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苟言笑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30 19:41 点击:873500

  上周,上证综指跌5.64%;跟4月8日3288.45点的高点相比,上证综指已经在15个交易日内回调超过200点,基本跌回3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的点位。市场也一改前期急涨、普涨的局面,出现震荡前行、热点轮动的走势。   是牛回头,还是牛已没?基金经理们经历策略的调整与磨合之后,大部分认为市场行情不会就此结束,但是在后续的操作中,寻求稳健投资标的、追寻确定性机会等,已经成为很多基金经理的选择。在持股风格上,多位基金经理表示,将继续参与业绩和流动性支撑的大盘蓝筹股机会,另外积极向绩优中盘股寻求超额收益,以平衡风险与收益。   徘徊与进退   4月26日,上证综指收于3086.40点,几乎与3月最后一个交易日3090.76点的收盘点位持平。4月19个交易日,恰如进一退一,原地徘徊。虽然上证综指在期间一度出现3288.45点的阶段性高位,并创下一年多以来的新高,但是高位盘整的“钟声”还是响起。   事实上,对于二季度的行情,震荡、调整成为很多基金机构的市场研判。例如,浦银安盛基金认为,市场主线从此前的金融与科技逐步切换到业绩浪炒作上,主力资金高位调仓,大盘构筑箱体,预计市场修整行情不苟言笑

  数据显示,截至4月27日披露的信息,上周(4月22至4月26日)两市共有71家上市公司接受各类机构的调研,相比前一周增幅明显。在行业分布上,机构调研关注的行业中,西药、食品加工与肉类等行业企业迎来机构集中调研。   近期,市场持续高位震荡,市场加速分化。机构对食品、医药等行业的关注,反映出机构对稳健和确定性市场机会的挖掘。机构人士认为,在震荡盘整市场上,确定性机会的风险收益比正在上升,中短期内对食品、医药等的关注,显示出机构在市场急涨后的避险心理。   机构加大调研力度   数据显示,截至4月27日,上周共有石基信息、启明星辰、长亮科技、科大国创、科伦药业等71家上市公司接受各类机构调研,这一数据与前一周相比增幅明显,显示出机构近期的调研热情。在行业分布上,上周机构重点调研应用软件、西药、食品加工与肉类、工业机械、电子设备和仪器、电气部件与设备等行业上市公司。   其中,部分上市公司迎来机构组团调研。以家庭装饰品行业上市公司尚品宅配为例,公司在4月22日、25日分两次接受天风证券、国泰基金、景林资产、申万菱信基金、国海证券等机构的组团调研,机构不苟言笑

  今年以来,主动权益市场人声鼎沸,主动权益基金也屡现爆款。但观察发现,被动投资正在成为市场行情震荡轮动中,步步为营的“胜利者”。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目前有6只ETF及ETF联接基金正在发行,等待发行的ETF及联接基金有4只,此外,还有多家基金公司密集申报中证央企创新驱动ETF、中证国企一带一路ETF等产品。   ETF基金产品稳扎稳打的发展,显示出被动投资正在日益被市场接受。不过,在ETF基金火爆的背后,基金费率大战等行业竞争激烈化的信号也已经出现,未来ETF基金产品领域的群雄争霸局面还将持续。   ETF申报发行火爆   数据显示,当前有工银沪深300ETF、广发中证100ETF、广发中证100ETF联接、嘉实中证锐联基本面50ETF、国泰CES半导体ETF等6只ETF及ETF联接基金正在发行。在等待发行的名单中,有华安中证民企成长ETF、华夏创业板动量成长ETF、华夏创业板低波蓝筹ETF等4只ETF及ETF联接基金。此外,近期还有多家基金公司密集申报中证央企创新驱动ETF、中证国企一带一路ETF,相关申报材料已被接收。这两大主题ETF被认为既是满足市场需要,也有响应政策,助力国家经济政策有效推进的积极意义不苟言笑

  “当前技术时代类似于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都是旧技术的周期末尾、新技术周期导入的前夕。渐行渐近的技术周期,是全球发展新经济的一个重要背景,也会给金融服务方式带来深刻变化。”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近日在由银行信贷存在诸多限制,具体来说:一是新技术及其科创模式往往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特殊性,不适用于传统的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为主,金融体系的调整并非一朝一夕,这就需要间接融资同样进行创新,满足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主动脉”,近年来不断转变服务模式和创新融资方式,通过试点“投贷联动”“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股权投资基金”“科技成果引导基金”等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科创企业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为缓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信贷结构看,全国小微贷款实现“两增”目标,2019年一季度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6.85%,较各项贷款余额的增速高12.4个百分点。同时,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2019年一季度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6.87%,比2018年全年该项利率低0.52个百不苟言笑

  海沧新城已经成为国内新城建设的样板区,也是海峡西岸最具魅力的宜居新城和产业高地。海沧新城临港片区是海沧区“建设国际一流海湾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读者进一步了解海沧新城临港片区的区位优势和建设成果,我们将持续推出海沧新城临港片区系列文章。本篇为系列文章之二“产城融合篇”。   依托强大的产业基础,临港片区正实现美丽蜕变。   临港片区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入驻。   临近厦门自贸片区海沧园区,周边“双千亿”产业园区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未来,这里将吸纳万余位高中端技术人才在此安家立业。他们不仅将享受购房租房补贴等优惠政策,还将成为落成或在建的学校、医院、行政中心等配套的直接受益者。这里便是海沧新城临港片区,一个以“产城人融合”为建设理念的滨海新城正强势崛起。   “双千亿”产业落地   夯实片区产业基础   站在海沧新城临港片区很多路段上,都能望到信息技术产业园。这个约3.22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园区,极有可能为海沧区贡献大量的产值。因为园区内正酝酿着被认为“高投入、高回报”的集成电路产业。在“十三五”期间,集成电路产业被全国多城列为不苟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