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大智慧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9 05:42 点击:893637

引起视力减退或看东西模糊的原因较多,除近视、老花等眼病因素外,用眼过度、慢性疾病(糖尿病、贫血等)也可引起视力降低。中医认为,肝为目窍,肾主藏精,如肝肾的精气虚衰,则容易出现视物模糊的现象。 推荐一款滋肝明目的药茶:取五味子5克、绿茶3克、蜂蜜25克,先将五味子用小火炒至微焦,与绿茶一起用沸水冲泡5分钟,趁热加蜂蜜拌匀,代茶饮,每日一剂,连服5~7天。 五味子以酸为胜,酸入肝,能滋肝阴、养肝血,同时还可益气生津、滋养肾水。肝肾同源,五味子可滋肝补肾,起到养护眼目的作用。研究表明,五味子能抗氧化、调节免疫、保护神经、增强肝的解毒功能,所含的木脂素、维生素还可增进视力、听觉能力。绿茶能清热明目、解毒利尿,它富含维生素A原,被人体吸收后可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于提高和保护视力。蜂蜜补益脾气、滋阴降火,内含酶、氨基酸、维生素等,可以增强免疫力、保肝护肝。所以,常喝五味子绿茶,有补肾益肝的作用,对久视伤肝(如用眼过度者)或肝肾阴虚引起的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耳鸣、神经衰弱等症状,有一定防治效果。但本茶品不适用于近视、散光、老花等引起的视力下降。 此外,近年的研究表明,五味子还能降酶保肝、降血糖,所以本饮信达大智慧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副研究员 代金刚 □ 田思玮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部反复发作性疼痛为主的症状。由于疼痛部位近心窝部,古人又称“心痛”“胃心痛”“心腹痛”“心下痛”等。疼痛多是因“不通”,即不通则痛,其病因繁多,却以气滞与瘀血为多见。胃痛可由多种疾病导致,若有气滞血瘀导致的慢性胃炎,症状表现为胃脘胀痛或刺痛且连及两胁、嗳气频繁、食欲不振等,可长期服用玫瑰花酒,能行气活血,有效缓解胃痛。 具体做法为:准备鲜玫瑰花3.5千克、50度左右白酒15升、冰糖2千克(可按比例减少),将玫瑰花浸入酒中,同时放入冰糖,用瓷坛或玻璃瓶贮存,浸泡月余。每日饮1~2盅,连服数日,注意不可加热。 方中,玫瑰花气味芳香,性味微苦,入肝、脾二经,可理气解郁、和血散瘀,具耐温、耐寒之性。白酒具有通经活络、驱寒之功,现代研究表明,其可促进新陈代谢、刺激胃液和唾液分泌,从而起到健胃的效果。冰糖味甘性平,是炮制药酒常用的辅料,具补中益气、和胃润肺之效,在此方中加入使口味甘甜,同时促进津液的产生。三药相伍,既行气又活血,长期服用,缓解胃痛效果较好。▲信达大智慧

中医认为,血虚、经脉不通导致瘀血内停,心血不能畅达皮肤颜面,营养肌肤,是雀斑产生的主要原因。日常除了注意良好的饮食、不熬夜以及保持良好的情绪外,按摩一些带“海”字的穴位,可使气血和畅,皮肤气色越来越好。 1.气海穴。此穴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按揉此穴还可防治腹部胀痛、消化不良、便秘、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但孕妇要慎用。2.少海穴。此穴位于人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3.血海穴。血海穴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能引血归经,令气色如花。用掌心盖住膝盖骨,手掌自然张开,大拇指端下面便是此穴。4.照海穴。此穴位于人体的内髁尖正下方凹陷处。常按揉此穴,可清热泻火、养颜护肤。 以上穴位每天坚持点揉2~5分钟,力量不宜过大,以感到酸麻胀为宜。▲信达大智慧

  5月21日是小满,是进入夏季后第二个重要的节气,标志着闷热、潮湿的酷夏即将来临。从中医角度看,小满后自然界中阳气充足,养生要格外做好祛湿热、防皮肤病的准备。   小满时节气温持续升高,雨水开始增多,此时闷热与潮湿并行,容易使湿热困于体内。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易损脾胃、伤阳气,如果一旦再跟寒、热、风、暑等外邪相联合,极易形成“寒湿、热湿、风湿、暑湿”,这些外邪在身体中到处游走,会诱发多种疾病。中医临床发现,很多哮喘、心脑血管疾病甚至肿瘤的发生,都与湿邪有关。加上这个季节人们喜欢吃点“凉口”,更易导致脾胃受损产生腹泻等症状。因此,此时饮食宜热食,不可过于贪凉。同时多摄入有健脾、和胃、利湿的食物,如山药、冬瓜、米仁、莲子、丝瓜,以及辛味芳香食物,如茼蒿、蒿子杆、芹菜、香菜、生姜等。另外,坚持适量运动,跑步、游泳、瑜珈、太极等活动有助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可加速湿气排出体外。日常起居也有注意事项,比如下雨天应减少外出,不慎淋雨及时更换衣物,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保持房间干燥,多开窗通风。   此时节也是皮肤病的高发阶段,如风疹、湿疹等,可感皮肤瘙痒。中医认为,这多与素体湿盛信达大智慧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 席建元 社会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精神过度紧张……现代生活像洪水猛兽般推着人们往前赶路,伴随而来的是,“头顶危机”成了不少人不得不面对的困扰。从枝繁叶茂到草木凋零, 脱发者们常以聪明“绝顶”掩饰头顶寥寥无几的尴尬。头发虽是身体的“附属品”,但在这个看重“颜值”的时代,谁人不想 “顶”上添花呢。 从中医临床情况看,脱发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而且越来越年轻化,20岁~35岁的年轻人逐渐成为“主力军”。男性、女性脱发在临床表现上有所不同,男性主要表现为前额发际后移和(或)头顶部毛发进行性减少和变细;女性主要表现为头顶部毛发进行性减少,表现为弥漫性头发变稀,常伴有头发油腻、头皮屑增多、头皮瘙痒等。 事实上,祖国医学对脱发早有认识,有关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称之为“毛拔”“发坠”。传统中医学认为,毛发的生长荣枯多与肾精、气血盛衰有关。由于男女脱发表现有别,故脱发当从性别差异论治,辨证调理。 肾藏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发为肾之外候,肾精足则毛发自荣。男性在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精神过度紧张,容易导致肾精耗伤、发枯脱落,脱发多是肾精不足所致。故临床治疗信达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