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早神人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30 06:22 点击:962206

  针对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出现的弄虚作假、调查不实等问题,中国自然资源部16日通报了20个典型案例,涉及青海、山西、安徽、湖南等地。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王广华当日在京表示,这一次是“黄牌”警告,如果这些作业单位在今后的督察中仍然发现存在问题再次被通报,将坚决“红牌”罚下,并纳入诚信系统实行联合惩戒。对于主观故意弄虚作假的,将绝不容情,实行最高量级的处罚。   2017年10月中国国务院部署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自然资源部国家自然资源副总督察陈尘肇指出,这是一次极其重要的基础国情国力调查,主要任务是全面查清全国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系统细化和完善全国国土基础数据,这项工作预计2020年前完成。   据王广华介绍,“三调”开展至今,全国共2873个县级调查单元全部完成了实地调查和质量自查工作,2810个县级调查成果已经报到省一级开展省级核查。从现在开始到9月底,整个“三调”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核查和发现问题的整改上。   为保证三调成果数据真实、准确、可靠,近期,官方开展了督察抽查。   陈尘肇表示,督查发现,在三调工作中,有的地方人民政府及自风早神人

利率市场化更进一步 LPR新机制诞生!细数四大不同   改革一直在路上,而且比预期来得更快!  昨天国常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话音刚落,央行今日上午即发布公告,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并披露了具体做法。  先来看改革前后的四大不同  一、公布时间和频次不同——新LPR报价频率为每月报价一次  改革前:每个交易日11:30对外发布。  改革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30分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央行有关负责人点评:这样可以提高报价行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提升LPR的报价质量。2019年8月19日原机制下的LPR停报一天,8月20日将首次发布新的LPR。  二、报价方式不同——新LPR按照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形成  改革前:报价行根据市场供求等因素,自主报出最优贷款利率。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根据各报价行的报价,剔除最高、最低各1家报价,对其余报价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后,得出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平均利率。  央行有关负责人点评:原有的LPR多参考贷款基准利率进行报价,市场化程度不高,未能及时反映市场利率变动情况。  改革后:报价行应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前,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风早神人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答记者问   1、为什么要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   答:经过多年来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目前我国的贷款利率上、下限已经放开,但仍保留存贷款基准利率,存在贷款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并存的“利率双轨”问题。银行发放贷款时大多仍参照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特别是个别银行通过协同行为以贷款基准利率的一定倍数(如0.9倍)设定隐性下限,对市场利率向实体经济传导形成了阻碍,是市场利率下行明显但实体经济感受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迫切解决的核心问题。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提高LPR的市场化程度,发挥好LPR对贷款利率的引导作用,促进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2、新的LPR是如何形成的?   答:新的LPR由各报价行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前,以0.05个百分点为步长,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提交报价,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按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算术平均,向0.05%的整数倍就近取整计算得出LPR,于当日9时30分公布,风早神人

摘要 【山西试点推进煤炭“绿色开采”】记者日前从山西省能源局了解到,山西已选定10座煤矿作为省级绿色开采试点煤矿,各市也将统筹考虑各地资源禀赋,针对性选取市级绿色开采试点煤矿,为全省推广绿色开采技术积累经验。(新华社)   记者日前从山西省能源局了解到,山西已选定10座煤矿作为省级绿色开采试点煤矿,各市也将统筹考虑各地资源禀赋,针对性选取市级绿色开采试点煤矿,为全省推广绿色开采技术积累经验。   山西是产煤大省,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产煤190多亿吨,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但同时也带来土地沉陷、水资源破坏、瓦斯排放、煤矸石堆存等突出问题。   自2014年起,山西部分煤矿探索以采空区充填开采为主的绿色开采方式,但由于煤炭市场下行等原因,一度进展缓慢。今年5月底,山西成为全国首个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煤炭绿色开采成为开展综合改革试点的一项重要任务。   经过调研,山西选定10座煤矿开展试点,先行推进煤矸石返井、保水开采、充填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等绿色开采技术。   按照要求,山西各市将于10月底前确定市级绿色开采试点风早神人

  真金白银的财政收支数据历来受投资者重点关注,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2万亿元减税降费减收影响,财政收入依然低迷。  8月16日,财政部公布的7月财政收支情况。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623亿元,同比增长3.1%,这一增速延续着今年以来的下滑趋势。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税收和非税收入组成,今年来税收增速持续下滑,而非税收入继续走高。  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08046亿元,同比增长0.3%;非税收入17577亿元,同比增长24.8%。  税收收入中,第一大税种增值税收入占了近三分之一,由于今年4月1日大幅降低增值税税率的举措实施,增值税收入增速明显放缓。  今年前7个月,国内增值税41017亿元,同比增长5.4%,这一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9.5个百分点。  受小微企业、科技企业、保险企业、等企业所得税减税影响,以及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下滑,第二大税种企业所得税增速也继续放缓。  1~7月,企业所得税30369亿元,同比增长4%。这一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9.4个百分点。  另外个税减税效应在持续,今年前7个月个税同比下降30.3%。复杂外贸形势下,一般贸易进口增速下风早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