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家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6 15:47 点击:952162

浙江:今日起危化品运输车辆后半夜限行高速  中新网杭州8月1日电(张斌)8月1日起,浙江全省高速公路正式施行危化品运输车辆夜间限时通行政策,每日后半夜,即0时至6时禁止危化品运输车通行。   浙江省公安厅高速公路交通警察总队党委委员、副总队长郑军介绍上述政策出台背景时称,当前浙江省高速公路存在夜间危化品事故隐患居高,损害后果大于白天;夜间应急救援协调难度高,施救效率相对较低;与周边相邻省份通行政策不衔接,容易形成管理洼地等风险。 浙江高速交警执法现场。警方 供图   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浙江省高速公路(浙江省公安厅高速公路交通警察总队辖区)分别发生涉及危化品运输车辆交通事故312起、736起,其中0时至6时事故占比为14.4%,比例相对较高。   据了解,限时通行政策施行期间,涉及国计民生的危化品运输车将实行通行报备管理制度,按照高速公路入口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时间、高速路段、速度行驶。   警方提醒,各危化品生产、销售、运输及使用单位应当根据限行规定,妥善调整运输计划,保障禁行时段内危化品运输车辆不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或停留。(完)荷家

  全省上半年查处酒驾6万多宗  羊城晚报讯 记者付怡、通讯员粤交警报道:7月31日,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召开上半年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1至6月,广东省共发生各类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7%、26.13%、30.8%;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事故起数同比减少8起、下降36.36%;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  广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政委陈宾龙介绍,全省各地对今年以来发生的14起较大以上事故全部启动事故深度调查,对492起生产经营性事故开展责任倒查,成功追责235起,共追究刑事责任56人、行政责任230人、党纪政纪4人;持续清除重点车辆安全隐患,全省8类重点车逾期未检验减少5913辆、下降27.13%,逾期未报废减少14985辆、下降41.6%,多次违法未处理减少2220辆、下降12.39%;排查236条重点隐患路段,推动各地政府开展综合治理,同时将5个重点路段、5个运输企业纳入年度重大风险管控挂牌警示清单,促进有关单位加强管控。  在净化路面秩序方面,1至6月,全省共查处交通违法行为2314万起,同比上升5.84%。其中,查处酒驾64736宗、醉驾17569宗,分别增长22.58%、25.59%,涉酒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8.42荷家

高温来袭 市民水上享清凉  高温来袭 市民水上享清凉   一波波持续不断的人造波浪,使游客暂时忘记了夏天的炎热。杨杰 摄   随着气温的不断上升,水上乐园成了新兴市民避暑纳凉的好地方。近几日,新兴县气象台也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新兴局部地区高温超过36℃。作为市民“周末游”聚集地,新兴县金水台、天露山等特色水上游乐项目,吸引民众“扎堆”前往体验、人气接待方面再掀新热潮,游客激增两三成。   走进水台镇金水台的水上乐园,一波波持续不断的人造波浪,使游客暂时忘记了夏天的炎热。水上乐园里,清凉的水池,风情万种的泳装,让这个高温的周末变得欢乐起来。游客黎小姐告诉笔者:“天气太热,就约了几个朋友到这里避暑,水里相对而言要更加凉快。”   在天露山上,山风习习,大人小孩在这里都玩得十分快乐,倍感凉爽。还未走至禅龙峡漂流的地点,已经能听到市民的阵阵尖叫声和欢笑声。据了解,禅龙峡漂流全长3.8公里,落差188米,漂流最高单落差20米。在20米的最高落差处,可见一条栩栩如生的巨龙盘旋在瀑布当中飞流。龙身与漂流河道完美结合,游客可随盘旋的龙中飞流而下,然后由龙口漂出清水龙潭之中,寓意“龙吐吉祥”。天露山的工作人员介绍,受高温天气的影响,闷热难耐,荷家

  来广营西桥已消除安全隐患  本报讯(记者 潘福达)备受社会关注的来广营西桥修复工作有了新进展。昨天零时许,来广营西桥施工现场灯火通明,首发养护公司工人们开始了历时近3个小时的T梁更换工作。  京承高速来广营西桥位于京承高速公路(北四环路望和桥-高丽营段)出京方向,上跨来广营西路。6月20日下午17点30分,来广营西桥被社会超高车辆撞击,撞击部位是桥最外侧3根T形边梁,首发养护公司立即临时封闭T梁上方的连续紧急停车带和撞损部位下方区域,确保车辆及行人安全,随即启动了京承高速来广营西桥维修加固专项工程。  此次更换的T梁自重大、受损严重、周边又涉及居民区,在通过多方论证和精准计算后,工人们采取两台200吨吊车、四个吊点同时起吊的方式进行更换,确保施工安全。     “T梁完成更换标志着来广营西桥安全隐患已经消除,维修工程已转为桥上附属设施施工。”首发养护公司现场负责人曹杰介绍,全部工程计划于8月15日竣工。荷家

女医生凭借“神预判”击退“产科死神”  二十年随身携带“口袋书”只为应对“万分之一”概率罕见病  女医生凭借“神预判” 击退“产科死神” 出院前,患者为救命恩人送上锦旗(右一为彭丹丹)   彭丹丹和她的口袋书   20年来产科医生手写“口袋书”随身携带,只为应对“万分之一”发病概率的罕见病。7月21日,33岁的李女士产后遭遇致命“羊水栓塞”,幸而医生早已将抢救流程谙熟于心。当晚,在十余名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李女士有惊无险,昨日康复出院。   产妇遭遇罕见羊水栓塞   医生通过蛛丝马迹准确预判   33岁的李女士家住东西湖,怀孕20周时查出妊娠期高血压。7月21日,怀孕39周的她住进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产科待产,次日晚8时顺产6.4斤男婴。   此刻,全家人沉浸在喜悦当中,却不知危险正悄悄逼近。晚9时,李女士有心慌、乏力的表现,助产士注意到她子宫收缩尚可,但阴道流血渐渐变成不凝固的状态,这一异常现象引起了医护人员的注意。   产科副主任医师彭丹丹,是当晚值班的上级医生。她闻讯赶来,监测产妇血压为95/60毫米汞柱,这个看似正常的血压值,对一名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产妇来说,无疑是休克血压。而产妇出血量1050毫升,尚不至于引发休克,结合前期症状表现,很有可能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