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0 11:18 点击:97273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2日下午,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建明介绍了《纲要》出台的相关情况。 长期以来,群众健身场地不足等问题一直阻碍着群众体育进一步健康发展。对此,《纲要》提出了明确的解决路径和政策指引。 到203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这一数字将较2017年《中国群众体育发展报告》公布的1.66平方米有较大增长。考虑到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空间的拓展、老旧城区的改造、户外场地的兴起等因素,各部门各地方按照中央要求,顺应社会形势,加快了体育场地建设的步伐。 健身场地的增加并非只体现在数字上,未来需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加强城市绿道、健身步道、自行车道、足球和冰雪运动等场地设施建设,并与住宅、商业、文化、娱乐等建设项目综合开发和改造相结合,合理利用城市空置场所、地下空间、公园绿地等。 “预计到203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能够达到6.3亿以上。”李建明表示,要实现203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5%以上、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超过92%的目标,需要全民健身工作继续发力。 在体育强国建设中,晨

新华社成都9月2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2日在四川省实地督导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工作。他指出,销区是生猪稳产保供的重点和薄弱环节,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抓紧采取有力有效措施,迅速稳定和恢复生猪生产,切实提高猪肉自给水平和市场供应能力。 四川省既是全国生猪生产大省,也是猪肉消费大省、主销区。胡春华先后来到广元市苍溪县、昭化区的养殖基地和屠宰加工企业,现场察看生猪生产加工、官方兽医驻场检疫、屠宰企业自检和非洲猪瘟防控情况。 胡春华强调,稳定和提高猪肉自给率是销区地方政府必须完成的任务。要严格按照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要求,迅速出台支持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落实生猪生产稳定专项补贴,加大信贷保险支持,尽快清理调整超范围划定禁养区,强化养殖用地保障,畅通种猪仔猪调运,支持绿色养殖发展,促进生猪产能加快恢复。要坚定不移加强非洲猪瘟防控,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快完善基层防疫体系。要全面做好猪肉市场供应保障,尽快与主产区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充实冻猪肉储备并适时投放,及时启动价补联动机制,确保猪肉供应和市场价格基本稳定晨

“家里攒了一堆旧报纸,每次都要跑很远的废品回收点,特别影响分类的积极性……”日前,部分市、区人大代表来到西城区广外街道京铁和园小区、金融街街道受水河社区,与小区物业、周边商户和居民代表等就《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进行座谈。在座谈会上,居民们针对药品过度包装、垃圾分类宣传应细化等话题展开讨论。 在金融街街道受水河社区的会议室内,一位居民的话引起了大伙的共鸣和讨论:“前几天,我家旧报纸攒了快半个阳台,打电话叫收废品的人,人家不愿意来,废品收购点离家远,我和老伴带着一摞报纸去特别不方便。” “对,既然咱们提倡垃圾分类,就得充分考虑每个社区的实际情况,给居民提供方便。”听着居民们针对废旧报纸、饮料瓶投放难等问题各抒己见,人大代表杨胜生接过话茬,“社区里不能只摆放一组或者几组垃圾桶,还应该专门设置再生资源回收装置,采取积分回馈的方式引导居民分类回收再生资源。”杨胜生说,在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和方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居民保持积极性。 在讨论过程中,不少居民代表还建议应针对药品过度包装问题设置相应细则,改变老年人吃药层层拆包装的问题,同时避免资源浪费,产生不必要的垃圾。(记者 张骜)晨

医患绑定、预约就诊、医生随时数字查房、病情解读及时干预,通过签约“智慧家医”平台,丰台区43万居民享受到了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管理。作为丰台区首创的“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眼下,“智慧家医”已在丰台区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广,从今年1月启动签约至今,全区签约居民达到43.58万人,其中重点人群28.71万人。 周二上午,家住方庄的崔德辉照例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他并没有着急找大夫,而是径直走进全科门诊候诊室,先到健康自测区熟练地自查血压、血糖,随后便来到“老熟人”彭卫华医生的诊室就诊。 崔德辉今年64岁,是一名糖尿病患者。此前他签约了“智慧家医”,由彭卫华专门负责。“诊疗前手机预约,看病不用等,血压、血糖数据实时上传,每周再让彭大夫面诊一下,调整用药。彭大夫长期观测我的健康档案,有何异常及时干预、帮我防治,我的血糖现在很稳定,很安心。” 像崔德辉一样,丰台区已有43.58万人免费签约了“智慧家医”。这种“医患固定”的新型医疗服务关系,让签约居民和家庭医生团队之间形成相对固定、连续的服务关系,使得医生全面掌握居民的健康状况,居民真正拥有自己的健康顾问。 更方便贴心的是,这些“智慧家医”都是居晨

本月,本市启动学生体质健康调查,全市约2.5万名学生将参加“体检”。除身高、坐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等传统调查项目外,过去7天有几天至少吃了1个鸡蛋、每天如何上下学等也成为“必答题”。 9月2日,市教委、市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北京市财政局发布《关于开展2019年北京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查复核工作的通知》。今年增加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抽查复核工作,在海淀、东城、西城、通州、顺义和怀柔,北京工业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的基础上,新增石景山、门头沟、清华大学、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本市普通大中小学校的6至22岁京籍、汉族学生均为此次调查对象。全市按城、乡、男、女四类,每岁一组,共分68个年龄组。各区上报的检测样本包括每片每类每个年龄组样本含量52人,各高校19至22岁学生每校每类每个年龄组样本含量各为102人。每个区至少应上报有效卡片1352张,其中石景山区和门头沟区减半,每所高校应上报有效卡片816张,总计有效检测人数为12728人。为保证完成有效检测人数的任务,各调研片应按照200%的比例准备检测人数,全市预计需检测近2.5万多人。 市教委表示,检测和抽查项目包括检测项目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