戕害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9 03:11 点击:856138

  在中国的市场,无论是股债、商品或外汇,都不能低估政策的影响效力,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商品价格影响以及2018年的去杠杆政策对股债的影响。在中国做投资研究需要从三个维度来理解政策:一是理解当前政府制定政策的目的和背景,一般而言是政府对经济的看法和预期决定了政策的出台;二是分析政策对经济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会不会产生政府预期之外的效果,以及政府会如何应对;三是市场会如何看待政策效果,这种预期最后会体现为市场参与主体的博弈结果,即市场的价格变化。  目前影响市场最重要的三个政策是货币政策、监管政策和财政政策。基于货币政策“宽信用”的持续以及可以预期的效果、去杠杆的成效和监管政策的边际弱化以及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企业和消费的有利影响,可以预计,今年经济增长大概率能够企稳,这也将给各个市场带来不同的影响。对于债市而言,在目前较低的利率水平上,下行空间已经很有限,需要警惕宽信用+通胀预期引发市场调整的风险。对于股市而言,如果宽信用政策见效,经济企稳,企业盈利改善,则基本面的复苏将对股市形成有力支持,今年股市可能是去年的债市,迎来反弹上涨的一年。  货币政策“宽戕害

  2018年4月13日,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根据中央要求,海南发展不能以转口贸易和加工制造为重点,而要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快服务业创新发展。党中央赋予了海南建立服务型经济发展体系的特殊使命,同时也向海南释放了发展红利。海南自贸区(港)设立一周年,海南服务经济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服务业领跑全省经济增长。2018年,海南服务业(包含建筑业,下同)增加值达到3261.52亿元,同比增长10.33%,高于全省GDP增速2个百分点。占全省GDP比重达到67.50%,比2017年和2016年分别提升了1.3个百分点和3.6个百分点。对海南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2.66%,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  服务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海南服务业营业收入总额达到1.23万亿元,比2016年增加了2295亿元,增幅达到2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以及建筑业的营业规模占据了前三甲,占比分别为51.84%、18.35%和6.32%。市场规模扩大迅速的大类行业分别是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广播、电视、电影戕害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没有改变中国仍旧处在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跨越的这一发展阶段定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动力转换蕴藏的巨大潜力仍有待发掘,中国仍将长期处于战略机遇期。  未来二十年内仍是中国爬坡过坎大有可为的时期,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好短期增长和长期发展、就业与物价、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市场规模、传统基建和信息基建五大关系,扎实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客观环境的重要研判。这一战略研判,离不开对中国所处世界经济发展环境趋势的准确把握,为我国保持战略定力应对中长期发展面临的结构转型问题提供了稳定预期。在准确理解战略机遇期的基础上,我们应该着力处理好短期增长和长期发展、就业与物价、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市场规模、传统基建和信息基建五大关系,推动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  从世界经济产业发展趋势看中国处于战略机遇期  从近几十年世界经济产业发展格局来看,一个重戕害

  日前,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和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课题组发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显示,2019 年第一季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24.5点,环比上升4.8点,同比上升6.3点。其中,消费者评价指数为124.7点,较上季度上升3.2点,同比上升5.3点。消费者预期指数为124.3点,环比上升6.4点,同比上升7.4点。本季度各项主要指标环比和同比均上涨,且同比上升幅度更大。  课题组认为,2019年第一季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原因在于:首先,全国两会向社会传递了提升经济的“安全系数”和“信心指数”信号,增强了消费者对经济平稳发展的信心;其次,去年末和今年年初的一系列减税降费和降息等操作,一方面使得企业资金相对宽松,同时个人所得税的减少也令消费者相对增加了收入,增强了消费者对收入的预期和购买预期;第三,持续低迷的资本市场本季度在一系列利好消息的作用下,逐步复苏,提振了消费者的信心。  课题组同时指出,还应该看到上海市经济在金融稳定、创新发展和结构转型等方面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为此,提出下列建议:  首先,关注平台经济的戕害

  9日,智联招聘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及人才流动报告》。报告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处于人才净流入状态,其中民营企业人才需求最旺。此外,粤港澳大湾区总体平均薪酬为9227元/月,在全国城市群中排名第三。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产业结构丰富,且拥有腾讯、华为、碧桂园、美的等行业巨头,释放出巨大的经济能量和人才吸引力。智联大数据显示,湾区当前的人才净流入率为1.39%,处于人才净流入状态。  粤港澳大湾区总体就业市场景气指数为0.65,平均每个求职者仅对应0.65个工作机会,就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其中,互联网/电子商务、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是湾区当前最热门的两大行业;销售业务、技工/操作工等属于人才需求旺盛且缺口较大的职位。其中销售职位的需求最旺,平均每个求职者对应1.86个工作机会;从各类性质企业的人才供需情况看,民营企业人才需求最高,在所有类型企业中占比达66.48%,远高于其他类型企业。  智联大数据还显示,2019年春季,粤港澳大湾区总体平均薪酬为9227元/月,在全国主要城市群中排名第三。(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戕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