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规划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9 05:53 点击:897528

  为深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金融服务水平与质量,近日,县委组织部、县金融学会联合举办“海盐县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小微企业发展研修班”,全县部分机关部门、金融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共计45人参加培训。   5月19日至23日,来自全县18家机关部门的科级领导干部和全县金融领域各个行业的27名副行级以上人员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进行为期5天的集中式脱产培训。此次培训主要围绕人民币国际化、债券与股票市场分析、大湾区发展趋势分析、经济发展热点问题等内容,聘请6名中山大学著名教授采用专题讲座、互动交流、现场教学等形式为学员们全面深入剖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   中山大学金融投资研究中心研究员郑云鹰博士围绕“债券与股票市场浅析”作专题报告,讲授债券与股票市场分析方法,资产配置策略。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学系蔡荣鑫副教授为学员们讲解“人民币国际化与经济热点浅析”,交流当前经济现状中的深层次、制度性、结构性问题。学员们在培训过程中全身心地融入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傅慧教授关于自我管理与情商塑造的案例教学中,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分组展示,各抒己见,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西咸新区规划

  昨天下午,市八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42次主任会议暨党组扩大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刘冬生主持会议,副主任武亮靓、陈越强、沈利农、朱海平、王马青、朱伟、张永红,秘书长王国华等出席会议。市政府副市长姜波列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我市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关于嘉兴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情况的汇报。刘冬生指出,交通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的工作,嘉兴要打造长三角核心区枢纽型中心城市,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事关重大。他强调,要加强规划引领,抓紧编制新一轮综合交通规划,按照打造“三大枢纽”、构建“五化”布局,真正做好重大交通项目谋划一批、开工一批、续建一批、完工一批;要加强抓总统筹,将各项规划之间的衔接统筹作为当务之急抓实抓好,以大管小,以综合管单项,谋定而后动;要加强要素保障,抓住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有利时机,为重大交通项目建设预留空间,提前做好要素储备。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扩大会议上,集中学习了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刘冬生指出,两个条例内涵丰富西咸新区规划

  “北团村有人吵架,涉及公用土地,两家人吵得不可开交,谁都不愿意退让。”近日,有人向秦山派出所报案说。接警后,派出所综合指挥室通过“秦义通”平台直接指令“三长一员”平安守护者提前介入纠纷。通过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对涉及的土地问题进行确认丈量,普及法律法规,同时真情开导,经过几小时的调解,两家人最终在民警的见证下签订了协议。   “近三年来,邻里之间因土地、宅基地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一直居高不下,占了所内总警情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影响了村居和谐,也留下了治安隐患。”秦山街道相关领导告诉记者,而且这类矛盾处理的时间周期较长,容易滋生新的矛盾。   为了解决此类难处理、不易“断根”的矛盾纠纷,在秦山街道党委的指导、支持下,秦山派出所联合各村、社区,不断在红色基因里探索和实践,最终总结出一套以村小组为单位,以党员小组长、承包组长、妇女队长和优秀党员为核心的“三长一员”矛盾化解新模式。   据悉,秦山街道目前有11个村(社区)设有秦义调解室,下辖的252个小组都建立了“三长一员”调解队伍,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引领作用。   在党的先进性建西咸新区规划

  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围绕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两条主线,发展壮大数字经济。近日,一份《海盐县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五年倍增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勾勒出海盐当前及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路线图”。   根据《计划》,到2022年,全县创新驱动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基本建立,数字经济总量和信息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数字经济增加值力争突破300亿元;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达到93以上;信息化发展指数达到98以上;省级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两化融合指数达到92以上;云端设施不断完善,实现3000家以上企业上云。   数字经济特色产业“提速”发展   今年初以来,总投资2.6亿元的大生牌业制造嘉兴有限公司“物联网+智慧标系统”项目、总投资6800万元的海盐博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台智能电表”建设项目等多个数字经济项目实现了快速推进,诠释了海盐“玩转”数字经济、拓展工业经济“新蓝海”的内涵和外延。   “发展数字经济,将催生新业态、重塑创新链、重构产业链。”县经信局副局长沈柯亮表示,对海盐而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能够推动全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西咸新区规划

  “真的像网购一样方便!”日前,秀洲区居民陆敏杰开办了一家服装贸易公司,上午在网上提交材料,下午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发票和公章,现场办事时间不到半小时。记者从嘉兴市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试点工作现场会获悉,这种企业开办便利化的“秀洲模式”将在全市推广,实现常态化企业开办“一日办”全覆盖。在嘉兴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70条出台之际,此举无疑向“审批环节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开放水平最佳、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创建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什么样的营商环境是好的营商环境?简单来说,就是“便企利民”,这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根本出发点。多年来,全国各地优化营商环境的做法不尽相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所谓,水深则鱼悦。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怎么样,企业最有发言权。营商环境好,到政府部门办事便利,企业自然纷至沓来;否则,企业也会“用脚投票”。这也就不难理解,世界银行何以将企业开办便利化视为营商环境评价的重要内容。   也正因此,这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纷纷将“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作为政务服务改革的目标,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治理西咸新区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