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彩网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9 03:53 点击:841314

  行业垄断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障碍,如何打破这层障碍是国企混改的一道难题。3月24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会上表示,要稳步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场准入,监管退出机制,扩大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的范围,深入推进电力、油气、铁路领域改革,自然垄断行业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将竞争性业务推向市场。   据了解,网运分开是指基础设施与运用设施的生产商、供应商、用户实施市场主体的分离。通俗来说,这与之前铁路方面提出的“网运分离”十分相似。“网运分离”模式就是指把具有自然垄断性的国家铁路网基础设施与具有市场竞争性的铁路客货运输分离开,组建国家铁路路网公司和若干个客运公司、货运公司,实行分类管理。路网公司统一管理国家铁路的线路、桥梁、隧道、信号、供电设备等。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自然垄断行业的网运分开工作目前已有进展,这为在更大范围内推进网运分开奠定了基础。2014年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它是由三大运营商共同出资成立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企业,由三大运营商划拨自有铁塔站址资源成立。随着铁塔公司的成众彩网

  继续缩减负面清单、进一步降低关税……扩大开放成为本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核心词汇。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会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志,中国将进一步压缩“负面清单”,允许更多领域实行外资独资,进一步降低关税,降低通关难度。   同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在“稳中求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单元讨论中透露,会进一步加快制定相关配套规定,完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制定“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扩大外商投资产业范围,推动更多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外资项目尽快落地。央行行长易纲在当天下午也提出,将进一步推动金融改革和开放。   就在不久前,外商投资法获得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该法在外资准入、保护、管理等方面给出了一系列纲领性指导。   “针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修法是符合改革开放的期待的,包括此前对民企的政策,都是新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必要的步骤。” CEI中国企业研究所秘书长唐大杰指出,“而且引入国外好的大的企业、先进的技术和竞争机制,对整个宏观经济和社会创新都是有促进的。”   商务众彩网

  日前,北京16名市委常委及党员副市长带队现场督查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落实情况已全部完成,全市2018年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考核结果即将向市委常委会专题报告,并通报全市。   据介绍,1998年起,北京市委开始组织对局级单位党委(党组)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截至目前,已持续20年不间断。近两年,该市会同相关部门,采取归口考核和专项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四个全覆盖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全市200余家局级单位的检查考核全覆盖,并采取日常检查和民意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增强检查考核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目前,全市各级党组织都按要求建立健全了主体责任检查考核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现了一级查一级的压力传导机制和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落实奠定了坚实基础。   监督检查的效果好不好,关键在日常。北京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考核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建立了常态化、长效化的日常监督检查机制,除市领导带队督查外,通过各个监督检查室、派驻机构及组织、宣传、巡视等专项考核部门众彩网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完善问责制度和激励关怀机制,着力解决干部不敢担当作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要倾听基层干部心声,让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有干劲、有奔头。”总书记的话语重心长,切中要害。当前各地正不断完善问责制度,出台激励关怀机制,为基层干部减负松绑,激励干部奋发有为。   精准问责   “卫生院重建的事过去一直被各个部门踢皮球,推来推去,现在好了,新的卫生院即将建成,我们终于不用在老旧危房里给病人看病了!”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卫生院一名医生感慨地说。   此前,广东省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去年8月暗访时发现,贵屿镇卫生院建设调门高、进展慢,应付标准化改造弄虚作假,只见图纸、不见落地。暗访情况转督办后,汕头市纪委监委立即成立核查组开展核实工作。经查,贵屿镇卫生院作为乡镇综合性医院,本应按省、市印发的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于2016年底完成院区标准化改造,但两年过去却迟迟不见落地。   “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如何定性量纪,既要有合理众彩网

  国家博物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展出的天宫二号核心舱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模型。本报记者初英杰摄   今年是我国空间站建造任务的关键之年。前不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给出了相关飞行任务稳步推进的时间表,称在2022年前后将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研究和应用,引人瞩目。今年全国两会上,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载人航天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   记者:日前,中国“空间站时代来了”的话题上了热搜,称我国空间站飞行任务即将拉开序幕。请您介绍一下我国空间站建设的情况。   张柏楠:建造空间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中第三步的任务目标,按照目前规划将于2022年完成建设,建成后在轨运营10年以上,可容纳3名航天员同时在轨工作生活,轮换期间可容纳6名航天员,届时中国航天员长期在太空驻留和多次往返将成为常态。   空间站的主要定位可以概括为国家的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建设和运营,首先需要解决载人航天的一些基本问题。具体来讲,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人类长期在空间飞行的关键技术,众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