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况论坛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9 05:55 点击:912354

  2018年网络视频付费用户已达3.47亿人  网络视频市场三年翻三番  本报记者 李夏至  国产网络视频的发展向来被称为“蒙眼狂奔”,在历经了多年的高速发展以后,中国网络视频是否也如传统影视行业一样进入了调整转型期?昨天下午,2019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互联网影视峰会现场发布了《2019中国网络视频精品报告》,分析中国的网络视频行业发展情况。  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陆地根据报告对目前的行业现状做了数据分析,指出目前互联网用户持续增长,网络视频用户微幅下降,但网络视频用户已达6.12亿人,占网民总数的73.9%。网络视频应用使用率也高达73.9%,稳居网民使用工具第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自2015年起,网络视频市场规模急剧膨胀,在2018年达到1871.3亿元,三年翻了三番。   网络视频市场规模的扩大,也伴随着视频使用和付费习惯的变迁。据报告显示,2018年网络视频付费用户规模已达3.47亿人,用户的付费意愿也提升明显,而内容付费收入目前也占视频网站总收入的34.5%,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去年以来,短视频的发展也备受关注,报告称短视频市场规模达467.1亿元,从2016年的19亿元起步,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实现如此大的增长,可谓是“指数级实况论坛

  转基因真菌能杀死99%的疟疾蚊子  悠悠  据国外媒体报道,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疟疾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正常生活,每年会导致40多万人死亡。然而,数十年以来使用的杀虫剂却未能有效控制携带疟原虫的蚊子,一些蚊子种类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  5月31日发表在《科学》杂志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美国马里兰大学和布基纳法索组建的一支研究小组首次描述了在实验室之外对抗疟疾转基因方法的试验。研究表明,在非洲西部国家布基纳法索的一个试验村庄里,一种转基因真菌可以安全地将毒素传递给蚊子,从而使一个密封空间内蚊子总数量减少99%以上。   真菌是一种自然生成的病原体,在野外环境感染昆虫,并缓慢地杀死它们。科学家曾使用针对蚊子的一种菌株,并进行基因改良使菌株产生毒素快速杀死蚊子,杀死蚊子的速度超过其繁殖速度。这种转基因真菌导致两代蚊子数量骤减,达到不可持续的水平。实况论坛

  我国科学家开发出基因编辑“安全剪刀” 瞄准攻克罕见病  新华社上海6月12日电(记者王琳琳)有着“神奇剪刀”之称的基因编辑技术被视作攻克人类绝症的利器。10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我国科学家的最新成果,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杨辉团队及其合作者开发出一种编辑效果更精准的“安全剪刀”——ABE(F148A),缩短了攻克罕见病的临床试验时间。  该团队首先对目前学术研究和临床上经常使用的多种基因编辑“剪刀”进行了全面检测,他们最新发现,现有“剪刀”不仅存在剪切“失误”风险,而且破坏了大量核糖核酸(RNA),具有较高致癌风险。  人类已知罕见病有7000多种,全球患者数亿人,约95%的罕见病无有效治疗药物,一旦得病终生伴随。科学界正尝试用基因编辑技术解决罕见病难题。“理论上,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就能让患者重获健康。但由于剪切安全性无法保证,目前全球只有少数几种基因编辑‘剪刀’开始临床试验。”杨辉说。   为大幅降低基因“剪刀”的失误率、同时不破坏核糖核酸,该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安全剪刀”——ABE(F148A),结果对比表明,“安全剪刀”不仅能够更加精准地剪切基因,而且不会“误伤”核糖核酸,致癌风险大大降低。  业内专家认实况论坛

“海外医疗” “搭车”旅游,业界呼唤“健康管家”<br> 海外医疗是指我国国民为了寻求更好的医疗资源,走出国门到国外医院求医问诊。近年来,参与“海外医疗”的人数逐年增加,海外医疗的市场规模持续攀升。 我国的海外医疗市场,主要由互联网平台、海外机构国内办事处与传统跨境医疗服务机构共同组成。 合力 | 时代背景在左,文化背景在右 1、经济背景: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消费习惯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出国诊疗被更多人接受。 2、政策背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开放的对外政策及国家对社会资本办医的引导与支持,都促进了海外医疗的发展。 3、社会文化原因:中国居民的医疗保健意识增强,国民对海外医疗机构的技术和服务特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旅游业带动:我国旅游业特别是健康旅游行业发展迅猛。健康旅游是指旅游者根据自己的病情、医生的建议,在旅游的同时享受健康管家服务,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 政策 | 社会办医与健康旅游被鼓励,海外医疗“搭车”前行 如今我国海外医疗的发展主要依托于社会办医与健康旅游,近年来国家对二者的鼓励政策颇多。健识九进行了简单梳理: 2017年5月,国家卫计委、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健康实况论坛

  新华社兰州6月12日电 题:甘肃控辍保学“一生一案” 冲刺“义务教育有保障”清零  新华社记者胡伟杰、白丽萍  近日,记者来到新成立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普职融合教育中心,看到雪白的面条在空中飞舞,女生们坐在缝纫机前忙个不停。朗朗的读书声不时从隔壁的文化课教室传来。自今年4月24日开班以来,广河县普职融合教育中心已吸纳142名年龄较大的失辍学学生前来就读,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这其中就有17岁的男孩马进成。  马进成来自广河县水泉镇一户农家,家里人口多、劳力少、负担重,他很早就辍学回家,外出打工也有1年了。这两年,甘肃省为了确保“义务教育有保障”,组织干部逐村逐户摸排,共查找到2.7万余名没有完成9年义务教育阶段学业的学子,其中临夏州占1.5万余人。州、县、乡、村干部组成工作队,挨家挨户登门劝学。“一家人的花销主要靠打工,而且自己年龄不小了,回到母校,就像骆驼钻进了羊群,怕人笑话。”马进成说。   在甘肃深度贫困地区,有一批像马进成这样的青少年,由于种种原因,义务教育学业还没有完成,现在又即将成人,迫切需要掌握一技之长,做好安身立业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了对接这样的需求,临夏州适时开办县级实况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