影视传媒行业的十大并购案之一,然而,这桩看似“强强联姻”的并购最终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