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旁骛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9 07:08 点击:894435

  “今年计划在上海铺设1万台电动自行车充电设备,6万充电模块,3年完成8万台设备,50万充电模块。”这是记者在“复星·小绿人投资签约暨大出行战略合作发布会”上获悉的。  根据国家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电动自行车产量在2010至2013年间快速增长,如今年产量稳定在3000万辆左右,全社会保有量超2亿辆,是不少市民解决中短途出行的必备刚需。与此同时,根据国家应急管理部统计数据,2013年至2017年全国共接报因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1万余起,全国因电动自行车火灾死亡233人。抑制事故频发,需要提供安全可靠的户外公共充电设施。  据了解,近日复星正式宣布完成针对电动自行车户外共享充电桩龙头企业小绿人科技的B轮独家投资,同时整合内部的大出行企业生态资源,共同为共享化智能化的城市出行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复星基础设施集团CEO方建宏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小绿人围绕新能源互联网打造核心能力,形成了以新能源应用技术突破创新和硬件解决方案输出为基础的互联网化生产、拓展、运营能力,将技术研发、产品生产、落地运营这一长链条打通。小绿人创始人兼CEO蔡笃满透露,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三个方面:第一,心无旁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日前发布。中国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负责人21日就《意见》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是首个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食品安全工作纲领性文件。中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把食品安全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   该负责人表示,总体看,各地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但仍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治标”工作有待巩固,“治本”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就此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组织专家力量研究起草并报请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的《意见》,是第一个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食品安全工作纲领性文件,具有里程碑式重要意义。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意见》包括12个部分内容。分析了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明确了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围绕建立最严谨的标准、实施最严格的监管、实行最严厉的处罚等,提出了系列政策举措和深化改革要求。   《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于风险分析和供应链管理的食品安全监心无旁骛

  由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编纂的《川藏铁路勘察设计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日前正式对外公布征求意见。文件首次明确披露,川藏铁路设计标准为时速200公里,运营动车组列车。  根据文件介绍,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区,是目前世界上地形地质条件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铁路工程,其规划建设将面临着陡峻的高原地形、强烈的板块活动、频发的地质灾害、敏感的生态环境、恶劣的气候条件、薄弱的基础设施等六大建设环境难题,工程十分艰巨,建设难度举世罕见。  针对川藏铁路建设面临的世界级工程难题,川藏铁路建设要体现精品川藏、平安川藏、智能川藏、绿色川藏等建设理念,突出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的应用,广泛使用成熟可靠的施工技术,实现安全、可靠、智能、绿色的目标要求。  川藏铁路全线约1600公里,根据200公里的设计时速(部分路段限速160公里/小时),建成后,从成都到拉萨坐火车将从现在的48小时减少到约13个小时。 (责任编辑:DF378) 心无旁骛

  21日,10位游客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登上沈阳故宫凤凰楼。这是凤凰楼自1990年关闭后,近30年来首次对公众开放。  凤凰楼坐落于沈阳故宫中路建筑群的中轴线上,始建于清太宗天聪年间(1627-1635年),为黄琉璃瓦绿剪边、重檐三滴水、围廊、歇山式建筑。凤凰楼共三层,是当年盛京城内的最高建筑,登楼可饱览盛京全貌,并观日出,“凤楼晓日”为著名的盛京八景之一。悬挂于凤凰楼正门的金漆九龙斗匾——“紫气东来”匾为清高宗乾隆皇帝第二次东巡亲笔御题。  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李声能说,最初,凤凰楼是皇太极及后妃议事、读书、小憩和宴会之所。清入关后,这里曾贮藏五朝实录、圣训、清帝圣容、行乐图及清初御宝,堪称沈阳故宫最重要的建筑物之一。  凤凰楼一层为通往后宫的通道,因通往二楼、三楼的楼梯过于狭窄、陡直,为保证游客安全,自1990年起关闭二层及三层,停止游客登楼。  李声能说,为满足观众多层次的参观需求,让观众更好、更全面地了解清初皇家文化,在关闭近30年后,凤凰楼重新对公众开放。为给观众提供舒适的参观体验,在保证观众和文物安全的前提下,经过深入研究,沈阳故宫决定每天提供20人次的参观心无旁骛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等单位21日联合发布《云南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2019版)》。该名录收录外来入侵物种共计441种4变种,包括植物321种4变种、动物120种。其中,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影响程度较大的恶性入侵类和严重入侵类外来入侵物种有115种,占全部种类的26.1%。  据了解,该名录收录了云南省境内发现的蕨类植物、被子植物、甲壳动物、昆虫、哺乳动物等类群的外来入侵物种共计441种及4变种。其中,Ⅰ级恶性入侵类33种(植物31种,动物2种)、Ⅱ级严重入侵类82种(植物42种,动物40种),其他为Ⅲ级局部入侵类、Ⅳ级一般入侵类和Ⅴ级有待观察类。  该名录中,于2019年1月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首次发现的草地贪夜蛾已被列入Ⅱ级严重入侵类。该虫昼伏夜出,繁殖力强,成虫可单次顺风飞行上百公里,尤其喜食禾本科植物,目前已有包括云南省在内的多个省区发现玉米受害。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高正文表示,外来物种主要通过自然扩散、无意引入、有意引入3种途径入侵。目前,云南已经成为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重灾区”,有必要系统评估全省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及其危害,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中科院昆明心无旁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