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梅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8 22:14 点击:99129

华夏经纬网 2016-07-22 08:52:11中新网武汉7月21日电 (曹旭峰 连红 孙夏)记者21日从湖北省博物馆获悉,在进行了为期4个多月的临时闭馆扩建后,曾侯乙墓、梁庄王墓及中国文创产品联展等主要展厅对海内外游客开放。今年3月1日,湖北省博物馆临时闭馆进行三期扩建工程的建设,包括文物展览大楼、文物保护中心、研究中心等项目,新增建筑面积约6.8万平方米。该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三期扩建工程预计2019年全部完工。工程完工后,总建筑面积将达到10万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2.5万平方米,文物库房面积1.2万平方米。湖北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现有馆藏文物26万余件(套),以青铜器、漆木器、简牍最有特色,其中国家一级文物945件(套)、国宝级文物16件(套)。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为该馆四大镇馆之宝。展厅面积13427平方米,馆藏文物20万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近千余件(套),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据介绍,此次扩建的一个主要特色就是“现代化”。以曾侯乙编钟为例,经过技术处理,观众可在电脑前360度春梅

华夏经纬网 2016-07-22 08:49:42中新网广州7月21日电 (索有为 肖泽仪)心@花城—2016年广州首届“文明网络友爱广州”网友文化节21日拉开帷幕。网友文化节在为网友提供了高水准的才华展示平台的同时,还将培育优秀网络人才、孵化一批展现广州正能量的优秀网络文化作品。据广州市网络文化协会会长孔庆武介绍,目前广州市互联网企业超过3000家,有8家企业入围全国互联网百强企业,入围数量居全省第一、全国第四。举办本届网友节旨在调动和发挥广州互联网优秀企业的优质资源,利用时下最热的互联网,搭建最接地气的网络平台,让网友们可以用多元化的表现方式,表达对广州的热爱。广州首届网友文化节即日起启动,至12月结束。网友文化节以“文明网络友爱广州”为主题、以“展示网络风采、传播网络文明”为主线、以“绽放你的才华,荣耀你的城市”为标语、以“心@花城”为品牌,共设“情系广州”网络三行情书大赛、“印象广州”网络微视频大赛、“唱响广州”网络歌曲大赛、“醉美广州”网络摄影大赛、“羊城十大网络文明形象大使”评选等5组比赛。(完)春梅

传承文化 复刻历史:金华旅游走进北京话匠心华夏经纬网 2016-07-22 08:41:54现场数名金华匠人和文化古建筑专家共论“匠心”。现场演员上演婺剧《小和尚下山》。中新网北京7月21日电 今天,“匠心精华”2016金华旅游北京推介会在京举行。金华火腿、东阳木雕、武义宣莲……带着鲜明“金华标签”的特色产品首次来到了皇城根下,向北京市民展示了这片“金星与婺女两星争华之处”的独特魅力。金华手工艺人打磨百年匠心在今天的推介会上,伴随着古朴优雅的音乐,几位传统技艺领域的专家和大师来到现场,把金华木雕、根雕、漆器、孔明锁这几项植根于古代金华百姓日常生活的传统工艺介绍给了北京市民。各怀绝技的民间工艺大师,各有千秋的传统工艺项目,来自金华的“匠心故事”,令现场人士深深着迷。木雕艺术大师陆挺丰,用一双妙手雕刻出了无数栩栩如生的工艺作品。从杭州雷峰塔《白蛇传的故事》,到北京人民大会堂《锦绣西湖》,他的作品像一个个说书人,娓娓讲述着最生动的故事。根雕大师郑世有被称为“柴珠人”,他提出的“以柴成珠,变废为宝”理念,为现代根雕工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春梅

辽宁大连举行缅怀关向应主题纪念活动华夏经纬网 2016-07-22 08:42:36全体人员向关向应塑像默哀。 王洋 摄缅怀关向应座谈会。 王洋 摄中新网大连7月21日电 (记者 杨毅)7月21日,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向应逝世70周年的日子。大连金普新区当日在关向应纪念馆举行“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学习缅怀关向应主题纪念活动,关向应生前战友任弼时、贺龙、林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子女、关向应亲属、部队官兵、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代表等约500人出席纪念活动。关向应,1902年9月10日出生于今大连金普新区向应街道关家村,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早期工人运动和青年运动的重要组织者和领导者。1929年起,关向应先后任中央军委委员、常委、中央军事部副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长江局军委书记。1946年7月21日,关向应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延安,享年44岁。上午9时整,纪念活动正式开始。出席纪念活动的全体人员首先向关向应塑像进行了默哀。随后,100名中小学生献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贺龙之女贺晓明,林枫之子林炎志和金普新区管委会主任张世坤等向关春梅

业内人士谈IP产业:不可拔苗助长 需长期培养粉丝华夏经纬网 2016-07-22 08:50:48王良在发言。掌阅科技供图中新网北京7月21日电(上官云)近几年,IP(知识产权)这个词不断被行业人士提及,曾经红极一时,也曾备受争论。21日,主题为“IP时代,数字阅读新形态”的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分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论坛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张立,掌阅科技联合创始人王良等畅谈了对IP及数字阅读的看法。王良认为,对于IP来说,不可拔苗助长,“IP需要长期培养粉丝”。IP虽热,但也并非问题全无。王良从经验出发,谈到了IP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传统IP授权方没有平台和用户能力,授权分散,无法协同运营;利益无法合理分配,购买版权后风险过大;粉丝用户无法聚合,形成不了流量力量等等。在他看来,文字、漫画或是游戏,无论什么样的方式产生好的IP,虽然起点形式不同,但是最终“殊途同归”。“目前掌阅的IP运营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之前围绕内容开发到围绕用户开发。为的是把普通读者变成深度粉丝用户,并围绕用户的感观进行多维的产品开发,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最终在用户一方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