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背受敌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7 18:40 点击:960935

  2019世界VR产业大会将于2019年10月19日至21日在南昌举办。记者昨日获悉,为提升大会影响力,2019世界VR产业大会组委会办公室决定向社会公开征集2019世界VR产业大会宣传标语。征集时间:2019年8月15日至2019年9月5日;投稿邮箱:wcvri2019@163.com。   宣传标语征集围绕此次大会主题“VR让世界更精彩——VR+5G开启感知新时代”,聚焦创新引领、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展现江西特色,彰显江西情怀,符合时代气息;语言要简洁、通俗易懂,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原则上每条标语不超过24个字;每人最多可报送宣传标语5条,并简要阐述内涵。   标语征集时间截止后,主办方将对应征作品组织评选,确定100件入闱作品,并从中选出30件优秀作品。入闱作品每件奖励300元,优秀作品每件奖励500元。此次征集活动最终解释权归2019世界VR产业大会办公室。 (责任编辑:DF378)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腹背受敌

  8月14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和工信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联合发布了2019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蚂蚁金服、网易、美团、字节跳动、360、新浪分别位列榜单前十名。   互联网百强企业有多强?往下看↓↓   一、整体规模强,成为数字经济新引擎。   2019年互联网百强企业互联网业务收入高达2.75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万亿,占我国数字经济的比重达8.8%,对数字经济的贡献率达14%,带动数字经济增长近2个百分点,成为带动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从互联网业务收入增长率看,有86家企业互联网业务收入实现增长。   二、研发投入强,打造中国核心技术。   2019年互联网百强企业的研发投入达到1538.7亿元,同比增长45.1%,平均研发强度突破10%,比我国整体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高出近8个百分点。   从研发强度分布看,有40家企业研发强度在10%以上,4家企业研发强度在30%-35%之间。2019年互联网百强企业已经拥有专利近8万项,其中发明专利数近6万项。   有哪些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呢?主要是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部分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19年腹背受敌

  在四川,“取件费”终于被叫停了。据四川省消委会调查,四川省绝大多数乡镇均不同程度存在取件二次收费现象,涉及多家快递品牌。其中收费“1元至3元”的情况最普遍,占比达到45.2%。有网点老板为自己鸣不平——不收“取件费”就没法经营;但是消费者也觉得快递二次收费损害自身利益。(8月14日新京报)   与城市不同,乡村的居住结构更加松散,导致乡村快递派送的效率更低、成本更高。一些乡村快递采取了不送快递上门,或者快递二次收费的策略,以此降低成本或增加收益。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今天,面对“乡村快递二次收费”,网点老板和消费者作为利益相关者,有着不同的态度和立场。   在当地不少网点老板看来,乡村快递如果取消二次收费,就会难以为继;“取件费”尽管不够合理,却是“不得不如此”的无奈之举。在许多消费者看来,“乡村快递二次收费”背离契约,损伤了自己的利益与权利。   “乡村快递二次收费”的症结,在于快递企业在利益蛋糕的分割过程中,忽略和漠视了乡村网点的利益诉求。快递企业不愿意“让利”给乡村网点,导致利润稀薄的网点老板只能搞“创收”,从而导致乡村快递二次腹背受敌

  中国民航局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包毅15日在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上披露,今年1—7月,中国民航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3.81亿人次,同比增长8.7%,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3.4个百分点,其中,国内、国际航线分别完成3.38亿人次、4287.8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7.8%、16.5%。   今年1—7月,全行业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741.0亿吨公里,同比增长7.7%,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5.1个百分点。   1—7月,民航全行业共完成货邮运输量412.9万吨,同比下降0.5%,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7.1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7月份,受暑运客运高峰的带动,民航业完成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10.2%,增速较上月提高2.0个百分点。其中,国内、国际航线分别完成5271.1万人次、659.0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9.5%、16.2%。   包毅称,7月,中国外贸情况较好,进出口值创今年单月新高,受此带动,民航全行业共完成货邮运输量61.6万吨,同比增长4.2%,增速较上月提升5.3个百分点,恢复正增长。   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巡视员周红在此间披露,7月份,民航业实现运输飞行108.9万小时,同比增长9.2%;通用航空飞行10.1万小时,同比增加17.5%。未发生运输航空事腹背受敌

  作为新一轮开放大潮中的“排头兵”,近年来中国金融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外资进入门槛逐渐降低。这种敞开怀抱与世界相拥的姿态,给各方带来了什么?  对于外资而言,它带来的无疑是机遇。  以中国金融业“老大”银行业为例,近年来外资银行在华发展呈现“几多几少”:其在华机构数量、经营地域、服务对象、经营业务种类、实现利润从少到多;同时,中国对外资银行的限制性规定、审批事项、中外资银行监管政策差异则从多到少。  经营环境持续优化,为在华外资银行大跨步发展铺平了道路。截至今年4月,共有来自54个国家和地区的215家外国银行在华设立了41家外国银行法人,115家外国银行分行和153家代表处,外资银行营业机构已达982家。2018年,在华外资银行实现净利润24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02年的16倍多。  不仅市场机构争相来华“掘金”,重要的全球金融基础设施也在中国布局。8月初,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正式在北京成立全资中国法人机构,并以人民币作为其服务和产品计价货币。这是该机构在全球范围内继美元、欧元后接受的第三种国际货币。  谈及为何看好中国市场,SWIFT亚太及欧非中东区首席执行官何腹背受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