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其实拍了部《大话西游》

2020-09-11 12:29:40 来源:网络

作为2020年全球最受期待电影,没有之一。

《信条》的口碑……

砸了。

7.8分这个成绩,放在众多电影里貌似不算差。

但对于诺兰这种每部作品都八九分、豆瓣top250常驻大神来说,算得上是一次滑铁卢。

比起那种大家提都不想提的烂片。

《信条》的口碑崩塌,始终带着极高的议论度。

网上冒出各种信息量爆炸的超长解说,视频动辄一小时,文案一万字起跳。

“熵减”、“钳形运动”、“逆时间”、“祖父悖论”……科普比电影还长。

但很多人看完解说之后,也还是没懂。

作为一个常年诺吹,肉叔坐不住了。

正如全片的核心台词:

别试图去理解它,而是要感受它。

今天肉叔就带大家跳出那些复杂的科学理论,换个角度去感受这部作品——

信条 TENET

01 谁创造的世界规则?

先劝大家一句:

别深究那些科学理论了。

如果你要了解的,是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那确实要去研究造物主创造这个世界时设置的种种规则。

但现在我们要了解的,是电影里的虚拟世界

这个电影世界的造物主是谁?

克里斯托弗·诺兰。

所以,聊《信条》之前,咱们得先聊导演。

诺兰是个人风格极其强烈的创作者。

他最爱玩一个元素:时间。

肉叔觉得,除了《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受原著框架限制才进行了线性叙事之外。

诺兰的其他热门作品,几乎都采用了环状叙事的手法。

说白了,就是跟观众玩时空拼图的游戏。

最早的《记忆碎片》和《致命魔术》,纯粹在剪辑上把叙事顺序打乱,然后乱序拼接起来播放。

等于是把故事碎片一股脑倾倒在你面前,让你自己去重组故事的完整顺序。

同时,这两部作品的主角本身也蒙在鼓里。

《碎片》的主角患有短期失忆症,刚经历的事转身就忘记,只能靠拍照片和写留言去提示“下一个”自己该干嘛。

《魔术》的双男主,在切磋技艺的同时都一直在揣测对方到底在玩什么把戏。

上述两部(包括后来借助陆海空三个区域和三条时间线平行剪辑的《敦刻尔克》),都是从后期制作上带来烧脑感,是一种“假穿越”。

然后,诺兰胆子就大起来了,开始玩“真穿越”了。

他不再简单粗暴地扔给你一个懵逼的主角和一堆混乱的事件。

而是明目张胆地让每个主角都清楚自己在干什么,时间线也是连续顺着来的。

但……观众依然觉得无比烧脑。

因为这回,诺兰学会了在电影里植入时空维度的科幻概念

《盗梦空间》。

一个梦嵌套一个梦,潜意识里每进入下一层,时间维度就拉伸一次。

有点像中国神话里的“天上一天,地下一年”的概念。

同时,上一层做梦的人重心变化,下一层的地心引力方向也会发生变化。

《星际穿越》。

这次更硬核了,找来科学家模拟出宇宙空间拉伸的画面,不用靠“做梦”就能实现每个人的时间差和空间移动。

中年的父亲才出门一阵子,回来样子都没变。

却看到家里的小女儿早就白了头,在她的世界已经过去了数十年,人生已走到尽头。

这些画面,就算你不懂背后的概念,都足以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强烈的冲击——

以时间作为杠杆,放大情感张力。

无论中间有多乱,开头结尾总能接上,形成时间闭环,呈现故事全貌。

所以,看诺兰的作品,只要知道这个套路就OK了。

要是你傻乎乎去钻研那些所谓的科学概念……

你永远不会有结果。

因为这些概念,人家科学家都还没弄懂呢

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尚恩·卡洛,一言道破了诺兰的鸡贼:

我们不够了解物理的定律

无法确定地说虫洞是否存在

但既然这些概念也不是不可能

对制片人来说(用来糊弄观众)就够了

懂了吧?

诺兰就是抓住一个似是而非的玄学概念,装得有理有据地先把你绕晕。

然后你就不会发现,背后的故事其实一点都不复杂。

这在电影上,有一个专业名词:麦格芬手法

就是拿一样不存在的东西忽悠观众,把大家注意力吸引过去。

诺兰很多作品,在烧脑结构下都藏着一个简单甚至俗套的故事内核——

穿越时空说爱你。

别笑。

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所有创作者都绕不过。

这个爱,有《盗梦空间》的爱情,有《星际穿越》的亲情,还有这回《信条》里的……

友情。

02 《信条》到底在讲啥?

(哈梗个玩)“。事故雄英的界世救拯个一”

上面说了,诺兰最爱用剪辑手法或科幻概念去迷惑人。

这回《信条》掩盖在故事之上的雾更浓,皆因引入了反逻辑习惯的物理概念——

别看这字有火字旁就以为是种燃料,其实这是个量度词,代表事物的混乱状态。

它跟时间的关系,还得多拐一个弯才能得出。(这也是很多观众看片时思维转不过来的原因)。

在我们世界已知的规则里,任何自发的物理过程,熵都只增不减(从有序变得无序)。

你可以简单理解为:

熵增=时间正向发展。

诺兰就是逮住这个概念,反过来进行假设:

熵减=时间逆向发展?

这就是诺兰在《信条》里设定的虚拟世界规则:时间可逆

所以就有了电影里那些看起来很奇怪的逆行事物。

什么浪花从大变小啦,人倒退走鸟倒退飞啦,水沟里溅开的泥巴回到你脚下,说的话也听不懂啦(因为是逆着说)。

熵减的世界,宛如世界在倒放。

事物倒着放仅仅是视觉上的奇观。

真正烧脑的,是两种正反方向的事物,背后代表的两种正反时间线。

而且这些时间线还十分曲折,不断往返重叠……

所以同一幕里会同时出现三个主角:

一个正向行动的主角1号,突然遇到了从未来逆向回来倒退着走的主角2号,旁边还有个逆回来之后又正回去的主角3号……

……然后过去的自己还跟未来的自己扭打了起来。

一般人很难不看晕

更绝望的是,电影里不止一个角色经历了逆转。

所以在每个时间点,其实有一堆不同时间线的同一个角色在各干各的事,有的正放,有的倒放。

(观看建议:电影播到这时最好直接放弃思考,不然你就会卡住无法看下去)

为啥会出现这种莫名其妙的画面呢?

以前我们常见的穿越,都是从一个时间点跳到另一个时间点,中间过程被省略掉,也没人会去考究。

而诺兰的逆时间穿越,则把回到过去的过程都给你展示出来。

简单来说,就是拍穿越的人如何逆着时间线往回走。

正常时间线的人,看到那些逆时间的事物,是倒退行动的。

实际上对于逆向的人来说,正向的事物看起来也在倒退,两边互为因果。

正如男主在机场仓库看到倒着动的黑衣人这幕:

其实就是正向时间的他,遇到了逆向时间的自己。(不过当时他还不知道这个黑衣人是来自未来的自己)

同样,后来在港口的飙车戏,男主看到旁边一辆翻侧的宝马突然倒回来变得完好无损,然后还一直逆着走。

车里的人,其实也是后面逆时间回来的男主自己。

很多人说《信条》不像《盗梦空间》《星际穿越》那么好懂,因为缺少了戏中主角对穿越原理的官方讲解环节。

但肉叔觉得,诺兰在这部片其实把讲解做得更透彻——

不是让主角去讲理论,而是让你通过主角的视角去经历一遍穿越。

而且还用氧气罩、红蓝灯光、语序翻译器等元素去强调哪边是正,哪边是反。

上述这两幕时间线交叉的戏码,其实看到后面你就能懂了。

因为未来的男主如何回到过去的过程,也拍了出来。

通过逆时间男主的视角,我们又把仓库和港口的情节重新看了一次。

只是这一次,倒退的不是他。

而是除他以外的整个世界。

咱们一起玩拼图游戏,把男主的时间线捋一捋。

红色为正向时间线,蓝色为逆向时间线:

以特工身份执行歌剧院任务→任务失败吃下药丸自杀→“重生”加入信条组织→实验室学习逆时间概念→前往印度找军火商并认识尼尔→接近凯特→机场偷画和逆行的自己打斗→接近反派萨托→马路抢夺钚241并救下凯特→旋转门逆转→开车回去刚才的马路抢夺站→翻车被救→回到机场跟过去偷画的自己打斗→旋转门逆转→撞见偷画的尼尔被揭下面罩→去印度得知要阻止将来的反派制造核武器→旋转门逆转→回到史塔克12市→旋转门逆转→跟逆行小分队一正一反进行时间钳形运动,夹击敌人,被尼尔救下并夺下关键武器→在未来建立信条组织,认识并招募了尼尔,杀死印度军火商救下凯特。

由于电影只拍了男主视角的所有时间线。

而反派萨托、萨托的妻子凯特、全程都在援助男主的好基友尼尔,他们的时间线并没有完整展示出来。

如果换不同人的角度去重新看一遍,应该就能看清故事全貌了。

按照诺兰一贯的创作规则,这个“熵”其实就是《信条》里的麦格芬。

让子弹逆着飞,只是用来迷惑你的烟幕弹。

背后的故事?

依然简单得一句话就能概括:

未来的男主得知有人要毁灭世界,于是成立了“信条组织”,利用时间逆转技术安排一堆过去的工具人(包括他自己)成功阻止了灾难。

嗯,就是一个拯救世界的英雄故事,主题还是爱。

为了全人类而牺牲自己的大爱。

还没看过的人,肉叔建议你把它当成一部特工片来看:

主角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中间有飙车枪战爆炸等紧张刺激的大场面,也有敌我难分的斗智斗勇博弈桥段,主角还有些逆天的高科技道具。

差不多就是这个感觉。

那么看过的人,该感受到什么?

肉叔在豆瓣看到一个看似搞笑,但其实挺精准的热评:

最后一幕竟然看出了一种《大话西游》结尾的感觉

《一生所爱》放这儿毫不违和

诺兰果然每次都把大招藏在电影最后,让人五味杂陈,回味无穷。

战争结束,世界是拯救下来了。

让人猝不及防的是,男主和尼尔的虐心友情故事从这里才开始:

对于尼尔的时间线来说,他是在将来认识的男主。

然后遵循男主的安排,独自逆行N年回到过去多次拯救男主,并在战争中为了男主而牺牲了自己。

当时看到尼尔跑回去的背影,谁也没想到他是去送死

所以过去的男主,仿佛认识了尼尔没多久。

但其实尼尔,已经认识了男主很多很多年。

尼尔不但要忍受长时间逆行的孤独,还要装傻:

熟悉男主一切生活习惯却装作陌生人,在男主不知道的情况下救了他那么多次,反而遭到男主怀疑,再委屈也不能说。

一直憋到任务结束,世界和平,两人才坦诚相对。

但此刻已经是永别。

他走向未来,他死在过去。

现在,终于懂尼尔和男主第一次见面时说的那句话了吧?

时间不是问题

能不能活着出来 才是问题

03 诺兰这次真的失败了吗?

是的,咱又兜回来了,还聊诺兰。

《信条》口碑崩塌,只是世俗眼中的失败。

而诺兰追求的,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吗?

就像开头说的。

这部片子引起了全球热议,网上冒出大量解读。

或许这才是诺兰的真正目的。

他为什么要拍一部让观众特别“难懂”的片子?

肉叔觉得,答案就藏在他的《 蝙蝠侠大战金刚狼 致命魔术》里。

这部电影的男主之一,休·杰克曼饰演的大魔术师安吉尔,就映射出诺兰本人的影子。

最初的安吉尔(诺兰)可能是为了复仇(世俗原因),才想在魔术(电影)成就上碾压其他对手。

但后来的安吉尔,甚至连自己的生死都不顾了,只求研发出能让观众震惊的新戏法。

这种不疯魔不成活的状态,跟诺兰如出一辙。

电影中。

安吉尔借助物理大师特斯拉的科学技术,翻新魔术花样。

现实中呢?

诺兰也借助物理教授基恩·索普的理论支持,创新电影概念。

《星际穿越》纪录片,诺兰和基恩·索普讨论如何把科学融入电影

但这就有一个风险了。

烧脑的故事能勾起好奇,吸引着观众往下看。

但过于烧脑的故事,很容易让观众在好奇的边缘暴走,变得迷惑。

然后丧失了看下去的耐心和兴趣。

不仅仅是片中主角每天醒来都不知道我是谁,我在哪而活得很不爽。

每次镜头切换,都不知道主角在哪,他到底要干嘛。

观众也看得很不爽。

这次的《信条》,就有那么点诺兰玩脱了的感觉,不少观众都反馈前半部分十分沉闷。

这直接导致口碑崩塌。

这其实就是特斯拉问安吉尔的问题:

你考虑过这样一台机器的代价吗?

安吉尔一意孤行。

- 我看得出来,你着魔了,不会有好结果

- 要是你懂什么是着魔,就会理解我不会改变

而观众不接受这样的新概念电影模式,就是诺兰的代价。

同样,他也不care。

记者:你会担心观众看不懂片子吗?

诺兰:其实就……去特么的吧,爱咋咋地~

早就名利双收的诺兰,商业目不是他的首要追求了。

尝试前无古人的新玩法,让观众不明觉厉而又沉迷其中,才是他想要的结果。

就如安吉尔为之付出生命的个人追求:

我们需要的 就是观众脸上的表情

肉叔上面就讲了,诺兰是一个个人风格极其强烈的导演。

这样的导演,比起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更优先满足自己的创作需求。

对于很多文艺工作者来说。

内容创作过程,其实是一个排解自我焦虑的过程。

一旦想到一个灵感,不把它做出来就会憋得慌。

因此,许多爆款作品都并非冲着受众去的,而是源自作者本心的创作冲动,根本不考虑销量或者口碑。

但往往这样不谄媚市场的作品,才是更真诚、更能打动人的作品。

反过来,从粉丝角度出发。

《信条》全片的核心台词,不单单是科学家引导主角的提示。

更是诺兰引导观众入戏的温馨提示:

别试图去理解它,而是要感受它。

你看,同样玩时空穿越的《盗梦空间》《星际穿越》,你懂不懂里面的概念又如何?

真正让我们着迷的,是那些有着坚定信念的主角们。

他们不惜赌上一切风险,走进扭曲的时空。

背后支撑着他们的,是超越物理概念的情感浓度

是能突破一切框框条条被观众感知的东西。

这才是诺兰电影最致命的魅力。

说白了。

也是我们主动选择走进这个无法理解的世界,心甘情愿被这个造物主欺骗。

你想探寻(魔术/电影的)秘密

但你绝对找不到

因为你无法看到过程

而你也并非真的想理解它

你其实心甘情愿被蒙骗

尽管嘴上骂着:

诺兰你这个玩弄 观众 时间的渣男!

但。

当他下一部电影上映时。

估计你我也还是会再次做出同样的选择:

走进电影院,心甘情愿地继续“上当受骗”。

然后一边懵逼,一边为诺·大魔术师·兰的新把戏疯狂鼓掌呐喊:

Bravo!!!

,诺兰其实拍了部《安达有里 大话西游》

相关:

卵巢囊肿超过5厘米要治疗 20岁的陈小欢(化名)近半年来下腹部逐渐隆起且伴有腹胀感,身边的同学都笑话她是不是怀孕了。小欢在好友的陪同下到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检查,原来她的盆腹腔内有个巨大肿瘤。 入院后,妇产科主任王雪峰给小欢实施了腹腔镜微创手术。术后,小欢体重减轻了10斤,腰也一下子变细了。 据王雪峰介绍,卵巢肿瘤是常见的妇科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20~50岁发病率较高。卵巢肿瘤大多数是良性的,少部分为恶性,但部..

两款食疗方 助老师缓解咽炎脱发 教师是一个集脑力与体力劳动于一体的职业。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许多老师一直备受咽喉炎、须发早白、脱发、腿部静脉曲张、颈腰椎病和神经衰弱等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如何通过饮食调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杂病门诊高三德副主任中医师给广大老师推荐以下两款食疗方。 1.蜜饯百合 原料:干百合100克、蜂蜜150克。 制作:将干百合洗净,放入浅碗内,加入蜂蜜,加盖隔水蒸1.5小时,趁热调均匀,晾冷后,装入瓶内冷藏保存..

疫情防控常态化,高校“相对封闭管理”仍非常必要   记者:新学期,北京迎来大学生返校,这对高校防疫提出哪些要求?   李奕:今年秋季开学,北京预计将迎来约93万大学生返校,其中有63万是京外的学生。面对如此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全面恢复教育教学秩序的背景下,开学后的高校管理和防疫工作无疑面临巨大压力。   北京市教育两委在暑期经过认真思考和研判,提出了开学后高校管理的几项要求,比如坚持校园相对封闭管理,学校的单元管理,重点环境的..

六招延缓卵巢衰老 卵巢是维护女性内分泌系统平衡的重要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女性在45~50岁开始卵巢逐渐萎缩,功能逐渐衰退,身体出现一系列更年期综合征症候群:月经失调、潮热盗汗、失眠多梦、心慌头痛、焦虑多疑、腰腿酸痛等。当女性在40岁前就出现上诉症状时则是卵巢早衰。 如何保养卵巢,延缓卵巢功能衰退呢?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优生优育技术中心妇产科蒋 梅副主任医师表示,以下六招女性不妨牢记: 1.进行健康教育。让广大女性..

糖尿病“上眼”悄无声息  定期筛查截获病变信号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俗称“糖网”)与糖尿病黄斑水肿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首要原因,也是糖尿病患者最担心的眼部并发症。我国每10位糖尿病人中,可能就有4名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它已经成为成年人排名第一位致盲性眼病,杀伤力巨大。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底病中心主任医师马进教授指出,临床中发现糖网患者的人数正逐年增加,几乎占据了眼科医院眼底病门诊的半壁江山。糖尿病导致的视功能损害是不可逆的,应重视早期眼科筛查..

伟大抗疫精神照亮前行之路 “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作出深刻阐述。 一场大疫,也是一场大战和大考。对于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连用四个“最”给出权威定性:这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遭遇的传播速..

白露养生:宜润肺养肺适当贴膘 已是白露节气。秋天已悄然而至,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酷热逐渐消退,秋燥日渐明显,暑湿尚未消退,面对换季的影响,呼吸道疾病易高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肺病科叶焰主任医师提醒,肺部与秋季相应,身体在立秋后进入了养肺关键期,应注重润肺养肺,养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秋冬要润肺养肺 秋后肺功能开始处于旺盛时期。秋天的气候特点为燥,容易出现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咳..

“高温青年”社区聚力抗疫 “高温青年”社区(Blazing Youth Community)由多位温州青年、海外留学生和华侨华人志愿者组成。 秉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高温青年”社区在疫情期间主动发挥信息渠道和信心纽带作用,通过远程隔空置换物资、给华侨华人和中国留学生发放爱心包裹、对意大利、美国等30多个国家进行物资支援等行动,携手华侨华人驰援海外,书写了动人的抗疫故事。 加急派送 血脉相溶 “高温青年”社区同世界各地华侨华人的团..

华人医生坚守海外抗疫一线 纪子宸(右)和同事与国产品牌呼吸机的合影。当时他们收到了四十台中国品牌的家用呼吸机。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期看点: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多国出现疫情反弹,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医生积极投身疫情的应对工作。 他们通过远程门诊、线上问诊、志愿服务等途径,及时向当地的华侨华人普及疫情防控知识,让海外华侨华人更安心。 勇担责任 全心投入 旅居比..

1万6抢不到一张演出门票,真当粉丝钱是大风刮来的?时代峰峻又出幺蛾子了。说公司名字可能还不太认识,但是提到TFBoys,大家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正是这家公司培养出TFBoys。这家公司在成功培养出三小只之后,又推出了另一个男子演唱组合“时代少年团”,这次的争议与他们有关。但这次引起争议的不是男团成员,而是时代峰峻公司本尊。近日,时代峰峻公司推出了一个其自制的公演舞台,号称耗资千万。时代少年团的成员将在这个舞台上进行演出,并且舞台将面对粉丝开放,粉丝们可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