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中学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7 10:17 点击:965431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侵权责任编草案三审稿22日提交审议,其中人格权编草案三审稿进一步明确了人格权范围。   此前,人格权编草案二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有的意见认为,人格权是人格权编中的核心概念,建议对这一概念的定义予以界定,明确哪些权利属于人格权。对此,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三审稿中增加一款规定: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并将关于民事主体人格权受法律保护的规定单列一条。   此外,人格权编草案三审稿中还明确与人体有关的科研活动不得损害公共利益。草案二审稿中规定,从事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危害人体健康,不得违背伦理道德。草案三审稿采纳各方意见,在该条中增加规定:从事此类活动“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据了解,在同时审议的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三审稿中,对草案二审稿中“自甘风险”等规定作出如下修改:一是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都江堰市中学

  8月13日,县审计局邀请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明作了“减税降费政策”专题辅导报告,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培训。   辅导报告从政治部署、政策概况、政策比较方面全面阐述了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的总体情况以及特点,详细讲解了国家税务总局建立“9个一”工作机制和射洪县税务局实施“5个一”的工作措施落实当前减税降费政策的主要做法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围绕业务素质、政策执行、政策分析、收入压力等方面客观分析当前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大规模减税政策的相继落地、如何正确处理好“减负与征收”的关系、加大政策分析力度、扛牢抓实主体责任、主动接受审计监督等方面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打算。辅导报告数据翔实、逻辑严密、论证透彻,受到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   通过聆听辅导报告,大家纷纷表示,深刻认识到了减税降费对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审计人员进一步做好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打下了基础。 (责任编辑:DF512)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都江堰市中学

  8月22日,由科技部指导,深圳市人民政府、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中国通信学会集成电路专委会共同主办的2019中国(深圳)集成电路峰会在深圳举行。   本次峰会以“创‘芯’应用,融合发展”为主题,围绕集成电路当前热点与趋势、IC设计创新、5G通信、AIoT、芯片与整机互动、产业与投资等内容展开探讨。   集成电路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驾驶等新兴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IC产业呈现新一轮创新活力。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所长魏少军教授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要关注智慧芯片的发展。   深圳作为我国规模最大、整体水平最高的电子信息产业重要基地之一,无人机、汽车电子、安防、物联网、手机、消费及穿戴电子、家电、电源、5G通信等领域有数万家企业聚集,芯片半导体产业应用优势明显。IC产业多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特别是IC设计产业已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   深圳市科创委副主任钟海介绍,近年来深圳在大力支持和服务深圳I都江堰市中学

  8月22日上午,全国工商联发布“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与去年相比,入榜的门槛更高,对企业的利润水平、社会贡献等要求更高。   2019年河南入榜企业13家,中瑞实业超越双汇集团成为河南入榜企业中排名最靠前的公司。   全国   500强企业浙江数量最多,10强企业广东占4席   从企业数量上来看,500家企业中,浙江、江苏、山东和广东四大经济强省显然是大赢家,分别拥有上榜企业92家、83家、61家和60家,4省合计共有296家企业,也就是说,占了这份榜单的半壁江山。   作为一线城市的北京和上海,此番分别有17家和15家企业上榜,北京上榜企业数量超上海。   从企业“质量”上来看,广东省是当之无愧的赢家,10强中共有4家广东企业,分别为华为、正威、恒大和碧桂园,较2018年多了1家;其次是北京,共3家企业,分别为京东、联想和国美;江苏亦有2家企业进入十强,为苏宁和恒力;海南则有海航。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入围门槛又创新高,排名第500的公司营收为185.8575亿元,较之2018年上升了29亿元。   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有一定提升,上榜企业税后净利润1.29万亿元,增长13.87%。   此都江堰市中学

  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从传统农业大省到新兴工业大省,从乡村型社会到城市型社会……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社会实现了诸多转变,这其中,你我的生活也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这些变化都是如何产生的?我省都交出了哪些“成绩单”?来听听咱们河南的故事。   历史的发展   70年,我省经济社会实现了“三个重大转变”   8月22日,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当天,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何雄,介绍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省发展改革工作情况。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也是这次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首场发布会。   何雄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经济社会实现了“三个重大转变”。   一是实现了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的重大转变。我省地区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36.09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4.8万亿元,年均增长11.5%,稳居全国第五位;人均GDP由83元增加到超过5万元,年均增长10.2%,中原大地“旧貌换新颜”。   二是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省到新兴工业大省的重大转变。三次产业结构从1949年的67.6︰18.2︰14.1优都江堰市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