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全国道路水路共运送旅客6.44亿人次

2014-10-08 09:04:04 来源:网络

  “十一”黄金周,全国各大景区再次迎来旅游高峰,据初步统计,全国景区共接待游客3169.2万人次。从总体上看,各地景区服务能力和游客文明旅游意识均普遍提高。

  在景区门口排队安检,把痰吐到垃圾桶里,把垃圾打包带走……这是10月1日记者在北京园博园景区见到的情景。北京园博园景区的环卫工人蒲秀琼告诉记者,今年游客的素质较以往有很大提升,以前像这样的节假日一天不知要扫出多少垃圾。今天快到中午了,垃圾袋都没有装满,好多垃圾还是游客主动丢进去的。

  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后垃圾清运量比去年同期减少近三成;上海外滩游客文明有序旅游,垃圾明显减少;广东丹霞山景区售票厅、外山门景区入口、游客中心候车点等地游客遵守秩序、文明礼让、耐心等待、有序排队;在出境游方面,中国游客能够基本遵守国际文明准则,自觉学习和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改善了中国游客的国际形象。

  “十一”期间,湖北恩施大峡谷推出“捡垃圾换门票”活动,引来游人广泛参与。凡在恩施大峡谷游玩的游客,捡取满1斤垃圾,凭当日门票就可以换取实景音乐剧《龙船调》门票一张,这个活动贯穿整个假期。许多景区在适合拍照的景点设置提示牌,并组织志愿者为过往游客提供引导服务,劝阻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十一”期间,各地响应“文明旅游”倡议,开展了诸多主题活动。在浙江 ,开展了“文明旅游,浙人最美”旅游公益活动;在山东 ,济南组织实施了“文明旅游公益宣传千人行动”,潍坊利用论坛、微博 、微信以及点评网站等平台倡导文明旅游,曝光不文明行为;在安徽,黄山启动了“文明旅游,为美丽中国添彩”主题活动。

  “其实只要从小处注意,人人践行,文明旅游并不难。”业内专家认为,良好的出游习惯、优质的景区服务、严格的旅游管理多措并举,才能真正实现文明旅游。(经济日报记者郑彬)

  交通运输—

  路网运行平稳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道路水路共运送旅客6.44亿人次。其中,全国道路旅客运输量达6.3亿人次,同比增长4.6%;全国主要地区水路旅客运输量达1414万人次,同比增长3.1%。10月7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030万人次。黄金周期间,预计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6800万人次。

  10月7日是“十一”黄金周最后一天,全国道路旅客运输迎来客流高峰,共运送旅客9112万人次,同比增长5.3%;全国主要地区水路运送旅客187万人次,同比增长18%。

  7日,从各地发往省会及重点中心城市的长途班线和重点中心城市发往周边的短途班线客流量明显增加,其中,河南 、山东、重庆 、江苏 、浙江、甘肃 、宁夏等地区道路客流量增幅较大。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了解到,7日路网交通总量较6日明显下降,全国路网运行正常。7日上午时段全国路网运行平稳有序,午后部分大中城市周边及城市出入口进城方向公路陆续迎来返程高峰。京沪高速江苏江阴大桥段上海方向、京藏高速北京段进京方向、大广高速北京段进京方向、沪昆高速浙江新岭段杭州方向、广东莞佛高速虎门大桥等局部路段流量较大。(经济日报记者齐慧)

  消费市场—

  大众消费成为亮点

  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国消费市场稳定繁荣,商品销售平稳较快增长,大众化消费成为节日市场突出亮点,节俭、健康、绿色的消费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据商务部监测,10月1日至7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975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1%。

  各地商贸企业促销活动形式新、力度大,客流和销售额明显提升。黄金周期间,陕西 、辽宁 、河南、青海、湖南重点监测商贸企业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5%、15.1%、14%、13.7%和13.5%,甘肃、重庆、四川 、湖北、广西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分别增长13.2%、13.1%、13%、12.8%和12.5%。

  商品销售亮点突出。应季服装鞋帽、金银珠宝、数码家电、汽车等商品走俏,销售额快速增长。新款秋冬服饰及户外运动用品受到消费者青睐,河南、江苏、青海重点监测企业服饰类商品销量同比增长两成以上。

  大众餐饮消费火爆。价格适中的家常菜、平价自助餐等成为不少市民节日聚餐的首选。不少中高端餐饮企业打出“亲民牌”,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推销特价菜、半份菜、团购餐等,受到消费者欢迎。特色餐饮人气爆棚,北京不少老字号餐饮企业推出具有怀旧味道和纪念意义的“年代菜”。

  婚庆消费成为今年“十一”黄金周的一大亮点,不少地区黄金周成了名副其实的甜蜜消费周。湖南湘潭重点监测餐饮企业婚宴收入约占总收入的七成。金银珠宝等婚庆用品呈现旺销态势,杭州百货大楼黄金首饰销售同比增长106%。

(责任编辑:DF118)

,“十一”黄金周:汽车资讯 全国道路水路共运送旅客6.44亿人次

相关:

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加强登革热疫情监测和处置  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做好登革热防治工作,加强疫情监测和处置。  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大力开展防蚊灭蚊工作,加强疫情监测和处置,规范做好病例诊疗,加强防治知识宣传和检查指导力度。  通知提出,防蚊灭蚊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控登革热的关键措施。重点地区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针对性部署开展防蚊灭蚊工作。特别是广州市等重点地区,要组织开展集中、统一的灭杀活动。要把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个社区、..

美军用探火星技术造机器人巡逻艇 将部署马六甲 美国海军即将使用新技术,让巡逻艇无需船员操作,就能执行护航和保卫战舰的任务。(资料图) 中新网10月6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6日报道,美国海军不久将部署机器人武装巡逻艇,在包括马六甲海峡或霍尔木兹海峡等水道执行护航和保卫战舰任务。 报道称,这项源自美国宇航局(NASA)火星探测器的新技术,将改变美国海军的作业方式。海军研究部主任柯伦德表示,这个名为CARACas的新技术不但成本“非常低”,也能很容易地安装..

美媒:中国导弹武库壮大 巡航导弹单价17.5万美元据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10月6日报道,原题:《中国致命的导弹武器库还在壮大:美国应当如何应对?》,文章称,中国致命的导弹武器库还在壮大,美国应该在亚洲拥有前沿部署的中程武器。 美媒称,俄罗斯违反《中导条约》一事应当促使美国重新考虑为了全球安全而签订的这一协议继续存在的价值。然而,废除或者修改这一条约以使美国能够向亚洲部署中程核武器将带来极大的政治、军事和预算风险,而同时其带来的好处实在很模糊..

策划人语——反腐下半场原标题:策划人语——反腐下半场十八大后至今的反腐败,成绩是巨大的,威慑效果是显著的,已经初步实现了官员“不敢腐”的目标。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反腐败上半场。 那么,下半场要干什么?答案也已经日渐清晰,那就是进一步净化政治生态,实现清明政治的新常态。 有一点是肯定是,即面对巨大的腐败呆账,一定数量的腐败大案、窝案、串案等仍会曝光。如果不把贪官落马的概率提高到一定程度,那么威慑的效果就会顿消。 但..

马航MH370南印度洋搜索行动中断4个月后重启MH370搜索行动重启 据新华社墨尔本10月6日电(记者宋聃、徐俨俨)主导马航MH370航班搜索的澳大利亚运输安全局6日发表声明说,位于南印度洋的水下搜索行动在中断4个月后重新启动,马来西亚方面的“凤凰号”搜寻船已抵达相关海域开始执行任务。除“凤凰号”外,与搜寻方签署了商业合同的荷兰辉固公司“发现号”、“赤道号”也将在本月晚些时候抵达任务海域,预计搜索时间长达一年。 澳运输安全局局长马丁·多兰对媒体说,他对未..

世卫官员:欧洲境内将出现更多埃博拉病例原标题:世卫组织官员:欧洲恐会出现更多埃博拉病例 中新网10月8日电 据“中央社”报道,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地区主任贾卡(Zsuzsanna Jakab)近日表示,欧洲境内将不可避免的出现更多埃博拉病例,但是欧洲做好了充分准备,可以控制埃博拉疫情。 贾卡在西班牙一名护士因照顾病患感染埃博拉病毒、首例在非洲以外感染病毒获证实后表示,未来出现此类病例是“无可避免的”。 贾卡在哥本哈根办公室接受专访时表示,“西班牙发生的此..

美媒:IS军火来源中国虽居第二 但美难辞其咎最近一家西方独立调查机构的报告显示,“伊斯兰国”(IS)的武器来自至少21个国家,其中包括俄、中、美等武器出口大国,当然这些武器大部分是缴获来的。美国媒体似乎想用数据证明中俄的武器在IS武装中占了大头,但是专家认为,在IS武器泛滥这个问题上,美国难辞其咎。 弹药来源至少包括21国 据美国《星条旗报》10月6日报道,一个独立军火监控集团收集的有关“伊斯兰国”的相关证据表明,IS武装正在使用至少21个不同国家制造的武..

菲律宾暂停在南沙岛屿施工 称不影响军队换防据《菲律宾星报》10月6日报道,菲一名官员6日表示,菲律宾在中国南海岛屿暂停施工,不会影响菲军队换防和补给工作。 菲武装部队公共事务主任卡布诺克说“派往南沙群岛的官兵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并竭尽全力保卫领土”。 “实际上,眼下没有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可以继续我们的后勤补给工作,包括部队的运输,”卡布诺克说。 “我们是适应强的人。我们的士兵可以继续使用现有设备和设施,履行其职责”,他补充说。 上周在菲参议..

日本新型气象卫星“向日葵8号”发射升空(图) 日本新型气象卫星发射升空(资料图) 中新网10月7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搭载日本气象厅新型气象卫星“向日葵8号”的H2A火箭25号机于当地时间7日下午2点16分按计划从鹿儿岛县南种子町的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 日本发射的上一颗气象卫星是2006年2月升空的“向日葵7号”。“向日葵7号”目前仍在服役。 “向日葵8号”搭载的传感器性能大幅提高,观测频率也有所增加,有望在监测暴雨云团、台风动向以..

澳媒:中美澳首次丛林军演意义重大 25人参加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7日报道,中国、美国、澳大利亚三国首次联合举行军事演习,尽管只有25人参加。演习在澳最北端的丛林地区举行,从10月7日开始到25日,中国和澳大利亚各派出10名军人参加,美国派出5名海军陆战队员,“这次演习被认为在三国军事合作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美国彭博社称,该演习名为Kowari14,参与者将进行丛林生存演练,如学习丛林食物和丛林医药知识。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约翰逊7日发表声明称,此次演习将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