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企业邮箱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1 04:07 点击:851307

  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与广州共同构成“广佛都市圈”,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日前,人民日报全媒体湾区行采访团走进佛山,实地探访当地企业,深入了解企业如何受惠于大湾区的建设,政企如何紧密合作打造更优的营商环境,不断凝聚和释放发展新动能。   客商往来方便了,   人才吸引力增强了   在佛山市南海三山新城的长江路边,有座宛如豪华游轮的建筑,在游轮的甲板上,山石造景,绿草如茵,小桥流水,鱼戏浅底,不时有人驻足欣赏。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是一家PET模具制造企业的生产车间。2017年春节期间,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搬入这座斥资3.5亿元打造的新工厂。   “以后海外客商来我们工厂更方便了。”在谈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影响时,星联精密总经理姜晓平首先表示。星联精密扎根佛山25年,专注于PET瓶形、瓶坯和瓶盖的设计及相应模具的研发与制造,在小小的塑料瓶上做出大文章,精度、技术水平达到世界一流,模具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印度尼西亚等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和世界各国客商的往来十分密切,每年至少有300人次的海外客商安徽企业邮箱

  广深之外,佛山的经济实力是一个怎样的概念?2018年,佛山的成绩已经非常不错,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35.88亿元。由此可见,佛山已经抵达“万亿城市”的门槛。   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这是近年来佛山坚定不移的战略抉择。佛山这个珠江口西岸的制造业重镇,正乘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春风,努力让佛山制造像功夫片一样拥有“全球粉丝”。凭着坚实的产业根基,佛山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入区域一体化进程,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谋求新一轮竞争的有利位置。   那么,佛山如何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近日,由人民日报广东分社、人民网广东频道和证券时报财经传媒集群组成的“人民日报湾区行”采访团专访了佛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鲁毅。   1、大湾区带来大机遇   此前,《广东省人口发展规划(2017-2030年)》明确定位佛山为特大城市,人们仿佛从中感知到了佛山未来的发展机遇。从世界大城市的发展历程来看,生产性服务业更倾向于集中在特大城市,这为佛山制造业以及城市转型升级提供了指引。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则给佛山带来了历史性安徽企业邮箱

  日前,日本明仁天皇退位,公布了新年号为“令和”,自5月1日起正式启用,现用年号“平成”则将在4月30日停用。  平成年号始于1989年1月,这一年日本股市达到历史最高点38915日元,地产泡沫也到了顶峰。在这一年5月,日本银行开始出手抑制泡沫,提高再贴现率至3.25%,随后又连续5次提高至6%。1990年下半年日本经济开始减速,1991年增速跌至2.3%,1992年为0.7%,1993年出现负增长0.5%。   由于自此后整个1990年代日本经济一直低迷不振,这一时期被称为“平成萧条”,后来又被唤作“失去的十年”,然后是“失去的二十年”,一直到今天平成谢幕,日本经济都没有能恢复到一个较高的增长水平。“平成萧条”是日本经济转型未能成功的产物,对中国经济极具警示意义。   日本泡沫经济是经济转型的产物,即从出口型向内需型,由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变的过程中制定了错误的政策所致。1985年9月签订《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过高,日本政府担心日元升值冲击经济,从1987年开始扩大货币供应,持续下调再贴现率,即从1987年到1989年5月,货币政策持续宽松,使得大量货币以刺激内需的名义流向土地开发、股市等,制造了泡沫。 安徽企业邮箱

  科创板受理企业名单持续更新中。4月3日晚间,上交所披露第七批新受理科创板上市企业名单,分别为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乐鑫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紫晶信息存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目前,科创板上市申请已获得受理的企业增至44家,来自上海的企业最多,一共10家。另外,苑东生物成为四川首家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企业。   在新受理的企业中,还首次出现了“研究和试验发展”行业,企业为美迪西。还有受理企业的股东和客户颇有看点,恒安嘉新近年来主要客户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公司股东榜上A股公司启明星辰位列第二大股东。乐鑫科技背后则闪现复星国际、美的集团、京东方A等直接或间接持股股东。   再添新行业   来自上海的企业美迪西是一家专业的生物医药临床前综合研发服务 CRO(临床试验业务),公司行业为“研究和试验发展”。   具体来说,美迪西经营范围包括艾滋病药物、抗癌药增敏剂、基因工程疫苗及生物医药中间体的研安徽企业邮箱

  导读  今年能源低碳化正在加快速度,除了风电、光伏、水电等能源品类推进,还将加大力度推动氢能、核能的利用,加快淘汰煤电。   中国正加快能源低碳化的步伐,这次的主角是核能与氢能。   4月1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刘华称,今年会有核电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这标志着时隔三年多,核电重启。我国现有运行和在建核电机组56台,机组数量已达到世界第三位。中国将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继续发展核电。   而此前,财政部称,目前财政部等部门正在研究支持燃料电池汽车的政策措施,将按程序报批后另行发布。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8日在博鳌论坛上明确回应:“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受篇幅限制,可以说惜字如金。但今年报告中特意加了‘推动加氢等设施建设’这几个字,这表明中国愿意推动包括氢能源在内的技术进步。”   在核能、氢能等新能源好消息不断的同时,煤电又迎来重磅淘汰政策。发改委、能源局近日出台《关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淘汰煤电落后产能促进煤电行业优化升级的意见》(下称《意见》),要求七大类燃煤机组(含燃煤自备机组)应实施淘汰关停。   一周之安徽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