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博物馆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4 12:03 点击:909943

庄仕华:爱洒边疆 肝胆相照民族情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有这样一位医生,他扎根边疆47年,和同事们一起治疗了13万多名肝胆病患者。他爬雪山、越戈壁巡诊近40万公里,用脚步丈量新疆全境,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撒在了天山南北。今天的“爱国情 奋斗者”,我们为您讲述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医生庄仕华的故事。   这位患者来自1400多公里外的阿图什市,胆囊已经萎缩,还患有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庄仕华耐心地给她讲解即将进行的手术。仅用6分钟,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顺利完成。一上午3个小时,20台手术全部成功。跟随庄仕华回到他的办公室,密密麻麻绑在椅子上的手术绳引起记者的注意,原来这是庄仕华平日练习手术打结用的。长年累月的练习,手术绳早已把椅子扶手磨得光亮。   为了节省手术时间,让病人少受罪,庄仕华反复做剥离葡萄皮和果肉的“模拟手术”等练习,这一坚持就是20多年。凭着这种执着,庄仕华练就了一手绝活:一台腹腔镜手术不过10分钟,单纯剥离胆囊最快只要1分钟;这也让他创下了13万多例胆囊微创手术的医学纪录。现在庄仕华虽然已经不再担任院长职务了,但他仍然坚持每天做手术、查房、亲力亲为照顾病人从未间断。   在庄仕华的办公桌上,有这样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所有重病水下博物馆

兰州“汉服阿姨”舞动黄河  唯美古装不是年轻人“专利”  中新网兰州6月10日电 (记者 刘玉桃高莹)不同颜色、不同样式,根据大家喜好,我们身穿各式各样的汉服,有轻盈飘逸的、有稳重淑女的。兰州市安宁黄河艺术团团长陈海英说,大家穿上古装在黄河边走秀,长袖舞动、衣带飘逸,没想到画面如此唯美。   9日,黄河艺术团近50名身穿精美汉服的阿姨们,在兰州黄河河畔上演一场汉服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过一把“古装瘾”。她们妆容精致、服饰精美、舞姿妙曼,看上去宛若少女般,韵味十足。 图为汉服秀。 刘玉桃 摄   “近年来,汉服受到越来越多人喜爱,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年轻貌美的女孩穿着汉服穿梭在街头,轻盈动人。”陈海英说,“但是古装不是年轻人的专利,今天我们这些老阿姨也秀一把汉服,也有不一样的韵味。”   此次活动,黄河艺术团团员们通过一系列的汉服展眼、朗诵、古典舞表演等活动,让传统文化在黄河边“舞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给大家带来美的享受。   2012年,喜欢跳舞的陈海英组建了黄河艺术团,旨在为中老年提供一个唱歌、跳舞、共享艺术的平台。多年来,她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跳舞、唱歌,组织各种娱乐活动,丰富大家业余生活。团成员也从最初的几个人不断发展壮大,达到如今约水下博物馆

男子坐高铁中途下车看风景 装着50多万现金的包跟车跑了 列车乘务员清点包中的巨额现金。   (由列车长提供的视频截取)   男子坐高铁中途下车看风景   装着50多万现金的包随车绝尘而去   经列车长和沿途车站工作人员多方努力,现金最终完璧归赵   本报记者 吴崇远 通讯员 王椰萍   要说这两天最“心大”的人,宜兴人杜师傅绝对算一个。他带着装了50多万元现金的书包坐高铁,半路下车去站台上透口气,竟没有随身带上书包,然后,他也没听到车站和列车工作人员的提醒,眼睁睁看着高铁带着他的包“绝尘而去”。   杜师傅赶紧求助铁路部门。经事发列车的列车长及徐州东站、宜兴站工作人员多方努力,杜师傅还未赶到宜兴,包已经由他的外甥到站领回了。   半路下车看风景   装满现金的包留在了车上   6月7日是端午小长假第一天。当天下午四点多,宜兴人杜师傅从北京前往江苏宜兴,购买了G37次高铁票。这趟列车由北京南开往杭州东,中途经停宜兴。   从北京南站上车后,杜师傅将装有50多万元的的书包放在10车11F的行李架上。3个小时后,列车到达徐州东站,杜师傅走下车,到站台上散散步看风景。他以为徐州是个大站,列车会停较长一段时间。谁知道,列车只在徐州东站停了两分钟,而杜师傅又没有注意水下博物馆

  过去10年,受电商平台冲击,我国实体书店经历了倒闭潮、转型期,一些书店“突出重围”,变得更加多元,更加注重“颜值”。但探索稳定长效的盈利模式,仍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当下,一些书店跟风改造升级,越来越注重“颜值”,吸引了很多人拍照打卡,但在图书质量、布局等方面欠缺专业性,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阅读和购书需求。   一杯咖啡,一本书,一个周末的午后……   一杯咖啡、一本书,每个周末午后,39岁的郭瑞杰都喜欢泡在书店里。“只要在书店,我的心就能静下来。”   宁夏银川市民郭瑞杰,在忙碌而琐碎的生活里常常感到身心疲惫,只能以烟酒放松。后来他偶然在书店翻阅一本与西藏相关的书,一读便入了迷,内心的浮躁也慢慢被文字抚平。“当你沉浸在阅读中,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心里也没有任何烦扰的事。”   打开一本书,就是打开一个奇妙的新世界,在学生时代很少看书的郭瑞杰,却在工作多年后入了“书坑”。近5年,他几乎走遍了银川所有的书店,还经常参加一些书店组织的线下读书会等活动,“泡书店”已经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   南昌一家岩洞式建筑风格书店   在被电子产品包围的时代,从网上获取信息无比容易,但仍然有不少人喜水下博物馆

琼瑶:“鑫涛,你解脱了!我,也放下了”  琼瑶先生平鑫涛去世 享年92岁  琼瑶:“鑫涛,你解脱了!我,也放下了”  台湾皇冠文化创办人平鑫涛先生于今年5月23日过世,享寿92岁;琼瑶6月4日悲痛地写下长文道别:“鑫涛,你解脱了!我,也放下了。”  对大多数人而言,平鑫涛以“琼瑶先生”著称,但其创办的“皇冠”因培养了不少知名作家,而被称为“作家摇篮”,享誉台湾文坛。此外,因“皇冠”事业涵盖出版、电视、电影等行业,平鑫涛还被称为“台湾邵逸夫”。  身体里潜伏着办杂志的基因  平鑫涛生于1927年,是家中的独子,幼时生活贫苦,父亲因生活窘迫而常常将压力迁怒于妻子和孩子,所以平鑫涛在其自传《逆流而上》中透露,由于常常挨打,小小年纪就有了“轻生”之念,但心想自己死了,可怜的母亲如何活得下去?所以那时就发誓自己要非常努力地挣脱贫穷,“不奢望富有,只求丰衣足食,不再贫穷。”  小时喜爱画画,想当画家、医生或者律师的平鑫涛,最终按照父亲的安排,学了会计。这也成为他到了台湾后找到的第一份工作——任职于台湾肥料公司南港厂做会计。  除了做会计,平鑫涛还当过翻译,做过DJ等等,可是最成功的,莫过于“出版人”这个身份。平鑫涛在《逆流而上》中写道:“高中时代,水下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