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御风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9 07:34 点击:998421

  糊涂车主雇用无照司机 出了事故双双获刑   明知雇用的司机没有驾照,却心存侥幸,任其开着半挂车长途运煤,最终酿成大祸,灵武一男子和其雇用的司机双双被判刑。   今年1月12日18时27分,在岐银线灵武段与灵农大道交叉路口处,马某某驾驶陕汽牌重型半挂牵引车,与醉酒后驾驶电动车的路人相撞,造成该路人受伤,两车不同程度受损。该路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据了解,2018年10月28日,车主肖某雇用马某某为其开车,马某某从被雇用之日起就一直驾驶该陕汽牌重型半挂牵引车。肖某刚雇用马某某时,马某某向他出示过自己的机动车驾驶证,而到2018年12月,马某某又说自己没有驾驶证。“由于大车驾驶员不好找,我当时想马上快过年了,凑合着让马某某开到春节过完我再找人。”肖某说。   灵武市人民检察院审查后认为,肖某明知马某某无驾驶机动车资格,仍安排马某某驾驶重型自卸货车,其行为涉嫌交通肇事罪,应当对肖某进行追诉,并以犯罪嫌疑人马某某、肖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共犯提起公诉。   最终,法院认为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罪名成立。今年10月8日,判处被告人马某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六个月,判处被告人肖某有期东风御风

  在水墨画卷般的江南水乡乌镇,为期三天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圆满落下帷幕。   盛会有期,网络无界。透过乌镇这样一个“点”,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网事”的精彩纷呈。通过世界互联网大会搭起的“桥”,我们看到的是各国深化互联网合作的可能和行动。盛会每年只有一届,一届只有短短几天,可是盛会创造的是机遇,深化的是合作,开启的是未来。因为有这样的一个平台存在,“互联网之光”正在也必将继续更好地照亮全世界。   今日乌镇,昭示世界未来。因为与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牵手”,乌镇已经变得越来越“智慧”。5G商用率先实现全覆盖,5G自动微公交穿行车流,“刷脸”入住智慧民宿,VR+5G电影畅游“数字乌镇”……这就是互联网带给乌镇的改变。从乌镇出发,互联网正让中国更美好,也让世界更精彩。   单从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来说,今年有来自国内外的600余家企业携新成果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亮相,上百场新产品新技术发布活动接力举办,15项闪耀全球的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可以预见,这些凝聚着全球人类智慧的最新成果,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为人类生活、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变革提供强大动能。“我们不预测未来,我们创造未来”,这就是“乌镇东风御风

  男子网上办无抵押贷款   钱没到手反被骗1000多元   10月20日一大早,一名男子急急忙忙地来到兴庆区公安分局银古路派出所报警说自己被骗了,那么他是如何被骗的?这还要从一个陌生电话说起。   报警人称,当天早晨他接到一个从上海打来的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银行信贷部的客服经理,还给他发来了工作证件照,询问需不需要贷款,报警人想到自己家人正在住院,急需用钱,便向对方表达了办理贷款的意愿,随即对方让他向客服了解相关情况。   随后对方称,他们办理的贷款是无抵押免担保的贷款业务,贷款利息是0.6%,贷款一万元付的利息是每月60元,报警人觉得比较划算,便将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发给了对方,之后对方发来一份空白合同要求报警人打印后填写,并询问他卡里有没有钱。   为了快速办理贷款,报警人又将银行卡的相关信息发给对方,过了一会,报警人收到一条验证码的短信,并将短信转给了对方,转过去之后,卡上就少了1000多元,报警人意识到上当了,急忙报警求助。   民警介绍,对方打着低息、无抵押的幌子,骗取受害人的真实信息,随后,通过受害人转发过来的验证码,盗刷受害人的现金。   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警方提示,东风御风

  中新网昆明10月23日电 (记者 胡远航)记者23日从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委宣传部获悉,22日中午,该县鹿马登乡境内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致使两人失踪。现已证实两人系中国电信怒江分公司办公室(公司扶贫办)副主任和晓宏、办公室职工李志瑛。目前,当地正在开展各项搜救工作。   据悉,和晓宏、李志瑛两人于10月16日抵达贡山县茨开镇嘎拉博村挂包联系户家中开展“挂包帮”工作。10月22日12时30分左右,两人驾驶公司车辆(云Q11706)离开贡山县返回泸水市。当日16时59分许,当车辆行驶至福贡县鹿马登乡境内喀东线K6900+814米处时,驶离路面坠入道路西侧怒江中,致使两人失踪。   事故发生后,中共怒江州委书记纳云德第一时间做出批示,要求州级相关部门和福贡县全力组织力量搜救失踪人员,做好家属安抚工作。怒江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力量,全力搜救失踪人员。   目前,怒江州有关部门正在有序开展各项搜救工作。同时,沿途的福贡县鹿马登乡、上帕镇、架科底乡、子里甲乡、匹河乡也及时组织成立搜救队,开展沿江搜救。(完)东风御风

  新华社广州10月23日电(记者 荆淮侨)历时122天,航程近35000千米,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23日完成中国地质调查局深海地质第8航次和中国大洋第55航次科考任务返回广州。   “海洋六号”船自今年5月30日从广州启航,在西太平洋与我国富钴结壳合同区实施了深海浅钻取样、深海摄像、富钴结壳原位声学测厚等多种手段调查工作。获取丰富的深海地质样品及海洋地球物理数据,在我国富钴结壳合同区资源勘探、深海地质调查、深海探测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何高文介绍,本次“海洋六号”船实施了西北太平洋重点调查区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实现了多波束水深地形全覆盖,获取了富稀土沉积物地球物理信息和地质样品,为深海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及新资源评价奠定了基础。   同时,本次科考继续开展我国富钴结壳合同区资源调查年度工作,履行中国大洋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的《富钴结壳勘探合同》义务。   何高文表示,钴元素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中,未来对钴的消费还将持续爆发。本次科考任务中,科学家优化了富钴结壳原位声学测厚系统的探测性能,为富钴结壳精细探东风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