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见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6 19:55 点击:888505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称,经河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等2家药品检验机构检验,5家企业生产的5批次中药产品不符合规定。   标示为河北康益强药业有限公司、河北全泰药业有限公司、成都市都江堰春盛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本草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4批次地黄不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项目包括含量测定、酸不溶性灰分、总灰分;标示为宁夏西北药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薄荷不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项目为性状。   公告指出,对上述不符合规定药品,相关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已要求相关企业暂停销售使用、召回,开展不符合规定原因调查,并切实深入进行整改。(记者徐 婧)易见

教育部日前印发《做好2019年中央财政支持中西部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招生培养工作的通知》明确,2019年中央财政支持高等医学院校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培养订单定向免费五年制本科医学生共计6700人,其中中医、蒙医、藏医和傣医医学生分别为1449、55、60和30人。 《通知》明确,免费定向本科医学生只招收农村学生,报考学生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报考免费医学定向招生计划的考生均须参加当年全国统一高考,实行单列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只招收农村生源,在本科提前批次录取。生源不足时,未完成的计划通过补征志愿方式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直至完成计划。 《通知》显示,免费定向本科医学生录取后、获得入学通知书前,须与培养高校和定向就业所在地的县级卫生健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签署定向培养和就业协议。(记者徐 婧)易见

  近日,我国夏粮主产区的粮食陆续上市,新一轮的夏粮收购也正式展开。   面对即将上市的新季小麦,市场会有哪些变化?如何守住“种粮卖得出”的底线,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如何让农民卖“舒心粮”“满意粮”?5月15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2019年夏粮收购工作新闻发布会,对夏粮收购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   “优粮优价”导向更鲜明   近期,湖北省粮食局组织开展了夏季粮油产购调查,对全省夏季粮油购、销形势和价格走势进行分析。   “预计今年我省小麦产购双增、质量好于上年,预计收购量58.2亿斤,同比增加20.8亿斤。”湖北省粮食局副局长胡新明介绍,在夏粮收购中,湖北将全面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强流通对生产的引导带动作用,实行粮食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实现优粮优价。   2018年,湖北省粮食市场化收购的比例达77%,今年湖北将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多措并举,充分调动市场多元主体积极性。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卢景波在发布会上介绍,从全国范围看,今年国家继续在主产区实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范围为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6省,最低收购价格水平为每斤1.1易见

记者日前从福建农林大学获悉,该校庄伟建教授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栽培种花生基因组揭示了豆科植物的核型、多倍体进化和作物驯化”于日前在国际学术权威刊物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在线发表。该项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首次破译了四倍体栽培种花生的全基因组,标志着我国在栽培种花生基因组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对全球花生的遗传改良具有重大贡献,对我国乃至全球农业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是世界种植花生第一大国,种植面积达7500多万亩,产量达17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约40%,占全国油料作物总产(不含大豆)近50%,其种植业产值达1200亿元,居全国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位。在当前我国油料短缺严峻、食用油66%依赖进口情况下,花生生产关系国计民生。鉴于花生的重要经济价值,近十多年来,国际上积极开展花生的基因组研究。但因四倍体栽培种花生基因组大、复杂,A、B两个亚基因组相似性高,一直未能获得突破性进展。 为破译栽培种花生的基因组,庄伟建率领的科学家团队利用具有全国70%育成品种血缘的狮头企为材料,利用三代单分子测序技术、染色体构象捕获技术和超高密度遗传图谱,以及其他生物信息学、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等手段易见

讲述人:姓名:叶一鸣 性别:男 年龄:38岁 离婚僵持了一年多 前天,我和妻子龙霏霏再次谈到了离婚。我的条件是:承诺在孩子上大学之前都不再婚,每个月依旧给她3000块的生活费,直到她出嫁为止,房子过户给她,孩子她愿意带着就带,不愿意带我就让老家的爸妈带。 我们的离婚已经僵持了一年多时间。龙霏霏无论如何都不同意。净身出户都不行,即使我一次次提更优厚的条件。晚上女儿问我是不是妈妈要离开这个家了。我问女儿是不是舍不得妈妈,女儿先点头然后又摇头,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她不喜欢妈妈每天去和幼儿园老师吵架,也不喜欢妈妈成天找爸爸吵架。 当初我们是自由恋爱 和龙霏霏结婚的时候我30岁,她25岁,在我们所在的农村,都是超大龄青年了。 我从18岁开始就到武汉打工,什么工作都做过,什么苦都吃过。曾经在25岁的时候订过一次亲,正准备结婚的时候对方突发癫痫,我家认为是被骗了,找媒人把彩礼要回来并退了婚。那以后我就非常排斥这种盲婚哑嫁。可是因为很忙,接触女性有限,所以一直拖到29岁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结婚人选。 就在我绝望准备回老家相亲结婚的时候,我认识了龙霏霏——在我们单位食堂打饭的女孩。她每次都给我多打一点菜,我问她为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