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郎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8 13:36 点击:966456

摘要 【中国迈向“人才红利”时代】新中国成立的70年以来,中国人口总量由高速增长转向平稳增长,人口素质显著提升。在人口红利因素逐渐减弱的同时,由人口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提升带来的“人才红利”正在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央视新闻)   央视网消息:中国国家统计局22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新中国成立的70年以来,中国人口总量由高速增长转向平稳增长,人口素质显著提升。在人口红利因素逐渐减弱的同时,由人口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提升带来的“人才红利”正在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报告显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总人口由1949年的5.4亿人发展到2018年的近14亿人,年均增长率约为1.4%;人均预期寿命由1949年的35岁达到2018年的77岁。  7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疗卫生水平提高和国家人口政策的变化,中国人口在生产类型发生两次转变,先后经历了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人口再生产类型向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过度型阶段,再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阶段转变。  报告指出,人口再生产类钓鱼郎

  8月23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推介会在北京举办,境外客商代表与中方企业高管近200人参会,围绕“浙江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共同打造了一场精准对接、共享资源的招商推介会。   浙江自贸试验区内油气企业达4279家   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在致辞中表示,浙江是改革开放先行地,浙江自贸试验区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更是浙江新一轮全面开放的排头兵、先行者。他介绍,浙江自贸试验区的最大特色是聚焦油气全产业链,实现了“不产一滴油,却打造了三个全国第一”的建设成绩。通过此次推介会,希望参会双方在油气全产业链领域开展精准合作,建立广泛深入的联系。   新京报记者获悉,浙江自贸试验区于2017年4月1日挂牌,推进以油气全产业链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资便利和贸易自由。挂牌两年来,浙江自贸试验区打造“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油气全产业链建设取得新成效。   目前,浙江自贸试验区内油气企业共4279家,成为全国油品企业聚集度最高的地区;保税燃料油供应占全国总量30%以上,成为全国第一国际船舶燃料油加油港,并跻身全球十大加油港;全国首个民营主导炼化一体化石化企业落户浙江钓鱼郎

  记者从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召开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宁夏正在通过优化口岸布局、完善口岸功能、推进口岸通关便利化等举措,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近年来,宁夏围绕建设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门户枢纽和西部地区重要的区域性枢纽,开通了银川至香港、阿联酋迪拜、泰国曼谷、越南芽庄等 “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际航空枢纽城市的航线航班,口岸出入境旅客吞吐量由2014年的6.68万人次增长到2018年的17.78万人次,年均增长28%。   航空口岸的快速发展,有效降低了企业航空货运成本,带动了宁夏鲜花、蔬菜等优势农产品出口,吸引了黄金珠宝、貂皮等一批加工项目落地银川综合保税区,大型物流企业也在银川布局国际快件、航空物流等项目。   另外,宁夏充分发挥地处陇海线以北、京包-临哈线以南便捷的西向物流通道优势,以及石嘴山距离蒙古国、策克口岸、乌力吉口岸、二连浩特口岸及天津港的近距离通道优势,重点加强西向和北向通道建设,主动对接南向“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相继开通运行了宁夏至中亚、西亚、蒙古国及俄罗斯的国际货运班列。   “班列开行,有效钓鱼郎

上半年全国减税降费11709亿 制造业减税占比超过4成   国务院在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中谈到,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力度最大的减税降费政策,全国仅今年上半年就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1709亿元。   据统计,今年1至6月,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1709亿元,其中今年新出台减税政策共计减税5065亿元。   财政部部长刘昆:所有行业均实现减税,其中制造业减税效果最明显,减税占比超过四成。   与此同时,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大幅放宽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加大所得税优惠力度,政策范围覆盖 95%以上的纳税企业。   财政部部长刘昆:1-6月(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政策)减税1164亿元,其中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减税额占88% 。   此外,落实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减免、降低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等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确保了减税降费各项政策的落地。(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DF010)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钓鱼郎

中国实践管理论坛兰州大学启幕 专家学者共议管理智慧  中新网兰州8月24日电 (杨娜)第10届中国·实践·管理论坛24日在兰州大学启幕,来自全国100余所高校的近200名管理学者及企业家代表共议管理智慧,探索“中国管理研究与实践的互动创新”。   “中国·实践·管理”论坛是《管理学报》联合国内知名院校共同打造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旨在推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直面中国管理实践”方针的落实,探讨中国管理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助力中国管理实践的科学发展。   2010-2018年,该论坛已分别于中国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大学、山东大学召开9届会议。该论坛已成为国内管理学科学术界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之一。   此次论坛的举办旨在推动对中国管理研究与实践问题进行系统科学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加强学术界和实践界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中国管理研究和企业实践的创新发展。 图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劲带来题为《从实践到智慧》的主题报告。 杨娜 摄   兰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徐生诚表示,成立于2004年的兰州大学管理学院为该校管理学科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兰州大学先后获得了行政管理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公共钓鱼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