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野狸岛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7 10:05 点击:876744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 汪明芳 随着年龄增长,老人易出现营养不良、骨质疏松等问题,极大增加了慢病风险。在我国,约80%的老人至少患有一种慢病。有慢病的老人该如何正确饮食?下面针对三类老年常见慢病进行介绍。 患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如何吃?超重和肥胖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老人注意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不超过25克,尽量不用动物油、椰子油、棕榈油。少吃蛋糕、薯条、饼干等食物,另外要控制胆固醇摄入,如动物肝脏。有高血压的老人要注意控盐,每日摄入量不宜超过5克。肥胖或高血脂患者尽量少吃精制糖。此外,多吃粗杂粮、新鲜蔬果可使人体获得充足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帮老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患肿瘤的老人如何吃?合理的营养可有效延缓肿瘤进展及并发症的发生,而吃盐腌、霉变、高脂、温度过高的食物则会增加肿瘤危险性。盐腌和霉变食品中含有亚硝基化合物及黄曲霉毒素,都是强致癌物;高脂饮食可增加结肠中胆汁酸的浓度,改变大肠菌群,产生某些致癌物;长期吃热烫食物使食道黏膜受损,70摄氏度以上食物对食管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周期会产生严重影响,促使癌变。 在市场的一些错误信息的影响下,有些老人寄希望于某一珠海野狸岛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30~60岁的女性,以四肢大小关节对称性周围关节肿痛、晨僵为特点,会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严重者会致畸。此病目前没有根治方法,只有积极、长期、持续治疗,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有效控制疾病进展。 90%的患者对气候变化敏感,阴天、下雨、寒冷和潮湿时,关节肿胀和疼痛均可加重,因此换季时(秋冬之交、春夏之交)尤其注意防寒防湿,忌风吹受寒或雨淋受湿。即使在夏季,也应尽量穿长袖、长裤睡觉,不宜用竹席等;冬季则要注意穿着暖和的衣物,戴好手套等。此外,居住环境应干燥、通风良好,切勿住在阴暗潮湿处。 生活中要防护好关节,尤其是双手关节。活动时尽量使用大关节,比如把拎包改为挎包;避免掌指关节弯曲、指关节伸直的动作,比如起床时别用手指撑,用手掌;多借用辅助工具完成任务,比如用开瓶器开启瓶盖。关节疼痛会使关节活动减少,将进一步导致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进行强度较低或非负重的锻炼可改善肌肉功能和关节稳定性,比如步行、慢跑、健美操等。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能会伴有厌食、食量减小等,饮食应选用营养均衡、易消化的食物,适度增加蛋白质摄入,如蛋类、瘦肉等。超重会增加受累关节珠海野狸岛

  肥胖是一种由遗传、环境和社会等诸多因素导致的病症,但在常人眼中,“胖”往往只是一个“谈资”,很多人潜意识中多少会对胖人持有不敬的态度。   同样是体态异于常人,为什么瘦人就不像胖人那样容易遭受“歧视”?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研究团队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人员对来自英国、美国和印度的1500多名参试者展开在线询问,考察人们对肥胖的心理认知。参试者根据自我意识评估不同体型群体的进化优劣程度,分值从0到100。随后,他们必须如实报告自身的体重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参试者大多认为,体态肥胖的人群在进化上处于劣势,平均而言,胖人的得分比瘦人低10分。上述“歧视”观点在瘦人中最普遍,但持有该观点的也不乏一些本身超重或肥胖的参试者。   在很多发达国家,肥胖现象比较普遍,约1/3的美国成年人和1/4的英国成年人在医学上被定义为肥胖。新研究成果首次证实了人类将肥胖人群视为“低端进化群体”的倾向,为胖人受到社会“歧视”提供了科学证据。▲(郭 亮)珠海野狸岛

  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肥胖症已成为困扰全球数亿人的公共健康问题。行为疗法、节食锻炼法难以永久减肥,缩胃手术、胃绕路手术和束胃带手术等办法比较有效,但风险也不容忽视。美国科学家近期完成一项临床试验表明,胃血管栓塞减肥术(简称“减肥栓塞术”)获得成功,食欲小了,病也少了,减肥效果更好。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放射学副教授克利福德·威斯博士及其研究小组对20名严重肥胖患者展开了为期12个月的微创减肥手术临床试验。参试患者年龄为27~68岁,其中女性16人,男性4人。他们的体重指数在40~56之间,平均体重136公斤。手术中,研究人员首先在患者腹股沟或手腕处做一个小切口,然后将一种微粒从切口处导入到胃动脉,以阻断胃底部血液流动。由于胃底部细胞在饥饿激素的产生过程中十分活跃,因而一旦血液受阻,即可抑制饥饿激素,进而达到减小食欲,成功减肥的目的。   参试患者术后定期接受回访,结果发现,手术全部获得成功,无一例出现任何明显副作用。参试者平均减重7.6公斤,体重显著降低后,他们原本所患与肥胖有关的疾病症状也有所缓解。威斯博士表示,全新的“减肥栓塞术”侵入性低,安全有效,尤其适合体重指数≥40的肥胖症患者。▲ (徐 澄)珠海野狸岛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感到很幸运,而另一些人却常常觉得不如意?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赫特福德大学教授理查德·怀斯曼声称他已经找到了答案。 十年前,怀斯曼教授开始研究人的运气。他在全国许多报纸上刊登广告,让那些总是感到幸运或总是感到不幸运的人与他联系。数百名男女志愿者参加了他的研究。 这些年来,怀斯曼教授采访他们,监视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参加各种实验。比如,他对他们进行过一个简单的实验,以发现他们感觉上的差异,是否是由于他们发现机会的能力不同而造成的。实验将志愿者们分成了两个组,一个组是那些总是感到幸运的人,另一组是那些常常觉得生活不如意的人。怀斯曼教授给参加实验的志愿者们每人发了一张报纸,请他们看过之后告诉他报纸里面有多少张图片。事实上,他在每张报纸里都写了同样一句话:“如果你看到这句话,告诉实验者,你就可以获得50美元。”这句话的字很大,是用两英寸多的字体写的。但是,那些总是觉得不幸的人大多对这句话视而不见,而那些总是感到幸运的人则大多能够注意到这句话。 总是感到不幸的人通常比总是感到幸运的人更紧张,这种焦虑扰乱了他们注意意外情况的能力。结果,他们会错过迎面而来的机会,因为他们太专注于寻找其珠海野狸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