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图片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8 00:19 点击:82045

中国弹射型歼-15首飞成功 舰载预警机秘密试验消息人士称:中国歼-15舰载战斗机的弹射型已成功首飞近日,熟悉中国舰载机研发的互联网消息人士透露称,中国歼-15舰载战斗机的弹射型已经成功首飞。如果消息属实,这意味着中国已经扫清了战斗机弹射型的相关技术障碍,舰载机问题也将不会制约未来中国发展带有弹射器的航母。此前,网络上曾出现的一张图片显示,国内某船舶类研究所的名称出现在一架歼-15舰载战斗机模型上,并且图片还显示这架歼-15舰载战斗机模型的起落架已经进行了改装:起落架收放动作筒明显加粗、双前轮前部安装了疑似弹射拉杆。从图片所示的研究所官方网站得知,该所是国内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的船舶特辅机电设备研究所,据此多位军事观察员曾分析认为,这表明国产舰载战斗机在进行弹射起飞的相关研究。舰载机作为舰艇编队的主要攻防武器,它能否迅速、可靠起飞是保证战斗力的重要的因素。舰载机中,除垂直短距的起降飞机和直升机能垂直起飞外,其余的固定翼舰载机均要经过适当距离的滑跑,达到一定的起飞速度,才能离舰起飞。目前,载舰所搭载的固定翼舰载机的起飞方式有两种类型:弹射起飞方式和滑跃起飞方式,而弹射起飞方式是当前舰载机起飞最为高效的方式。采用弹射起飞可大幅提升舰载机使用效率中国第高达图片

国台办:导弹“误射”很严重 台方须有负责说法国台办主任张志军针对台军雄三导弹“误射”事件,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受访表示,两岸现无“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导弹“误射”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台方必须要有负责任的说法。至于是否有收到陆委会的通报?张志军表示,目前没收到任何信息;现在重要的是,台湾当局要如何严肃认真对待,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及台海和平稳定的政治基础问题。高达图片

俄罗斯军事观察网6月29日发表题为《歼-10C令西方飞机公司头疼》的文章,作者为叶夫根尼·达曼采夫,编译如下:在火控系统集成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后,中国积极发展的歼-10A/B项目已经开始具备下一代战机的配置。所有创新解决方案如今在这种战机的大改型号歼-10C上得到体现。它的外表和“内涵”已经很接近第五代战机的水平,以至于中国已经迫不及待地将其与美国F-22A进行战斗力对比。但这种对比的根据是什么,我们将通过自己的观察来搞清楚。歼-10C多功能战机可以轻松归入第4++代,在安装保形弹舱后,还可以再加一个“+”,因为飞机局部已经属于第5代。非常紧凑的翼下导弹挂架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歼-10C能否有效对抗西方的第5代战机及其过渡机型呢?中国一些博客认定,歼-10C与F-22A的作战交换比可以达到3:1(歼-10A是微不足道的50:1)。但由于没有任何有分量的证据,我们不得不从细节上来研究这个问题。考虑到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斜面和机头整流罩的截面面积,先进的中国机载雷达可以发现100公里内雷达散射截面(RCS)为0.07平方米的目标(即F-22A),而F-22A可以发现200-220公里内的歼-10C(RCS约为1平方米),并在150-180公里内对其发射两枚AIM-120D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如果导弹高达图片

泰国国防部长巴威·翁素万7月1日宣布,该国将从中国购买3艘潜艇,价值约为10亿美元。美联社援引翁素万的话说,海军方面将寻求泰内阁批准,力争实现65年来首次购买潜艇。英国路透社评论称,在泰国和美国关系持续冷淡的情况下,此举释放出泰国与地区大国中国关系升温的信号。路透社报道说,泰国一直没有潜艇,上世纪90年代,该国曾打算从韩国和德国等国购置潜艇。一年前,泰国曾以评估采购费用和潜艇性能为由,搁置从中国购置潜艇的计划。最近泰国海军将采购计划提交给内阁,翁素万1日证实这项军购计划将于明年实施。美国《华盛顿邮报》称,翁素万说,2017年,泰国的国防开支预计将增至约合61亿美元,比2014年增加16.6%。据泰国《曼谷邮报》报道,在解释购买潜艇的用途时,翁素万说,泰国位于安达曼海的领海内有大量海洋资源,周边所有邻国都有潜艇,连缅甸都有10艘新潜艇。路透社评论说,泰国寻求与中国加强关系,发生在中美在南海问题上角力之时。6月30日,美国国务院在年度人口贩卖报告中上调泰国的等级,被认为意在拉拢泰国军政府。但路透社1日称,除了军购,两国关系升温还能从合作开展大型铁路工程和举行联合空军演习上窥见一斑。高达图片

俄媒称,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公司)总裁阿列克谢·米勒在6月30日的股东年度会议上宣布:“俄气公司正在向东走。正是此举令天然气市场越来越全球化。”俄气公司就“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向合作伙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提出商业提案,涉及对华供气的价格和参数。如果提案得到通过,那么合同将于“近期”签署。据俄罗斯《导报》7月1日报道,米勒同时还强调,俄气公司认为不可以接受所谓的“一体化”合同。早前中国石油的代表对国际文传电讯社表示,公司有兴趣参与天然气的联合开采、销售及输气管道的建设和运营。米勒确认称,这一提议是“我们的中国朋友在最近的谈判中提出的”,但俄气公司在2015年5月与中国石油签署的主要条款的基础上通过西线对华供气。俄气公司不考虑联合开采、销售和建设。报道称,西线(“西伯利亚力量-2”)长约2600公里,是将西西伯利亚天然气输送至中俄边境的必要线路。俄气公司和中国石油正在商讨将30年期的年供气量提升至300亿立方米。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瓦西里·卡申提醒称,中国石油过去就有意参与开采天然气。近日俄气公司和中国石油签署了地下储存天然气和中国境内天然气发电的合作备忘录。卡申推断,中高达图片