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聚村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7 23:57 点击:866585

  防治基层“打卡晒成绩”等形式主义  浙江长兴关停220多个政务微信公众号  “李家巷发布”公众号正式停止运营,浙江省长兴县李家巷镇党建办主任陆伟忠有了更多的时间下到基层工作。以往,陆伟忠白天很多时间和精力花在公众号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上。  从今年4月19日起,长兴县220多个县直机关单位、镇村等政务微信公众号停止运营,给基层干部群众“减负”。“接到这个通知时,我们也松了一口气。”陆伟忠说,原来李家巷镇每天有4个大的微信公众号要发布动态信息,由镇政府四五名工作人员承担这些工作任务。   长兴县委宣传部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吴帆介绍,此前,该县各单位共开设282个政务微信公众号。其中,县级部门218个,乡镇、街道和园区28个,村、社区一级36个。  “乡镇一级政务微信公众号主要功能就是‘打卡晒成绩’。”据长兴县一名基层工作人员透露,做一期工作动态,工业、农业、文化、社会治理等方方面面都要涉及,大家就在工作群里“打卡”发布上百条信息、照片、资料,需要花两三个小时去收集整理。  全县223个政务微信公众号由单位内部员工兼职管理,大多数员工除了完成自己本职工作外,还要兼顾政务微信的信息采集、发布、维护等工杏聚村

  报道:科创板虽然接受申报材料节奏很快,但是问询问题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家公开。  2019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内容涉及面很广,包括当前经济形势分析和相关工作部署。其中一个议题跟当下资本市场热点——科创板有关。  “要以关键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科创板要真正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证券发行注册制。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扩大外资市场准入,落实国民待遇。”  自科创板第一次提出,就跟注册制牢牢地关联在一起,所有官方的口径都是“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所以注册制的推进顺利与否,也是科创板能否最终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  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承诺因造假发行回购股票的问题,很多申报材料中打擦边球,曲解规章制度,混淆大杏聚村

  管窥  适合的教育应从三个维度展开  “适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这一教育理念,最近几年被一些专家学者反复提及。因为,作为一个直言命题,这一表述,逻辑自洽,作为一个价值判断,这一理念,也当然成立,且深得教育界和社会大众的认同。  可以说,这一理念,散发着理想主义光芒,和温暖的人性光辉,理论正确,政治正确。其实,这句话,中国古代先贤早有概括表达,即:因材施教。我们的老祖宗在教育方面的智慧,并不比当代人落后。笔者和一些教育界同仁讨论这一话题时,曾做如下表达:教育界的因材施教,对应到医疗界,也是4个字:对症下药。   可是,对症下药,必须具备两个前提:第一,要有辨症的能力。任何一种疾病,准确诊断,是对症下药的首要条件,而这背后,则涉及医疗技术的发展程度,以及医生个体的学识水平。有些疾病,由于当下医疗技术的局限,还搞不清楚病因,这就给治疗带来难度;而有些疾病,在乡镇卫生院可能诊断不清,甚至误诊,到了三甲医院,北京大医院,可能就很容易确诊。第二,要有施治的能力。有些疾病,比如癌症、艾滋病、狂犬病,一旦进入晚期或者发作,虽能确诊,可是,由于技术局限性,无药可治,医生往往爱莫能助;或者,有些杏聚村

  基层声音  陪餐不仅是为了安全  根据教育部等三部委制定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从今年4月1日起,全国的中、小、幼学校实行校长陪餐制,以确保学生的用餐安全。对此,我举双手赞成。但赞成之余,我觉得陪餐除了“食安”,我们是否还可以做点什么,让一项制度性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产生最大的效益呢?  记得20年前,我在一所中学任初一年级班主任。一天中午我去学校食堂用餐,正当我端着餐盘寻找座位时,只见我班的一位同学朝我招了招手,喊道:“老师,我们这边有空位,快来坐。”于是,我顺着学生的指点来到了由我班五六位同学占据的餐桌旁落座。刚举筷没吃几口,一桌的同学就笑开了:“老师也和我们一起吃饭喽。”话语中有开心,有惊奇:开心的是,能和老师坐在一起用餐,自然和其他同学相比多了一份荣耀;惊奇的是,老师竟然会舍弃宽敞的教师专属用餐区来到学生用餐区和学生挤在一起吃饭。   当我感知学生的这一心理变化后,顿觉师生共进午餐大有文章可做,因为这里少了教师在办公室里和学生谈话的那份严肃,少了教师在课堂里居高临下说教的威势,而多的却是师生之间平起平坐的宽松气氛和无拘无束的开心交流。所以,当饭毕同学们问:“老杏聚村

浙大徐英含:用手术刀剖开真相  大学校园里的“校宝”故事  浙大徐英含:用手术刀剖开真相  徐英含在第八届中国病理年会上发表获奖感言。 陈俭/摄  在徐英含家中的一个置物架上,除了几张照片,剩下的所有格子满满当当地摆着徐英含的荣誉证书和奖牌,其中正中间的位置,是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8年10月颁发的中国病理事业终身成就奖。这是国内病理学界的最高荣誉,用于表彰那些为中国病理学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病理学家。  这张薄薄的纸无法生动地反映出徐英含66年来的工作。提起他病理学家、法医学家的身份,《洗冤录》《法证先锋》《神探夏洛克》《法医秦明》等影视剧中,法医们处变不惊、抽丝剥茧的画面,让现实的迷雾得以拨开、冤屈得以昭雪的剧情,似乎能更直观地映出他为之努力半个多世纪的事业——一把解剖刀,切出惊天大案;一把测算尺,丈量法度良心;一台显微镜,窥见事实真相……  但在20岁出头的年纪,徐英含料想不到自己未来会与法医沾边。1946年,徐英含考入浙江大学,成为抗战后组建的浙江大学医学院的首届学生。1951年,卫生部从全国医学院校抽调一批学习好、思想进步的高年级学生,举办第一届高级师资班。徐英含填写的是临床方面的志愿,却被分配到了南京法医师资班。有些杏聚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