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村科技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7 09:45 点击:896593

  “人体除了毛发和指甲之外,各个部位都可以生长肿瘤,但是癌症这么多,千万不要感到害怕,因为癌症是可防可控的。”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卢伟说,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45%的肿瘤是可以预防的,它们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果对早餐、运动程度等生活细节进行调整,有助于降低患癌风险。以下6种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癌症多发的主要原因,需要格外引起重视。   吸烟   吸烟是引发癌症的最主要不良生活习惯。吸烟可以诱发多种癌症,有专家研究发现,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20倍,喉癌高6~10倍,食管癌高4~10倍,胰腺癌高2~3倍,膀胱癌高3倍,血癌危险性增加1.78倍。另外,吸烟也会导致肝癌。   肥胖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研究表明,肥胖与乳腺癌(绝经后)、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食管腺癌等13种癌症发生有密切关系。   衡量肥胖的标准有很多,最常用的是BMI,即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我国人群的标准BMI范围是在18.5~24之间,24~28之间为超重,超过28则为肥胖。从防癌的角度上来看,体重应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   运动与体重指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同经常运动的人相比,缺乏运动的人更容易变胖,新陈代谢缓慢,免疫力低,更现代农村科技

有长期饮茶习惯的女性骨密度更高,每日饮茶能降低因骨折住院的风险,饮绿茶者以及饮茶超过30年的个体发生髋骨骨折的风险也降低。这是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立明教授团队最近分别在《营养素》和《国际骨质疏松症》上发表的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的最新科研成果。 论文责任作者、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吕筠教授介绍,既往研究提示,在绝经女性中,饮茶对骨密度有保护作用。研究人员重复调查20643名中国成年人的跟骨骨密度数据发现:在女性中,与从不饮茶者相比,有长期饮茶习惯者骨密度更高。进一步分析茶叶冲泡量与骨密度的关系,每天茶叶冲泡量少于6克者的骨密度高于从不饮茶者,喜饮浓茶者(每天茶叶冲泡量多于6克)的骨密度与从不饮茶者没有差别。 研究人员分析453625名成年人平均随访10年的数据发现,与从不饮茶者相比,每日饮茶者骨折住院的风险降低12%;对于髋骨骨折住院,饮绿茶者的风险降低了20%,饮茶超过30年者的风险降低了32%。饮茶对骨折入院风险的保护作用在男性和女性中基本一致。 吕筠认为,该研究结果除提示长期饮茶对骨密度的可能影响外,也可能是饮茶提高了个体的警觉性,从而降低发生严重伤害的风险。 (敏稳)现代农村科技

  先前的研究发现,失眠会降低人们的社交技能和工作效率。但近期有研究表明,睡个好觉能让你成为一个慷慨无私的人。美国杨百翰大学约翰·霍尔拜因教授发现,疲惫感会让人不乐意承担社会责任。睡眠不足的人不太可能把钱捐给慈善机构,甚至不愿意履行公民义务。   研究人员选取了1117名参试者,要求他们在劳累的早晨或下午填写一份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凌晨3~5点填写问卷的参试者,比下午填写的人明显疲惫,且平均每晚少睡40分钟。即使是轻度睡眠不足,也使他们愿意向红十字会捐款的可能性降低了5.5%,对社区建议做出积极响应的可能性降低了6%,计划下一次选举投票的可能性降低了4%。也就是说,如果人们过于疲惫,就不愿意把时间、金钱和精力贡献给社会事业。尽管睡眠不足的人有很多时间做事情,但他们不太可能选择做一些有益于他人的事。   研究人员指出,缺乏睡眠的现代社会可能有助于解释志愿服务和公民参与水平下降的原因。疲劳让人只有动力照顾自己,而做出善举需要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因此,睡眠不足不仅会影响工作和情绪,还会造成更广泛的后果。▲现代农村科技

“吃饱有劲好减肥。”别以为这是一句戏言,要减肥减重,还真得科学合理安排好膳食。禁食、过分节食等一些快速减肥、快速降重的做法,或许会导致脂肪肝。 减肥减出脂肪肝 生下孩子8个月后,李女士为了快速恢复原先姣好的身材,上网搜罗后给自己制定了一套快速减肥方案:清汤寡水,拒绝主食,晚餐禁食。对自己“残酷无情”3个多月后,李女士不但体形恢复到怀孕前的样子,体重也降了15斤。然而,几个月后的一次例行体检,身体偏瘦的李女士却被查出了脂肪肝。 “胖子专利”的脂肪肝,怎么会降临到偏瘦的李女士身上?明明在减脂,脂肪肝为何反而上身?医生告诉李女士,脂肪肝不仅与胖瘦有关,也与代谢紊乱密不可分,脂肪肝形成的8种因素中,快速减肥就是其中之一。 当身体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时,身体无法获得必需的能量和脂肪燃烧时所需要的活性氧化酶,身体就会自动调节,调动其他地方的脂肪、蛋白到肝脏转化成能量来补充。大量的脂肪酸进入肝脏,加之机体缺少必要的酶和维生素,导致脂肪在肝脏内滞留,长此以往便形成了脂肪肝。 值得注意的是,年轻女性的脂肪肝发病率近年来呈快速增长态势,或许是因为女性追求“骨感美”,对减肥降重的期望值过高,对自己更“狠”、更现代农村科技

一个不经意的跳跃导致骨折、一次不小心摔倒后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作为身体的“架子”,骨骼是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起到支撑作用,还可保护内脏。它的强健与否攸关生命。 人体很多疾病都由骨骼损伤导致,比如腰椎压缩性骨折、髋关节骨折多数是由于内有骨质疏松再加上外伤促使所致,或者关节软骨的损伤导致关节肿胀疼痛、活动不利。这些都会诱发老年人的运动功能障碍,轻则会出现活动受限,运动量不足导致血糖和血脂异常等内科疾病,重则导致长期卧床的坠积性肺炎、褥疮等致命疾病。中医认为,骨骼疾病主要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在内主要受肝脾肾等脏器影响,在外主要受风寒湿等邪气侵袭,出现肢体麻木不仁、肌肉萎缩等表现。 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人安静休息时,血液归藏于肝;活动时,血液则输送到手足。李东垣《医学发明》记载:“血者,皆肝之所主,恶血必归于肝,不问何经之伤,必留于胁下。”意思是说,创伤、劳伤等瘀血为主的筋骨疾患与肝有关。 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水谷精微,作为气血生化之源,四肢百骸皆赖其濡养。肾精的先天之精也依赖后天之精的滋养。如果脾失健运,则化源不足,四肢无力,伤病难以恢复。 “髓能养骨”,骨骼的现代农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