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9 16:41 点击:839033

  碳基纳米盘可协同抑制肿瘤生长  科技日报合肥3月21日电 (记者吴长锋)记者21日从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获悉,该中心王辉研究员与华盛顿大学Miqin Zhang教授等合作,在癌症碳基药物载体方面取得新进展:他们制备出一种类红细胞纳米载体——多功能荧光介孔碳基纳米盘。相关研究结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先进健康材料》上。  纳米尺度的药物输送载体因其响应型的药物释放、多模型的体内成像以及复合治疗的协同效应,近年来在生物医学领域展现了极高的应用前景。  科研人员以调控药物输送载体的形貌结构为出发点,利用金属有机分子为前驱体,采用溶剂热法和酸腐蚀等手段制备出“多功能荧光介孔碳基纳米盘”。与此前已有的碳基纳米球相比,碳基纳米盘展现了更高的体外肿瘤细胞摄取率与体内肿瘤组织聚集率。同时,碳基纳米盘还展现了波长调控的荧光成像能力和较高的抗癌药物载药率,如阿霉素,达到94.78wt%。由于亲水性的表面性质和近红外光热转换性质,碳基纳米盘实现了pH/近红外刺激响应的药物释放能力。   体内治疗结果显示,碳基纳米盘可以同时实现癌症的光热治疗与药物化疗,展现了抑制肿瘤生长的协同型效应。中国医科大学

  历经700多年,这口漆棺咋还光亮“如新”  第二看台  本报记者 过国忠  近日,据江苏省常州博物馆情况通报会上透露,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唐陵村污水改造施工过程中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光泽如新的漆棺,由考古人员鉴定属于元代,为研究当时江南地区经济、文化与手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佐证。   为什么漆棺年代如此久远,还能保存完好?随元代漆棺一同出土的都有啥?3月19日,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常州博物馆考古部相关专家。  漆棺为啥保存这么好  据了解,考古队在现场共发现砖室墓3座,墓葬呈品字形排列,其中出土漆棺的2号墓墓葬结构保存完整,1号墓、3号墓则保存较差。值得关注的是,在江南地区出土元代墓葬数量极少,本次常州地区集中发掘出土3座具有明确时代特征的元代墓葬实属难得。  出土漆棺体量庞大,造型规整,外髹朱漆色泽鲜艳,光亮如新,体现了元代“元漆尚红”的时代风貌,历经700余年仍保存完好。常州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副研究馆员彭辉说:“我们推测,该棺之所以保存完好,得益于漆棺与墓室之间填充了大量青膏泥,起到了密闭隔氧的作用,加之南方地下水位较高,棺体常年处于饱水状态,所以出土时色泽鲜亮。”  据悉,该漆棺具有极高的中国医科大学

  如继续推行现行高排放路径 2100年全球或升温5℃  科技日报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付丽丽)“如不采取紧急行动加快减排,我们将面临无法实现《巴黎协定》制定的到21世纪末将全球升温限制在远低于2℃目标的显著风险。”21日,由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和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联合编写的《中英合作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气候风险指标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尽管全球能源系统正在转型,但进展过于缓慢且过于失调,无法实现低排放路径。研究显示,在12个行业指标中,仅有1个指标(即利用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如陆上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在符合2℃排放路径的轨道上。  报告进一步指出,继续推行现行政策会使世界处于高排放路径,会导致2100年全球升温5℃,“最坏情况”为升温7℃(10%概率)。以目前升温速度看,将会在全球范围内给人类和自然系统带来严重的直接风险:从全球尺度来看,到2100年,目前每年发生概率不足5%的热浪将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洪水风险显著增加。到2100年,海平面升高1m会导致遭受百年一遇洪水的沿海地区增加50%等。   报告显示,在中国,到21世纪末,热浪的数量可能增加至目前的2倍。80%的年份(目前约20%)水稻生长可能会受到高温损害,这意味着中国医科大学

  我国玉米重要核心种质黄早四“密码”破译  科技日报讯 (记者蒋秀娟 通讯员张卫)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赵久然团队在知名学术期刊《Molecular Plant》上在线发表了中国重要核心玉米种质黄早四的相关研究成果,这也是全球首次对来自于中国的玉米自交系完成的denovo测序和基因组解析,揭示出了黄早四及其衍生系的遗传改良历史。  赵久然介绍,玉米是全球总产最大的粮食作物,具有丰富的表型和基因组多样性。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玉米生产国之一,种质改良和品种选育除了利用外引种质,也重视利用地方种质。  玉米骨干自交系黄早四就是来源于中国的地方品种,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同选育。我国利用黄早四直接组配的杂交种有近百个,利用其改良系组配的杂交种达数百个,黄早四极高的育种价值使其成为基因组学和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材料。   研究发现,在已发布的6个玉米材料基因组中,638个基因被聚类到264个黄早四特有基因家族中,其特有家族基因在基因组中并非均匀分布,而是富集分布在产量性状相关基因组区域中;串联重复事件是形成黄早四特有基因家族的重要原因。  同时,研究团队还破解了黄早四的来源之谜,为中国医科大学

  我国研制成功大型先进商用压水堆燃料组件  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陈瑜)中核集团21日发布消息,由我国自主研制的CF3燃料组件在秦山核电二厂2号机组结束全部长循环辐照考验,顺利出堆并完成池边检查,检查结果显示CF3燃料组件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这标志着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适用于大型商用压水堆核电站的CF3燃料组件具备工业化应用条件,为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建设以及国内核电大规模应用奠定坚实基础,对“华龙一号”和我国核燃料“走出去”以及能源供应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在国防科工局等相关部委支持下,依托中核集团首批科技重点专项“压水堆燃料元件设计制造技术”,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牵头开发CF3燃料组件,以“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标准为牵引,集中攻关研制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经济性的大型先进压水堆燃料组件,从材料研发和供应、设计技术和手段、试验平台和能力、制造装备和技术等方面形成了我国自主核燃料研发核心技术体系。   据了解,CF3燃料组件严格按照核燃料研发流程和严密的核安全质量控制程序进行开发,经历了先进锆合金材料研发、关键部件创新设计、燃料组件设计、全套堆外试验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