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龙环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7 18:05 点击:925650

含糖饮料对健康尤其是代谢疾病具有巨大危害,于是许多想喝又不想危害健康的人,退而求其次选择“无糖”饮料、天然果汁。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越来越多研究证实那些所谓无糖饮料添加了人工甜味剂以及天然果汁,也有健康危害。 日前,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019年会上,再次用大样本研究数据证实了这一点,哈佛大学专家指出,在增加糖尿病风险方面,这些有“甜味”的饮料与含糖饮料并没有本质区别。 人工甜味剂与糖的风险相差无几 为了解决含糖饮料的问题,各大厂商推出了看似健康的“零度”“健怡”“无糖”饮品,但为了满足口感添加了人工甜味剂的饮品。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在导致2型糖尿病的风险方面,有糖与添加人工甜味剂的饮料相差无几。 来自哈佛大学公卫学院的研究显示,在285万人的随访过程中,共有1.2万人新发2型糖尿病。在4年时间内,每天增加含糖饮料摄入量超过0.5瓶,糖尿病风险便增加14%,无论是添加糖的饮料还是100%果汁都与较高的糖尿病风险相关。 日常的含糖饮料可增高28%的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不含糖但含有人工甜味剂的饮料,增加糖尿病风险29%;贴着“健康”标签的100%果汁,增加糖尿病风险10%。 100%果汁的概念很容易迷惑人,中山大学欧姆龙环

根据2015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北上广是乳腺癌高发地区,广州发病率位居全国首位。广东省人民医院乳腺科行政主任廖宁表示,大城市女性往往比中小城市更易罹患乳腺癌,这与城市女性压力大、晚婚晚育、生活节奏快等原因相关。 相对于欧美国家,中国乳腺癌患者更为年轻,乳腺癌发病率第一个高峰集中在45岁-55岁之间,“这其中有环境、精神因素等多种原因。”她提到,有不到10%的病人虽然可能没有家族史,但检测胚系时存在乳腺癌遗传基因,这部分人群如果能早期筛查出来提前干预,将大大降低乳腺癌发病率。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们的乳腺癌早期筛查仍然不够。”廖宁教授呼吁,建议育龄妇女一年做一次乳腺B超检查,但如果伴有乳腺癌家族史,最好加一个核磁共振检查。另外,对于从血液中检测癌症标志物的方法,廖宁坦言技术尚未成熟。 乳腺癌分为4种亚型:Luminal A、Luminal B、HER2阳性和三阴性乳腺癌。其中HER2阳性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20%-25%,因其预后差的特点,一度被称为“最凶险的乳腺癌”。1998年,首款靶向药曲妥珠单抗问世,被视为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救命药”。数据显示,3/4的早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可达到临床治愈(即10年无病生存)。但令人担忧欧姆龙环

佛山市中医院骨七科护士长杜雪莲最近收到了一条消息,她的一项发明——“一种便于转身的医用身体恢复拐杖”通过了审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下个月就能领到证书。 “拐杖是可以旋转的,用的人就不会跌倒。”杜雪莲说。据了解,在佛山还有许多像杜雪莲这样能打针、会护理又能搞“小发明”的护士。 佛山市卫生健康局透露,近3年来,佛山市获得发明专利的护士约10人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设计专利的护士约200人次。这些护士“发明家”多数集中在消毒供应中心、重症医学科、急诊科、手术室、骨科、血液透析等专科。他们的部分发明专利还实现了成果转让,大部分实用新型专利则在医院内推广应用,部分甚至在省内推广应用。 护士“发明家” 灵感来源于临床 “其实,之前就思考过恢复拐杖的问题,直到去年一名患者的受伤经历才让我下定决心赶紧发明出来。”杜雪莲说,去年一名来自清远的病人受伤入院,就住在骨七科。“这名患者右下肢受了严重的伤,手术、住院花费了十几万元。”杜雪莲说,“去年春节出院的,需要康复治疗,结果出院才3个月,在使用拐杖时不小心又跌倒了。只能又回来手术。” 这名患者是一名农民,家里经济能力低,患者的这种情形深深刺激了欧姆龙环

据最新一期《神经元》杂志报道,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发现了帕金森病起源于肠道细胞并经身体神经元上行传递到大脑的证据。这为预防或阻止帕金森病进展的治疗研究提供了一种更为准确的新模型。 帕金森病的最大特征在于大脑细胞中错误折叠的α-突触核蛋白的累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开展的新研究基于德国神经解剖学家黑阔·布雷克2003年的观察结果,即患有帕金森病的人,其控制肠道的中枢神经系统部位也积聚了错误折叠的α-突触核蛋白。 为了研究错误折叠的α-突触核蛋白是否可以沿着被称为迷走神经的神经束传播,研究人员将实验室中合成的25微克错误折叠的α-突触核蛋白注入数十只健康小鼠的肠道,并在注射后1个月、3个月、7个月和10个月对小鼠脑组织进行取样分析。发现的证据表明,α-突触核蛋白开始出现在迷走神经与肠道相连的地方,并继续扩散到大脑各个部位。研究人员随后切除了一组小鼠的迷走神经,并将错误折叠的α-突触核蛋白注入其内脏。经过7个月的观察发现,迷走神经断裂的小鼠并没有表现出完整迷走神经小鼠身上的细胞死亡现象。这表明,切断神经似乎可以阻止错误折叠蛋白的进展。 研究人员将实验小鼠分为3组:注射错误折叠α-突触核蛋白的小鼠、注射欧姆龙环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英国科学家发现,喝一杯咖啡就可以刺激人体内的棕色脂肪,让人体燃烧更多卡路里,从而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棕色脂肪是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体内发现的两种脂肪之一。科学家最初认为,仅婴儿和冬眠哺乳动物体内存在棕色脂肪,但近年来他们发现,成年人可能也拥有棕色脂肪,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燃烧卡路里来产生热量。 最新研究负责人、诺丁汉大学医学院的米歇尔·西蒙斯教授解释说:“棕色脂肪与身体内其他脂肪的工作原理不同,为了应对寒冷,它通过燃烧糖和脂肪来产生热量,增加其活性可以改善血糖控制效果,改善血脂水平并增加卡路里消耗,因此有助于减轻体重。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一种可接受的刺激人体内棕色脂肪活性的方法。” 为此,研究团队首先进行了一系列干细胞研究,来确定咖啡是否会刺激棕色脂肪,找到了正确剂量后,他们就在人体上进行实验,热成像技术帮助他们找到了棕色脂肪并对其产生热量的能力进行了评估。 西蒙斯说:“以前的研究告诉我们,棕色脂肪主要位于颈部,因此,我们可以确认一下,在喝完咖啡后棕色脂肪是否变热了,结果呈阳性。现在,我们需要确定,是咖啡因还是另外某种成分帮助激活棕色脂肪。我们目前正欧姆龙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